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核心阅读:所谓知情权,是指群众获得有关公共领域信息的权利.在新闻传播领域,是指公民通过媒体获得有关新闻信息的权利,包括公民有权通过新闻媒介获得有关政治、经济、文化、娱乐等新闻信息,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也包括公民有权通过新闻媒介对国家重大事务以及公职人员进行监督.让人民群众了解真实情况,满足人民的知情欲,尊重人民知情权,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个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2.
《新闻前哨》2013,(3):7-7
邓崴往2013年第2期《新闻实践》撰文认为,传递党的声音、反映人民心声是党报存在的最大理由。党报的话语权是人民群众实现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边防新闻宣传工作是党以及人民宣传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示边防官兵形象的重要工具,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知情权的重要保障。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边防部队的新闻宣传要适应形势任务的要求,提高新闻工作的实效性,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以"三贴近"为原则,立足新闻事件本身,做到"以人为本",不断拓展新的报道视角,提高新闻报道对广大人民群众以及边防官兵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4.
让人民了解真实情况,满足人民的知情欲,尊重人民的知情权,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一个重要思想. 中央领导同志及时提出新闻宣传要"三贴近"的要求,进一步密切新闻报道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这是新世纪加强和改进新闻报道的突破口,也是提高舆论引导总体水平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5.
<正>深度报道形式上的犀利深刻和内容上的丰富充实,既以权威发布的形式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又尊重人民群众的知情权,深受广大电视观众的欢迎。但我们同时也看到,仍有相当一部分深度报道做成了“长新闻”、“大杂烩”,成了新闻事实的汇总和叠加,显得苍白无力。那么,深度报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方兴未艾的地方党报国际新闻报道不仅拓展了广大公众了解国际形势、把握时代脉搏的窗口,也是地方党委贯彻党中央的和谐社会方针,尊重人民的知情权、保障人民的新闻传播主体地位的具体举措。但是,许多地方党报的国际新闻报道毕竟起步较晚,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在目前的报道实务中尚存在一些不和谐现象。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及的知情权是指宪法意义上人民对政府的知情权。知情权的产生又促使政府制定信息公开法 ,而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也是政治民主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 ,建立信息公开制度 ,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已经成为现代民主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政府在实施信息公开、满足公众知情权的过程中 ,除了实施电子政府、网上政务公开等措施外 ,还有一项就是建立新闻发布制度。新闻发布制度在西方国家十分普遍 ,它是推动政务公开透明 ,增进政府与民众之间联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在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重要讲话中,提出新闻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新闻观念、创新新闻内容、创新新闻形式、创新报道方法、创新报道手段。”并要“增强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在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和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三个贴近、五个创新、五个作用”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9.
袁呈彦 《新闻前哨》2008,(10):84-85
汶川大地震是对中国新闻传媒的一次大考,人民日报抗震救灾系列评论文章,及时准确披露信息,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以人为本彰显人民的生命价值,形成独家政论风范。  相似文献   

10.
丁柏铨  刘爽 《新闻知识》2004,(11):18-21
(一)知情权是公民所拥有的一项基本权利。尊重公民的知情权,体现了现代民主和现代明的要求。在当今世界,在任何明程度较高的国度,公民知情权都受到政府的重视。向社会及时发布重要信息,是保障公众知情权的体现。尊重公民知情权,正常情况下应当如此,在危机事件出现后更应如此。  相似文献   

11.
新闻的变异     
《新闻前哨》2005,(10):110-110
李希光在《新闻与写作》杂志2005年第2期上撰说,新闻媒体存在的目的和价值是什么呢?从传统的新闻学讲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满足人民群众知晓与他们自身的最大利益和现实生活所需密切相关的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真实情况。而在当今高度商业化的社会里人咬狗是新闻,狗咬人不是新闻;反常的是新闻,正常的不是新闻。我们身边天天发生的事情不是新闻,极少发生甚至从来没有发生的事件是新闻。  相似文献   

12.
主持人语:最近若干年来,有诸多重要因素在影响着国内的新闻传播格局:与保障人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相联系的,是政府信息公开程度有所提高,公众意见表达渠道较为畅通;在政府、新闻传媒与公众的关系中,  相似文献   

13.
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改革面临难关,舆论工作也面临难关。改革和各项实际工作面临许多难以回避的矛盾和困难,新闻工作同样也面临许多难以回避的矛盾和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党提出要做好引导舆论的工作。我们的指导思想,应当是既要稳慎,又要积极,不能回避困难,放弃舆论引导的责任。引导舆论不是新问题。党的十三大提出的新闻改革的目标,核心的一点就是尊重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人民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对新  相似文献   

14.
宋海燕 《记者摇篮》2005,(4):45-45,61
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它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承载着弘扬主旋律的使命。同时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新闻媒体存在的目的和价值,就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满足人民群众知晓与他们的最大利益和生活所需密切相关的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真实情况。”新闻媒体应该恪守客观公正的立场和原则。  相似文献   

15.
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服务保障工作的有关要求,为减少春节期间疫情传播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黑龙江省新闻战线积极开展人民群众就地过年的宣传引导工作,深入解读就地过年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闻摄影作品的感召力是评判新闻摄影对社会影响力和作用力大小的重要标准之一。要提高新闻摄影的召唤力,除了有效地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外,还要求从业者提高敏锐的洞察力,去发现有影响力的新闻素材,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要使形象生动的作品与受众产生对话,在思想、感情上引导和激发受众的参与意识,达到强化新闻摄影的社会化功能。  相似文献   

17.
新闻作品作权的保护既要体现对作智力劳动和独创性的尊重,又要最大限度地保障公众知情权,实现媒体的社会责任与功能。因此,对新闻作品作权的保护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18.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核心概念,也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属性和根本遵循,更充分地实现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新闻实践持之以恒的价值追求。当前,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了人民性实现的新的现实条件,使得全体人民能够以主体身份广泛参与到社会信息交互的全过程,这一革命性的进步是通过媒介共享的形式得以实现的,它使得人民群众在社会信息交互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具备了更为充分的物质条件和技术基础。在信息公开层面,媒介共享保障了人民群众所需信息与服务的充分性、可得性、精准性,能够满足人民群众行使知情权与监督权的需要;在传播关系层面,媒介共享提供了人民群众全面参与公共事务和充分表达意见的方式和渠道;在媒体功能层面,媒介共享汇聚了人们日常所需的多种应用,使得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参与能力得到更大提升,体现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管用的民主”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一、传播理念体现以民为本在这次抗击非典报道中,杭州市各新闻媒体充分意识到这次公共卫生危机与人民群众生活的密切相关性,自觉地从人民群众的角度去整合新闻,将政府想说的话,群众想说的话密切结合,将政府视角、媒体视角、百姓视角密切结合,真正做到"三贴近"。1、及时透明,尊重知情权。非典疫情发生后,按照杭州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市级各新闻媒体迅速行动起来。4月20日早上6时,杭州人民广播电台、西湖之声、经济之声在第一时间播发省卫生厅关于"我省首次发现输入性非典型肺炎病例"的公告。上午10时,杭州电视台各频道打破原有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是我国媒体在汶川地震报道中的突出特点。各级各类媒体都将报道的焦点对准了人,报道以人为核心的抗震救灾活动,聚焦于人的生命价值、人的精神情感、人的尊严与荣誉,尊重人们的知情权和生存权,关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并且通过新闻报道来激发人民群众抗震救灾的信心和勇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