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早恋"现象的普遍化与低龄化倾向.是现今教育面临的一个新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让青少年健康地成长,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共同配合,正确引导.本刊特编发一组文章,供教育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银莹 《宁夏教育》2007,(5):75-75
听听下面一对父子间的对话:最近,我观察你神情恍惚,有啥心事,能不能给爸爸说说?没啥。您别瞎猜。(儿子低着头,手里不住地玩动着一支笔)肯定是难以启口的感情方面的事,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早恋”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研究结果中学生的“早恋”现象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和回避的问题。通常家长和老师认为中学阶段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如果中学生同异性同学交往“过密”的话,会耽误学习,影响学生的前途。一些教师甚至担心中学生的“早恋”行为会导致犯罪。因此,社会上大多数人对中学生的异性交往持保留或反对的态度。为了正确地看待、处理这一棘手问题,我们认为有必要了解中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态度和看法。为此.笔者对广东省两所中学的21名学生(男11名,女10名)进行了深入访谈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我一直想跟老师谈一谈我感情方面的事,可总不知怎么说,今天终于下定决心。我和他是在七年级认识的,现在学习很紧张,我怕在学习上赶不上别人,可又不忍放弃我们一年多的感情。我的心里很矛盾,不知怎么办才好,请老师给我指引方向。我知道中学生谈恋爱不对,可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学生中的“早恋”现象日趋增多,这个问题在全国各地中学里都不同程度地有所反映。为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到广州这个改革与开放的“窗口”,就中学生“早恋”问题作了初步调查。我们走访了一些不同类型的学校,召开了几次班主任老师座谈会,了解到:形成中学生“早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早恋”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也危及到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还很不一致;一些教师对此还缺乏恰当的、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由于生理发育接近或已经成熟,对异性的好奇与好感日益增强。中学生谈恋爱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引起了学校、社会的广泛关注。那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该如何应对中学生“早恋”的问题,笔认为应注意从以下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正>因为中职升学压力不大,课余时间较多,中职生的早恋现象较为普遍。早恋是一个极为敏感的话题,如何帮助学生正确地处理早恋问题,平稳顺利地度过青春期,需要中职班主任对早恋有科学的认知,对出现早恋现象的学生进行合理引导。一、"早恋"概念的界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大家对这个问题的深入认识,我们更愿意用一些中性词来定义"早恋"这一现象,例如西方社会学研究者将青少年的恋爱行为称为"青春期恋爱",又或者我们有时候用"交往过密"来表达。  相似文献   

8.
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播放后,扮演孙悟空的29岁的六小龄童收到了3100多封求爱信,其中十分之九是年仅十四、五岁至十七、八岁的女中学生写的,年龄最小的才十一岁。笔者曾做过调查,“早恋”学生品学兼优的不乏其人。促成“早恋”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自身心理因素是主要的内部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学生中的“早恋”虽然是一种个别的现象,但这类问题的处理,却是比较棘手的,特别是对年轻的教师来说,缺乏经验,尤其如此。下面谈谈个人工作中的点滴体会。一、正视现实正确对待据国内外调查材料表明,现代的男女少年的身心发育有一种早熟现象,性成熟比五十年代的同龄人早1—2年。某中学初中一年级就有个男学生给一位女同学写求爱信。在学生中出现这类问题,是不足为怪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曹怀宗 《甘肃教育》2006,(9B):11-11
“禁果”一词源于《圣经》,它讲的是亚当和夏娃被神秘智慧树上的“禁果”所吸引而偷吃.结果被贬到人间,这种被“禁果”所吸引的逆反心理现象,称之为“禁果”效应。亚当和夏娃的故事说明,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越想得到。这与人们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有关。  相似文献   

11.
“禁果”一词源于《圣经》,它讲的是亚当和夏娃被神秘智慧树上的“禁果”所吸引而偷吃,结果被贬到人间,这种被“禁果”所吸引的逆反心理现象,称之为“禁果”效应。亚当和夏娃的故事说明,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越想得到。这与人们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有关。今天的学生,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影视媒体的开放性影响,“性早熟”已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据统计,女孩子初潮平均年龄已经提前到12岁,男孩子初次遗精的年龄平均在13岁。也就是说,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有与异性交往的愿望已属非常正常。在我对小学生日常用语和课外读物种类的调查中发现,“恋爱”…  相似文献   

12.
13.
校园“早恋”这场风波刮了几十年,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从最初的不提倡大学生恋爱,到严格管制中学生,再到现在面对中学生“早恋”的哭笑不得,作为教师,我们真的有些措手不及、无计可施了。  相似文献   

14.
一个细雨蒙蒙的上午,我曾教过的一个老学员带着她13岁的女儿小溪如约而至。一阵寒暄之后,妈妈忧心如焚地说:“丁老师,我女儿早恋,学习一直在滑坡,怎么办呢?”女儿却焦急地打断妈妈的话说:“丁阿姨,别听我妈瞎扯,根本没那回事。”我会意地冲着小溪一笑,拉着她的手,亲切地说:“阿姨相信你,走,咱们到那屋单独聊,好吗?”小溪顺从地跟我走进了另一个房间。  相似文献   

15.
杨永龙 《辅导员》2011,(14):34-36
"早恋"ABCDEA、王君与刘丽从初中起就是一对十分要好的朋友,在学习以及日常活动中他们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相互竞争,成绩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进入高二后,班主任找他们分别谈话,希望他们以高考为重,终止来往。此后,他们俩人抑郁寡欢,学习劲头和生活信  相似文献   

16.
面对学生“早恋”,教育者首先要有科学而清醒的认识。漫不经心、不以为意、放任自流的做法固然不对,主观臆测、危言耸听、如临大敌的做法更不足取。我们一些教育工作者之所以失策往往是因为后者。  相似文献   

17.
慎提“早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青少年学生中存在着所谓的“早恋”问题。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现象在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当中大有扩大的趋势。如何去认识与解决这一问题,已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过去传统的“早恋”这一提法,过于偏激,而应为更为符合实际情况的“来往过密”这一提法所替代。事实上,这种提法更易为学生所接受,从而有益于学生的教育。   首先,“来往过密”的提法主要是针对学生对“早恋”中的“恋”字非常反感而提出的。由于老师对学生之间的“过密”交往,在认识上可能有些偏激,而将其定性为“早恋”。因此老师在…  相似文献   

18.
<正>家有小女初长成,还有了恋爱的小苗头。她那边嚣张得不行不行的,我这厢急得不要不要的。于是,一场心机战就这么展开了。12岁的兔子刚上小学六年级,我们家被她班里的奇闻轶事刷了屏。班里一个女生喜欢一个男生,两人课下打闹时,女生的好朋友跑来帮忙,把男生的头打了个大包,于是一对好朋友决裂了。一群男生想请这个女生帮忙,各种央求,小姑娘理都不理。忽然,一个男生急中生智,高呼:"二嫂,帮帮我们吧!"小姑娘居然就笑逐颜开地答应了。  相似文献   

19.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学生早恋有了普遍性的倾向,而且年龄呈下降的趋势。早恋,不仅是学校一个极为敏感的话题,同时也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杨锋 《文教资料》2011,(9):140-141
作者针对中学生中比较突出的"早恋"现象,从早恋的定义、原因、危害、如何正确处理等方面,阐述了自己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思考与做法,以使教师能对中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让他们能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