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朝霞 《黑河教育》2011,(11):16-16
在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由于学生的阅读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因此要完成这个课外阅读总量,必须首先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以兴趣带动学生阅读能力的增长。我在"运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课外阅读是我们人类重要的知识来源,更是人类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资源和趋势,学生的课外阅读既能巩固和扩大课堂教学成果,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呢?我认为做到以下几点是十分重要的:一、以强烈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阅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也同样适用。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采取了以下方法激励他们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3.
张蕾蕾 《辽宁教育》2014,(11):63-64
"新英语课程目标"把阅读技能目标描述为:朗读各种文体、英语诗词、报刊杂志、原著及各种商品说明书等非专业技术性资料并理解大意。"新课标"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从教学实际中往往发现绝大多数学生没有自主进行英语阅读的意识和习惯,都是以被动的形式进行的,即便有课外阅读,阅读量也是远远不够的。这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没有阅读兴趣与习惯的养成,缺乏基本的日常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是缺乏有效的、有针对性的课外阅读指导。  相似文献   

4.
韦桂香 《考试周刊》2012,(21):37-38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是语文课程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课外阅读是学生阅读能力训练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壮亚芬 《现代教学》2011,(11):59-61
在当前语文教学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正日益受到重视。在课外阅读推广中,语文教师要警惕"推荐书目"背后的学生阅读个性缺失,谨防"任务繁多"导致学生丧失阅读兴趣,遏制"追求数量"导致的阅读质量下降。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始终把课程标准的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我需求。为此,在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方面,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6.
数学阅读能力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和终身发展有重要作用。教师应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激发其阅读兴趣;通过"课前问题导读"、"课中指导学生巧用‘五到’法、‘出声思考’法,并对其加强语言转译和‘三自’训练"、"拓展课外阅读内容"等,让学生体验到数学阅读的重要性,学会主动阅读和自主学习,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数学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这样评价过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课外阅读,也就没有风和帆。阅读就是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而且可以开启智慧、点亮心灯。那么,作为语文教师,该如何点亮心灯,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呢?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语文课外阅读存在着学生课外阅读盲目、家长选书过于盲目、权威的推荐篇目过少、课外阅读时间过少、教师不重视课外阅读等问题。为改变这种现状,应该重视课外阅读,结合课内阅读进行课外阅读书目推荐,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教师进行及时的阅读反馈和指导,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9.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凡是那些除了语文书之外什么也不读的学生,他们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他还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差,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再阅读。我想:他所说的阅读不仅仅是指课本阅读,同时也包括课外阅读。有没有兴趣进行课外阅读将决定一个人获取智慧的能力,有没有课外阅读兴趣对阅读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课外阅读的兴趣应该从小培养,从低年级抓起。那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课外阅读能力呢?  相似文献   

10.
一个人阅读兴趣的形成,阅读能力的培养,语言的积累,语感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一定阅读量的积累。古人提倡多读多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破万卷书,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大部分农村中学生的阅读仅限于课本,极少有学生有课外阅读的习惯。即使有少数学生有课外阅读的兴趣,也大都以消遣为目的,读些"武打小说"和"言情小说"之类,阅读时也只注意故事情节,无语言积累意识,更谈不上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和审美乐趣。  相似文献   

11.
杨丽娟 《小学生》2010,(11):47-48
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不仅能使学生开拓视野、增知启智,还能够让他们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全面发展听说读写能力。1选好读物介绍好书给学生看,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愿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12.
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三十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阅读的技能就是掌握知识的技能。"课堂教学的作用在于教给方法,而发展能力、拓展知识则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将对包括语文在内的一切功课的学习产生持久而强劲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作为语文老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为学生创设课外阅读情境,激发学生参与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自主阅读,自由阅读,变"要我读"为"我要读",从而保持恒久的阅读动力。如何创设积极的课外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切实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本人结合这几年的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14.
在文学作品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十分重视课外阅读在提高语文能力方面的作用。教师在开展课外阅读指导时,可以通过激发阅读兴趣,提出阅读要求,教给阅读方法,开展小结评价等环节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课外阅读,在"读"中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优化策略为研究主旨,从丰富课外阅读形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完善阅读评价,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提高学生课外阅读水平这三个层面提出了具体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优化策略,旨在为小学生营造书香萦绕的课外阅读氛围、陶冶小学生的语文文化素养、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应在145万字以上”.如何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和阅读自觉性,培养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增加阅读量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7.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引领学生读好的书,引燃学生读书的热情,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这是我们语文老师需要努力的方向。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小学高年级学生有自己的阅读兴趣和特点,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中,教师要营造课外阅读的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阅读内容和阅读方法进行指导,切实提高他们课外阅读的能力,为学生最终成为高素质的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课外书籍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操。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树立现代阅读理念,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课外阅读伴随学生成长。一、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对平湖师范附属小学高段学生的调查发现,这一学段的学生课外阅读兴趣高,能够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购买是课外阅读材料的最大来源,阅读的时间和数量充足,有一定的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家长十分支持孩子的课外阅读.但教师仍需对学生加以指导,如拓展学生课外阅读材料的来源,提高学生的阅读选择能力,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孩子的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20.
实施有效的课外阅读评价,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意志,又有利于教师抓实、抓好课外阅读指导,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和能力,使课外阅读成为一个动态可控的过程,从而让评价成为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加油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