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界》2022,(4)
“物质性转向”成为近年国内外媒介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话题,然而,对于“什么是物质性”“物质性可以给思考媒介带来何种新意”之类的问题缺少关注。本文追溯“物”“物质”“物质性”本义的同时,借助海德格尔的“作为聚集的物”、布洛赫的“活力物质观”等理论资源,对这样一组概念进行溯源讨流,澄清这样一组概念在“物质性转向”中的意涵,辨析其带给理解媒介的理论价值与意义,以期有益于弥合“物质性转向”在媒介研究中“名”与“实”之间的种种沟壑。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19,(1):71-78
传播的非物质性是传播学研究的主导性本体论基础,即认为传播是建立在人类认知、思想、语言和象征等基础上的文本性的、精神性的、非物质性的活动。近年来,随着数字时代技术、空间、身体等问题不断受到传播学界的重视,传播的物质性问题更加凸显出来。其中,媒介理论以一种区别于主流传播学研究的视角审视和讨论传播的物质性问题,试图扭转传播学的文本中心主义倾向。在媒介理论的视野中,媒介并非只是指向内容、机构以及形塑这些的社会力量,而是作为一种基础设施和中介物,在技术条件上提供了跨越时空的联结性,开启了人类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感知意识,建构了人的主体性意识,并成为形塑日常生活场景与文化实践形式的物质性动力源。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20,(11):72-79
伊尼斯以媒介作为诊断文明兴衰的关键,以时空转换为线索探究媒介与文明之间的深度关联,形成"媒介-文明"模式识别方法。本文在物质性转向的思潮下重读伊尼斯,一方面解读伊尼斯思想中媒介物质性的前瞻性和局限性。另一方面以伊尼斯的"媒介-文明"识别模式重新考察媒介物质性的多重维度与文明多样特征的关系,且以媒介考古学方法发掘更多的媒介物质性"遗迹",以期打捞不同于既有历史书写的异质文明。  相似文献   

4.
邵程 《视听》2023,(8):25-28
在对科幻片的研究中,大部分研究认为科幻片本身就自带超越现实的属性。从媒介物质性的视角来看,这种超越现实的属性需要更多地发挥人的能动性,但媒介物质性探究的是物自身,认为其有超越人类意图的固着性,并能直接对建构活动产生影响。基于此,本研究从空间角度探讨国产科幻片中固着性与能动性的关系。研究发现,对电影这一本身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客体来说,物质性与能动性实际上是相互缠绕、无法割裂的。  相似文献   

5.
“资源”一般被人们理解为某些物质性的或非物质性的财产。而科尔曼(j.koleman)对资源作了广泛的理解,资源被认为是那些能满足人们需要和利益的物品、非物品(例如信息)以及事件(例如培训)。因此,我们可以把博物馆资源理解为开展收藏、研究、展教职能活动中形成的物质性的和非物质性的财产。博物馆资源利用主要指通过对物标本存量资源策划、设计、生产制作,举办各种陈列展示和教育活动,在推向社会中发挥其教育功能、服务职能的。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2019,(8):70-79
传播学研究的物质性转向是在传播观念二元对立的学术背景下提出来的,它回应了传播学研究"重精神、轻物质"的学术反思,重塑了传播过程在社会系统中的连接与中介作用。本文基于芝加哥学派的经验哲学思想,把作为经验的传播作为本次研究的逻辑起点和理论预设,力图在二元对立的传播观念当中寻找一条中间路径,并据此来审视传播学研究物质性转向的底层架构、逻辑进路、范式转换与价值取向。传播学研究之所以要进行物质性转向,其根源在于走向先验的传播观念与社会现实之间出现了经验的断裂。传播学研究的物质性转向对原有的传播观念做出了实质性的改变,必然要在时空构造、现实图景与观念形态三个层面上经历漫长的逻辑进路,这也推动了传播研究不断从身份角色走向身体观照、从符号文本走向经验语境、从仪式参与走向群落生境、从秩序维系走向社会互动。传播学研究物质性转向对现实社会的潜在影响主要体现在它的价值取向中,具体表现为基于实在互动的建构主义、基于操作可控的实用主义和基于主体自觉的存在主义。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文化以虚拟为特征,物质性的问题常被忽略。本文从物质主义视角出发,以电脑创新与扩散所勾连起来的三个趋势为基础,即媒介物的分离、整合与隐身,来理解不同主体间的时空、话语与权力关系,以及物是如何介入互联网文化及其治理过程的。电脑作为前后相继媒介时代中的阈限物,其物理可见性在降低,但文化可见性反倒在增强,二者之间的持续辩证关系对一元化总体性叙事的弱化、空间感的重构以及文化治理术物质性转向产生深刻的影响。将电脑等媒介物置于媒介技术变迁时空中来解读,不仅有助于理解前互联网文化的特征,也对当前及未来数字物质性及其治理研究提供方法启示。  相似文献   

8.
分析意大利设计师布鲁诺·穆纳里的儿童绘本设计思想,为我国的儿童绘本、儿童产品、儿童创意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文章基于未来主义和包豪斯等多元艺术理念对穆纳里的影响,分析其“物质性”儿童绘本设计思想的由来。阐述穆纳里“物质性”设计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初探阶段对“空间变换”的探索,发展阶段引入“时空变换”和“共同作者”概念,丰富阶段赋予儿童绘本“游戏机制”。并将“物质性”设计方法运用到儿童产品设计和儿童创意教育等多个领域,拓展儿童绘本设计的深度和广度,在儿童绘本设计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对其后的儿童产品设计和儿童教育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9.
柳家雪 《东南传播》2022,(1):107-110
从媒介物质性研究的维度出发,将智能摄像头视为一种媒介物,发掘其应用于乡村留守家庭中的物质性面向,探讨智能摄像头与留守老人的互动,总结智能摄像头带来的变革.通过参与式观察与访谈,智能摄像头可以将留守老人与子女们的劳作时间、空闲时间组接在一切,并且正逐渐嵌入乡村留守家庭的日常生活与沟通实践.智能摄像头与留守老人在互动中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电子档案的物质性及物流与信息流的关系出发 ,探讨了“超时空”、“虚拟档案”等新概念的模糊性 ,得出电子档案学的研究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法国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儿》中说:“在人类所有的职业中,工艺是一门最古老、最正直的手艺。它在人的成长中功用最大。它在物品的制造中通过手将触觉和脑力协调,身心合一,使人得以健康地成长。”“工艺”是“工”与“艺”的结合,有着双重的指向性与标准性,是物质性与审美性的多层重合。卢梭所说的“工艺”在汉语中应该解释为“手工艺”。《当代汉语辞典》解释“手工艺”为“指具有技巧性、艺术性的手工,如挑花、刺绣、绳丝等”。  相似文献   

12.
李楠 《现代传播》2015,37(2):162-163
制服是通过对社会需求的发现、分析、归纳和限定,按照一定的制度和规定使用的服装,作为一种非语言性的传播媒介,用以满足社会组织形式及人们的心理诉求。关于服装如何满足人的需求层次曾有过不少理论。笼统地说,服装的基本属性可分为满足基本生存所需的物质性和满足人的情感所需的精神性两大类。从制服发展的角度来看,人类不同的社会活动范围和不同时代的职业权限,对于制服的需求程度不同,或是侧重于代表物质性的实用  相似文献   

13.
韩洛川  岳若惠 《大观周刊》2012,(43):123-123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的疾病谱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传染性疾病得到了控制,一些非传染性疾病上升为凸显状况,如心血管疾病、癌症及遗传性疾病等。现代医学被深刻的微观意识“麻木”了,因此至今还没能完全了解现代亚健康与慢性病的主体结构。其实导致现代疾病大爆发的罪魁是气候变化,物质性危害因素只不过是次要的“被动性致病因子”。所以,以药物为主体的现代医疗功效体系无法干预现代特色疾病,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17,(12)
本文围绕云技术神话这一核心议题,从云技术的现实起源、物质性的生产及其对人类生存境况造成的影响等面向,对莫斯可在2017年出版的中译本《云端:动荡世界中的大数据》中所阐释的云技术批判理论进行评述,并由此进一步思考更为一般意义上的新媒介技术环境下的人类生存境况与不确定性的未来等议题。  相似文献   

15.
《出版经济》2021,(5):10-11
客观世界存在两种事物,即将会自然消亡的(如人类、单个事物)与不会自然消亡的(可能永生的).不会自然消亡的事物不像有机体那样受到不可避免的到期日的约束.会自然消亡的事物通常是一个物体,而不会自然消亡的事物在本质上富含信息.单独的一辆汽车是会自然消亡的,但是汽车作为一项技术已经存在了约一个世纪.人类会死亡,但他们的基因代码...  相似文献   

16.
许丽霞 《东南传播》2021,(11):101-104
传播社会在征服空间上具有越来越完备的现代性,而在时间掌握上却越来越衰弱,共享信息的传播如今已经远远超过了共享历史的传承.作为族群文化共享仪式的歌仔戏,其媒介时空偏向与时下媒介的时空偏向存有本质性的冲突,这种区别亦是歌仔戏仪式危机的关键之处.其一,歌仔戏仪式的时间偏向于历史、传统、神话、缓慢、重复、集体,这与互联网时间观存有极大冲突.其二,歌仔戏仪式对空间的要求极为讲究,对媒介的物质性依赖极高.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愈后演的媒介物质依赖性愈低,物质性媒介被忽视,由此,文化建筑逐渐被被抛弃.当人们不再重视事物的物质性时,情感性也将被消解,这就是传播媒介扭曲时空的代价——文化遗产传承危机.  相似文献   

17.
与世界各大通讯社(如路透、美联、法新等)及大牌杂志社(如《时代周刊》)一样,世界最大的图片社——盖蒂图片社也要在每年推出自己的"年度图片"。不知大家有没有察觉,也不知大家会不会认同:通讯社和杂志社推选的年度图片精选,往往更侧重于事件的新闻性,通常是囊括当年国际重大事件(如战争、灾难等)。与之不一样的是,盖蒂图片社推出的年度图片,往往更着重于照片画面的独特性,做出一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高冷姿态,意在令人在影像的魅力面前折服。如果简单一些,结论可以下得稍微武断:通讯社  相似文献   

18.
《由邯钢经验引出的话题》(以下简称《话题》)作为系列报道获第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组报道发表后以及在全省、全国新闻奖评比过程中,读者和评委们普遍给予好评的,是报道中蕴涵的思想深度.新闻报道的深度,我认为,是指对深藏在新闻事实之中的本质、内在的必然联系的揭示,是对事物的规律性的认识.新闻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它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物质性事实的反映、报道的结果.但这种报道不应是机械的复制,而是新闻工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能动的反映.一方面,新闻对社会生活有依存性,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而随心所欲,虚构幻想;另一方面,新闻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是经过记者过滤的社会生活.新闻中所传递出来的信息,不仅是经过记者选择和取舍后的物质性事实本身,而且包括记者对这些物质性事实的本质属性的发掘.这种发掘的程度,我以为就是新闻的深度.  相似文献   

19.
隋静 《大观周刊》2012,(13):25-25
设计可以被理解为把一种形态安排给没有这种形态的某件事物。好的设计师不会把肤浅的或不可能的东西强加于无形的状态。他会试图从无形中剥离出其中隐藏的形态来,从而为无形赋予形态。真正的艺术=精神+样式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形式﹑质料和具体事物都是实体﹐有时甚至说只有形式才是实体。培根则认为物质性的事物才是实体﹐形式则是物质的结构。他坚持形式与事物的性质不可分。在当代设计当中意象、形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时刻影响着我们的设计作品。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不可逃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国际知名社会学家、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约翰·厄里教授致力于流动性理论研究,力图超越交通研究与社会研究之间的二元对立,探讨流动产生的资源和信息再分配以及社会差异。这涉及流动与非流动的关系、虚实空间的接合、流动的物质性等议题,此外还发掘流动与地域、性别、阶级、种族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对约翰·厄里“新流动范式”的细读和阐释,以及对戴维·莫利教授的半结构访谈,试图在不同理论的交光互影中探查新流动范式与传播物质性研究之间的隐显关系:一方面,新流动范式成为传播研究重返物质向度的理论支撑,建立超越媒体中心主义研究视角,拓展传播研究议程;另一方面,在交通学、社会学以及传播学等跨学科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流动性理论与日常流动实践,使传播学研究与社会现实在更多问题上有桥接的可能,拓展传播研究新的面向。此外,厄里的流动性理论对传播学的影响也有赖于戴维·莫利、杰瑞米·帕克以及保罗·亚当斯等学者在这一过程中扮演连接者和转化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