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鹏 《现代传播》2001,(1):110-111
近年来,大陆历史题材电视剧掀起一股“戏说”风,始作俑者大概是《戏说乾隆》(严格说是合拍片),市场反响热烈,竟一连拍了三部,一百多集。后来又涌出《宰相刘罗锅》、《康熙微服私访》(也拍了三部)、《还珠格格》(第一部,第二部)、《快嘴李翠莲》、《皇嫂田桂花》等,这些“旧瓶装新酒”的“戏说剧”以其浓重的市井气息,诙谐甚至还有少许幽默赢得老百姓的喜爱,成为电视市场大卖点,大牌电视剧导演趋之若骛。这类风格历史剧快要成为大陆历史剧的主流了,而那些源于历史,力求“原汁原味”地还原历史的电视剧,虽然也有《雍正王朝…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历史剧具有风格迥然不同的两个流派:一派竭力忠实于历史真实或原著,成为“正剧”,例如《雍正王朝》、《康熙王朝》、《努尔哈赤》、《唐明皇》、《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等;另一派以着力戏说历史、追求剧情的娱乐性形成“戏说剧”,例如《铁齿铜牙纪晓岚》、《大汉天  相似文献   

3.
长篇历史剧《康熙王朝》的热播,使康熙的大名红透了半边天,他的形象在国人心中也变得清晰起来:英气逼人,聪明好学,果敢善谋,精于权术,“不足之处”是常爱冲动。看着看着,有时就想:历史上的康熙真是这样吗?他真那么少年老成,能够涉险过关,做了那么多事?他真是一位“圣君明主”吗?然而这是历史剧本身无须回答的,因为历史剧并不是历史的教科书。公开申明是“戏说”的就不用说了,它不过是借历史的“贝壳”作秀罢了。楚汉相争,可以演绎成争风吃醋的男女情仇;乾隆南巡,描写成路见不平的行侠仗义也无妨。就是号称“尊重史实”的…  相似文献   

4.
一年一度,杨絮飘飞,又到了春光明媚的读书天。让我们来看看各大城市书店的图书销售排行榜,看有哪些优秀图书上榜,让我们能够在这个春天,或振奋或慵懒地捧读。戏说让位于正史。从屏幕上,从书本里,我们所了解到的历史,距离小时候在教科书上学到的已越来越遥远。曾几何时,历史成了编剧与作者手中可以随意捏弄的橡皮泥,按照他们的理解与想像发展着。都知道戏说害人,戏说却大行其道。终于,中华书局的一本《正说清朝十二帝》,静悄悄地浮出海面,担负起对抗“戏说”,还历史以本来面目的重任。事实证明,严谨地讲史,也可以掀起销售的高潮。《正说清朝十二帝》成为年度畅销书,中华书局再接再厉,紧接着推出《正说明朝十六帝》,依然是榜上有名。看起来,是要将正史正说进行到底了。而我们,也可以在戏说的娱乐之外,真正体会到历史的波诡云谲了。童话还在吗?今年是安徒生诞辰200周年,出版界自然闻风而动,重新包装出版的安徒生作品集和那些不同版本的注音本、改写  相似文献   

5.
钟颖 《视听界》2004,(6):65-68
电视历史剧持续多年在电视剧创作中风头旺健。有的剧作本着尊重历史真实的态度,有的则完全是“戏说”……当我们享受完这一场场或真或假的历史盛宴后,发现我们只不过是进行了一场场影像消费而已。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消费的过程中,我们同时也获得了审美、宣泄、补偿的情感满足。5月18日落下帷幕的2004北京国际广播电视周上,古装电视历史剧成了市场交易上最热门的剧种,较之电视历史剧的活跃交易,涉案剧却乏人间津。种种迹象似乎暗示,来年电视历史剧又将再掀收视热潮。当然,这与近  相似文献   

6.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 ,我们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大型电视纪录片《清宫秘档》首映式。这是幽深禁秘的清宫档案为现代社会文化服务的一个重要举措。在这里 ,我讲三点 :一、我们创作《清宫秘档》这部电视纪录片的主旨是“走出戏说 ,走近真实”。近些年来 ,影视不断推出一些戏说历史人物的娱乐性作品 ,这固然是为了活跃人们的文化生活。但应该看到 ,历史人物与历史是分不开的 ,因为是“戏说”,而与历史有些出入甚至完全是虚构加工的地方屡屡出现 ,这对观众特别是青少年一代了解和认识真实历史产生了某种误导作用。为此 ,在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文学对历史的表现基本陷入了一种固定的格局,即“正说”和“戏说”的分野。“正说”方式写史、当然可上溯《春秋》以来的“正史”传统;而“戏说”亦有民间史传传统中的“野史”一脉。《大西迁》摆脱了这种固有模式,对历史选择有了新突破。《大西迁》没有从“正史”的记载、也没有从“野史”的传说来选择自己的“历史题材”,而是从“历史之谜”中探索历史的依据。《大西迁》描绘的是乾  相似文献   

8.
电视历史剧:对集体记忆的建构与消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志希  曹茸 《现代传播》2004,2(1):42-44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集体记忆”的理论逐渐受到学术界的重视。集体记忆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立足现在面对过去的建构。在这种建构中 ,集体记忆的形成又非常依赖于各种传播媒介。本文以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为研究对象 ,探讨历史剧是如何立足当下而重塑人们的历史观形成集体记忆 ,以及戏说类历史剧对集体记忆的消解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最近这一段时间荧屏流行历史剧,不仅像《康熙微服私访》这样的戏说可以拍到第四部,就像《雍正王朝》这样的正剧,收视率也居高不下,还有唐浩明的历史小说,也一直常销不衰。这说明人们还是对历史很感兴趣的,而且希望能深入了解,但无论是历史题材的电视剧还是历史小说,都是经过演绎了的,真正了解历史还是要去读史书。史书浩如烟海,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应该从何入手呢?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在我国的电视剧流水线上,清宫剧颇领风骚。自《还珠格格》(Ⅰ)热播以来,《康熙微服私访记》、《风流才子纪晓岚》、《铁齿铜牙纪晓岚》、《康熙王朝》、《孝庄秘史》等剧目,也相继牢牢地吸引住了观众的“眼球”。无论是“戏说”还是自诩为“历史正剧”(如《康  相似文献   

11.
一、日本历史剧 日本的能和木偶净瑠璃从广义上被看作是历史剧,尤其是歌舞伎被看成是典型的历史剧,大多是描写王朝和史实的作品。比如《劝进帐》和《菅原传授手习鉴》等,里面的出场人物有些就被神化了。明治维新以后掀起了一场“活历剧”运动,即将活生生的历史,原封不动地用剧把它表现出来。这些是以9世市川团十郎和河竹默阿弥为中心、再加上福地樱痴和依田学海搞起来的,他们过于忠实史实,不追求艺术性。不过,以这次运动为契机,开创了坪内逍遥的历史剧论和新历史剧创作的道路,这就是逍遥发起的新歌舞伎运动,由此诞生了既忠于史…  相似文献   

12.
吴晗是著名的明史专家,任职17年的北京市副市长。由于十年浩劫是以批判他的历史剧《海瑞罢官》开场,因此成为新中国第一大文字狱而闻名海内外。其实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由他主编的《中国历史小丛书》,发行1000多万册,就已扬名全中国,  相似文献   

13.
一无论从制作数量、水平还是影响效果,历史剧及武侠剧都是最突出的,已成为中国电视剧海外销售品牌。如《雍正王朝》、《康熙大帝》、《汉武大帝》等大型电视历史剧在东南亚颇具影响,2010年江苏、安徽、天津、重庆等四家卫视同步热播的《新三国》,已经卖出一百多个国家的版权,成为传播范围最广的电视剧。  相似文献   

14.
学界     
历史学家袁伟时近日撰文认为,中央电视台正在播放的大型历史剧《走向共和》,“带有重新发现历史的意味”,深受观众欢迎;剧中对李鸿章等历史人物的“翻案”,“实质是肃清错误思潮在历史领域中的流毒”。 袁伟时指出,学术研究包括历史研究在内,本来就应如胡适所说“在不疑处有  相似文献   

15.
所谓学术研究,特别是针对某一名著的专题研究,既需要掌握充分的原始材料,又需要秉持一种客观、理性、尊重历史的态度。近年来或许受到电视中“评说”名著类节目的影响,关于《水浒》的“戏说”、“品评”类作品也出版了不少。这些著作目前尚不知如何为其定位,如果归之于通俗的消遣性读物,以《水浒》的人物故事为载体或由头而映射当今的社会现实,倒也颇为相宜。倘归之于《水浒》研究新的创获,则即使从阐释学的意义而论,因为所凭藉的文本本身并未有严格的学术界定,我们知道《水浒》的版本系统大约是古代长篇小说中最为麻烦的,究竟针对哪一个文本立论,不仅是材料的可信问题,更是思想倾向与态度的取舍问题。  相似文献   

16.
电视历史剧如何在表现历史题材时做到尊重历史并重新解释历史,还原人物并重新塑造人物.达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相统一的境界,是当今电视历史剧创作中探讨的重点问题。本文以小说《谁主沉浮》改编的电视历史剧《长河东流》为例,通过其改编过程中整合中国传统文本的叙事方式及传递主题的范式,探讨电视历史剧改编中对传统文本的传承与整合、继承与创新的关联。  相似文献   

17.
日本的能和木偶净瑠璃从广义上被看作是历史剧,尤其是歌舞伎被看成是典型的历史剧,大多是描写王朝和史实的作品。比如《劝进帐》和《菅原传授手习鉴》等,里面的出场人物有些就被神化了。明治维新以后掀起了一场“活历剧”运动、即将活生生的历史,原封不动地用剧把它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8.
历史剧是艺术作品,它的特质在于审美,这种审美是基于现代语境意义上的审美。《楚汉传奇》在现代语境中对历史图景进行了独特的诠释,这种张扬导演审美个性的创作方式,将成为历史剧创作的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19.
《辞源》——近代第一本词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家熔 《出版史料》2001,(1):110-113
我们都知道《辞源》,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最初出版于1915年,是部综合性中型词书。新中国成立后重新修订,成为古汉语中型词书。但很少有人知道它产生的背景和它的历史贡献。 (一) 产生《辞源》的历史需要《辞源》的选题产生经过多年的考虑。产生《辞源》的历史条件,或说客观需要有三个: 自从上世纪“西学”传入  相似文献   

20.
王传涛 《声屏世界》2011,(11):69-69
西方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现在这一句话有了新的定义与阐释。除了“以史为鉴”“历史总是或简单或复杂地进行重复”的因素之外,在影视作品上,我国几乎所有的历史剧,在严重“穿帮”的事实面前早已退化成了“穿越剧”。电视剧新版《水浒传》也很快成为了穿越剧:“当看到那一片金灿灿的玉米地时,哥乐了!”天涯论坛上有网友这样说,“玉米在明朝才引入中国.宋朝的时候哥伦布还没发现新大陆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