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更新儿童观,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吉林省教科院韩秀英在幼教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在幼教工作者中仍然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儿童观,即传统儿童观与现代儿童观。在教师教育行为上,不论是教育态度和方法上,都有传统儿童观的反映,影响了幼儿主体作用的发挥。因此,要不断...  相似文献   

2.
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看法,由于不同教育思想的影响,人们对儿童的看法和处理自己与儿童的关系时的态度也就不同,因此,教师的儿童观直接制约着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下面,我们就正确的儿童观与游戏的关系作一些探讨。一、正确的儿童观必须确认幼儿园的主导活动是游戏传统的儿童观认为:学前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幼儿学习,而学习的主要形式又是上课,因而出现了重上课轻游戏的种种现象。如上课时间雷打不动,游戏时间可  相似文献   

3.
要想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就必须给他们提供良好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运用自己的感官,充分地与周围的人、事、物相互作用,通过自己的主动活动,获得丰富的经验,得到主动的发展。为此,教师必须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的学习规律。为使《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这种教育观、儿童观得到体现,必须处理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关系。一、教师与幼儿的关系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们以前把幼儿的学习活动变成了教师教、幼儿学的活动。教师怎样教,幼儿就怎样学,忽视了幼儿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说是“周密思考”、“步步为营”,连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回答,都设想得十分具体,幼儿的思维、行动都跟着教师的指挥棒转,不得越雷池半步,就像教师设计好一只口袋,逼迫幼儿往里面钻。  相似文献   

4.
现代西方师生观反映了西方社会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和看法。“教师中心论”强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权威地位,成为最早出现的关于教师与学生关系的认识;“儿童中心论”突出儿童的主动性,主张使学生成为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标志着西方师生观开始由“教师中心论”向“儿童中心论”的转移;后现代主义所提倡的师生“对话”则实现了师生观从“中心”到“对话”的转向。  相似文献   

5.
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观,是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那么,什么是正确的儿童观呢?近十几年来,国内外教育心理学家根据对教师的研究,得出教师应具有“移情性的儿童观”的结论。心理学研究发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上,有一种“移情体验”在发生作用。“移情”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影响过程,即将一个人的目的、知觉和情感跟别人暂时联系起来,使他们在作用上和情感上彼此融为一体。所谓“移情性的儿童观”,通俗地讲,就是教师以真诚、热爱、关心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幼儿,耐心细致地观察、分析、了解幼儿的内心世  相似文献   

6.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师生在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中关系的协调与否、合理与否,体现了 当今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儿童观。通过对数学活动中的不同师幼关系的分析,说明了要正确引导 幼儿获得数学知识,必须在“教”上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上加强幼儿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7.
游戏与教学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主要形式.对幼儿园的游戏与教学进行整合,立足点是关注幼儿的主体性,原则是“教”追随“学”,方式是游戏与教学相互促进.游戏与教学整合的实质是从重视“外在”到关怀“内在”,从注重教师“教”到注重幼儿“学”,从分科课程到整合课程,它反映的是儿童观、教学观、课程观三方面的价值转变.据此,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为幼儿提供材料支持;与幼儿进行有效对话,适时介入幼儿活动;挖掘游戏与教学的整合点,巧妙设计和开展活动.  相似文献   

8.
一、教育理念 儿童主体发展课程基于“儿童为本”的理念,教学中以促进儿童发展为核心,强调孩子主动学习,重视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倡“教”与“学”的互动,儿童和成人的共进共长。 教育活动中,教师尊重儿童好奇、好动、主动探索的天性,教师与幼儿处于同一视线,理解他们的思想,相信他们有自己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允许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看”世界,肯定他们的认知结果,承认他们的勇气与智慧不亚于我们成人,我们要做的就是创造一切机会,满足幼儿内心的真正需要。 二、树立全新的环境观  相似文献   

9.
儿童:需要尊重的生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呼唤尊重儿童是因为我们曾经不尊重儿童。长期以来,人们没有对儿童给予尊重。这种现象是由于人们的错误观念所致,这些观念具体表现为:(一)儿童不成熟观在一些教师和家长看来,儿童是不懂事的,生来就需要大人管,因此成人和儿童之间的关系是管与被管的关系。教师、家长管学生是天经地义的。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方式中,儿童一直是被视为未来“开明社会”中的行为者。这个概念意味着儿童是“不完善的人”,“是尚不了解世界,尚无能力,尚无长大成人,一味地将儿童时代界定为一个准备时期,一个转折时期,我们将儿童锁入监狱,他们必须在…  相似文献   

10.
在科学区域活动的评价过程中,教师必须立足儿童立场,着眼于园本课程建设和实施的需要,重视过程性评价的教育价值与功能。与此同时,既要处理好区域活动中的“教”与“学”的相对关系,又要考虑科学资源利用中量与质的技术性与系统性等问题。以期促进幼儿核心经验构建以及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促进教师评价观和儿童观的科学塑造以及幼儿科学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幼儿歌舞是“活动型”、“创造型”的,他们在唱唱跳跳中受到熏陶,丰富情感,形成活泼、开朗的个性;在唱唱跳跳中感受音乐的美,产生愉快的心情。一、“情”的感染情感是教育的催化剂。我在幼儿歌舞教育中,首先抓住“情”字,通过师生间的和谐促进幼儿身心发展,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1.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儿童观。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自己首先要热爱本职工作,上课时精神饱满、态度积极、心情愉快。在幼儿歌舞的教育中,我以表扬为主,对幼儿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激发幼儿的上进心、自尊心、自信心,…  相似文献   

12.
1.认为儿童是社会的一分子,是社会与文化的参与者,是他们自己文化的创造者,是主动的学习者。2.认为教师是幼儿的倾听者、观察者,环境的预备者,活动材料的提供者,幼儿活动的伙伴与向导,幼儿行为的记录者和研究者。3.注重优质的空间设计,努力使环境成为幼儿的“第三位老师”。4.注重幼儿与教师之间、幼儿园与家长之间、教师与教师集体之间关系的建立。5.强调儿童、教师及父母共同分享事物、经验的意义,设置“工作坊”,鼓励儿童用多种多样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6.考虑到教育的边缘因素,即空间、环境、家长、社区的作用等,其中包含对幼儿…  相似文献   

13.
日本幼儿园师幼共同创设教育环境的活动较有特色。下面三个活动的内容、形式对我国广大幼教工作者来说可能并不陌生 ,但它有两个特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第一个特点是幼儿的参与性高。在三个活动中 ,幼儿真正是活动的主人、环境的主人 ,他们与教师一道创设、活用教育环境。第二个特点是教师的教育意识强。教师善于捕捉幼儿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大做文章”。对这些活动 ,我们可以采取“拿来主义” ,但不能照搬照抄。仅仅学习它的内容、形式还不够 ,学习其中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才是最重要的。活动一墙饰构成一、活动前幼儿状态大班幼儿对各种…  相似文献   

14.
师幼互动是指教师与幼儿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行为和过程。它既影响着幼儿的行为与发展,又标示着外显的教育手段、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以及内隐的教师的一般观念(儿童观、知识观、教育观等)和幼儿的一般观念(教师观、知识观等的雏形)。此外,从中还可折射出社会的主导性教育思想、幼儿父母的儿童观及整个教育系统特别是小学教育的教育理念等。因此,对师幼互动过程的分析,有助于教师掌握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也有助于教师更科学地组织教育活动。本文试图探讨教育活动中师幼互动的基  相似文献   

15.
教师善于与幼儿进行交往 ,是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 ,搞好教育教学活动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首要条件和关键所在 ,也是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现代儿童观认为 ,每个儿童都是一个独立和谐的发展个体。在师幼交往关系中 ,幼儿是思考者、参与者 ,决不是被动的服从者、接受者。因此 ,教师与幼儿交往 ,必须建立在平等、合作、信任、尊重的基础上 ,这样做有利于创设一个使幼儿感到信赖、安全、温暖、心情舒畅的环境 ,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进取心。这其中 ,幼儿对教师的信赖关系尤为重要。有的教师在与幼儿的交往…  相似文献   

16.
目前,幼儿游戏中教师能否通过观察进行有效指导,仍是其专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以幼儿游戏案例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行为为例,针对幼儿游戏观察前无目的、过程中观而不察、观察后无效指导等主要问题,教师可从读懂幼儿的行为观察、选准适宜的观察方法、解决幼儿游戏观察与指导等瓶颈入手,提出指导建议,进而转变儿童观、游戏观和课程观,逐步实现“最大程度的放手、最小程度的介入”,促进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一、不同儿童观视野下幼儿与数学相遇的情形 在生活与游戏活动中幼儿究竟是如何与数学相遇的?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取决于对数学的本质以及幼儿数学学习的本质的看法。它将揭示幼儿与数学之间主客体的关系问题,而且对这一关系问题的认识直接关系到不同教育理论对儿童观的审视问题。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要求: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要做到这一点,主要取决于教师对“幼儿”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作为幼儿园预备教师的幼师学生,与幼儿园教师相比,由于缺乏对幼儿的感性认识,要正确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就更为困难。所以,在幼师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见、实习机会,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感性经验的丰富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和感受,不断掌握幼儿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和规律,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以尽可能快地缩短学生与幼儿间的距离。下面就…  相似文献   

19.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日益受到老师们的重视。和谐的师幼关系是幼儿产生积极心理状态和学习行为的前提。要在民间艺术教育活动中与幼儿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必须以幼儿为中心,充分尊重和信任幼儿。  相似文献   

20.
李桂英 《青海教育》2014,(7):103-103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突出强调了“幼儿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重视家园共育”等教育理念。通过学习《指南》,我深刻认识到教师的角色、责任和任务,教师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协调者、合作者、终身学习者,是活动材料的提供者、活动的参与者以及问题解决的点拨者。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角色定位,承担与幼儿学习规律相符的角色,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顺利地进行知识的共同建构,才能促进幼儿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