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全国新闻系统测试复习提纲》公布之后,有的新闻单位或业务刊物,拟出一套“标准答案”或类似“标准答案”的东西,主观意图是好的,可效果就很难说了。我认为,没必要搞什么“标准答案”。因为,所谓“标准答案”,仅仅是“答案”作者个人(或一部分人)的观点和理解;特别是一些要让测试者发表自己见解的问题,怎么也好拟出“标准答案”呢?试举几例。  相似文献   

2.
在日益严重的图书市场竞争前,如何占有优势成了所有出版从业人士关注的问题。内部改革也好,组建集团也罢,都是一种管理形式与机制上的探索,丽很关键的是必须首先做出好书,形成出版社的拳头产品。这方面,中国青年出版社的胡守文同志较早地提出了“好书、精品、标志性读物”的“三境界”观点。我认为这是很有见地的。出版社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最关键的是要能生产出自己有一定影响的标志性图书。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新闻竞争异常激烈。与此同时,如何做好媒体,如何做好新闻的争论也一刻没有停止过。争论主要表现在这样一些方面:1.一种观点认为,媒体应像工商企业一样经营,“办报”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相反的观点认为,办报就是办报,以“经营”来替代办报是错误的。2.一种观点认为,时代变了,新闻是“争夺眼球”之事,所以现在最主要的是形式,是视觉冲击力;相  相似文献   

4.
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新闻人。对传统媒体来说,独家新闻几乎成了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没有了独家新闻,靠什么吸引读者?靠“思想”,卖“观点”。当前媒体的竞争,说到底是“思想”的竞争、“观点”的比拼。谁想在舆论竞争中争取主动,就必须精心打造新闻评论。尤其是在重大的社会热点事件中,主流媒体要通过新闻评论发出最强音,占领舆论制高点。笔者撰写的《揭开“创新”外衣认清传销内核》新闻评论。有幸获得2012年度浙江新闻奖二等奖.除了“万家购物”事件本身具有新闻价值外,还与评论实现了新闻本身的再造和提升,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有一定关系。回溯采写过程,对新闻评论在社会热点事件中的舆论引导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作为报人,我们盼望多出新闻“精品”,就像农民盼望庄稼年年丰收一样。然而每当收获的季节,我们才蓦然发现:“精品”的数量与我们付出的劳动不成正比。这到底是为什么?造成“精品”较少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我认为其中一个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的原因,就是思想观念问题。新闻作品是由我们新闻工作者在一定思想观念支配下辛勤劳动的精神产品。因此,思想观念也就成了制约“精品”问题的直接因素。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种。一、盲目追求政治上的所谓高度,使新闻脱离了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6.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人们需要精品阅读,面对海量信息,报纸的优势慢慢显现出来,其权威性、原创性、深刻性是新媒体无法比拟的。像那种传“二手货”的新闻,报纸就可以不登了,因为没人看;但要评“二手货”,就有人关心,特别是那种关注度很高的热点。报纸可每天择取最有新闻价值、最有传播价值的内容,深析、说解、评论,把它做足,就很有意思。信息爆炸时代,受众不缺信息,缺的是思想与观点。当然,要提供思想与观点,就需要有一支很专业的新闻队伍,我认为这也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相似文献   

7.
1991年《新闻与写作》第5期上刊登的《认真推敲,才能写得准确》一文,其中不少地方都用到“推敲”一词,如“仔细推敲”、“好好推敲”、“要逐字逐句推敲”、“认真推敲”等等。笔者认为这些“推敲”词组的运用是文章的作者以及编辑同志悉心安排的,体现了他们的匠心所在。“推敲”一词的来历众人皆知。是什么意思呢?《现代汉语词典》也好,《辞海》也好,以及新出版的《汉语大词典》都注释为“斟酌字句、反复考虑”。《认真推敲,才能写得准确》一文中众多“推敲”的运用是符合这个含义的,是经得起推敲的。这篇文章在运用“推敲”对,前面都加了状  相似文献   

8.
对于什么是“用事实说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一种观点强调的是“事实”,也就是说传播某个观点应该以“事实”为基础,不能为了自己的宣传意图来制造事实;一种观点看重的是“说话”,认为报道事实就是为了宣传某种思想;还有一种观点将“说话”的含义泛化,认为它不只是指“观点的宣传”,“报道目的”也是其应有之义,比如报道生产和市场的信息,就是为了帮助生产者和经营者了解经济动向,等等。①那么,“用事实说话”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对此,最经典的莫过于胡乔木1946年9月1日发表在延安《解放日报》上的文章《人人要学会写新闻》所作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树立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出精品、夺大奖、争市场已成为出版社的核心工作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根本要求是加快培养适应现代出版需要的出版队伍,特别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编辑队伍。图书编辑是图书出版的“孵化器”,出什么样的书直接掌握在编辑的手中。图书选题的确定、编辑加工的完成、装帧形式、宣传发行策略,甚至图书的作者选择、内容构成和特色、读者层次的定位,都要由该书的责任编辑确定。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说,图书的价值是责任编辑创意、学识、投入的综合反映。要想培育出精品图书,首先要有具有“精品”素质的编辑的“精心”投…  相似文献   

10.
有的通讯员常说“无题材可写”,我在这里提供上中下三策。 上策:从现实生活中捕捉。 这个道理人人都懂,可就是有人捕捉住了,有人什么也捕捉不到。说“生活中处处有新闻”也好,“身边到处都有写作题目”也好,那都如过眼烟云,稍纵即逝的,只有“看准”并“抓紧”的人才会抓住东西——找到值得一写的东西。 这里关键的是要有一个捕捉意识,即抓素材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1.
“精品”断语编辑苦乐李凤林【益阳】1时下,图书出版部门关于“精品”的提法颇为流行,可对于精品的理解与界定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么,到底何谓精品呢?我以为,精品图书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综合评价。无论是选题的策划,作者的遴选,内容的编校,还是开本、封...  相似文献   

12.
问起新闻界同行们的工作日程,好多同志往往是说“开会”。工交也好,财贸也好,农业也好,教育也好,无论跑哪一行,似乎主要都是“跑”会议。各种会的名目不用数算了,一沓沓的请柬、通知也不必提,但凡记者同行,恐怕提起这个来无不有同感:会议多,招架不了,简直成了“会议记者”。有不少人为当“会议记者”而苦恼。他想下基层搞些切实的采访、调查,想摆脱会上诸种讲话、文件、应酬而认真读几本书思考一点问题,想跳出只写会议消息这个套子,而写几  相似文献   

13.
在各种媒体激烈竞争、信息极大丰富的今天,希望读者只阅读一张报纸而舍弃其它信息渠道,几近幻想。党报应当用有限的版面刊登经过精心选择的“信息精品”,为自己创造出一个可以尽情挥洒的天地。“信息精品”,应当是符合舆论导向原则的主流性信息、成功实现舆论导向的有效性信息、有助于主要读者群决策的参照性信息、能启发主要读者群思考的思辨性信息。  相似文献   

14.
所谓精品新闻,就是精心采访、精心写作或精心编辑的上乘之作。从采与写来讲,采是基础,是前提,采访不精,则写作不清,因而有“七分采访,三分写作”之说,可见采访是新闻精品产出的极为重要的一环。那么,如何才能抓好精品新闻的采访呢? 重在抓准“热点” 新闻成为精品,关键在于内容深刻隽永。虽然精品新闻不拘于任何一种题材,但是最能出精品的题材却是舆论的热点。“热点”是人们普遍关心、议论热烈的事情或问题,它具有许多鲜明的特性。一是时新性。每个“热点”都不会是简单的同类重复,形式和内容都会迥然不同,且时间近。二是社会性。所反映的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不是个别现象。三是倾向性。代表一个时期的某种社会倾向,显示事物的发展趋势。四是深刻性。揭示深层次的问题,透视出事物的本质。这些特性既是识别“热点”的标志,也是精品新闻材料应该达到的质量要求。可见抓住了“热点”,新闻报道就会有深度,有影响,甚至会产生“轰动效应”。这样的报道就较有可能跻于新闻精品的行列。  相似文献   

15.
《新闻采编》披露,山西省长治市市委书记吕日周自今年2月到任以来,坚持评点《长治日报》。 长治日报社通过总结,认为“书记评报”帮助他们进一步明确和解决了六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地方党委机关报坚持政治家办报;二是牢固树立党报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观点;三是坚持讲真话报实情;四是报纸要对党和人民负责;五是努力为读者提供精品  相似文献   

16.
刘保全 《青年记者》2006,(8):103-104
新闻传媒的竞争,如同其他生产行业一样,最终归结为能否出“拳头产品”、“名牌产品”、“优质产品”。新闻传媒的拳头产品就是新闻精品。要创出新闻精品,从部分“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来看,新闻工作者需要具有多种意识,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13种意识。——精品意识。新闻精品的特征主要有:一、导向正确,意义重大,新闻价值高;权威性、指导性、吸引力、感染力的统一。二、精心采写、精心编排,精雕细刻、精益求精。三、传播效果好,社会反响大;既能轰动一时,又有长期保存价值,能流传于世。——策划意识。新闻策划是对新闻事实的一种能动反映,是对…  相似文献   

17.
庄玮 《新闻世界》2009,(9):49-50
随着社会转型,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对媒介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电视媒体为满足受众的需求,改变传统的播音方式,产生了“说新闻”的形式。这种改变带动了新闻播音的又一次变革。近年来,有一种观点认为,传统的新闻播音风格已经过时了,所有的新闻节目应该一律由“播”改为“说”,这种观点在业界也一直争论。本文通过解剖“播”与“说”这两种形式来探讨新闻播音中“播”与“说”的异同。  相似文献   

18.
精品有两种:原创的精品和学步的精品。原创的精品通常是少数的,这样的精品也不会过剩。因此,本文所涉“精品”指的是后者.精品战略实施以来,荧屏上的精品逐渐增多,这对改革的中国和开放的人民来说,无疑是一大善事。但伴随“精品大潮”的出现,一大批缺少新意却包装得十分精美的仿精品也接踵而来。如果单纯从外包装上认可这样的“精品”,那么是否可说:精品电视节目今天非但不少,而且已露出过剩的苗头?报载中国目前结束了商品短缺的时代,开始进入“过剩经济”阶段。这个阶段里不仅市场过剩,而且生产能力和经济要素也日趋过剩。但…  相似文献   

19.
人们知道,一个企业没有名牌产品,企业就叫不响,就难以生存和发展。同样,一家新闻单位,如果一年两年出不了几篇精品佳作,或上不了几个名牌专栏,在当前激烈的新闻宣传竞争中是很难立稳脚跟的。但是,笔者认为,新闻工作者出精品固然重要,正人品却更重要。如果“人品”不正,文章就会偏离方向,写得再好也是枉然。所谓“作文先做人”、“文若其人”等等,讲的就是“精品”与“人品”的关系问题。 那么,什么是新闻工作者的“人品”?依笔者所见就是新闻工作者的人格、品德、作风、正义、诚实,以及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然而,这些年来,由于受社会上拜金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不正风气的影响,有的新闻工作者在人品方面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有的为争版面发新  相似文献   

20.
精品是兴报之源,立报之本。新闻宣传要坚持导向,提高质量,建设队伍,适应竞争,无不需要推精品。作为在新闻宣传中起带头作用的党委机关报,要办得“高出一筹”,更需要推精品,经常刊发优质新闻作品,才能抓住人打动人,担负起引导舆论的重任。那么,地市级党报应该怎样抓精品、推精品呢?我认为应在“三多”上做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