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情悲剧和封建社会是《红楼梦》中描写的核心内容。宝黛爱情的萌芽是源于安逸和心灵的相应相通,安逸因封建社会的地位形成而得,而宝黛爱情的悲剧诞生也是因为封建社会的必然变动而成。因此文章本着分析《红楼梦》中爱情悲剧的最根本原因,以分析宝黛二人性格成型特征为主,通过分析悲剧形成的家庭背景逐步带入到社会背景中,将《红楼梦》爱情悲剧的社会成因加以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2.
悲剧在审美对象中有其重要的地位。苗族爱情悲剧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与其它学作品一样,它进入人们的审美领域,是作为反映形态的悲剧艺术,才能经常成为审美对象而引起人们审美愉快的。章拟就苗族爱情悲剧的审美中的重要作用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文章试图从社会思想文化变迁对文学人物评价的影响的角度来解读张恨水《大江东去》中的爱情婚姻悲剧,揭示这个悲剧产生的社会原因,并澄清小说中女主人公薛冰如的形象。  相似文献   

4.
爱情是婚姻的基础的传统婚姻理念遭到了新写实小说家的无情嘲讽。新写实小说家采用爱情偶然性模式展示了恋人无法找到自己满意对象的悲剧命运,从而揭示了爱情的虚无。新写实小说家爱情观的产生是物质困窘和"文化低迷"的产物,其对爱情本质的理解体现出了理想主义溃退的精神实质。经历了爱情悲剧的男女主角采取婚外情等形式进行补偿,但最终依然逃不脱悲剧命运。新写实小说家通过双重悲剧表达了她们对于生命终极的思索与追问。  相似文献   

5.
该文拟从作者成长经历的影响,《呼啸山庄》的创作背景,作品中人物的社会原型,作品中人物亨德利和埃德加造成的客观原因以及凯瑟琳本身的主观原因几个方面来阐释《呼啸山庄》主人公希思克利夫和凯瑟琳之间的爱情悲剧的成因。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与《荆棘鸟》都讲述了感人至深的爱情悲剧,本文试对两个爱情悲剧进行比较,从悲剧中的女性形象、悲剧主题、宗教文化三个方面进行比较,从中体味中西方文化的相通与差异。  相似文献   

7.
煮海,本是充满浪漫奇想的,但在《张生煮海》中,借助于神仙之力的煮海。其实是一种消解爱情悲剧的手段,与多数元杂剧中设计“中状元”的情节以解决矛盾实质上是一回事。而这种表面上的皆大欢喜,是不能消解爱情的悲剧性质的。并且,这种消解的努力,本身又是更深层次的悲剧,因为它否定现实的斗争,从而最终否定了对爱情的追求。  相似文献   

8.
东野圭吾是当代日本最受瞩目的推理小说作家,他开创了日本推理小说的"写实本格派",表现出对社会和人性问题的关注。《白夜行》是东野的代表作,小说并不是单纯通过连环案件制造悬念,其内核是通过主人公雪穗和亮司的爱情悲剧,让人们探寻扭曲的人性、贪婪的欲望、沦落的道德毁灭爱情的真相。  相似文献   

9.
<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一篇描写"五四"时期青年知识分子追求自由恋爱、自主婚姻的小说,以一出在"无爱的人间死灭"的爱情悲剧,探索妇女解放道路,探求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新路.<伤逝>的悲剧意义在于个人、社会和追求三个层面:以一个梦醒者的反思,忠告个性主义不能使青年驶达幸福的彼岸;对封建传统势力毁灭五四青年自由幸福的罪行进行了严峻的批判,揭示悲剧意义的根源;奋斗者"向着新的生路跨出",寄托着鲁迅的希冀.  相似文献   

10.
菲利普·罗斯的小说《复仇女神》讲述了美国犹太裔巴基·坎托与脊髓灰质炎疾病和随之而来的诸多苦难相抗争的故事.以邱紫华的悲剧精神理论为指导,分析小说主人公巴基·坎托与悲剧命运、民族苦难和悲惨爱情抗争的历程,不仅能够较全面地展现主人公巴基的悲剧抗争精神,达到深刻揭示小说主旨的目的,而且能够拓宽该作品的研究视角,丰富对该作品的...  相似文献   

11.
安娜与弗龙斯基的爱情关系是在俄国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背景下产生发展的,体现了资本主 义思想的进步影响,为腐朽的没落的封建贵族社会所不容,具有悲剧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世界名著《巴黎圣母院》中的女主角爱丝梅拉达艳丽、善良、纯真,寻觅着美好绚丽的爱情,最终却被无情的现实所吞噬,为爱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鲁迅先生曾说,"悲剧是将人生的美好撕碎了给人看"。大作家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凭借跌宕起伏的精彩故事构建和细腻同时又不缺乏深度的艺术创作方式,谱写出了爱丝梅拉达短暂人生中的爱情悲歌。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自问世以来,引起广泛关注,爱情婚姻主题尤为人们津津乐道。宝、黛、钗,凤姐,元、迎、探、惜四春,史湘云、尤三姐、司棋、龄官等人爱情婚姻共同构筑了《红楼梦》的爱情婚姻世界。曹雪芹描写众人的爱情婚姻,展示了美被毁灭的过程,揭示了悲剧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14.
《孔雀东南飞》中的爱情婚姻悲剧具有高度的典型意义.女主人公刘兰芝的人格魅力与价值观和行为折射着一种现代思想,即呼唤人性与自尊.中国的古典文学中缺少严格意义上的悲剧.该作者在这个悲剧故事的最后,加上了一个浪漫和理想化的结尾,象征着爱情的不朽,表达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理想生活的孜孜追求.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虽是以宝黛爱情为主线,但其中也有许多描写地比较成功的小人物。如龄官与贾蔷、司棋与潘又安这一系列形象,虽着墨不多,却有着独特的认知价值和审美内涵,而发生在他们中的爱情悲剧在全书整体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可以从这些奴仆悲剧性的爱情故事中以小见大的观照《红楼梦》"千红一窟""万艳同悲"的悲剧主题。分析其悲剧原因,对于人们的为人处事、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具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6.
《窦娥冤》的主题历来被认为是反封建。本文从作品的人物形象和关汉卿对原型的创造两方面剖析作品主题:窦娥是按封建文化的形象设计而成的;关汉卿通过对原型的加工,着重表现善良弱小百姓与强大黑暗势力之间的冲突,揭示窦娥悲剧的社会根源。《窦娥冤》的悲剧主旨是人性的悲剧和社会的悲剧相交织。  相似文献   

17.
子君和苔丝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生活,她们为追求各自的爱情幸福和自身独立解放,义无反顾地冲破那个腐朽的道德礼教樊篱,不惜付出沉重的生命代价,她们的悲剧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8.
妙玉是一位正值青春韶华的妙龄尼姑,虽被森严的佛门教规和封建道德观念剥夺了爱与被爱的权利,但她敢于打破世俗的常规戒律,去大胆追求正常人的生活和爱情,可她难以超越所处的历史环境,因此,妙玉最后仍是以悲剧结束自己的生命.如此完美的人,也只能注定她的最后结局是悲剧,让人不得不在哀挽中沉思.  相似文献   

19.
苏雪林长篇小说<棘心>的女主人公杜醒秋折射着作者自己的心态.杜醒秋是一位出类拔萃的新潮女性,其爱情悲剧的祸首元凶是母女之间的情爱.正是这温柔的陷阱,造成了女主人公紫色(份痕累累)的心.  相似文献   

20.
《史记》的悲剧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记》的悲剧性,通过描写悲剧英雄来体现;《史记》中的悲剧英雄分七种类型、三大系列,而且大多是社会悲剧、英雄悲剧和性格悲剧.司马迁借描述悲剧英雄来实现自己的写作目的,抒发自己的冤愤,揭露炎凉的世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