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期,中国式"到此一游"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持续发酵中掀起轩然大波。各媒体也轰然跟进,有责难的,有愤怒的,有人肉搜索的,一时间千夫所指、口诛笔伐,大有是可忍孰不可忍之势。引发这一强烈关注的,是中国游客丁某某在埃及神庙浮雕上刻下的"到此一游"留题。2013年5月24日晚,有网友发微博称,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看到了"×××到此一游"几个字,我  相似文献   

2.
<正>近期,中国式"到此一游"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持续发酵中掀起轩然大波。各媒体也轰然跟进,有责难的,有愤怒的,有人肉搜索的,一时间千夫所指、口诛笔伐,大有是可忍孰不可忍之势。引发这一强烈关注的,是中国游客丁某某在埃及神庙浮雕上刻下的"到此一游"留题。2013年5月24日晚,有网友发微博称,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看到了"×××到此一游"几个字,我  相似文献   

3.
前沿     
《新作文》2013,(4):2-3
气愤故宫水缸被刻"到此一游"2013年2月间,有网友通过微博爆料:故宫太和门附近的一口大缸被游客偷偷刻上了一行字——"梁齐齐到此一游"。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热议。对此种不文明行为,网友异口同声纷纷给予谴责,称此游客"太缺德",甚至有网友气愤地说"逮到你都得剁你的手"。好在,该字迹已被工作人员清理,未对铁缸本身造成损伤。其实这样的事并非  相似文献   

4.
欧春燕 《广西教育》2013,(28):30-31
早段时间,中国少年游客丁某在埃及卢克索神庙浮雕上乱刻“到此一游”引发网友的痛批。此事还未淡去,武当山“最强到此一游”又引发热议。据媒体揭露,6月11日,市民陈先生在武当山旅游时,竟在石壁上发现一处连签6个名字的“到此一游”,并同时刻下自己家乡所在地。陈先生将其拍照后发布到微博上,再次引发网友的批评。  相似文献   

5.
2013年5月下旬,因为南京一名学生在埃及神庙浮雕上刻了“×××到此一游”被曝光,“旅游涂鸦”立时成为民众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舆论沸腾伊始,众多网友对于“到此一游”给予了猛烈抨击,有的甚至上升到“丢全中国脸”之高度;也有部分网友认为这种不文明表现或者不文明习惯,是因为文化传统心理、民族文化习惯所致,没有必要过于紧张,更不必抡起道德大棒挞伐。笔者认为,后者比较理性,前者不免言重了。“旅游涂鸦”尽管不文明,毕竟不能代表大多数,我们不能因此“一竹竿扫一船”。但是,其中暴露出来的文明素质问题,却要引起我们深思与警觉。  相似文献   

6.
2013年5月24日,一网友在微博上发布了一张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照片。照片中的浮雕被人用中文刻上"丁锦昊到此一游"的文字,此网友称那是他"在埃及最难过的一刻"。这一事件立刻引发了国人的争论。不少人表示这是"国人之耻",也有人认为这是个人行为,不能代表国人整体的文明素质。  相似文献   

7.
前些日子,一位中国富商在新加坡深夜飙车,酿成数人伤亡的惨祸;事件经媒体披露后,不但引发了新加坡当地居民的愤怒,也激起了国内网民的广泛讨论。在网友们的讨论中,这位年仅三十出头的中国富豪,被毫无疑问地贴上了"富二代"的身份标签。曾几何时,"某二代"的称谓风靡网络,而富二代作为其中的"佼佼者"也已经不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8.
正3月3日,网友"蒋子涵"在人人网上发帖称:"帮爸爸朋友的孩子做简历……幼儿园升小学的简历!"并附上了她所说的简历(部分)。她在帖子中感叹说:"看着这幼儿园的孩子……我都自惭形秽了……"该帖子被网友转发到微博上,引起网友的热议。不少网友称:"输在了起跑线上。"网友质疑称这种教育太可怕了。我们总说"把童年还给孩子",可看到  相似文献   

9.
<正>最近,"**到此一游",经过网络"示众"和放大,让国人"很受伤"。大凡到过国外的人都会慨叹西方国家孩子大多"彬彬有礼"、"热情大方"。其实,文明礼仪非遗传使然,实乃教化结果。那么,一些发达国家怎样对中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呢?我们搜集  相似文献   

10.
试题设计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段时期以来,出境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及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逐渐凸显.2013年5月24日,网友"空游无依"发微博称,他在埃及卢克索神庙旅游时,在浮雕上看到"丁锦昊到此一游",并为国人轻易毁坏千年文物的行为感到震惊和羞愧.8月初,一组中国人在法国卢浮宫水池泡脚的照片在网上传开并引发争议,有网友认为这"煞风景"的举动是国人低素质的表现,但也有网友认为有不少外国人也会在卢浮宫水池泡脚,不能光对国人横加指责.  相似文献   

11.
邓兴军 《中国德育》2013,(10):60-60
"在埃及最难过的一刻,无地自容。"网友"空游无依"发微博称,他在埃及卢克索神庙旅游时,在浮雕上看到中文"×××到此一游"。对3000多年前的文物受损,他十分羞愧,并向导游道歉。之所以出现这样的不文明行为,根源在于社会环境对未成年人行为意识的熏染。社会环境对未成年人行为意识的熏染包括两个层面:一是道德规范,二是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12.
一幅漫画     
一天,语文老师让我们看了一幅漫画。这幅漫画看起来是很可笑,但是仔细一想,却是意味深长。这幅画里有一个男孩,一个大人。男孩在墙上写道:"到此一游。"大人就吼了一句:"喂!这儿是家,不是景点!"他们背着大包提着小包的,从这里我就联想到他们是刚旅游  相似文献   

13.
正我们会因为很多事情愤怒,大到亲人离开,爱人背叛,小到出租车司机态度不好,出门被莽撞的小朋友差点撞倒。大多数的时候,我们把愤怒指向他人。但有一种愤怒,最深也最痛,它指向自己。我的来访者希,就是这样一个姑娘。"我好蠢"、"我太笨了"、"都是我不好",在咨询室里,这些几乎是她的口头禅,可以随时随地、任意取出,去鞭笞自己。甚至每次离开咨询室,她都会不好意思地对我说:"对不起,老师,把这么多负能量传给你。"  相似文献   

14.
<正>一、试题呈现在外出旅游时,我们既会看到文人墨客的题字、题诗,也会看到游人"到此一游"式的涂鸦。有人认为"到此一游"式的涂鸦只是个人行为,微不足道。然而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一个公民的个人行为往往会被快速传播,无限放大,从而影响世人对国家形象的直观印象。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15.
陈亦冰 《上海教育》2013,(16):57-57
最近,南京一中学生随家人出国旅游,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刻下"到此一游"的行为,引发网民热议,众多国人为此感到羞愧甚至愤怒。日前,当事者父母主动找到媒体记者,表示了诚恳的道歉,承认平时教育的失误;孩子本人也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希望大家原谅孩子,给他一个改错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约翰·奥斯本《愤怒的回顾》开创了二战后英国戏剧创作的新领域。奥斯本笔下的吉米·波特成为"愤怒的青年"的典型代表,吉米式的"愤怒"反映了战后一代年青人的共同心声。该文从主人公的个性特质和成长环境两个微观层面来探索吉米"愤怒"的根源,揭示其愤怒的必然性和普遍性。  相似文献   

17.
对漫画家姚非拉的漫画作品《梦里人》的分析,我们发现:(1)《梦里人》中的"愤怒"图像转喻包括眉毛倒竖、眼睛形状改变、嘴巴形状改变、手和胳膊的特殊姿势、脸红、出汗、青筋暴露等,全部隶属[愤怒的生理表征代愤怒]这一概念转喻。(2)我们还观察到四条"愤怒"图像隐喻:[怒者是一个高压容器],[愤怒是火],[愤怒是围绕怒者的天气/自然现象]和[怒者是危险动物]。(3)《梦里人》中的图像转喻和隐喻经常多个联合使用,或者转喻和隐喻结合使用,以明确、醒目和夸张的方式呈现画中人物的愤怒。(4)《梦里人》中的"愤怒"事件基本遵循King(1989)提出的汉语"愤怒"理想认知模式(冒犯—怒起—控制—泄愤—恢复平衡)和典型认知模式(冒犯—怒起—控制—转移—补偿),此外还有一些非典型愤怒。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关于女大学生遇难的消息屡屡曝出,从8月19日重庆20岁女大学生搭错车引争执而遇害,到8月21日22岁女大学生在济南被绑架,再到8月27日19岁江苏女大学生被抢劫遇害,如今又有一个24岁的大学生阿达使日失踪。每一个事件的曝出都让我们既愤怒又可惜,怒只因那些施暴者的残忍,惜只因那些遇害者都还是花季年龄,本应有大好前途。有网友不禁感叹道:现在小学生要天天接送,先不提中学生,难道大学生也要天天接送了吗?在这个开学季,增强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人们常说,教育要从娃  相似文献   

19.
蒋荣辉 《中国教师》2013,(Z1):275-276
近来,诸如太原幼儿教师因5岁女童不会算"10+1"而扇孩子几十下耳光,潍坊幼儿教师因孩子说话而让全班幼儿轮流打孩子的"虐童"事件不断见诸媒体,而浙江温岭的颜艳红揪幼儿双耳使其离地20厘米的网络照片更是使"幼儿教师虐童"成为了社会的焦点,孩子痛苦的表情和颜艳红"快乐"的笑容激起了网友的极大愤怒。不断发生的幼儿教师虐童事件显然与当前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大语境极不协调,令我们再次反思致使其发生的根源及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导语 随着冬天来临,天气越来越冷,有网友调侃道:"又到了起床靠毅力、洗澡靠勇气的季节了."的确,冬季起床是个让人痛苦的过程,一网友甚至在网上总结出寒冬起床的N种纠结版本,网友纷纷称赞:"太有才了." 1.金庸版 你气运丹田,把全身的内力都集中在了手臂上,顿觉沉重的身体慢慢被撑了起来,心中不禁暗道一句:"一定要Hold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