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分享快乐     
活动目标: 1.在愉快的活动中给予别人快乐,也分享别人给予的快乐。2.通过活动,使学生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加深彼此间的感情。活动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欢乐放送卡。学生:一张最能表现自己的快乐的照片。活动过程: 一、“笑”快乐1. (课件显示两个快乐的孩子)我们来看看这两个小朋友,你有什么感觉?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他们的心情吗? 2.那谁知道什么是快乐?当你快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1.喜欢用多种方式庆祝自己的生日,懂得不与别人攀比,学会分享。2.知道过生日能使自己快乐,同时也能给别人带来快乐;体验集体过生日的乐趣。教学过程:一、播放"生日歌"音乐,导入活动:导入语:"听,这是什么音乐?你们会唱吗?"(播放"生日歌"音乐,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随乐一起跟唱。)提问:1.小朋友,你们喜欢过生日吗?为什么呢?幼A:喜欢,因为过生日时有好吃的蛋糕。  相似文献   

3.
侯翠茹 《教育》2014,(1):35-35
正1.你认为最完美的快乐是怎样的?答:使自己心情愉悦,让他人分享快乐。2.你最希望拥有哪种才华?答:以更敏锐的视角去实现自己的教育之梦。3.你最恐惧的是什么?答:自己的理想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实现。4.你目前的心境怎样?答:阳光,对未来充满信心。5.还在世的人中你最钦佩的是谁?答:我的父亲,因为他教会了我许多。6.你认为自己最伟大的成就是什么?答:以最小的代价,最短的时间,完成更多的任务。7.你自己的哪个特点让你最觉得痛恨?答:急性子,偶尔会发点小脾气。  相似文献   

4.
教学理念:《分享的快乐》旨在从人和人之间互动和共生并存的角度,说明分享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与人之间不是孤立的,需要彼此帮助,而与他人分享快乐是一种人间真情交流和心灵沟通。根据品德社会课活动性这一特点,我把整节课设计以活动的形式来展开。教学目标:1.体会与他人分享快乐和自我满足的感受。培养与他人分享快乐的情感。2.学会与他人交流,分享快乐,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感受,体察他人的情感。教学重点:学会与他人交流、感受分享的快乐,培养良好的参与、合作意识。教学流程:活动一:我们班的“分享日”,享受快乐师:(过渡)今天是个特…  相似文献   

5.
设计意图:我班的小朋友在交往时,常常不会与别人一起分享,当出现问题时,无论事无大小都跑来告诉老师,而不会自己去尝试协商、解决。怎样才能使孩子既能满足需要又能友好地进行交往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开展了这项综合活动。一、活动目标1.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与同伴一起分享、合作的快乐,产生交往的欲望。  相似文献   

6.
正校园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摇篮,学雷锋活动一直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现在我就结合我校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对校园学雷锋常态化的一些体会和看法。一、淡化"学雷锋月"每年3月,全国上下都会掀起学雷锋高潮.但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学雷锋月"有点形式化,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口号大于行动,搞起来沸沸扬扬,结束时后继无声。难怪有人慨叹:"雷锋同志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最初,我们遵化三中也是这么搞的,效果也是如此一般。后来学校反复研讨商定,政教处德育工作安排中取消了"学雷锋纪念日"和"学雷锋月"活动,转而把学雷锋活动细化到学校常规管理和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之中,让雷  相似文献   

7.
学校学雷锋活动怎样克服一阵风的弊端?我以为必须以系统论为指导,建立起稳固的师生学雷锋的系统工程. 1.组建学雷锋的组织系统.学校学雷锋活动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作,只靠少数人去完成,无疑力量很单薄.因此,必须建立一个组织系统,将全体师生员工的积极性、自觉性调动起来,形成教育活力.这一系统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党政督导系统.党组织要切切实实地把学雷锋活动当作自己的本职工作来抓,既加强督导,也充分发挥党员在学习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校长要把学雷锋活动纳入学校整体规划,考虑学雷锋活动的目标、方向和发展.学校政教处、团委要结合实际制定可行  相似文献   

8.
《教育》2011,(9):35
1.你认为最完美的快乐是怎样的?答: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现自己的理想,并与家人共同分享。2.你最希望拥有哪种才华?答: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3.你最恐惧的是什么?答:万物有毒,人类自取灭亡。4.你目前的心境怎样?答:平和、知足。5.还在世的人中,你最钦佩的是谁?答:朱基。6.你认为自己最伟大的成就是什么?答:正在成就中。7.你自己的哪个特点让你最觉得痛恨?答:疾恶如仇但缺乏亮剑的勇气  相似文献   

9.
俞红霞 《教育》2012,(3):36
1.你认为最完美的快乐是怎样的?答:家庭幸福,儿子成才。2.你最希望拥有哪种才华?答:我的英语口语能有提高,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3.你最恐惧的是什么?答:母亲离我而去,父亲在去年突然昏迷不醒。4.你目前的心境怎样?答:刚接校长工作,有压力,更有信心。5.还在世的人中你最钦佩的是谁?答:我的老校长。她有识才之能,容人之心。6.你认为自己最伟大的成就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
钱旻 《早期教育》2015,(2):52-53
我园将幼儿角色游戏结束部分的活动称之为游戏分享活动(以下简称分享活动)。教师在组织小班幼儿分享活动时有两个重要任务,其一是引导幼儿分享在游戏中的快乐体验,进一步激发他们对角色游戏的兴趣;其二是引导幼儿学习解决游戏中问题的方法,提升幼儿的角色游戏能力。我的探索和实践证明,教师在分享活动中借助多种媒介帮助幼儿想说、愿说和会说,能让分享活动变得更加精彩。一、游戏照片为媒游戏照片是指教师在幼儿角色游戏过程中有目  相似文献   

11.
设计意图:我班的小朋友在交往时,常常不会与别人一起分享,当出现问题时,无论事无大小都跑来告诉老师,而不会自己去尝试协商、解决。怎样才能使孩子既能满足需要又能友好地进行交往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开展了这项综合活动。 一、活动目标 1.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与同伴一起分享、合作的快乐,产生交往的欲望。 2.通过游戏学习把材料、角色分类,提高孩子的想象和创造力,鼓励旧物新用。  相似文献   

12.
王继然 《教育》2011,(18):37-37
<正>1.你认为最完美的快乐是怎样的?答:我的教育理念被全体老师认可,并且能得到被我批评过的老师的理解。2.你最希望拥有哪种才华?答:把自己的思想表达清楚。3.你最恐惧的是什么?答:被别人误解。4.你目前的心境怎样?答:糟。5.还在世的人中,你最钦佩的是谁?  相似文献   

13.
张友福 《教育》2013,(20):42
1.你认为最完美的快乐是怎样的?答:天伦之乐。2.你最希望拥有哪种才华?答:多才多艺。3.你最恐惧的是什么?答:失去亲人。4.你目前的心境怎样?答:比较幸福。5.还在世的人中你最钦佩的是谁?答:普京。6.你认为自己最伟大的成就是什么?答:我的学生成功了。7.你自己的哪个特点让你最觉得痛恨?答:做事不能坚持到底。  相似文献   

14.
正活动目标1.体验公用设施给人们带来的方便,感悟爱护公用设施人人有责。2.自觉爱护公用设施,初步形成公德意识。活动过程播放歌曲:《朋友》老师:同学们今天真精神!陆老师真想和你们交个朋友,你们愿意和我交朋友吗?谢谢我们可爱的同学!你有朋友吗?你最要好的朋友是谁呀?大家发现没有,每一对朋友站起来时,脸上都是笑眯眯的,可见有朋友相伴,是件多么快乐多么幸福的事啊!就让我们带着这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南方医科大学幼儿园开展了一系列以“爱心教育”为主题的活动。在“我关心、我分享”爱心捐赠活动中,孩子们将自己心爱的玩具和图书带到幼儿园和大家分享,在帮助和关心他人的同时,也享受快乐。  相似文献   

16.
《教育》2008,(27)
1.你认为最完美的快乐是怎样的?答:学校、教师、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2.你最希望拥有哪种才华?答:精细化管理。3.你最恐惧的是什么?答:学校出现安全事故。4.你目前的心境怎样?答:不是很快乐,因为债务影响学校的发展。5.还在世的人中你最钦佩的是谁?答:我自己。6.你认为自己最  相似文献   

17.
活动目标:1.在集体生活中能与同学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交流、分享、感受活动成果。2.能以文明礼貌的方式和同学交往,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3.感受多读书能扩大知识领域,激励自己不断进步。4.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活动准备:每位学生准备一本自己最爱看的书,相关课件。活动地点:图书室。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进入“书海乐园”1.谈话导入: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书迷小博士:“同学们,欢迎你们登上‘快乐阅读’号列车,和我一起到‘图书王国旅行’。”2.图书展示。课件播放各种图…  相似文献   

18.
正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初步发展幼儿借形想象的能力;2.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在创作中大胆表现自己的想象和创造;3.鼓励幼儿交流、分享,体验"奇思妙想"带来的快乐。活动准备:1.幼儿已有粘贴添画的经验;2.每小组一筐剪纸后留下的各色废纸屑,图画纸若干,胶棒,绘画工具等。活动过程:一、激趣导入指导思路:我首先神秘地向幼儿推  相似文献   

19.
2004年11月7日以来,响应党中央号召,我党展开了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活动。2002年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一再强调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党员先进性教育和学雷锋之间有什么关系?很显然:雷锋是共产党员空前绝后的活样板,能长  相似文献   

20.
一、创设表演游戏情境,将角色扮演贯穿美术活动始终。如:中班《点点圈圈来跳舞》,我引导幼儿将自己想象成点点、圈圈,将跳舞游戏贯穿绘画活动始终。绘画活动前,我和孩子们随着他们熟悉的圆圈舞音乐变换队形,跳着快乐的圆圈舞:我们刚才跳的是什么舞蹈?你们知道吗?其实,点点和圈圈也和小朋友一样喜欢跳舞!我提供各种颜色的圆点和圈圈的纸片,请幼儿把这些点点和圈圈想象成跳舞的自己和好朋友,在背景纸上进行组合、排列,表现出圆形状、放射状、三角形等不同的跳舞队形。在分享交流时,孩子们的讨论很是热烈,还重新组合成新的队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