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略即命运     
没有战略的企业被形象地喻为没有舵的航船和无家可归的流浪汉。现代企业的竞争实际上就是战略的竞争,战略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然而,或许是因政策保护,或许是经营者对战略在出版社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许多出版社战略意识不强。目前一些中小型出版社发展陷入困境,分析起来原因可能各式各样,但至少有一个是共同的,那就是缺少科学的发展战略或战略实施不力。在现代社会,缺乏战略的支撑,企业就不会有长远发展,战略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前途和命运。  相似文献   

2.
张涛 《现代出版》2014,(4):31-33
大中专教材的出版是所有大学出版社的主业,其给出版社和教材经营者创造的利润,保障了这些出版社和经营机构的顺利发展。但随着出版竞争的加剧,教材退货急剧增加,退货率逐渐攀升。从出版方、学校和学生、经销商三方面解析其中缘由,便于找准症结,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很多大型书展上,基于财力与人力的考虑,一些出版商早就开始与其竞争对手——别家出版商共用一个展位。商家一般都希望方圆百里没有自己的竞争对手才好,何况是在书展这种密集度极高的地方,出版社都巴不得自己的展位又大又醒目。因此,两家甚至几家竞争对手一起共用一个展位的想法似乎不那么可行!但事实证明,无论是对于那些没有参加过任何主流图书展会的新手,还是那些规模较小的出版商,这都是一个非常好的交流与学习的机会。以下就是一位出版商Shel Horowitz在美国图书馆协会年度展会上,首次与别人共用一个展位所感受到的  相似文献   

4.
书业人语     
美国每年会出现十几本超过百万册的超级畅销书,但国内每年可能只有一两种,这个差距太大了,原因可能首先是因为我国出版业人力和财力的缺乏。其次,我们缺乏足够优秀的出版人对当下的社会需求进行准确分析。出版社到底要在当代社会扮演什么角色?出版社的责任和使命到底是什么?这些问题好象始终没有真正贴近读者阅读需求的回答。第三,出版业缺少一个具有强大力量的公众任务来唤起公众的注意,促进出版业与其他行业的交流。今天的阅读人群已经因为多媒体的冲击而产生萎缩,所以就需要一些有魄力的构想和巨大影响力的公众人物来掀起阅读的狂欢。出…  相似文献   

5.
出版业的转企改制工作按照既定的步骤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地方出版社基本上已经完成了转制工作,大部分的大学出版社也接近尾声,中央部委出版社的改制工作已经启动,进展应该说比较顺利。然而,这是否就意味着出版业转制改革即将大功告成呢?这是出版人所关心的问题。转企改制不是目的,改革是为了发展,这个道理在理论上几乎人人都懂得,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成为今天转企改制顺利进行的动力却主要是因为有退税的优惠政策。因此,在许多已经完成转企改制的出版社,出现了一种令人尴尬的局面,除出版社的牌子和印章上多了有限(责任)公司几个字外,  相似文献   

6.
效益最大化的路径——出版集团对子公司管理职能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几年,全国各地出版集团化建设的步伐加快,而作为出版集团的母公司,大多是从行政主管单位脱离出来,成为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机构,负有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同时母公司作为子公司的出资人和所有者,必须对子公司的经营行使监督、管理的职责,保证出资人到位。在市场经济中,出版集团母子公司的关系,不再是行政当局与行政隶属企事业单位的关系,母公司必须转变职能,保证对子公司管理到位而不越位,监督有力而不越俎代庖。对子公司监管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母子公司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一般而言,子公司的经营者熟悉本单位的所有情况,有可能向母公司隐瞒真实情况、提供虚假的信息,以获取奖金、  相似文献   

7.
一、出版社改革的宗旨近几年来,我国出版社的体制虽有些小改小革,但从根本上说,没有摆脱平均主义的弊端,“干多干少一样,干好干坏一样,干与不干一样”的现象,没有彻底改变。由于出版经营好坏,与本社经营者(领导)利害关系不大,与职工群众的利害关系更不大,因此经营者对本社经营缺乏高度责任心和积极性;大多数职工群众置身事外,无主人翁态度,这种状况,大大阻碍了出版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想通过一个案例,换一个角度,来验证一下今天研讨会“责任造就公信力”这个主题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一、战略 :中小型科技出版社不容再忽视的问题  我国出版社现行的管理体制实行的是“事业单位 ,企业管理”。所谓“企业管理” ,就是要引入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参与市场竞争。现代企业的竞争实际上就是战略的竞争[1] ,战略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然而 ,或许是因政策保护而压力不大 ,或许是出版社经营者对战略在出版社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 ,许多出版社战略意识不强。目前一些中小型科技出版社发展陷入困境 ,分析起来原因可能各式各样 ,但至少有一个是共同的 ,那就是缺少科学的发展战略或战略实施不力。相反 ,近年来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或许现在提出这个问题有些危言耸听。 当下,出版界体制改革比较热的一个现象是自我裂变式发展,成立各种子公司或在异地(主要是到北京、上海还有广州)设立办事处、公司或分支机构。这样一种发展模式,既是规模扩张的一种有效路径,又在管理与运行体制上进行了有限但有效的改革尝试,比如成立的子公司或异地分公司,在资本运作、多元经营、立体开发等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的突破性探索,总体来说,方向是积极的。但由于处于探索阶段,是否符合国家有关管理规定,出版社对子公  相似文献   

11.
即使是一般的企业,在人力、经济、物质和信息四大经营资源中,人才也是第一资源,何况出版企业属于创新性的内容产业,其中最关键的要素当然要是人才,所以在出版社转制改企过程中,最难的可能算是出版社人员身份的转换。当前身份转换的一般做法目前,出版社的人员改革,都在事业编转成企业编之间动足了脑筋,但一般都围绕着"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这个大前提去做文章。  相似文献   

12.
没有销售和现金流,一定没有今天;但没有模式和理念,就一定没有明天。在目力所及的未来,教育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相信将不再是书号垄断或区域发行保护,而在于对核心教育资源的占有水平,在于对满足读者核心利益需求的产品研发能力,在于企业提供消费教育产品的多样化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一是推出五个从严治报的典型。禁止有偿新闻主要依靠新闻单位,要让新闻单位提高认识,有自我管理的自觉性、积极性,现在全国已经出现了一批治报有方的报社,他们有许多好的经验、措施、规定。我们准备在全国推出五个从严治报的典型.作为示范推广。二是追究历任到人,特别是要追究新闻单位负责人的责任。过去我们的管理文件主要是针对新闻机构的。以至于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一些社长、总编、编辑、记者违犯规定,包括搞有偿新闻的,得不到任何处理,甚至这个机构被撤销,他又换一个地方当总编,当记者。针对这个漏洞,新闻出版署已制定了关…  相似文献   

14.
新华书店的改革,政企分开是核心。但现实的情况是,越改革,政企越是难舍难分。究其原因,根子在政府自身。我国政府同时具有两项职能:一是社会职能,二是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这两种职能本来就是矛盾的。作为矛盾体,政府在管理国有资产上存在着两难悖论。国资委不可能直接管理众多的新华书店,因此,通过对国有资产运营主体进行授权,是对国有资产进行产权经营的比较合理的选择。该主体对国资委而言是资本经营者,代表国家对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行使出资者权利;对企业而言则是国有股权代表,它既无行政权又无行业管理权。新华书店国资体制的三层次框架是以资本为纽带的,而保证资本有效运营的关键则是资本经营责任体系(或称之为“责任链”)的建立和健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以“责任链”为纽带的。任何体制的设计,实际上都是职责和权利的配置设计。  相似文献   

15.
目前 ,我国媒介自主经营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兹从内外两个方面作一探讨。从媒介个体上看一、产权主体不清 ,财产关系模糊 ,媒介产业缺乏资产保值增值动力。媒介发展的目标模式是现代企业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产权关系的界定 ,但目前我国几乎所有媒介的产权关系都不明晰 ,媒介资产所有者和媒介经营者之间的责任、权利、义务不明确 ,国家对媒介资产的监管制度还未建立。我国的媒介产权属于国家所有 ,但实际上 ,名义上的产权所有者(即全体人民)根本无法对媒介资产进行有力的监控 ,使所有者大权旁落 ;而掌握了媒介经营权的个体享有了…  相似文献   

16.
基于竞争情报分析的企业经营者选择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政  包昌火 《情报学报》2006,25(3):375-378
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经营者的经营能力及经营态度将直接决定一个企业未来的发展。但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资产所有者如何选择适应企业协调发展的经营者是企业面对的一个非常重要问题,其核心在于如何正确评价企业经营者的经营能力及经营态度。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运用竞争情报分析解决了这一问题,建立了企业经营者选择评价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7.
好人老贾     
予生也晚,结识老贾,已在他退休前夕的那几年了.对他波澜壮阔的新闻生涯,当时并不深知.因此,觉得自己完全没有资格去写老贾,何况又是在<新闻记者>这个我素所敬重的专业刊物上.但编辑说,没有关系,我们是来纪念一个好人.  相似文献   

18.
"人才"常常被我们挂在嘴边,但在实际工作却又常常被我们遗忘.我们大家知道,人才至关事业的兴衰,至关国家的发展.没有人才,事业就不可能兴旺,国家就不可能发展进步.对于出版社来说,人才更是至关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因素.一个出版社生机勃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俱佳,那么它必定是个人才济济的地方;一个出版社困顿畏缩、违规违纪、经济困难,那么它必定是个人才匮乏或者不重视人才培养的地方.为什么有的出版社能聚集人才发展事业,而有的出版社却忽视人才培养只想走捷径呢?这与目前我国出版社的人才管理机制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有关.没有灵活的管理机制,没有人才决定事业兴衰的强烈意识,就不能在"人才"上做足文章,也就没有事业的发展.具体地说,在出版社人才管理机制及人才培养模式上,我觉得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9.
档案馆(注:我这里着重强调的是地方各级国家综合性档案馆)是一个地方或者一定区域集中收藏史料的特定机构。既然是收藏史料,那么,作为收藏者或者保管者就得对所藏史料有所了解,这是起码的要求,就像博物馆收藏文物要懂得识“物”一样;既然是特定机构,那么,占据着“史料基地与各方面利用中心”之便,其本身也成了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历史上,我国的档案机构,保管与研究(史料)往往是集于一体的,所以,才会造就像司马迁、班固、刘知几等那样的史学家。今天的情况或许有些不同,分工各有侧重,但本质并没有改变。前苏共中央档案馆就被现在的“俄罗斯…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个自西汉起便出现在中华版图上的地方,因为处于青藏高原的东端,它曾经被称为西海锁钥,是通往西域的要道,被称为丝绸之路南道。两千余年的时光流逝,将这个古城和城里的人们打磨得平和而安详。如果一切如斯,对于外界,今天它或许仍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城市。但随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