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肖川这个人     
刘良华 《师道》2009,(10):12-13
肖川是个怪人。我受不了他。估计没几个人能够受得了。 偶尔看他的书,也偶尔看他的文章。不想看多了,怕受他的毒害。他曾经写过一些正经的学术文章,后来不写正经文章了,把文章弄得花里胡哨的,又执意骂人。他的文章少有不骂的时候。  相似文献   

2.
读书的人     
读书的人,有两条命,有两个嘴。不读书的人,仅有一条命,一个嘴。读书的人,不但嘴可发言,笔也可以说话。不但生在世上是活着,躺在土里还是活着。因为他的著作,若得流传下去,他的骸骨,纵然化为灰尘.他的文章还能替他宣讲。可见,读书的人的第二个嘴,能永远不烂,第二条命,能永远不死。  相似文献   

3.
有一个青年,大学毕业后一心想当个编辑,但总被人拒之门外。于是,他想自己得先拿出一鸣惊人的想法或作品来,作为应聘的资本。他边找资料边思考,当看到有些文章很长时,他的想法出现了:把长文章压缩为短小精悍的文章不更好吗?为什么不能办一份杂志,刊登压缩的文章,让人们花最短的时间了解他们想知道的一切呢?于是,青年自办杂志的设想日趋成熟,并且准备好了第一期杂志样本。 他给好几个出版商去信说明自己的设想,要求很低,只要人家雇他当个编辑就行。  相似文献   

4.
第一次接触林清玄,是在《读者》上看到一篇名为《清而不玄林清玄》的文章。清,说的是林清玄的文章清新淡雅;不玄,则是说他的文章明白易懂,从不故弄玄虚。从此,"林清玄"这三个字便印在我的脑海里。看他的书,轻松自然,不经意间,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在最细腻的内心感觉中把你感动;走近林清玄,书如其人,随和、亲切,无拘无束。时时读一下他的散文,会让自己的心灵有个安静的处所。  相似文献   

5.
杨扬 《中文自修》2001,(4):52-53
不知道你听到郁达夫这个名字时,你最想了解些什么?他的作品大都已经出版,回忆他的文章也是数不胜数。但为什么人们至今还对他以及他的作品感兴趣呢?  相似文献   

6.
真相     
《同学少年》2016,(5):12-13
<正>仅凭一个人的文章就能断定他的人品好坏吗?特别是现在这个网络时代,又有多少人说的是真话呢?一个人写的文章能反映出他的人品。但是用文品来衡量人品,我认为是不恰当的。因为文字本身是不确定的,既可以是真情实感的流露,也可以是  相似文献   

7.
《小读者》2008,(5)
有个孩子不爱学习,经常不停地捣乱,老师和同学都很讨厌他。只是有一次,语文老师拿着他的作文问:"这是你自己写的吗?"他点了点头。老师怀疑地对他说:"抄来的文章  相似文献   

8.
文章的修改需要逐步积累经验,不可能一蹴而就. 在写作上,凡是有修改能力的学生,一般不需要教师操心.这类学生的阅读量比较高,有一定的经验,有能力看出文章的长短,往往也能在写作之后发现自己文章需要修改之处,有时,只要在他的作文原稿某处打个问号,他也能很快地想到所存在的问题,能迅速地领会教师的批改意图.  相似文献   

9.
麦金基于对大脑性质的认知封闭断言心身问题无法解决。通过分析他的论证结构和前提假定,文章指出了麦金的三个问题:一是他的论证存在推理谬误;二是他提出的认知封闭所涉及的三个命题都是不成立或不能确定的;三是他的前提假定本身是不可能的。所以,麦金的神秘主义意识理论是缘于他论证过程中的一些错误推理和不合理假定。  相似文献   

10.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里有个故事,说有个士子于去恶平日不爱读书,只管将一篇篇文章焚化成烬,吞进肚里,以此代读。他于是便能倒背如流,文思骏发,下笔成章。但这只是个虚妄的故事,不足凭信。陆放翁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他认为天下好文章都是无成  相似文献   

11.
第一次接触林清玄,是在<读者>上看到一薷名为<清而不玄林清玄>的文章.清,说的是林清玄的文章清新淡雅;不玄,则是说他的文章明白易懂,从不故弄玄虚.从此,"林清玄"这三个字便印在我的脑海里.看他的书,轻松自然,不经意间,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在最细腻的内心感觉中把你感动;走近林清玄,书如其人,随和、亲切.无拘无束.时时读一下他的散文,会让自己的心灵有个安静的处所.  相似文献   

12.
亚理士多德说过,文章要有说服人的效果,应该从理性、情感和伦理三个方面诉诸读者。他说的理性诉诸,是指用逻辑力量影响读者的认识;他说的情感诉诸,是指用艺术力量激发读者的情感。文章的这两种情况大家都比较熟悉,只是平时不  相似文献   

13.
报上有些大块文章为什么没人看,或者看后留不下印象呢?主要是没有新话。写这种文章的人,当他看别人的此类文章时,也不满意,但他自己写出来仍然这个样子,总走不出这个可悲的怪圈。不是他不想,而是他想不到突破点,想不出新话, 更不用说新结构、新语言。天下文章一大抄,大约95%  相似文献   

14.
诱惑     
诱惑刘胜民秦厂长让面来考虑考虑,说两天后给他个准信儿。考虑?颜来想,还用着考虑吗?就他每月挣那几个死工资,塞牙缝儿都不宽余。怎么?给你秦厂长当秘书,不就是平常写个发言稿,一年写几篇歌功颂德的文章,每月就能给500块?500块呀,这数目对于颜来来说,不...  相似文献   

15.
例文秀才吃包子从前有个秀才,不论写什么文章,总是空话连篇,写得很长很长。别人给他提意见,他不但不听,还说别人没本事。他老婆看不惯,就想暗中找机会教训他。有一天,这个秀才想吃豆沙包,就叫他老婆给他做。他老婆就给他包了一个很大很大的包子。秀才见了,十分高兴,心想,包子里一定有不少豆沙馅。豆沙包熟  相似文献   

16.
一个人如果长得明筋亮骨,血肉丰满,这个人就有好的体魄,充满生机和活力。文章也一样,筋骨可视为框架,血肉则为文章的内容。乔丹是个众所周知的名人,是个纵横篮坛的著名球星。提起乔丹,没有人不想到他在篮球场上矫健的身影,可作者偏偏把视点放在他的眼泪上,这个点题就很新颖、作品一开头就把全文的"筋骨"摆了出  相似文献   

17.
在看《作文大王》的mm和gg们,快来看我的文章吧,不看就亏本啦。让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吧:从前,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人,他在讲故事。他讲什么故事呢?他讲的是:从前,山上有座庙,  相似文献   

18.
小语第十一册第 1 0课《凡卡》 ,主要写 9岁的凡卡在城里当学徒 ,忍受不了“连狗都不如”的生活 ,写信给爷爷 ,哀求他带自己回去的事 ,揭露了沙皇统治下白俄时代穷孩子的悲惨命运。文章最后写道 :凡卡把一封没贴邮票 ,没有写清地址的信寄出去后 ,满怀希望做了一个甜美的梦———梦见爷爷坐在炕上念他的信。这种结尾暗示凡卡的爷爷将收不到他的信 ,所以他的愿望只不过是个美丽的梦 ,是不可能实现的。如果凡卡的爷爷收到了他的信 ,他的悲惨命运是否就可以改变了呢 ?为了深化主题 ,使学生更深刻了解文章的内容 ,我逆着文章思路 ,给同学们留了个…  相似文献   

19.
采访时间 :2000年3月16日采访地点 :中南工大专家楼十四幢201房采访人 :本刊记者龚鹏飞被采访人 :中南工大经管学院教授陈赫中南工大化学系教授罗声球中南工大文法学院副教授彭小平采访缘由 :3月初 ,记者看了一位小学六年级学生写的文章《一举两得》 ,很不平静。这位小学生的文章是自由命题 ,他写了他班上一个同学装病的事 ,透出了一个重要的主题 :小学生需要关心 ,需要爱护 ,否则 ,会有很多难以预料的后果发生。记者还看了这名小学生的其他文章。如《后羿射日》 ,他就写了后羿一次射日时 ,九个太阳不但不逃跑 ,还向他迎面走来 ,…  相似文献   

20.
李育善新出的散文集《山里的事》收入文章近八十篇,这些文章都是作者写他的家乡商洛风土人情的。我读了这部地域色彩很浓的集子,一个强烈的感受就是作者通过他记叙的一个个人物和故事,将陕西商洛地区当下那勃勃生机的生活风貌和发展态势呈现了出来。乡土风情素来是作家喜欢描写吟咏的对象,跟许多作家站在家乡之外写家乡不一样,李育善笔下的风土人情更具鲜活味儿,他的这些文章就像是这块土地上生长出来的瓜果树苗,青枝绿叶,葱翠可爱。这是因为作家从没有离开过这片土地,他是时刻与这片土地联系在一切的,他的根,他的爱都在这片土地上。他以一颗虔敬的心,记下了这片土地上一个个人物的生活和命运,他们的欢乐以及烦恼,让我们感觉到这一切都是正在上演的一幕幕活剧,这是一个立体的活的商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