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故都秋雨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事实早已证明当人类智慧和自然的山水结合在一起之时,会有多么伟大的力量。纵然还未能“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然而在这些文字里,山水也早已不是原来的山水,山水之间充满的,是爱、是智慧和人性。——编者  相似文献   

2.
话故都     
吴伯箫 《快乐阅读》2012,(35):127-128
一别两易寒暑,千般都似隔世,再来真是万幸了。际兹骊歌重赋,匆匆归来又匆匆归去的时候,生怕被万种缱绻,牵惹得茶苦饭淡。来!尔座苍然的老城,别嫌唠叨,且让我像自家人似的,说几句闲杂破碎的话吧。———重来只是小住,说走就走的,  相似文献   

3.
故都的门     
摄影是光与影的艺术,甚至可以把它理解为光的绘画。作品的色彩、明暗、线条与光有密切的联系。如果说绘画是加法,那么,摄影就是减法,通过取景、构图以及合理的采光来消解杂乱的背景,提升主体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4.
故都的秋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  相似文献   

5.
故都的城     
北京这座千年古都未能完美保全,能否给今天的国人留下一些思索呢?  相似文献   

6.
故都的秋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即北京)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  相似文献   

7.
故都的秋     
郁达夫 《高中生》2012,(34):18-19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  相似文献   

8.
故都的秋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相似文献   

9.
“金陵”是古都南京的别称。我以为,这个称谓正可以最好地展露这个城市的历史风情,折射出其现实的光泽。地处南方的金陵具有典型的水乡气息,温绵,精致,有些像南方人的性格,和北方的大气粗犷形成鲜明的对照。所  相似文献   

10.
徐鲲 《语文知识》2003,(5):37-38
《故都的秋》是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的散文名篇,文章通过对故都秋景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北平的眷念与热爱之情,也流露出作者孤独落寞的情怀。  相似文献   

11.
读《故都的秋》,读者无不欣赏作者把北平秋季的清、静、悲凉写得如此意味隽永,感情浓厚。大多数文章评析也都围绕着这一点来谈。这固然是不错的,但在笔者看来,作者更着意于欣赏故都秋味的饱、透、十足。  相似文献   

12.
当东方拂晓,五星红旗伴着雄壮的国歌,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冉冉(rǎn)升起的时候,我便想起红色故都——瑞金,想起“望红台”上如杜鹃啼血,唱出的《十送红军》,那悲壮、凄婉,“心像黄莲脸带笑”,“盼望早日传捷报”,充满辛酸与希望的歌。瑞金,像磁石一样,吸引我去参观那片富有革命传奇的土地,追寻革命先烈的足迹,接受革命历史的洗礼。  相似文献   

13.
<正>研读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我有一种"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强烈感觉。故都的秋味实在深浓,我们来和作者一起饱尝一尝这"秋"吧。本文的第一句:"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生出一些疑问:既然作者说任何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而故都的秋尤其好,那应该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而这里不应该用表示转折的关联词"可是"啊?这不犯了语法错误吗?还有秋天清、静、悲凉,已经令人情  相似文献   

14.
金陵图     
秦淮河水,滋润了多少江南丽人;六朝古都,成就了几代帝王霸业。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可怜这山山水水,竟湮没看不完的知己红颜,埋藏数不尽的风流才子。莫愁湖中的水.正静得如镜。更难料,望眼欲穿,不见归人,点点是离人泪。风夙台上,燕子矶前,那“无情液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提”的怅惘。请君侧目一替:栖霞山上的枫,正红得像火。殊不知,燃尽了人间烟火,却烧不完那冰天雪地。请君倾耳一听:朱雀桥边,乌衣巷口,那“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性家”的叹·比;秦淮河畔.烟雨楼头,那“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扰唱后庭花”的沉吟;龙盘…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图在1930年代的历史语境中,提出并强调“北平现代主义”的意义,在非西方国家的欠发达城市和作为国际性文学潮流的现代主义之间的重重张力中,探讨“北平现代主义”所蕴含的复杂的文化政治意义。通过对卞之琳、何其芳和林庚三位诗人的文本细读,考察他们在面对落后的都市现代性与严峻的政治危机时,如何以各自不同的美学形式,将他们独特的城市经验提升到现代性的强度和普遍性的高度上。结语部分则试图在更广阔的视野中,进一步展开对“中国现代主义”相关理论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水性金陵     
我心中的南京城是水性的,它柔美又刚劲,虽不是姑苏城那般小桥流水,也未揽瓜舟月色如水的情怀,却风雅别致,自有一番风韵。  相似文献   

17.
金陵驿     
<正>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这首诗写于1279年的深秋,此时,南宋政权覆亡已半年有余,金陵(今南京)亦被元军攻破四年之多。诗人战败不幸被俘,在被送往大都(今北京)的途中经过金陵,抚  相似文献   

18.
忆金陵     
急促却裹挟着无数忐忑,匆匆却夹杂着心中欣喜,终于来到了南京——不,这是南唐的国都,他的故乡,我的金陵。从小爱着李白且放白鹿的剑气,爱着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的明朗,爱着秦观不记来时路的纤腻。但是,怀着年少无愁的心情一遍遍读他的词,一遍一遍从嘴角跳出"春花秋月何时了"的平仄韵律时,心情总是会黯淡下来,深深地,深深地,堕下去。懂得了一种感觉,叫知他,惜他,怜他,敬他。如今,我站在他的王朝的城墙上,去见他,我的李煜。登基前,他有一个安稳的名字,叫从嘉。我放开妈妈的手,把满头银发的守城人留在身后绿荫中,偏执地,就  相似文献   

19.
金陵美食     
我的故乡南京是六朝古都,有着悠久的历史,虽说那里最近是“十面霾伏”,出门不得不戴口罩。但这丝毫不减我对它的热爱!南京的“鸭”文化源远流长。人们对鸭子可以说是情有独钟,料理鸭子的方法更是数不胜数!像什么金陵烤鸭、烧鸭、板鸭、酱鸭、香酥鸭、八宝珍珠鸭诸如此类。  相似文献   

20.
金陵叙事     
这里,并非叙述六朝古都厚重的历史。这里,萌生人类创新的激情。走进BLOC,方知“网上头脑风暴”之魅力。理想、智慧,在这里汇聚,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教育博客自述BLOG与教师专业发展有着内在的联系。是教师利用“零障碍”的社会性软件,用心灵书写属于自己的网络日志的方式。教师可以方便地将教学、研究、生活等方面的精神与物质的成果上传发表,形成教师个人的资源积淀,成为人生路上的好帮手。BLOG可以跨越时空形成网上头脑风暴,成为支持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重要途径。欢迎您加入苏州教育博客学习发展共同体。——金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