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博客青年     
悄然间,在中国的城市里,从一个办公室到另一个办公室,从一个交际圈到另一个交际圈,博客以民间口口相传的方式迅疾地占领了城市青年们的网上空间。  相似文献   

2.
彭林接触博客是因为朋友的介绍,那时他考研没有成功,打算回家边复习边工作再考一次。因为临近毕业,彭林感到很伤感,便写了些文章发给朋友们。朋友介绍他到博客上去写,因为这样能把文章都放在一起,很多人看得到,互相交流也非常方便。于是彭林就有了自己的博客,感觉无聊时就在这上面待着。  相似文献   

3.
2002年8月,美国《新闻周刊》称,“到今天,全世界自觉实践的博客数量,已经达到50万到100万之众”,每40秒钟,就有一名新的博客诞生。而在中国,也是8月,IT界资深传播和媒体专家。王俊秀灵机一动,将英语“Blog”翻译成汉语“博客”,就此,博客来到中国。  相似文献   

4.
“人人都来做博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新闻周刊:博客给人们带来的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新闻世界》2007,(11):6-9
博客,还是不博客,这是一个问题,这已经是许多网友面临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说不清的“博客”及若干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知道“博客”这个名词的人,逐渐多起来了;但是如果追问什么是博客,不少人又说不清楚。“博客”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简单地说,它是一种网上传播样式,从本质上来说,它应算是一种网上信息筛选和分享服务。  相似文献   

7.
博客传播,以个人为主体,以相对清晰的身份定义面向他人,依托独立的个人主页空间展开交往互动,并借助链接和引用通告等技术特质建立文本关联和社区人际关系,必将深刻地改变网络空间的信息传播格局,给虚拟空间的社会交往带来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感恩不避亲,在这里我要花点小篇幅,稍微谈一谈我的导师王锦贵教授。 王锦贵教授和我的师生关系是天作之合。这突出地表现在,他的老家在豫东的洧川,我的老家在豫西的栾川,都有一个川,我们是一个省的老乡。更巧的是,王老师的名字和我父亲的名字只差一个字,凡是熟悉我的人,听到我导师的名字,一准会认为我的导师就是我的亲叔。因为这两层原因,所以我很少向我的家乡人炫耀我的导师,我很怕那些联想丰富的四邻们以讹传讹,由此怀疑我考上北京大学的正当性,还以为我开了多么大的后门,走了多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2006年,是博客(blog)、播客(Podcaster)高歌猛进的一年。作为一种新媒体现象,博客、播客在改变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对传统主流媒体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主流媒体把世界划分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两大阵营,人们不是作者就是读者,不是广播者就是倾听者,不是表演者就是欣赏者,不是传播者就是受众。但在新媒体中,人们既是作者也是读者,既是广播者也是倾听者,既是表演者也是欣赏者,既是传播者也是受众。传播者和受众格局已被彻底打破。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析新媒体对抗传统媒体这一现象,由此对后媒体时代作一个简单的展望。平民化的草根博客成为主流…  相似文献   

10.
博客选萃     
王波 《新世纪图书馆》2007,(5):98-101,97
身在高校的图书馆学教授和图书馆员,每年都有一个悠长的带薪暑假,这使图书馆工作这份职业平添了一份魅力,试想一想,有饭吃、有书读、有闲休,这是人生多么大的福分啊!本辑博文我们不谈工作,不谈学问,而是收录了三篇暑假游记,以此启发同行,我们的生活不局限在书架之间、电脑之前,请趁着假期的美好时光,到大自然中去,到远方去,舒展身体,放飞心情。 首先推荐的是书香领袖秋禾老师暑假杭州行的一篇日记。此文记录的是秋禾老师日程密集的暑假巡讲式出游中的普通一天,展示了他书香人生的一个十分典型生动的横切面:作演讲、会书友、淘书店、搞策划……。就像从一滴水可以看见海洋,从这篇日记里,我们可以看见秋禾老师为书繁忙为书闲的奇异博雅的生活方式,可以看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现代典范。秋禾老师丰富多彩的一天,他文字间传达的读书至乐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令我们对他倡导的“万物皆书卷,天地阅览室”的大阅读状态,产生无限的向往和神往、心动和冲动,或许早晚有一天,我们也会像他那样,走向播撒书香的旅程。 其次推荐的是今年从图情博客圈中脱颖而出的才女云影流光的丽江游记。云老师的文笔温雅清丽,把丽江的古意和韵味写得魅力无穷,令人遐想连篇,非亲临无以为快。建议有条件的女图书馆员们,不妨学习一下云影老师,挑一个“柔软的时光”,“游走在时间的反面”,让帅哥护驾,让江山养眼,那美容的效果,可比一打面膜强多了。 最后推荐书骨精游拉萨的随笔,向大家描绘高原明珠——布达拉宫的风采,究竞写得怎么样,请大家评判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博客最初只是一种用于纪录个人日常生活琐事的网络日记.当用户和企业越来越多地倚靠网络资源寻找所需信息时,网上的博客数量也在激增。2008年1月.美国皮尤公众和新闻研究中心开展的“互联网在2008年大选中的广泛作用”研究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12.
董乐铄 《传媒观察》2006,(11):44-45
互联网在飞速发展,作为网络媒体的新锐元素,博客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在网络交往的每一个角落。博客时代的到来给网络交往方式带来了新的渠道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当前在我国,几千万人用博客作为自己的身份名片,博客已成为他们的一种社会生活方式或交往习惯。随着博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阅读博客也成为了一种习惯。与勤劳的博客写手相比,看客们会忠卖地等待博客“地主”更新网络日志,他们发表评论或保持沉默,即所谓的“灌水”和“潜水”,并以第一个发表评论为荣,美其名曰“沙发”。  相似文献   

13.
正也许,生活比皇冠的文学更精彩,然而也正是生活让皇冠的文学更精彩!很多人知道他,是因为他是琼瑶的老公;而他吸引我,是因为他是皇冠的老板。1927年出生于上海贫苦之家的平鑫涛,毕业于大同大学,1949年渡海迁台。因为是会计出身,他最早任职于一家肥料公司,但由于他不熄对文学的投身之念,就在公务之余与前妻创办了《皇冠》杂志。那一年,正是1954年。《蜗居》里的宋太太说,"做女人  相似文献   

14.
邱开植有很多头衔,十八大代表、劳动模范、主任工程师,但所有认识的人还都叫着原来的称呼——邱工,或者说邱开植更习惯别人称他"邱工"。名利于他真正成了浮云,就连参评正高级职称都是妻子提醒他的,可最后却被邱工云淡风轻地让给了别人。多少  相似文献   

15.
Web2.0时代的博客营销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世浩  肖珉 《新闻界》2006,(3):63-64
博客,英文为BLOG(WEBLOG的缩写),意为网络日记。其内容通常是公开的,人们可以发表自己的网络日记,也可以阅读别人的网络日记.是一种个人思想在互联网上的共享,是网络媒体进入web2.0时代最风光的先行军。对等的交流,广泛的传播。这些特质是web2.0时代的基本精神,也是精明的商人所需要开拓的商业潜质。随着索尼、亚马逊、耐克、通用电气、奥迪等大公司利用博客做广告的风潮渐劲。博客营销的概念随之被广大企业所接受。并有愈演愈烈之势。经研究显示,多达64%的广告主对在博客上做广告有兴趣。索尼Cyher-shot DSC—F828数码相机在面对习惯于使用传统相机的高端用户就大力运用博客营销手段进行渗透。这些高端用户专业、权威、自信,而且极富判断力。在摄影领域扮演着意见领袖的角色。很难用传统的传媒对其进行撼动。如何促使这些高端的意见领袖改变长时期形成的习惯就成为实力传播面对的一大挑战。面对这些“慢热”型的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人,博客就成为了传播致效的最佳选择。他们明显拥有共同的兴趣,这正是与其进行有效沟通的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付松聚 《青年记者》2007,(3):129-129
博客是互联网技术日益发展的新生宠儿,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据中国互联网协会交流与发展中心发布的《2005—2006中国互联网产业调查报告》显示,2005年全球博客数量突破1亿,而在中国已经达到1600万,预计2006年中国博客规模将达到6000万。目前,我国已经有三大博客网站,即博客网、中国博客网和BLOGBUS,统计中国博客的注册用户达到740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方家平 《网络传播》2007,(10):48-49
前段时间,中国互联网协会在网站上公布了《博客服务自律公约》的“征求意见稿”。其中有关博客实名制的条款最为吸引眼球。实际上。在这个征求意见稿中,对于博客实名制并非强制.而只是“鼓励”。这种“柔性”的博客管理方式,去除了行政强制的硬性,更容易让网民接受,社会认可。  相似文献   

18.
博客是一种新兴的开放性信息交互平台.本文记述了目前博客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博客给社会带来的利与弊,指出了今后博客发展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博客是目前流行的一种网络信息交流工具,本文首先对其进行了简要的介绍,阐述了博客的诸多特点,并近一步分析博客在图书馆的应用及其对图书馆发展的推动作用。参考文献6。  相似文献   

20.
博客随着网络兴起,日渐繁荣,博客高度的个人性和随机性.是一个开放社会才有的袁征,对写作者而言,可以最大限度实现创作自由和发表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