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叶副产品     
《中国科技信息》2004,(11):45-45
近年来,茶叶副产品在国外的食品、化工、医药、建材等领域都得以广泛开发和利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我国是茶叶生产大国,茶叶年产量居世界第二位,低档茶约占总产量的30%。茶叶生产中自然产生的副产品约占总产量的2%。若以茶叶总产量为50万吨计算,则低档茶叶(包括副产品)的数量达16万吨,茶叶副产品资源十分丰富。若将茶叶副产品进行深加工,能大大激活和提升我国的茶叶产业,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陈华明 《资源科学》1990,12(5):26-31
国际茶叶市场主要是红(碎)茶贸易,其贸易量占整个茶叶贸易量的92%。我国红(碎)茶出口贸易占世界比重甚微,主要是小叶种类红(碎)茶,质次价低,竞争力弱,效益差,有渐被挤出国际市场的危险。选建我国优质红(碎)茶商品生产基地十分必要,这对提高出口茶叶品质,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茶叶贸易地位将起积极作用,对我国茶叶生产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湘南山区包括郴州地区郴州市、郴县、桂阳、嘉禾、临武、宜章、汝城和零陵地区永州市、冷  相似文献   

3.
《今日科苑》2008,(5):73
从事茶叶工作60多年的黄崇焘先生再次荣获“觉农勋章”。黄崇焘长期从事茶叶教育、生产、加工、贸易和研究工作,指导科技成果转化20余项,创制名优产品11个,在茶叶人才培养和软件学科研究方面成绩卓著,其茶叶著作文章累计180余万字,曾参加编写国家“八五”重点图书《中国茶叶大辞典》和农业部《茶叶初(精)制技术》等,多次被省市科协评为先进个人,获“中华茶寿星”等荣誉称号。业绩先后收入《中茶史录》、《中国专家大辞典》、《共和国专家成就博览》、《中国世纪专家传略222》、  相似文献   

4.
宜昌地区是湖北省茶叶主产区之一,是著名的“宜红”茶产区。该地区出产的许多种青绿茶,在全国亦享有较高的声誉。如远安县出产的鹿苑茶,古今均被誉为茶中佳品;长阳县清江中游南岸出产的假山鹊舌茶,宜昌县莲沱公社金刚山茶场生产的金刚银针茶,五峰县水浕司天池河衅生产的水仙茶、冷后浑茶也颇受国内外茶叶市场的称颂。因此,宜昌地区目前被公认为是湖北省出产名茶最多的一个地区。 解放前,宜昌地区虽然生产许多名茶,但茶园面积不大,产量不高,全地区仅有茶园26754  相似文献   

5.
茶多糖是茶叶中一种重要的功能性大分子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其保健功效随着茶叶在医药、人体保健、食品加工等方面的广泛应用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已经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将对茶多糖的提取、纯化及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茶多糖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茶叶下脚料提取保鲜剂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下脚料(茶末、茶粉、茶灰、茶梗等)中,因含有20%-35%的儿茶素类、黄酮甙类、花青甙类、酚酸等30多种具有较强抗氧化性能的酚类物质。这是天然的抗氧化剂,对霉菌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对人体具有抗衰老,抗癌等多种多功,从茶叶下脚料中提取的保鲜剂,对香肠、月饼、蛋糕等保鲜效果十分明显,其酸度,过氧化值大大降低,是理想的天然保鲜剂。其提取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7.
精制茶厂中,要想把毛茶中不同等级茶叶分开,一般采用筛网、风扇等。而茶叶静电选分机是根据不同介质(茶叶与茶梗)之间电性能(如介电常数、电阻率等)的不同,而将茶叶、茶梗选分开。在国内静电拣梗的研究史上,有人曾发现过所谓“昙花现象”,即巧遇某种条件时,电  相似文献   

8.
通过开展云南大叶种茶机采技术和晒青茶、红茶、烘青茶各加工工序终点客观判断指标的研究,并导入茶鲜叶清洗理念和配套工艺研究,建立机采技术标准体系和晒青茶、红茶、烘青茶初制工艺标准;结合工艺要求,开展流水线设备研发,建成年产能高达3 000吨的清洁化、标准化流水线初制车间,实现茶叶清洁化、数字化生产,稳定茶叶品质,促进云南茶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9.
欧盟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茶叶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引力模型对欧盟进口茶叶农残限量新标准对我国茶叶出口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欧盟实施的新标准已经对我国茶叶出口造成了严重的阻碍,而且随着欧盟主要茶叶进口国人均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消费者对茶叶的需求将从低价茶转移到无公害茶、有机茶以及符合欧盟农药残留检测标准要求的茶叶,因此如不尽快提高我国出口茶叶的质量,市场份额的继续流失将不可避免。文章最后总结得出一些有益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0.
文辑 《内江科技》2001,(1):23-23
用金银花的花与茶叶制成的金银花茶,具有芳香可口、清凉解毒,通经活络等功效。常饮此茶,可以健身防病,延年益寿。其制作方法如下: 一、茶叶 金银花需要90%的茗茶作为主料。将采来的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叶的鲜嫩茶叶,按照绿茶的制作方法制成干茶,要求含水量不超过4%(手捻叶子成粉,手折茶梗即断),并要去除老叶、碎叶、茶末和杂  相似文献   

11.
以“金观音”茶叶为研究对象,对浸泡过程中茶水浸出成分——茶多糖、茶氨酸、茶多酚、茶黄索和茶红素的浸出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观音”茶叶的最佳浸泡条件为温度80℃、料液比为1:25、浸泡时间4h,在此条件下,金观音茶叶中各成分的得率均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2.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红茶、绿茶、乌龙茶和六堡茶生产最适宜的地区之一,近年来茶叶产业更是得到快速的发展,近几年保持在8%~10%的逐年增长率,在东盟经济贸易区中形成了巨大的产业优势,但广西茶叶也面临了质量安全方面的挑战,且现状不容乐观。文章主要对广西茶叶质量安全现状进行分析,探讨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碣滩茶,是产于湘西沅陵的一道名茶。说到茶,茶农们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一个潜心研究碣滩茶的男人——谢长清。1979年7月,谢长清从湖南农学院黔阳分院茶叶专业毕业后,就一头钻到碣滩茶场从事碣滩名茶的恢复和研制中。为了学习国内外先进茶艺,他博览群书,每年自费订阅12种茶叶方面的杂志;积极参加全国名优茶技术培训班;并到四川、江西等地考察,为名茶的研制做了充分的准备。为了提高茶叶  相似文献   

14.
茶是人们喜欢的饮品,不过医学专家提醒:喝茶需辨清体质,适当饮用,否则极易伤身。中医认为人的体质有燥热、虚寒之别,而茶叶经过不同的制作工艺也有凉性及温性之分,所以体质各异饮茶也有讲究。燥热体质的人,应喝凉性茶,虚寒体质者,应喝温性茶。常见的茶叶主要分为绿茶、清茶(包括乌龙茶、铁观音、大红袍)、红茶、黑茶(普洱茶)等几大类。这基本上是根据茶叶发酵程度由低至高划分的。一般而言,绿茶和清茶中的铁观音由于发酵程度较低,属于凉性茶;清茶中的乌龙茶、大红袍属于中性茶,而红茶、普洱茶属于温性茶。专家建议,有抽烟喝酒习惯,容易上火…  相似文献   

15.
<正>盐津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位于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盐井镇,成立于1998年,是盐津县的茶叶龙头企业,公司依托盐津县良好的生态条件和悠久的茶历史、茶文化,依靠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盐津的茶产业,主营绿茶、花茶、苦丁茶生产及  相似文献   

16.
吃茶之益     
茶叶是全世界人民普遍爱好的一种饮料。我国利用茶叶已有四千余年的历史了,开始作为药物,以后发展为日常的饮料。《神农本草经》中就有:“神农赏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记载。以后东汉华陀所著《食论》、唐代《本草拾遗》、明代《茶谱》等古书中都有关于饮茶功效的记载。人们常提到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叶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了。茶叶如此广泛的被人们所利用,不仅它可以止渴和丰富人们的生活情趣,  相似文献   

17.
《发明与创新》2005,(10):F0003-F0003
中国湖南省茶叶总公司是集茶叶种植、加工、科研、销售于一体。融产供销、贸工农一体,享有直接对外贸易经营权的国家大Ⅱ型企业。下设七个业务部门、七个直属茶厂、五家控参股企业、一个有机食品研究中心。公司以茶为主拥有优质茶园11.6万公顷,主要经营工夫红茶、红碎茶、绿茶、茉莉花茶、砖茶、乌龙茶、特种茶及各种小包装茶、袋泡茶、茶饮料等。  相似文献   

18.
<正>近期各地春茶陆续上市,网上盛传"中国98%的茶叶有农药残留"。对于该说法,中国工程院院士、茶叶专家陈宗懋表示:"春茶无病虫害,无需打农药。"春茶受病虫害影响小基本不用药"这样的说法,我在2012年就听说过、辟谣过。"陈宗懋说,春茶一般指由越冬后茶树第一轮萌发的芽叶采制而成的茶叶。"我国很多茶区尤其是名优绿茶区,春茶生产期间因气温较低,受病虫害的影响非常小,基本不用药。"茶树的主要虫害如茶小绿叶蝉、茶尺蠖等在6月中下旬到9月发病率较高;而茶树常见  相似文献   

19.
大别山区六安瓜片名茶资源保护与开发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 ,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国家 ,名茶在中国茶叶发展历史中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大别山区六安瓜片是中国十大历史名茶之一 ,具有优质的茶生地环境、优良的茶树品种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论文在六安瓜片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指出 :六安瓜片历史品牌流失严重 ,茶生地环境面临恶化 ,现行农村土地政策制约了瓜片产业化发展 ,瓜片扶持资金存在问题较多 ,茶基地建设和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论文提出要加快农村土地承包使用权流转 ,促进瓜片产业化发展。引入招投标机制 ,确保茶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优质高效。以GAP制度为标准建设茶叶生产基地 ,实现六安瓜片生产与质量管理的规范化和国际化。实施品牌发展战略 ,恢复和发展六安瓜片  相似文献   

20.
我们的祖先最早是用茶做药的。古书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另据考古工作者从茶树化石中的发现,强有力地证明我们的祖先最早发现茶叶、栽种茶叶的。到秦汉时期,已开始以茶作为饮料,到了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问世,茶叶的加工、品饮才形成系统理论,上升为“中国茶文化”,给我们留下了一份珍贵的遗产。茶文化影响深远,英国最早向中国进口茶叶,俄国的茶叶也是中国人去种植的,日本的“茶道”也是从中国输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