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为学生提供了众多勤工助学岗位,勤工助学岗位可以锻炼学生自主独立的能力,解决了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活问题,但是高职院校在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完善勤工助学工作,是高职教育管理者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文章首先就勤工俭学工作容易出现的问题做了描述,同时还对勤工助学规范提供了建议,希望能为高职教育管理者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勤工助学活动已成为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实践表明,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在岗位设置、制度保障和学生工作意识等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高校图书馆应建立行之有效的岗位聘任制度、岗前培训机制和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使图书馆的勤工助学工作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的贫困生不断增多.各高校原有的勤工助学机制已经落后于新的形势,勤工助学的岗位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提出勤工助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完善勤工助学的管理,拓展勤工助学岗位及发挥其育人功能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4.
韩炜 《教书育人》2010,(5):34-35
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勤工助学是其有效方法之一。高校后勤引入勤工助学服务,是指后勤在利用员工开展服务的同时,逐步建立一支由学生构成的、相对稳定的队伍,以学生自愿有偿劳动来代替部分员工岗位。本文分析了高校后勤勤工助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对高校如何改进勤工助学管理工作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必然要求。而传统勤工助学模式相对落后,岗位设置传统,岗位管理不规范,无法呼应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学生的创造能力。随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兴起,高校勤工助学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高校必须创建勤工俭学新模式,包括优化勤工助学岗位设置、企业化管理勤工助学学生、加强勤工助学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6.
胡艳秋  赵军祥  敖爽 《科教导刊》2023,(26):143-145
在发展型资助视域下,勤工助学已成为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发展和资助育人的重要形式。文章通过对高校勤工助学实施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了解当前勤工助学岗位设置、岗位管理、学生收获等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索改进校内勤工助学设岗、招募、管理、培养、激励等运转模式,提升勤工助学在发展型资助视阈下的育人作用,构建起经济资助、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勤工助学长效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7.
陈李茂 《高校后勤研究》2012,(2):73+77-73,77
一、具有现实需要(一)主观需要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管理部门非常希望尽可能多地开辟勤工助学岗位。因为学生在校内从事勤工助学;人身财物等比较安全,且易于管理,校内的勤工助学岗位相对于校外更好,更合适。而作为食堂的管理者,也希望一方面招聘到新员工,  相似文献   

8.
代敏  孟兴林 《大学教育》2023,(1):126-129
勤工助学在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培养积极心态、提高综合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具有其他资助不可比拟的优势。然而,勤工助学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存在由岗位设置单一导致岗位活力不够,上岗学生岗位胜任力不足导致岗职不匹配,上岗部门之间沟通较少导致没有形成合力等问题。鉴于此,文章拟从转变三个勤工助学理念,明确育人导向、搭建三化培训体系,提升队伍素质、厘清三级部门职责,做好组织保障三方面着手,旨在提升勤工助学育人的实效性,推动勤工助学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论地方高校学生校内勤工助学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内勤工助学是地方高校帮助贫困生的重要举措,但目前还存在管理制度相对滞后、岗位设置不科学、薪酬标准随意性大、对指导教师缺乏管理等不足。地方高校应采取开展关于勤工助学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完善校内勤工助学管理制度、科学设置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加强对学生和教师的培训等措施来保证高校校内勤工助学更好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当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困难生认定缺乏科学合理的机制、各种资助项目之间缺乏优化组合、勤工助学岗位难以满足学生需求、精神帮扶与经济资助力度不平衡等.要完善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立科学的困难生认定体系,优化配置各种资助资源,积极拓展勤工助学岗位,努力发挥助学工作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1.
高校贫困生现状调查及解困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贫困大学生已成为高校校园内特殊的弱势群体,应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政府层面要加大教育投入,树立依法解困理念;高校层面应推广学籍改革制度,建立健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扶贫工作制度;社会层面要积极宣传,多方筹资,鼓励民间社团、企业家慷慨解囊,捐资助学;贫困生个人层面应树立自强自立的意识,靠自己的努力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2.
Using an original dataset collected at a Chinese university and adopting a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research design, this study draws causal inferences regarding the effect of the Government-Subsidized Student Loan Program (GSSLP) on financially needy students at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Specifically, this study finds that the program may have enabled financially needy students to spend 527.80 Chinese yuan more on food and take 26 hours less paid work on average during one academic year. In other words, the GSSLP has been found to have had positive impact on financially needy students’ basic needs such as food and work. In order for the program to have greater impact on such students’ overall quality of life, policy-makers should make efforts to increase maximum loan amounts. This will enable students from low income families to spend more on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reduce their finance-related anxiety.  相似文献   

13.
高校贫困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以高校贫困生的价值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闽江学院的贫困生进行问卷调查与结果分析,归纳贫困生的价值观特点,了解他们存在的不健康价值取向,同时分析高校贫困生与大学生价值观的异同点,并采取多渠道的教育对策,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对于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资助人数多、资助经费数量大和资助管理不规范等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Net平台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信息管理系统解决方案.该系统以校园网建设为基础,采用B/S体系结构,以.NET技术为平台,SQL为数据库服务器,ADO.NET为数据库访问技术组织实施.构建了用户登录、系统管理、贫困生认定、贫困生资助、数据和报表管理等5个功能模块,通过软件设计实现了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15.
困难学生的认定是国家、各高校实施学生资助政策的基础性工作,是涉及高等教育最基本公平正义的大事。文章首先选取五项反映高职院校学生基本经济状况的关键因素作为困难学生认定的评价指标;然后运用主观赋权法确定各评价组的权重,运用熵值法获得各评价组的综合评价矩阵:最后运用矩阵乘积运算,得到困难学生认定的综合评价向量,从而建立基于熵值分析模型的高职院校困难学生认定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高校贫困生现象日益突出。高校的思政工作者应加强对贫困生的思想和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他们的情感世界。应从创设育人环境、解决实际问题、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等几方面着手,真正做贫困生的知心朋友,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树立自信,从思想上脱贫。  相似文献   

17.
对社会转型时期高校贫困生问题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时期以来,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对高校贫困生界定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高校贫困生问题对学生、高校、社会带来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一些在新时期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新思路:高校管理要坚持校园公正的原则、构建新的高校贫困生认定体系、切实保护高校贫困生的隐私、积极探索新的扶贫路径。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困难学生往往存在家庭经济困难但学业无优势、渴望成长但内心敏感、情商较低且自卑心理严重等弱点。他们自身心理承受能力差,从而易诱发心理危机。为帮助心理危机困难学生走出困境,构建高职院校困难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可有效帮助这一群体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实现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略论高校学生勤工助学的优化和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学生勤工助学在某种意义上是大学校园人文关怀的一种表现,使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然而,随着高校不断扩招以及高校学费的上涨,高校贫困生的问题日益突显。实现高校学生勤工助学的优化,是进一步促进勤工助学发展的基本路向。  相似文献   

20.
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贫困大学生是当前我国高校在校大学生中的一个弱势群体,较普通的大学生而言,这个群体存在的心理问题的比例较高。本文分析了高校贫困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并结合学生工作的实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