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校长朱清时做客人民网时表示,要实现教育公平,就要实现教师资源合理分配。为了鼓励优秀教师服务农村贫困地区,必须把中小学教师逐步变成国家公务员,实行教师城乡轮换制度,提高贫困地区教师素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院长朱鸿民也呼吁要实现教师公务员化。他认为,既然《教师法》已经明文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还不如直接将中小学教师确定为公务员,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教师的待遇。教育是立国之本,而教师则是教育发展的关键。两位委员相继提出中小学教师公务员化问题,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待遇。但是,让中小学教师"变身"公务员,是否就真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待遇呢?未必。早在1993年就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也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由此看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待遇,并不一定要将中小学教师变成公务员,只要切实执行了相关法律,让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中小学英语教师队伍面临专业素质整体不高,英语教学设施落后,英语教师需求紧张,英语教师待遇偏低等问题。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应采取各种有效的教师培训形式,从政策、资金、师资等各方面保障英语教师专业的发展和提升。  相似文献   

3.
西北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呈现出频繁单一逆向流动、教师暂时性流动不多的特点,县域招考制度是教师流动的主要政策依据。学校布局调整政策客观上为教师流动创造了条件,但县级教师分配和流动制度缺乏合理性与完备性,稳定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的相关政策缺失,以及农村学校教师整体待遇偏低等是造成目前教师流动现状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调查显示,我国现阶段教师教育专业的招生和就业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情况和问题:教师教育专业对高中毕业生有较大的吸引力,但优秀学生报考的积极性不高;有志于教育事业的师范毕业生较多,但愿意去农村中小学的很少;与此相关的是,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成绩显著,但问题依然突出。要加强我国的教师教育,国家有必要强化激励机制、加强政策引导,设立国家教师教育专业奖学金,实行师范毕业生农村就业优惠政策,确保教师基本待遇、努力提高教师质量。  相似文献   

5.
心理教师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和享受相应的咨询待遇,有助于学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可持续性开展。作者通过对342名中小学专兼职心理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部分中小学心理咨询工作处于有开展无考核、无待遇或待遇随意状态,主要原因是相关政策滞后,各地亟需制定咨询待遇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6.
这一消息仿佛一声春雷,给一直期待这次职称改革的小学教师们带来了巨大的惊喜和希望。但细细想来,我对这次改革的感觉还是喜忧掺半。喜的是虽然一直以来中小学教师在全身心地努力工作,但待遇及社会认可度与大学教师不可同日而语,而有了这次改革,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也能从国家的层面得到更高的认可,中小学教师也可以挺起腰板了!忧的是中小学教师的职称考核程序及内容并没有考虑到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现  相似文献   

7.
胡艳 《中国教师》2012,(5):15-19
<正>众所周知,教师职业在中国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专门性的教师教育在我国也有100多年的历史。但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并不高,教师工作的价值和繁重付出与其所获的待遇远不成正比。虽然人们充分认可教师对国家、民族的长远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文明的价值,但中小学教师的职业  相似文献   

8.
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协调,加快建设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其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社会政策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从现实情况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残缺不公,社会保障体制机制不健全,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面临着诸多障碍与困难。为此,推进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制度创新,应该学习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加强教师社会保障法治建设,优化教师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积极推进部门配合、政策协调、改革配套,努力推动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不断走向定型、稳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乡中小学师资配置存在着教师编制、学历素质及队伍结构等不均衡问题。影响和制约中小学师资均衡配置的因素主要有:经济与待遇上的差距、政策引导的偏差、制度管理的缺失、文化观念的束缚,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差异以及教师专业发展机会不均等。对这些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可为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了解当地教师发展现状,调整教师管理政策,促进城乡校际交流,推进师资均衡发展提供咨询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易杨 《教学与管理》2022,(21):46-50
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认为教师文化资本积累过程就是教师权威的形成过程,教师凭借自身所掌握的文化资本在学校教育场域中占据一定的权威地位。然而,随时代变迁,受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工资待遇等结构性制度因素和教师身心素质、教师学历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和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结构与当下中小学教育场域不相匹配,导致中小学教师权威逐渐消解。基于此认识,重塑中小学教师权威的关键在于从宏观层面深化教师队伍建设,从微观层面凸出教师人文素养,改善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结构,使之适应时代更迭下中小学教育的要求和标准的变化,满足国家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11.
伴随“双减”政策的实施,中小学教师面临诸多问题。在“双减”视域下,中小学教师的负担难以减轻、教育观念的先进性难以确保、作业设计的科学性难以保证、薪资待遇不太理想等问题愈加明显。为此,文章提出,可以从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合理安排课后服务、重视作业设计、采取激励措施四个方面着手,尊重教师意愿,保障教师权益,从而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高质量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双减”的落地。  相似文献   

12.
《教育情报参考》2010,(9):35-35
日本教师的定期流动制是在二战后开始实施的,时至今日,公认相当完善和成熟。日本的《国家公务员法》、《教育公务员特例法》规定,中小学教师为公务员,中小学教师的定期流动属于公务员的人事流动范畴。同时又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对教师流动的年限、流动的待遇等等做出规定,各级政府在相关政策和制度上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3.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浙江中小学教师将享受公务员待遇》,说今后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应享受当地政府出台的公务员津贴、补贴政策,所需经费由财政承担。乍看到此消息,可能觉得教师的待遇又提高了,觉得当地党委政府对教师的地位更加重视了。可是细细一想,便觉得问题出来了。众所  相似文献   

14.
陆安 《教书育人》2012,(1):12-13
近来,关于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的话题格外引人关注。为了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国家拟在中小学设立正高级职称,这意味着在不远的将来,"教授"将出现在中小学校甚至幼儿园。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这无疑是个利好消息。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是推进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待遇80问》出版教师职务聘任、教师资格制度以及待遇等问题为教师所普遍关注。几年来,《人民教育》在“教师咨询”专栏中,刊登了一批有关这方面的政策问题式的文章,在教师与教育部有关司局之间架设了一座信息沟通的桥梁,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排忧...  相似文献   

16.
《山东教育》2009,(5):62-62
朱清时委员“把中小学教师逐步变成公务员”的言论一出,即刻引起社会上的广泛讨论。其实,朱委员并不是只为提高教师待遇才提出如此建议的,准确地讲,这是为了实现教师资源合理分配和教育资源平衡。也就是说,实行教师城乡轮换制度,其前提是教师“变身”国家公务员,因为就目前情况看,只有国家公务员可以进行宽泛地调动与调配。按照朱清时的设想,在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或者说享受公务员待遇的同时,应赋予教师尽义务的责任——到农村去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全民学习"的目标,世界银行启动"教育结果的系统评估与基准测试"项目。该项目通过收集和分析世界各国教育政策,帮助各国完善教育政策和制度,其中,教师政策是子项目之一。2012年,世界银行发布的教师政策框架表明,国家教师政策框架应包括10个要素和8个目标,且教育发达国家通过4种政策取向来实现政策目标。该框架突出吸引优秀人才从教、聚焦提高教师效能和彰显国家特色。但是由于基于政策设计而忽视政策执行,因此,从政策效果的角度来看还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8.
黄非非 《安康学院学报》2011,23(1):111-113,116
韩国是当今世界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韩国民众对教育的热情非常高,而这主要得益于韩国政府在保障教师待遇方面作出的不懈努力。韩国中小学教师薪酬制度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从教热情,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着重分析韩国中小学教师薪酬制度的特点,以期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全民学习"的目标,世界银行启动"教育结果的系统评估与基准测试"项目。该项目通过收集和分析世界各国教育政策,帮助各国完善教育政策和制度,其中,教师政策是子项目之一。2012年,世界银行发布的教师政策框架表明,国家教师政策框架应包括10个要素和8个目标,且教育发达国家通过4种政策取向来实现政策目标。该框架突出吸引优秀人才从教、聚焦提高教师效能和彰显国家特色。但是由于基于政策设计而忽视政策执行,因此,从政策效果的角度来看还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在一定意义上说,教师的质量就是教育的质量,教育的差距归根结底是教师的差距。这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那些己经成为教师或是意愿成为教师的人的教育水平的提高。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在不断摸索中制定教师在职教育政策,旨在提高教师素质和专业发展水平,从而提升国家的教育水平。光复之后,韩国国内百废待兴,国家也开始重视对教师的教育,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促进、鼓励教师参加职后培训。本文将按照历史沿革,对1949年以后,中韩两国中小学教师在职教育政策制定的内容和实际效果、影响等展开比较,分析不同国家政策制定的价值取向和特点,并在比较中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