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晓兵老师《郡望与以地称人》(《中学历史教学》2008年第8期)说:“再说以籍贯称人。这在历史上非常常见.……如张曲江(唐代诗人张籍)、张横渠(宋代理学家张栽)、顾亭林(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这里有二处错误。  相似文献   

2.
刘岚 《中学科技》2009,(12):18-18
自然界会发光的植物有不少,其中本领最大的非蘑菇莫属。最近,科学家们新发现了7种会发光的蘑菇,其中4种为首次发现的新物种,包括“森林之光”(Mycena silvaelucens)、“永恒之光”(Mycena luxaeterna)、“荧光小蘑菇”(Mycena luxarboricola)等。  相似文献   

3.
班徽     
陈小鹏 《班主任》2014,(11):71-71
本班徽中的三片红色树叶组成一个“人”字,表示(3)班的人性之光美丽无边。树叶本身象征(3)班学生像树叶一样具有顽强生命力,努力向上,也象征着学生、教师、家长“三位一体”,散发着生命之光,共同守护着(3)班。同时,三片树叶组成一朵花的形状,代表(3)班学生对自身价值的追求,更意味着(3)班全体学生的生命之花常开不败,生命之光照耀宇宙。  相似文献   

4.
所谓“徽州休城胡开文制”款“(乾隆)小巫山樵书画墨”实为同(治)、光(绪)年间休宁胡开文老店“仿古”之作。“徽州胡开文法制”款“(乾隆)小巫山樵书画墨”则为同(治)、光(绪)年间某位胡氏子孙“仿古”制作。同(治)、光(绪)年间胡开文仿古墨的出现,既标志着胡开文墨业的兴盛,同时也反映了胡开文家族内部激烈的商业竞争。  相似文献   

5.
如何全面而准确地评价清代学术,历来各家说法多不一致。本文认为,清代初期,思想学术的主流是复兴的程朱理学,这种复兴的程朱理学被称为“清初朱子学”,清初朱子学在理论的致思方向、学术的侧重面、思想的方法等都与传统理学有了很大的不同。因此,它是理学在清初的新生形态。它从朱子的格致之学中引出“经世致用”之学,从阳明的“良知”之学中引出“实践”(切实践履)之学,再把二者有机融合.构筑一种“事理”之学即经世理学。它在清初那个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对促进民族的融合、维护社会的稳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八人山人(约1626年-约1705年),名朱耷,明末清初江西南昌人,着名书画家,清初画坛“四僧”之一。  相似文献   

7.
清初关中诗坛创作之繁盛名闻海内,获得了朝野士人的一致推崇。李念慈是清初关中诗人的重要代表之一。他仕宦南北,交游广泛,诗歌创作成就突出,赢得了当时诗人普遍的尊重。其诗歌创作不但禀承了“秦风”独有的慷慨激昂之气,而且努力学习杜甫的“沉郁顿挫”之致,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清初风云变幻而矛盾重重的社会现实,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8.
浅谈“破坏性演示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江苏眙盱三河农场中学(211742)李维光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常有一些实验,在学生练习和教师演示过程中,都要有或多或少地消耗并损坏一些器具、药品和原材料。不妨我们将之称为“破坏性实验”。如何正确对待破坏性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9.
人,走路。走路必得问(寻)路,而问(寻)路必得有亮光才有路可问(寻)。走路从未行到行,又从行到止;亮光从隐(黑)到显(白),又从显(白)到隐(黑);人从未生(无)到生(有),又从生(有)到死(无),为万物无一有一无行走之路,为“道”,为一种动态的过程。而当“道”在道出之际,又总是以言说、“道之”等的样态显现,既为行走,又为行走之导引,为万物(首先是人)得以行走起来的“先之”之动态趋势。路有歧正,而“道”无不正。人,走路,就是走在求“道”的途中。人欲把握“道”,必得从行走的路上抽身而出,以旁观者的姿态对它进行诘问,但人不能既行又止、既显(白)又隐(黑)、既生(有)又死(无),因而人只能通过“损之又损”、“涤除玄览”,将本心之外所有附着物尽皆黜落,使之切近“纯一无伪”,实现对“道”最为切近的聆听与最为切近的体验,从而获得“道”的导引,自在地走在“道”中。  相似文献   

10.
1994年初,吉林市教委、教育学会共同启动实施了“以全面提高青年教师整体素质,培养跨世纪优秀教师”为宗旨的“希望之光工程”。1994年12月10日至11日,吉林市教委、教育学会、教育学院、青年教师协会隆重举办了“希望之光工程”盲届青年教师拜师大会。本次会议颁充了吉林市教委《关于首次聘任“希望之光工程”市级导师的决定》,161名导师喜收弟子,480多名素质好、有培养前途的青年教师与导师签定了《1995-1997年拜师协议》,结成师徒。拜师大会旨在全面地推进“希望之光工程”的实施,更好地发挥名、优、…  相似文献   

11.
<正>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思辨性阅读与思辨性表达各有侧重又相互促进。“思辨”在我国最早出自《中庸》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句话,意思是慎重地思考、明确地辨析。思辨性阅读是以思辨为主要特征的阅读方式,是阅读主体对文本信息进行深入思考辨析并作出合理评判的阅读活动。  相似文献   

12.
2008年,佳能(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能)启动“影像·希望之光”项目,致力于用影像促进中国百所希望小学间孩子们的交流与友谊.此后交流范围逐渐扩大至整个亚洲.并在2013年升级为“佳能影像之桥”项目。佳能希望让影像这一跨越地域、语言、文化障碍的交流工具.在各国孩子之间架起一座传递文化和友谊的沟通之桥,帮助孩子打开了解外面世界的一扇窗。  相似文献   

13.
【导读】作者周容(1619———1676),清初文学家。本文如同初中教材《卖柑者言》一样,记一件事,讲明一个道理。眼望着太阳西沉下山,担心前方的城门将关闭,行人忙着赶路,想赶在关门前进城。可是“小港渡者”却对赶路人说:“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也就是说“欲速则不达”。这样的道理,常常不为人所理解。其实生活中“欲速则不达”的例子并不少见。我们也曾经急切地要“一天等于二十年”“跑步进入共产主义”,跑了一二年之后,不但没能进入共产主义,反而连温饱都成了问题。任何事物都有它自身的必然的发展过程,有…  相似文献   

14.
《过日集》二十卷是清初诗人曾灿历经十年磨砺编成的大型诗选,收录清顺治二年(1645年)至康熙十二年(1673年)二十八年间佳作名篇,选入各地诗人1500余家,诗8200余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初诗坛之“天下大势”。文章从编辑体例、编选原则、征诗与刻资三方面探讨其编选,以期呈现清初诗坛的深层景观。  相似文献   

15.
在有明散文诸家中,归有光是最受人称赞的作家之一。清初黄宗羲推评其文为“明文第一”。就连当年曾与归有光论战的王世贞。到了晚年,也在其《题有光遗像赞》中说:“风行水上,涣为文章;风定风息,与水相忘。千载惟公,继韩欧阳,余岂异趋?久而自伤。”世贞当年主盟文坛,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风靡天下,而被有光讥为“妄庸巨子”,在有光去世后,居然肯心折于有光,固然可看出其  相似文献   

16.
清初著名的诗人纳兰性德,虽然不幸早逝,享年仅三十一岁(1655—1685),但他在学问上有很大的成就。他不但是杰出的词人、诗人,而且也是著名的经学家、思想家。政治上,“觇梭龙”一事,贡献也大。他的词作,“跌宕流连,写其所难言”,风格是多方面的。有的“婉约”,有的“豪放”;既有”周柳香柔”,也有“辛苏激亢”,成就是多方面的。他和后主李煜不同。李煜是“生於深宫之中,长於妇人之手”,其词作只能是“衷感顽艳”。而纳兰虽然只活了三十一岁,但他给康熙皇帝做了十年侍卫,经常随侍  相似文献   

17.
<正>说起岭南诗人,那一定绕不开梁佩兰。清初诗人梁佩兰,字芝五,号药亭、柴翁、二楞居士,晚号郁洲。他是广东文学史上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著名诗人。他与屈大均、陈恭尹合称“岭南三大家”,同时也是“岭南七子”之一。乡试解元梁佩兰是广州府南海县盐步堡西浦乡(今属广州市荔湾区东漖街道)人,他出生于明朝的崇祯二年(1629)年腊月。少年时代的梁佩兰,曾经跟随当时的岭南名家陈邦彦学习百家之学。  相似文献   

18.
[失瑕之光]应作“之(云)瑕(霞)失光”。《汉将王陵变》:“陵母遂乃自刎身终。其时天地失假之光,而为转说。其时风云皆惨切,百鸟见之而泣血”(《敦煌变文集》45页。以下只标页码)。按:此处文字学者多疑有误。校理如下:“瑕”,“霞”之音借字。《文选·甘泉赋》:“吸青云之流假兮,饮若木之露英”。《弘明集》卷二九《统归篇》梁·萧子云《玄圃园讲赋》:“藻玉相白,丹瑕流赤”。瑕、霞,同为平声麻韵匣母字,故得通借。P2976号写卷《进士刘假温泉赋)},P5037号卷子题作《刘霞述驾行温汤赋》,《开天传信记》三卷引作“刘朝…  相似文献   

19.
“光的色散”的自主探究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教学任务分析 按照《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编写的《物理》(8年级)(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5月修订版),“光的色散”一节是在学习了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学习光的色散的产生条件及其相关知识。虽然“光的色散”知识在光学知识体系中不是重点内容,但是对“光的色散”本质的学习是很好的科学探究选题,  相似文献   

20.
问:陶行知创造教育的起始和发展如何? 答:陶行知1913年在《“金陵光”出版之宣言》中就闪现着“创造”的光点。把创造引入教育领域,明确无误的是1919年,他提出“创造精神”,“创造的教育家”[1](P25)。把创造引入生活教育领域,明白无误的是1931年8月,提出“做是发明,是创造,是实验,是建设,是生产,是破坏,是奋斗,是探寻生路”。“‘做’含有下列三种特征:(一)行动;(二)思想:(三)新价值之产生”。[2](651)明确提出创造教育是生活教育的主张,是1933年,他指出做的三个特征是不可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