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北师大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中安排了《统计》这一章节。统计知识在一年级的教材中就出现过,孩子们很感兴趣,他们积极参与统计中调查的过程,乐于去向同学收集资料。在一年级时,并未强调必须调查全班所有同学,所以他们下座位去调查自己喜欢的同学没有什么不好,但这一方法用在现在的这两节课中,  相似文献   

2.
北师大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中安排了《统计》这一章节。统计知识在一年级的教材中就出现过,孩子们很感兴趣,他们积极参与统计中调查的过程,乐于去向同学收集资料。在一年级时,并未强调必须调查全班所有同学,所以他们下座位去调查自己喜欢的同学没有什么不好,但这一方法用在现在的这两节课中,就不是很恰当。每个人都下座位,这样有些人没调查到,有的人被调查了两遍,结果就不准确,而且花的时间也很多。可是把这些弊病直接告诉孩子们,他们会乐于接受吗?思考之后,开始上课了。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强调接受学习,注重知识传授,从而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新课程呼唤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式,唤醒课堂教学,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所谓情境教学,就是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入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学习情境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情境的创设,直接影响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此,结合苏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4.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生有了问题才会去探究,只有主动探究才会有创新、有创造。在数学教学中要把握适当的时机,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充分感知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要让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聪明才智得到发挥,潜力得到开发,素质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强调接受学习,注重知识传授,从而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新课程呼唤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式,唤醒课堂教学,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让学生真正  相似文献   

6.
<正>一、创设问题情境的主要方式笔者认为,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根据数学学科特点,以及数学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我做了一个调查问卷,  相似文献   

7.
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研究现实未知问题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实现发现、理解、创造与应用,在学习中学会学习,这正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而创设“问题教学”情境,能使学生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强烈的认知冲突,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鼓舞学生主观能动地思维,自觉积极地参与。下面谈谈我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几点体会:一、创设惊奇式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情趣案例1、在教学对数的计算时,可创设如下惊奇式教学情…  相似文献   

8.
9.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操作、观察、猜想……“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靠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感性知识不丰富,理解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有一定的难度;加上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短,学习活动难以持久地顺利展开。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观察、操作的机会,创设让学生参与操作活动的条件,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积累感性经验;设计有趣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动”中感知,在“动”中领悟,在“动”中发挥创新的潜能,在“动”中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合作意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0.
刘七玲 《湖北教育》2003,(13):58-5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从而达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操作、观察、猜想……“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靠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感性知识不丰富,理解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有一定的难度;加上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短,学习活动难以持久地顺利展开。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方式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基于这一理念,我们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就要善于设计一些可以触发学生情感的情境,使学生被这种愉快和谐的特殊气氛所陶冶和感染,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和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5,(64):67-68
让学生在迫切的需求下学习,让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期待,这是我们教学必须追求的境界。只有达到这个境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才能得以体现,学生才会迅速进入自主探究与学习的状态。本文结合我县"学·导·用"自主学习的课改实验,探讨了数学学习情境创设的几种教学方式,对于引导学生进入自主探究与学习的状态、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探究学习是新一轮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产生与知识的呈现方式有关!铺垫型的问题情境,将产生联想式的探究学习;认知冲突型的问题情境,将产生猜想式的探究学习;试误型的问题情境,将产生反思式的探究学习;应用型的问题情境,将产生建模式的探究学习。  相似文献   

16.
胡燕 《湖北教育》2003,(23):31-32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习情境的创设,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体验数学学习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缔造一种“不和谐”,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过程。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生的思维是在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时而启动的。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思维的动力。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好的问题情境,一个好的问题情境也常常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使学生感到值得品味,并愿意体验,自主地探究。  相似文献   

17.
思维通常始于问题、始于惊奇或疑惑、始于矛盾或悬念。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努力创设迁移式、诱导式、悬念式、矛盾式、开放式问题情境,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去探究知识,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和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8.
问题是数学的,b脏,学生有了问题才会去探究,只有主动探究才会有创新、有创造。在数学教学中要掌握适当的时机,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让学生充分感知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全过程,让学生聪明才智得到发挥,潜力得到开发,素质得到提高。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传统讲授法,一般是比较枯燥的,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有产生了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时,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在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规律,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情、实物、实例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这是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谓探究学习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探究学习方式的产生,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创设能激发学生认知的内驱力,激活其思维的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