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新工时制的实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加显现。从家庭内部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有些家长家庭教育意识淡薄,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学校,教育孩子便是幼儿园和学校的责任,而自己只是尽量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以此来推卸自己教育的责任。二是大部分家长不懂  相似文献   

2.
正一、学校德育的尴尬1.部分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不支持。一次,笔者在吃早饭的过程中听到了一对父子的对话,孩子焦急地催促父亲快点吃早饭,吃完后送他去学校,而孩子的父亲慢腾腾地对孩子说:"急什么,迟到一会怎么啦!"这个事例中的孩子很有可能以后在守时和承担责任等方面会存在一些问题。当然,这样的家长可能是少数,但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到部分家长和孩子再也不像以前把学校看成  相似文献   

3.
学校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构建健康、温馨的留守儿童成长环境,是学校、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此,学校要主动承担起关爱孩子的责任,积极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文章以广西天等县民族小学为例,研究当前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存在的原因,并通过分析天等县民族小学实行的以学校为主导,学校、社会、家庭合力管理的多维互动做法,探讨学校对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学校面临了一个新的问题——留守孩子的教育问题。据调查,笔者所在学校虽位居县城,共有两千多名学生,但其中留守孩子就有近六百名。为何县城小学也会有如此多的留守孩子?究其原因,主要是外出务工的农民随着经济收入的好转,便希望让子女接受优质教育。于是他们纷纷在县城租房或买房,将子女从乡下转入县城小学;或交由亲朋好友抚养、监护。这些孩子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习、心理和品质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家长会是沟通学校和家长的桥梁,是老师和家长联系的一条纽带,是老师和家长共同教育学生的有效途径。通过家长会,使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使家长为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提供帮助。同时,老师也可从家长处了解学生在家庭的表现,与家长互通情况,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最佳办法。那么,作为学校开好家长会,应做好哪些工作呢?学校领导应该向各位家长通报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包括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应该向家长讲清学生目前存在的最主要问题,以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以便配合学校搞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学校也应该向家长通报在学校…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很多父母都会为孩子能够进入好学校而不遗余力地奔波,甚至花上大笔"择校费"为孩子进入重点学校铺路。其实,择校问题在不少国家都存在。  相似文献   

7.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教育他的学校和培养他的各位老师,同时,文和家庭的教育、引导分不开。当前,部分家长与学校之间协调不好,大多数家长对待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束手无策或处理不当。部分家长与孩子观念上存在冲突,而观  相似文献   

8.
张忆  蔡晓玲 《上海教育》2016,(Z1):14-15
基地附中是一所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校,我们的服务对象是本地区最底层的家庭,从调查统计数据来看:77.5%的学生家长没有接受过大学教育,40%的孩子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11.3%的孩子来自贫困家庭,11.6%的家庭父母离异或孩子不与父母同住,这样的家庭从教育理念到教育行为大多存在一定的问题。家长们有的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水平有限,没有能力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有的家长认为学校是教师和孩子的领地,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自己只要管好吃喝拉撒睡即可;有的家长只关心子女的学习和分数,而对品行抱无所谓的态度,"重智轻德"倾  相似文献   

9.
许多学校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存在行为标准不清晰、行为训练不持久、行为意义不明确、行为内容不科学等问题。学校要基于细节,明确具体的行为方式,让孩子获得清晰的行为标准,让行为落地;创新机制,让孩子获得自信与自主;创设情境,让孩子自悟;促进家校合作,让孩子获得一致性的成长要求。  相似文献   

10.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孩子的终身发展,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针对农村家庭教育指导体系存在的问题,文章从注重发挥学校教师的重要作用、寻找与农村家庭教育指导适配的内容与形式、提高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准等方面,对农村家庭教育指导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家教文萃     
《家教指南》2004,(2):32-33
√家长呼吁学校增开理财课《北京晚报》根据卓越市场研究公司的调查结果报道了《北京孩子出手太冲》之后,许多家长致电本报,呼吁学校增开理财课,教孩子正确的消费观。读者吴女士有个16岁的孩子,她说孩子们一方面用零花钱来追星、买光盘,一方面又认识到乱花钱有害,这说明孩子们也在困惑,希望社会、学校和家长一起来研究帮助孩子学会理财的方案。北京十一学校教师说:“从她接触的学生来看,这个调查显现出的北京孩子出手太冲的问题确实存在。她说,教会青少年科学理财,首先得告诉他们应该珍惜什么,应该摒弃什么,怎样用有限的财富创造出最大的价…  相似文献   

12.
家庭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永远代替不了的。家庭教育水平受家长的思想意识、人际关系、文化素质以及教育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从某种意义上说,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能塑造孩子的个性、人格,影响他们的文化品位和价值观念。本文从几种家庭的类型中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试图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家庭教育是促进学校教育发展的关键和动力。孩子的家庭教育一旦欠缺,就会导致其在思想、性格及行为方面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就会给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埋下不良的种子,使孩子形成一系列的不良行为习惯,就会给学校教育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影响学校教育工作的成效。文章通过分析当下小学生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系列问题,探究“新思政教育”背景下小学生家庭教育的途径和对策,旨在以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和成效,最终反过来促进学校思政教育的开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14.
父母总以为把孩子送进学校,孩子的教育问题就可以完全由学校负责。这些父母没想到,如果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没有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这个孩子就很可能成为学校的“差生”“问题儿童”。如果孩子已经成为“差生”,已经成为“问题儿童”,如果孩子在家庭里养成了坏性格和坏习惯,那么,无论学校的教师和校长多么努力,这个孩子将很难适应学校生活。  相似文献   

15.
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合作体,在学生的终生教育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从目前基础教育阶段教育管理的现状来看,家校互动合作在推进工作中仍存在若干困难与问题。本文在对周边学校、家长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家校互动合作中的老师和学生、父母和子女、家长和老师、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多边关系主体间存在的问题来探究改善家校互动合作的方法和途径,建立起长效的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教育体系,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孩子的健康成长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升初中实行免试就近入学的政策,是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保障。但是,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各个学校在教学设施和教学水平上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去读重点中学,为今后的学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我们不能忽略这样一个客观现实: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是不一样的,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或者说都愿意成为学习尖子。也不是只有上重点学校,获得高学历,孩子将来才能获得幸福。父母需要从更长远的角度来思考孩子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7.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这些孩子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其在学习、生活、心理、性格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家长、学校和政府必须共同关注并加以解决这一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专家们认为,现在的孩子确实存在如独立性、劳动观念、责任心差等问题,但这些问题往往是不良教育所致。例如,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研究中发现,80%以上孩子具有不同程度的攻击性需要,而这种攻击性需要来源于家庭、学校施加给孩子的巨大的学习压力。现在的孩子特别爱磨蹭。表面看是习惯问题,  相似文献   

19.
“叫你家长明天来学校”——这是不少教师以往联系家长的一种常规方式。这种做法,虽然可以让学校、家庭“面对面”地协商孩子的教育问题,但同时也存在着影响家长工作、增加孩子心理压力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 近几年来,我县的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学生家长却不愿让自己的孩子在当地的学校读书,而是把孩子送到县城或周边县市的学校就读,好多家长甚至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就带上孩子,背井离乡,不惜代价,投亲靠友,涌人城市,租赁当地民房供孩子上学。造成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县的教育现状距离人民群众的要求比较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