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因为职业的特殊性,记者所制造的产品不仅影响到一个个体.而且还会影响到某个领域.某个社会群体甚至整个社会。所以,记者的职业意识,不仅决定着所报道的事件是否真实、公正,并经受住客观的验证,而且能折射出记者的责任、品格、新闻敏感、价值取向判断。  相似文献   

2.
陈媛媛 《新闻前哨》2003,(12):37-38
突发事件,事发突然,出人意外,特别引人关注,具有极高的新闻价值。迅速、准确地捕捉突发事件是对记者能力的考验。突发事件时间、地点、性质事先无法预测,记者往往来不及准备就与它不期而遇。在这种情况下,记者在事发一瞬间对事件的反应更多的是凭借本能的直觉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3.
柏虎斌  潘文俊 《视听界》2001,(5):26-26,21
凡是记者,都知晓采访角度。但是,如何选择采访角度,并不是每一个记者都十分清楚的。本文想就这个问题作一点探讨,以期“抛砖引玉”。采访角度,意指记者从什么方向,通过什么途径或用什么方法去观察分析和挖掘新闻事实。在新闻实践中,记者应选择什么样的采访角度,依靠于对事物现状、历史和内在联系的了解和把握。本文所说的价值取向,是对新闻事实的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评定的一种选择,是记者对采访对象、事物现象本身价值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与综合性报纸相比,行业报的价值和优势在于它的新闻报道角度更专业,内容更具深度。这至少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报业竞争的结果,一个是行业报特性所决定。如今,报业竞争非常激烈,各报抢新闻的势头也愈演愈烈,不仅有日报、晚报,还出现了午报、晨报,可以说新闻时时在发生,报纸时效性也在步步提高。当某一新闻事件发生后,读者可以从多个新闻渠道了解新闻事件的进程,于是,有人说,行业报在时效性上与日报、晚报相差甚远。还有什么必要放“马后炮”呢?  相似文献   

5.
一些社会新闻之所以走入误区,是因为记者编辑选择新闻的标准不是其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而仅仅为了满足受众的心理需要。单纯追求商业利益日益腐蚀着新闻传播者应有的道德观念。[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和现实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生新闻,与其说是一种新闻样式、新闻体裁,倒不如说是一种新闻操作的理念,是在操作上对新闻本质的回归或还原,即“它是一种针对新闻媒介和记者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王明光 《新闻实践》2007,(10):40-41
记者在众多的新闻事实和新闻事件中判断新闻价值大小,靠的是平时的不断学习和实践培养以及对经验教训的积累总结,而逐步确立起来的一种行为定势,即对客观新闻事实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这种对新闻事实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就是记者的新闻价值观。什么样的新闻价值观,对新闻事实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总看法和总评价。这种以某种新闻价值观来作为自己行为和认知评判依据或标准就是新闻价值取向。不同的新闻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9.
对电视民生新闻热的冷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生新闻是近来中国电视界颇为热门的一个名词,全国各地方电视台都在竞相开办此类节目,并将其作为新闻改革的方向和提高收视率的新的增长点。正如著名学者李幸在其《十年来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一文中指出的那样,中国电视正在经历第三次革命,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各地方台都出现了一种叫民生新闻的东西。这种民生  相似文献   

10.
曾获普利策新闻奖的美国记者富兰克林说:“用故事化手法写新闻,就是采用对话、描写、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突现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因此,新闻故事化,就是记者在新闻写作中发掘新闻事实中的故事因素,以讲故事的形式表现新闻事件。  相似文献   

11.
王倩 《青年记者》2006,(9):62-63
新闻选择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手段,它是指人们在特定的传播环境下,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对新闻传播内容进行的搜寻、比较和确认。按照主体和内容的不同,新闻选择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传播者在采写、编辑阶段对事实和稿件的选择,二是受众在新闻阅听阶段对作品的选择。其  相似文献   

12.
本论文从新闻事件原因分析的前提,即价值中立还是价值预设;新闻事件原因分析的修辞,即主要原因还是重要原因;新闻事件原因分析的目的,即为了理解还是为了解释等三个历史向度,论述了传播者的价值取向对新闻事件原因分析的渗透与支配,并讨论了由此带来的受众对新闻事件真实原因认识上的可能遮蔽。  相似文献   

13.
夏兆惺 《新闻窗》2014,(2):92-92
一、民生新闻现场报道中出镜记者的要求和作用 在民生新闻现场报道中,出镜记者具有引导和把握报道的作用,在新闻事件发生后的现场报道中作为介入的主导,通过自身的表情、语言、形象、声音等进行信息的传递。此外,出镜记者还应对舆论导向和如何及时、准确、真实的将新闻事件的还原进行掌握。  相似文献   

14.
周俊 《青年记者》2012,(10):39-42
职业意识 1.传媒假事件是由传媒采编部门或记者策划并作为新闻进行报道,具有公共关系性质(包括记者的个人职业主义动机)的一系列活动.这与其他社会组织或传媒内部公共关系部门策划和实施的一般假事件不同,是由传媒采编部门或记者自编自导自演自播的.① “假事件”(pseudo-event)一词起源于美国历史学家丹尼尔·布尔斯廷(Daniel Boorstin)的著作《形象》(The Images).  相似文献   

15.
吕玉玲 《青年记者》2008,(14):71-72
传媒的新闻价值取向就是传播主体在新闻价值创造活动中,所持有的倾向于某种价值选择的信念,决定着新闻价值创造活动的主导方向.传播者(传媒)的社会背景、知识体系、文化品位等个人因素,以及媒体所代表或追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等,都影响着传媒的新闻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记者型主持人队伍的发展,一方面是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源于他们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下面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仅就记者型主持人的综合素质谈几点粗浅看法。首先,记者型主持人要做好现场报道,必须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切忌仓促上阵。  相似文献   

17.
记者的新闻敏感来源于记者对新闻事件的深入理解。新闻的价值要靠记者的眼睛去发现,然而,并不是所有记者都能很好地发现新闻事件的最大价值。社会生活纷繁复杂,记者只有深刻地了解社会,把握社会,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判断出新闻事件的价值所在,并使新闻事件在报道中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前段时间,关于南京长江大桥“跳桥事件”引发的报道,如果记者能够对新闻背景进行全面的了解,也许报道的社会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18.
周文志 《新闻窗》2010,(6):128-128
有人说,新闻敏感性是记者迅速准确地识别事实新闻价值的能力,是记者在长期的新闻工作实践中培养锻炼出的一种特殊素质。记者的新闻敏感是对新闻事件的分析、判断、预测、  相似文献   

19.
宋洪昌 《青年记者》2007,(10):35-36
一次,某电视台播出了一条一个11岁的女孩被继父奸淫的新闻。面对记,女孩的母亲痛心地述说着女儿遭遇的不幸。但是,让我感到意外的是,接下来电视里出现了记采访被奸淫女孩的画面。虽然女孩的面部大部分被做了马赛克遮挡处理,但是我相信,女孩身边的人或熟悉女孩的人一定会通过画面认出这个女孩。[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李答民 《新闻知识》2005,(12):75-76
近年来在新闻报道中,以数字体现新闻价值的独特报道形式愈来愈被各种媒体广泛重视与运用。通过数字观其价值才会表现出强大的影响力和说服力,并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数字新闻与精确新闻日益受到编辑记的重视,充分说明数字所含有的独特新闻价值的广泛延伸与发展空间,其主要是运用社会调查、统计分析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对新闻事件进行材料研究或数量的定量分析研究并以精确的形式表达新闻事件的内在本质和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