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一、爱情教育的内容 1.爱情教育与审美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共产主义的美学观点和伦理学思想对美和高尚道德的理解是完全一致的。因此,他说,爱情教育就是要使青年男女树立正确的爱情审美观,懂得一个人的美,首先是一种充满社会性和道德意识的内在品质,它能使一个人的外表显示出人本身的高尚的光彩。  相似文献   

2.
青春期到未成年之前--准确地讲--即"有了爱的萌动,又还尚未接触婚恋"的时候是爱情教育的最佳时期.中学生正处于这一时期,因此,在中学进行爱情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中学阶段是进行爱情教育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初三、高一、高二为重点阶段.  相似文献   

3.
佚名 《科技文萃》2004,(11):169-170
观点之一 "爱情教育"也要从娃娃抓起? 中小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接受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做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当然,这里也包括对未成年人进行的情感教育.这也是教育内容中重要的一环.但应当注意的是,这里的情感教育应当是全面的、综合的,是一个潜移默化、相互浸润的整体,包括亲情、友情等,当然也不排除某些朦胧的异性间的好感.实际上,在中学生那里,这种好感是否就可以与爱情的提法直接挂钩是很难判定的,这也是为什么不宜单独设立爱情教学单元的原因之一.毕竟,我们可以设置整套的情感教育课程体系,但也不宜将爱情作为一个独立单元拿出来予以特别介绍或"学习".  相似文献   

4.
上海初三新编语文课本新添了个单元"爱情如歌",面对青春期的初中生,这样的内容合适吗?作者站在语文教师的角度,从人文教育、爱的启蒙教育、建立爱的精神家园等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是一个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5.
爱情题材作品,在语文人文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中学语文爱情题材作品教学存在着突出的问题是:“爱情教育”方法不当,语文能力训练不足。教学爱情题材作品对教师也是一个挑战,需要教师多方面的素养。本文以中学生认知水平、心理发展和语文教育的特点,以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对爱情题材作品教学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6.
刘畅 《现代企业教育》2011,(18):129-130
爱情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话题,它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是人们向往幸福生活的主题。大学校园里的爱情更是一段流传甚广的佳话。本篇文章将从当代大学生恋爱观、加强我国大学生爱情教育的必要性以及我们对大学生爱情教育的几点思考三个方面阐述,目的要将高校的爱情教育进行到底,从而形成健康的大学生爱情观。  相似文献   

7.
爱情,是人类的一种特殊而美好的情感。因为有爱情,人类才得以生生不息地延续至今;因为有爱情,人类情感的天空才变得异常的璀璨多姿;因为有爱情,人类更获得对美执著追求的勇气和力量。对爱情的关注,就是对人性的理解和尊重。没有什么伟大的事业可以压制人性而凌驾于其上。的确,爱情可以使人变得纯真、善良而美好,而良好的爱情教育正是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向善、求美、寻真的。  相似文献   

8.
隐喻不仅指隐喻的语言形式,而且指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方式.爱情是人类的重要情感之一,为了表达这种抽象的情感,人们往往把它隐喻化.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用隐喻表达爱情的语言形式既存在相似性,也存在各自语言的独特性.其相同的原因是人类具有相同的身体及物质经验,具有相同的生理和心理基础;而不同的文化背景则是导致两种语言中爱情隐喻概念独特性的根源.  相似文献   

9.
爱情,是人类的一种特殊而美好的情感。因为有爱情,人类才得以生生不息地延续至今;因为有爱情,人类情感的天空才变得异常的璀璨多姿;因为有爱情,人类更获得对美执著追求的勇气和力量。对爱情的关注,就是对人性的理解和尊重,没有什么伟大的事业可以压制人性而凌驾于其上。的确,爱情可以使人变得纯真、善良而美好。而良好的爱情教育正是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向善、求美、寻真的。  相似文献   

10.
人类解决生存与发展面临的严峻问题迫切呼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出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共同价值取向又决定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肩负知识传递和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功能。其实,中学教材中一些经典诗文还具有爱情启蒙与引导功能。语文教师要深刻挖掘课程的人文内涵,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爱情启蒙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形成健全的人格。一、导致青少年进入爱情误区的因素1.家庭因素的影响中学生心理还未成熟,难免会被成人世界中不健康的爱情思想误导。有些学生小小年纪就面临父母离异  相似文献   

12.
正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高中阶段的很多学生都充满了对爱情的憧憬与渴望。在这个人生的花季与雨季,两性交往也伴随着迷惑、烦乱、不安。尤其是正处于青春期的90后甚至00后,独立而叛逆,对自己和他人都还缺乏较全面的认识,与其等待出现问题去解决,倒不如先和他们好好地谈谈爱情。学生小雯来信时"顺便"问我:"罗密欧是十七岁时就与朱丽叶生死相许,林黛玉、贾宝玉更是比我们小啊,为什么老师们一边说着他们的爱情多美好,一边又告诉我们不许早恋呢?"那口气不像在表达疑问,更像是与我争辩,或是说表达她对爱情的向往:  相似文献   

13.
我国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颁布实施,意味着在校大学生"婚禁"的解除,为了避免或减少爱情问题的发生,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爱情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让他们学会理智地对待爱情.本文认为理论学习,优秀文艺作品的熏陶,学生同伴教育和教师的积极引导,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相互配合是对大学生进行爱情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大量的"爱情"隐喻,不同的语言学流派对此有不同的解释.把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结合到一起对"爱情"隐喻进行对比.结果发现英汉"爱情"隐喻表达的异同是由人类的物质经验、思维方式和文化差异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5.
卢梭在《爱弥儿》第五卷中以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为基础,论述了爱情教育的必要性和内容,并指出爱情教育要遵循自然的原则,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刘琼 《宜宾学院学报》2010,10(4):118-120
卢梭在《爱弥儿》第五卷中以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为基础,论述了爱情教育的必要性和内容,并指出爱情教育要遵循自然的原则,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爱情是文化,并且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行为。高等教育具有传承文化和创造文化的功能。较长时期来,人们注意到了科学文化、人文文化的传承和创造,往往忽视了对学生成长具有重要支持作用的爱情文化的教育。任凭爱情自发生长和放任自流,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往往回避它。这样就造成了爱情文化教育的欠缺,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在爱情方面的种种误区和盲区。由于缺乏这种文化教育,给一部分学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带来障碍和险滩。因此,高等学校必须加强爱情文化教育。加强爱情文化教育,构筑中华民族的人格长城,是高等教育的一项基本的文化…  相似文献   

18.
上海新版初三语文课本新添了一个单元,叫"爱情如歌",在全国教育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这 说明爱情教育已引起了普遍关注。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忽略了爱情教育,而忽略的后果,不仅仅是使孩 子们失去了对爱情的正确向往,而且导致了道德教育的残缺。教育的功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 是关注孩子的心灵世界。语文课本能够正视这个问题是个进步。本期我们特邀部分知名学者、作家以及 教师和学生,就爱情教育这个敏感的话题,各抒己见,共同讨论。有的虽然没有论及爱情教育,但他们对 爱情的理解,同样给我们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我们的目的,不是鼓励学生早 恋,而是希望从理性出发,让青少年学生在感受爱情的神圣和崇高、欣赏爱情的高雅和优美的同时,思考 生命、事业、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姻观和人生观,正常发育并自然 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9.
李淼 《林区教学》2014,(5):32-34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的小说讲述了许多美好而感人的爱情故事,但却无一例外以悲剧告终。小说中"多余人"的爱情一般都败给了他们性格的懦弱与胆怯,爱情毁在社会制度、传统法制的束缚上;而"新人"的爱情在作家无法确定改革成败的情况下也走向了悲剧。此外,作家的渐近主义思想埋葬了主人公的爱情。基于此,论述了屠格涅夫小说中"多余人"和"新人"的悲剧性爱情,分析了悲剧性爱情主题的意义及其与作家本人感情经历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0.
高中教材选人大量表达爱情主题和涉及爱情题材的篇目.作为最具人文特质的语文学科,理应肩负“倡导健康、高尚的情感”的使命,通过文学艺术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让学生感受到人类心灵世界的豁达与开阔,人类情感世界的美好与高尚。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教学舒婷的《致橡树》一诗时,我便把对学生爱情观的引导列为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