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在近代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日本以异乎寻常的惊人速度,从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一跃成为工业发达的经济大国,好似从一个头顶发髻的武士一下子变成了西装革履的现代人,完全呈现一种飞跃式的发展,令全世界所瞩目。人们在探索其成功的“奥秘”时,普遍认为,日本走出的东方和西方文化融合的道路是其成功的决定因素。在近代以来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日本一面以追赶欧美为目标,实现了现代化;一面始终保持着本民族传统的文化观念,构成了西方化和日本化的双重性格。人们惊叹西方科技给日本经济带来的奇迹,更对日本民族的双重性格何以保持、发展、并存,感到困惑不解,以致产生浓厚的兴趣。实际上,这种现象恰恰可以在日本教育的发展中得到解答,从追溯日本民族文化与教育的关系中获取真谛。  相似文献   

2.
日本是一个具有西方式文明,又带有浓厚东方儒学文化色彩的国家。近代,尤其是明冶维新以来,日本民族振兴的一个法宝,是既虚心广泛地向先进国家学习,又从本国政治、经济利益出发,坚持本民族精神的所  相似文献   

3.
新加坡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特色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作为一个受西方思想文化影响很深的东方国家,在东西方文化的冲突、融合、交汇,进行现代化的过程中,从本国实际出发,注意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合理成分,重构本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形成了适应本民族文化传统、集东西方文化于一体的公民道德教育特色。新加坡在公民道德教育方面的一些有益做法及富有特色、比较成功的经验对加强和改进我国学校的德育具有重要的启发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安电影中的东方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殖民理论的全球影响主要包含西方与非西方两方面,在西方,就是如何真实地去认识非西方世界,即如何在知识与权力这一矛盾统一的动态系统中去认识非西方。导演李安的东方主义情结不仅表现在东方题材电影中,他所拍摄其它所谓主流化片《冰风暴》等影片也体现了东方主义。本倡导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化之间应打破各自的中心状态,最大限度地向异族化汲取可利用因素,扩大不同化之间的共同性实现跨化的交流,以达到世界范围内的一种化整合。  相似文献   

5.
川端康成是日本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的作品体现了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唯美的意境、东西方艺术技巧的融会等特点,是一位具有独特魅力的作家.从"传统文化的追寻"和"东方美学的挖掘"两方面论述,可体悟其作品的魅力.  相似文献   

6.
川端康成是日本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的作品体现了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唯美的意境、东西方艺术技巧的融会等特点,是一位具有独特魅力的作家。从“传统文化的追寻”和“东方美学的挖掘”两方面论述,可体悟其作品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由于种族歧视与偏见极其浓烈,以至于西方文学作品中华人形象尤其是华人男性形象一直被丑化、扭曲化、极端化。严歌苓写于20世纪90年代末重要的长篇小说《扶桑》中大勇的形象则颠覆了众多文学作品中华人男性弱小、苍白、猥琐的程式化形象,其最具颠覆性的是对扶桑与克里斯东西方爱情的救赎。严歌苓在作品中通过想象还历史以客观,还人物以真实。而华人男性作为一个整体所体现出的民族血性展示了东方古老民族的力量,从而颠覆了西方对东方的刻板印象。  相似文献   

8.
模仿与独立,是东方民族在西方明冲击之下走向近代化这一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百年前的日本知识分子,中村正直以模仿为己任。留学英国后,积极倡导西方的明观。隔三十多年后的夏目漱石则以独立为原则,把自己留学英国的感受与国家、民族相连接,提倡“自己本位”、“日本本位”、“内发性的明开化”。两位思想家的观念,反映了日本近代化过程的重要时期——明治时期的化精神。  相似文献   

9.
新加坡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特色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作为一个受西方思想文化影响很深的东方国家,在东西方文化的冲突、融合、交汇,进行现代化的过程中,从本国实际出发,注意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合理成分,重构本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形成了适应本民族文化传统、集东西方文化于一体的公民道德教育特色。新加坡在公民道德教育方面的一些有益做法及富有特色、比较成功的经验对加强和改进我国学校的德育具有重要的启发借鉴意义。一、新加坡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的特色1.公民道德教育的地位:德育为首,高度重视新加坡政府把包括学校的公民道德教育在内的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新加坡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10.
本从诸子管理化的互补与趋同出发,比较了西方管理学史上的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剖析了东方与西方两个管理思想体系的类同变迁,从而提出了传统管理化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黑泽明编导和拍摄的《乱》,是对莎士比亚《李尔王》的一次成功地移植和改编,黑泽明移植了莎剧的情节,但又依据东方民族的审美习惯对其作了改编。他变换了作品中人物的性别,增加了日本武士道特点和东方的佛教色彩,融入了日本的传统艺术,使改编后的《李尔王》——《乱》,不仅适合日本民族的阅读心理,也反映了日本时代社会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自19世纪中叶起,资本主义世界化潮流给东方带来了深重的民族危机,客观上给中日两国的近代化提供了发展契机。近代化之初,中国在与外部世界联系方面比日本更具有条件和优势,但日本却走向了成功。寻其原因,主要在于中日如何应对世界化潮流方面的差异。总结中日近代化在此方面的成败得出,世界各国的现代化都不是孤立进行的,中日两国必须尽快从封闭自守中走出来,积极向西方学习,并主动地“走出去”,融入世界。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民族是一个十分特殊的民族,有着横跨欧亚大陆的辽阔疆域,又有着一部徘徊于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历史。所以,俄罗斯的民族精神是东西方两种因素相互角力形成的,其中西方特色占有绝对地位,但东方特色也不容抹杀。文章着重谈论了俄罗斯民族精神中的东方特色及其对俄罗斯民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日本堪称西方文化种子在东方异国成功发芽并生长的典型代表。以日本高等教育为例,自明治维新后,西方教育思想引导着日本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然而,日本近现代高等教育可谓万变不离其宗,所谓宗,即日本传统文化。日本传统文化一直在隐蔽地影响着其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东方文学探幽》是一部研究东方文学的专著。如何进行东方文学的研究, 这本身就是一个亟待探讨的课题。此书主要采用了纵横比较的分析方法, 多方寻找观照点:第一,从西方文学中寻找观照点,以东方为主体,以西方为观照,从而开阔了东方文学的研究视野;第二, 从东方文学自身中寻找观照点, 文化背景大致相同的东方各民族文学, 通过相互观照比较, 更凸显其同中有异, 异中有同的创作模式; 第三, 从中国文学中寻找观照点, 这是中国学者研究东方文学的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一研究思路和方法对东方文学的探讨具有开拓性和重要意义。作者对多个问题的探讨, 见解深刻而独到, 令人折服, 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6.
鲍辉 《林区教学》2013,(2):69-70
一些学者往往以西方的悲剧或是悲剧理论来评论东方的悲剧,更有甚者,得出东方缺少悲剧或是无悲剧的结论。在我看来,这是一个错误的结论。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以及日本巨著《源氏物语》中体现的悲剧精神是西方悲剧中所无法比拟的。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同属于东方悲剧的两部著作在主题思想上﹑人物形象以及艺术表现手法上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处,在此由于篇幅限制对这部分不做赘述。可是另外,由于文化土壤以及民族性格的差异,使其在悲剧意识上的体现也出现很多不同之处。文中主要从两部著作中对悲剧意识的描写中来探讨比较中日民族在悲剧美学意识上的渊源。  相似文献   

17.
张艺谋是中国当代最有名的导演之一,其电影有着鲜明的东方特色,这也是他被西方电影节评委肯定的重要原因。但随之而来的争议也一直伴随着他的电影生涯。那种为了迎合西方眼光的、把东方文明以形式美的外表加以丑化的手法,或许正是张艺谋成功的秘诀。西方人之所以对中国印象非常之差,张艺谋们与西方的此种互动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它意味着拿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进行私人化投机。更值得反思的是,不仅是张艺谋,相当数量的导演都有此种迎合趋向。希望张艺谋能拍出真正的人文大片,从那种畸形的后殖民审丑观中摆脱出来,致力去表现一个虽然古老但充满生命力的东方,和崛起的现代东方。  相似文献   

18.
西方国家语文教育发展的三种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今世界上 ,语言都是民族的语言 ,文字都是民族的文字 ,任何一个民族的语文文字都不仅仅是一个符号系统或交际工具。一方面 ,语言文字本身反映了一个民族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方式 ,另一方面 ,民族文化也附着于语言文字得以继承和发展 ,因而任何一个民族的语文教育都承担着继承和延续本民族文化的任务。所以 ,我们探讨一个国家或民族母语教育的发展就不能忽视该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征。从西方国家语文教育发展的历史加以考察 ,其发展轨迹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即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古典模式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现代模式 ,以日本为代表的东西方…  相似文献   

19.
彩与墨的邂逅——水彩画在近代中国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彩作为一门独特的画种,东西方画家有不同的看法。水彩艺术是世界性的艺术,它有其独特的渊源,先从西方具有代表性的英国来看,水彩从其自身发展角度受到了西方古典传统和现实传统的影响。而从东方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来看,中国水彩由于是外来画种,是其对西方水彩的一种继承与发展,于是受到了西方传统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了中国本民族传统——国画(特别是水墨画)和中国水彩画一百余年传统的影响。水彩画在近现代中国的演变逐渐形成了风格面貌。水彩画作为世界性艺术虽受不同地域环境,社会状态,化心理,民族素质等的影响存在差异,但是东西方也存在联系、渗透,在多元化的今天还达到了极为自然的融合。最后指出,艺无止境,不应该只满足水彩画已有的成就,但更应该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求变,求新,求精。立足于本民族土壤,开拓水彩画新的语言形式。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对东方民族现代社会转型道路的探索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19世纪50~60年代遇到了“难道东方民族也必须向西方社会那样,只有通过资本主义的方式才能实现现代转型吗?”的重大难题;晚年在深入研究人类社会前资本主义历史时期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的基础上,依据对俄国农村公社历史的具体考察并结合当时俄国社会所处的内外现实环境,提出了俄国应跨越“卡夫丁峡谷”、走一条非资本主义式的现代转型之路的设想;东方民族现代社会转型的特点在于必须以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为中介并对文化和文明进行必要的选择与更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东方落后民族顺利实现现代转型的现实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