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语第一册选收了毛泽东的词《沁园春&;#183;长沙》。对“粪土当年万户侯”一句。课本注解说:“意思是把当时的军阀官僚看得同粪土一样。粪土,作动词用,视……如粪土。”课本和教参都没有具体解释“粪土”是何物。翻阅了几部比较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发现它们对“粪土”一词的解释都是“粪便和泥土”。《现代汉语词典》:“粪便和泥土,比喻不值钱的东西。”《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粪便和泥土;比喻没有价值的东西。”《新华词典》:“粪便泥土。比喻不值钱的事物。也指鄙视某一事物,把它看作粪土一样。”  相似文献   

2.
上古文言中,“莫”主要用作无定指代词。但这种意见,只反映在一些古代汉语语法著作中,而许多大型辞书中,如《辞源》、《辞海》都没有无定指代词“莫”的义项。中华书局影印的《中华大字典》、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词典》中也没有。使用较广的《汉语成语小词典》(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在解释以“莫”字为开头的成语时,统统释“莫”为“不、不能”或“没有”。其实,无定指代词“莫”在文言中  相似文献   

3.
在汉语里,字和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字可能是一个词,也可能不是一个词。由于字和词的区别,于是也就有字典和词典的区别。然而中国古代讲形、音、义的辞书,其中不少既解释单字、也解释复词,实际上“字”与“词”的概念没有确分。直到清代《康熙字典》始采用“字典”之名,到了近代又出现了“词典”这一名词,“字典”和“词典”才相对地有了界限。我国现代的字典,有时也兼收语词;词典一般也以单字的词头,“字”、“词”之间,仍然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只是各自的  相似文献   

4.
谈《新华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的白璧微瑕──从“脎”、“蝾”等字的字形想到的金树培脎音,是一种有机化名物的名称。它的规范字形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以下简称《用字表》)中被规定为“腺”,其中的“木”字偏旁是要带钩且变形为“脎”,其中的“木”字偏旁是...  相似文献   

5.
工具书就是搜集材料,按照特定的方法加以编排,以供读者解难释疑时查考的一种图书.它是人们学习、工作、科研人员查阅资料进行科研和撰写论文必不可少的工具.工具书数量宏富,种类繁多.本文仅就读书治学经常接触到的社会科学方面的特别是中文工具书,按其功用特点分八类来谈.一、字典、词典.字典是解释字的形、音、义及其用法的工具书,词典是解释词语的概念,意义及用法的工具书.字典和词典是人们看书学习,阅读古籍,研究语言文字学等不可缺少的工具.人们喻之为识字的“不语先生”,学习的“良师益友”,读书的“案头顾问”,治学的“得力助手”.常用的字典有《新华字典》、《同音字典》,词典有《现代汉语词典》、《四角号码新词典》、《新华词典》.查检普通综合性词汇的词典有《辞源》、《辞海》等.与《辞海》性质相近的还有两部规模更为宏大的综合性辞书,一部是《汉语大字典》、另一部是《汉语大词典》.解决古代汉语字、词上的问题除利用一些综合性的字典、  相似文献   

6.
初中《生物》人教版课本在讲“腔肠动物门”一章时称“水螅、海蜇和珊瑚等都是腔肠动物”,我认为此讲法不妥,应改为“水螅、海蜇和珊瑚虫等都是腔肠动物”。 珊瑚是什么?海南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王同亿主编的《高级汉语词典》P.1ll3上的解释是:“珊瑚是许多珊瑚虫骨骼的聚积物,珊瑚虫是一种群居的腔肠动物。”吉林文史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娄警予和胡丁一共同主编的《中学生词典》的解释是:“珊瑚是许多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骨骼聚集而成的东西。”《新华词典》对“珊瑚”一词的解释是:“珊瑚是海里珊瑚虫群体的骨骼,为石…  相似文献   

7.
“宠辱不惊”是一个常见成语。从各种词典对“宠辱不惊”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界对“宠辱不惊”的“宠”字还存在着种种不同的理解。第一种把“宠”理解为“宠爱”,如《当代汉语词典》释“宠辱不惊”:“受到宠爱或羞辱都不为所动,形容把荣辱得失置之度外。”持类似观点的还有《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中国成语大辞典》等众多词典。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对“宝贝”一词的解释是:“名①珍奇的东西。②(儿)对小孩儿的爱称。③指无能或奇怪荒唐的人(含讽刺意):这个人真是个!”然而,下面这些例句中的“宝贝”似乎都很难用这几种释义来解释,  相似文献   

9.
“相当”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里的明确解释是:指数量、价值、条件、情形等两方面差不多。并举例曰:旗鼓相当,年龄相当。即两方面的实力差不多,两个人的年龄差不多。那么,“相当于”仅比“相当”多一个“于”字,我认为,它们之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教学?1979年版《辞海》这样解释:教学是“指教师传授和学生学习的共同活动”。1980年版《新华词典》这样解释:教学是“教师把思想、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师生共同活动”。还有第三种解释: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活动。在八十年代新形势下,我认为第三种解释准确、通俗、高明。它明确了三个“转移”,摆正了三个“关系”:一是从单纯传授知识转移到培养能  相似文献   

11.
“双赢”是近年来广泛使用、流行的一个新词,《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收入了这个词,对该词的释义是:双方都能得益。《新华词典》(2001年修订版)、《新华新词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也都收入了这个新词。这说明“双赢”一词已得到社会和语言专家的双向认可,稳稳地进入了汉语词汇的大家庭。但“双  相似文献   

12.
曹嫄 《学语文》2011,(3):29-29
“资源”是当下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这个词的解释是:“图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第4801页)。所谓天然,指自然存在的、自然产生的,和它相区别或对应的是“人工”。(《现代汉语词典》第1347页)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略说语感     
“语感”这个词见于夏丏尊、叶圣陶著《文心》(1934年)一书,虽然人们经常说,经常听到,但是《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补编》、《辞海》、《辞海增补本》、《辞源》、《汉语词典》、《新华词典》均未收列。只是《汉语大词典》有个简单的解释:“对语言的感觉”。专论语感的文章也非常罕见。邢公畹先生曾说过语感是对语言的感性认识。这个定义较宽,不仅包括感觉,还包括知觉和表象。语感属于语言心理,我们认为主要包括语  相似文献   

14.
石教昂 《云南教育》2005,(14):17-17
“相当”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里的明确解释是:指数量、价值、条件、情形等两方面差不多。并举例日:旗鼓相当,年龄相当。即两方面的实力差不多,两个人的年龄差不多。那么,“相当于”仅比“相当”多一个“于”字,我认为,它们之间的意义也是一样的,正确的理解应是“差不多”,  相似文献   

15.
一、"初恋"新义 查检《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等几部大中型语文性词典,对"初恋"的解释都是两个义项,释义大致相同,在《现汉》(第5版)中的解释是:"动①第一次恋爱.②刚恋爱不久."《新华新词语词典》《新词语大词典》等十几部新词语词典中不见收录.但是考察这个词在实际语料中的使用情况,我们发现词典中的这两个义项并不能概括"初恋"的所有义位.例如:  相似文献   

16.
高语三册《庖丁解牛》课后有一则词语题,要求学生将文中一些“在现代文章中还常使用的词语”的“现在使用时”的“意思”予以说明。教学中,笔者发现《教参》对“肯綮”一词的说明:“现在指中肯”。这与词典释义相去甚远。《辞源》《辞海》《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等工具书认为:肯,附着在骨头上的肉,綮,结合处。肯綮,筋骨结合的地方,后用来比喻事物的要害、关键、最重要的地方。笔者认为,这种解释才是正确的。不仅明朝宋濂《郑景濂传》;“有所质问,威中肯綮”、《元史·王都中传》:“都中遇事剖析,动中肯綮”可  相似文献   

17.
“当道”一词,我们并不陌生。《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当道”的解释是:dang dao:“1.(当道儿) ,路中间:别在当道站着。  相似文献   

18.
字词考释     
上海辞书出版社《宋元语言词典》对自首、首人、出首以及首状诸词中的“首”字的解释是错误的。新《辞海》中“自首”条对“首”字则未加注释。《正字通》说:“有咎自陈及告人罪曰首。”则此一“首”字,义  相似文献   

19.
“累”字别解 《淆之战》是《左传》中的名篇,一直传颂至今。多年来被选进中学语文课本,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原文“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课本注释为:“不拿被囚系的臣子,杀了衅鼓。累,绳索,这里指俘虏。衅鼓,杀人把血涂在鼓上。”仔细考究文中“累”字,有“绳索”义,直接指俘虏,本人甚感疑惑。于是我翻阅了几本工具书,把其中的类似的解释仔细地分析对照,发现句中的“累”字解释有误。  相似文献   

20.
李君富 《师道》2010,(4):37-38
“愠”这个词的含义是什么?《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怒也。从心,声品。《新华词典》的注释是:愠怒,怨恨。所列举的词语是:愠色;愠容;愠怒;愠恼;人不知,而不愠。《中华大辞典》对“愠”的解释为:形声,从心,昷(wen)声。本义:含怒,生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