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问题性报道,就是反映社会中出现的问题的报道。什么是问题?《现代汉语词典》对“问题”一词的解释是:1.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2.须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3.关键;重要之点。4.事故或麻烦。大千世界,问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推动事业前进、推动社会进步、推动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新闻报道领域,政法报道异军突起。它被当成许多媒体争夺读者眼球的制胜法宝,占据了大量的版面。然而,就在政法新闻大战烽烟四起的同时,政法报道所引发的新闻官司和违规现象也不断增多。要想杜绝和减少因政法报道带来的“麻烦”,在政法报道中,必须绕开如下10大“雷区”。  相似文献   

3.
《新闻前哨》2009,(10):7-7
徐文谦2009年第8期《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撰文说,新闻隐形失实不易察觉,比如下面这些法制报道,乍一看都是客观报道,但深入思考,就能发现其中问题不少:  相似文献   

4.
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基本功能之一。当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具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控制系统。各个系统之间既要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又要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新闻媒体在这个系统中同样发挥着这两方面的作用。特别是在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过程中,在由计划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5.
张坤 《河北广播》2001,(5):28-28
当前,我们的新闻工作遇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新闻官司越来越多。这一方面说明新闻舆论监督的触角触及的范围越来越广,监督的力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步伐正在加快。这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也反映出。我们新闻工作的法律知识还有所欠缺。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7.
8.
新闻暗访报道作为新闻舆论监督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媒体中广泛应用,但很多记运用此方法采访心存疑虑,压力很大,担忧甚多。记到底有没有新闻暗访的权利?在新闻暗访报道中记应该注意什么?这些问题值得认真地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9.
10.
有一个不争的事实,近些年来,无论是平面媒体,还是电视媒体,法制新闻的分量越来越重,一些主流媒体的非法制栏目,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涉及的法律含量已占到总选题的70%以上。本文试图通过对佘祥林等几起“冤案”的剖析,谈谈重大法制新闻事件的舆论导向力量问题。  相似文献   

11.
既当报喜的“喜鹊”,又当啼血的杜鹃,这是新闻工作的使命。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那样:“重视和改进批评报道,同样是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党性原则所决定的。”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与开展积极有效的批评报道并不矛盾。因为,新闻报道以正面宣传为主这个命题本身,就包含着另一个命题:新闻报道以对  相似文献   

12.
法制报道是关于立法、司法、执法、守法和各行各业、社会生活各方面与法有关的各种信息的宣传报道。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深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法制报道异军突起,得到了迅速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就当前如何搞好法制报道提出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3.
近日媒体的两则报道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4.
开掘案例报道的社会性深度有两方面含意:其一,要使案例报道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兴趣;其二,对案例不仅要从法律的角度去审视,还要从社会生活的角度进行正确舆论引导。  相似文献   

15.
滕抒 《新闻三昧》2005,(3):26-27
案件,是指有关诉讼和违法的事件。案件报道属于社会新闻中的法制新闻。由于案件报道很容易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和震动,因而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显得既特殊又重要。近年来,随着社会法制建设进程的加快,在新闻实践中涉讼新闻侵权的比例增大。因此,新闻记在进行案件报道时要特别注意以下若干方面。  相似文献   

16.
张召国 《当代传播》2012,(6):89-90,93
我国的法制新闻报道是随着现代报业的兴起、发展而逐步成长起来的。法制新闻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该报道领域中,法制新闻深度报道已经成为新闻传播事业中亟待深层研究的对象。深度报道体裁主要有两种:解释性报道和调查性报道,法制新闻深度报道包涵其中。本文对法制新闻深度报道中应把握的几个原则进行了较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18.
批评报道是新闻媒介实施舆论监督的有力武器,其目的是唤起社会公众对问题的关注、发表意见和引导舆沦,促使问题得以解决。然而,要使批评报道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传播过程中激起较大的社会反响,在对事实的披露中言之成理、真实可靠,还应该讲究一定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9.
电视批评性报道是舆论监督中影响大、震撼力强、见效快的一种监督方式。如何使批评报道既发挥匡正风气、净化道德、鞭笞邪恶的作用,又做到帮忙而不添乱?本文试图从5个方面进行阐述。 选题:有所为有所不为 批评报道充分利用新闻媒体与社会舆论所形成的压力往往给被批评对象造成极大震撼,同时也在观众中树立了威信。是不是所有反面的东西都可以作为批评报道的素材呢?答案显然是否  相似文献   

20.
从几次批评性报道谈开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