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省选定苏教版为必修教材,人教版为选修教材,因此,“选文撞车”的现象偶有发生,特别是某些经典篇目。例如,北宋苏洵的《六国论》几乎是中学语文几十年来雷打不动的选材,苏教版将其放在必修二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专题中的“后人之鉴”版块,与之配套的《读本》上选用了苏轼和苏辙的《六国论》,目的是指导学生在疏通文句的基础上,初步弄懂文章的意思,体会作者将古今对接,  相似文献   

2.
读写结合是中国语文传统的一大教学方式,"以读促写""以写悟读",使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两大板块——读和写相互交织、相互促进。教师可以灵活运用选修教材发掘读写结合资源,本文以《六国论》为例来探寻选修教材中读写结合资源的开发,为高中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教情·学情】 浙江省必修教材选用的是苏教版,但却将选修教材定为人教版,这种“选文撞车”现象偶有发生,经典篇目更是难免。北宋苏洵《六国论》几乎是中学语文几十年来雷打不动的选材,苏教版放在必修二“历史的回声”专题中的“后人之鉴”板块,与之配套的《读本》是苏轼和苏辙的《六国论》,目的是指导学生在疏通文句、文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将古今对接的借古讽今的写法,学会自己总结与反思历史;专题彰显了鲜明的“人文性”。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选定苏教版为必修教材,人教版为选修教材,因此,"选文撞车"的现象偶有发生,特别是某些经典篇目.  相似文献   

5.
新课改之后,高中化学被分成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化学知识被分块之后,一方面促进了知识的系统和分类学习,另一方面也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做到必修和选修知识的衔接是高中化学教学面临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也是很多课程专家、教师一直探讨的问题,将详细分析高中化学必修和选修课程之间存在的问题及做好课程衔接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6.
【教材分析】 1.《六国论》在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中。本教材在单元编排上有四部分:赏析指导、赏析示例、自主赏析、推荐作品。各单元的“赏析示例”只有一篇。《六国论》被确定为该单元唯一一篇的“赏析示例”.可见它在该单元中的示范地位。  相似文献   

7.
按照教育部等部门要求,从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全国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使用工作。高中《读本》与统编高中思想政治教材虽然有着各自独立完整的编写体系,但内容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由于高中《读本》在高一上学期使用,有必要就高中《读本》与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修2《经济与社会》相关内容进行整合,以增强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8.
高中化学是高中阶段必修的一门课程。伴随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现阶段,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有必修和选修之分。其中,必修课程是学习化学的基础知识,是高中理科文科生必须掌握的知识;选修课程是深入学习更专业的化学知识,是理科生必须掌握的学科。由于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在内容和排版上存在明显差异,因此二者之间的问题也显现出来。作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分析了现阶段高中化学的发展状况,概述了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和选修衔接教学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苏洵《六国论》是中学语教材的保留编目,几度修订都没有被换掉。读高中时,除了惦记考试外,语老师讲解的其他深意并不在意。如今人到中年,再读《六国论》,终于有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是构建注重基础、内容丰富、具有综合性的课程结构.因此,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应该体现出基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必修模块是选修模块的基础,选修模块是必修模块个性化的深入和提高.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之间要有合适的梯度、衔接有序,才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然而,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小说欣赏》的教学目标与必修阶段的相关内容在这方面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1.
高中语文选修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的标题为《散而不乱气脉中贯》,该标题突出了散文逻辑性、抒情性的特点。但如何在教学中准确地把握此特点尤其是“气脉”还须作进一步的研究。笔者以该单元首课《六国论》为例教学尝试如下: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疏通文言字词句,归纳并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特殊文言句式。[能力目标]学习本文运用设分论点,例证法、对比法、引证法等论证方法,并以此指导写作。  相似文献   

13.
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有力补充,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篇目众多,文质兼美。然典型杂糅式的教材编排方式并不利于一线教师充分解读教材,落实教学内容,实现课程目标。在新的语言教学新观念的启发下,立足于"举三反一"式的教学思路,结合教学实践与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专题重构,在引导学生把握同类诗词的丰富内涵,提高品鉴能力与语文素养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内容:通过指导性阅读,巩固掌握学过的文言知识,并通过对比的方式,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进行分析总结,从而在通解文言文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高古文阅读的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5.
苏洵的《六国论》是一篇经典的老课文,现选入人教新课标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这是篇十分典范的议论文,对高考应试议论文的写作具有许多示范作用。下面以《六国论》为例,来谈谈高考议论文的写作。一、精彩的开头是议论文成功的一半《六国论》的开头十分出彩。文章开门见山,开宗明义,第一句话仅用15个字便摆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简洁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新课程改革,让不同能力的学生接受不同知识的教学,我们应该不断的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的意识,学习过程中应该讲必修课和选修课结合起来教学,让学生多交流提高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在实行课改之后,为了使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得到更好的发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利用科学评价,深化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7.
赵雄玉 《考试周刊》2023,(7):147-150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转变,结合政策的要求调整教学方向,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若历史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依旧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注重对课堂教学的优化调整,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起到阻碍作用。而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能够认识到以往教学的不足,立足学生的实际学情,采取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围绕课程内容制定出清晰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课堂的各个环节,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历史知识的讲解投入更多的精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夯实学生的历史基础。文章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入手展开分析,探索高中历史必修教材《中外历史纲要》的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选文的类型、综合选文功能来教语文,是能否实现教学的精准设计与落实的重要尺度。一旦能做到综合性地运用选文,也就站在了语文课程高度来教学,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自然就能顺利达成。  相似文献   

19.
戈强 《学语文》2013,(5):32-33
“教辅、教材、教法”是语文课堂备课教学时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教辅是教学辅导类图书资料的总称,它不仅是教师备课教学的必需,也为学生提供了阅读学习的参考。教材是我们教和学的核心。而教法则是一条纽带,它既联系了教师的教学目的与教学效果、教学理论与实践.又肩负着教材与学生、的有效沟通这一使命。因此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将有利于我们语文教师专业的成长,更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习题是巩固和诊断学生知识基础、能力水平的重要载体和工具.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教材编写中建议:习题设计应具有情境性.新人教版化学必修教材中设计了丰富的情境化试题,对其进行分析发现,情境化试题在拓宽学生认知、建立理论与实践联系、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培养正确价值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探讨习题情境素材的选择和创设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