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多离异家庭的子女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其心理健康情况受到抚养人的直接影响。离异家庭青少年子女往往会产生被抛弃心理与失落心理、缺乏安全感、愤怒的心理和攻击的行为、行为退缩和逃学厌学等问题,作为家长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认识,同时还要关注孩子的心理感受,给孩子创造一个爱的氛围,帮助孩子处理好与学校的关系,适应新的家庭环境,使离异家庭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的单亲家庭正在不断增多,家庭结构的改变、家庭成员的远离给这些家庭中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使孩子的心理、学习、行为等方面的发展都受到了制约。虽然这些成长于特殊家庭的孩子在学校学生中所占的比例不高,但由于他们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在心里、行为等方面容易出现问题,因此对于他们的心理教育长期以来一直是学校心理教育的一个不大不小的课题。一、家庭离异对子女的心理伤害毫无疑问,家庭的破裂对于子女的成长是巨大的消极因素,这些孩子的心理会因为家庭结构的变化而发生很大的变化。一般来说,离异家庭的孩子在学习、行为、心理…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离异家庭越来越多.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与行为问题逐渐成为研究关注的焦点。文章重点介绍了父母离异对子女的影响.离异家庭子女适应不良的原因及对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婚姻家庭观念的改变,离异家庭逐渐增多,离异家庭子女的健康成长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父母离异会给子女的心理与行为造成一些严重影响如情绪问题、人格问题及行为障碍等。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关注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5.
刘先华 《培训与研究》2010,27(3):95-96,104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婚姻家庭观念的改变,离异家庭逐渐增多,离异家庭子女的健康成长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父母离异会给子女的心理与行为造成一些严重影响如情绪问题、人格问题及行为障碍等。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关注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的单亲家庭正在不断增多,家庭结构的改变,家庭成员的远离给这些家庭中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使孩子的心理、学习、行为等方面的发展都受到了制约,这些成长于特殊家庭的孩子在学校生理教育中的一个不可忽略的重点。本文首先分析了特殊家庭可能导致的对子女心理行为问题,进而总结了对离异家庭的孩子进行心理辅导的方法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将离异家庭子女同完整家庭子女相对比,着重研究离异家庭于女某些心理特点和变化规律。同时,为家庭和学校如何关心教育离异家庭子女以及制定有关政策的部门提供心理学依据。而且,也能帮助那些已经或将会成为孩子父母的人们,在对待和处理家庭或婚姻矛盾时,应理智与谨慎,减少苦果的酿成。  相似文献   

8.
对离异家庭子女教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蓓 《教育教学论坛》2011,(29):237-238
本文通过对离异家庭孩子的心理进行分析,找出很多离异家庭的孩子因为家庭的不完整而导致的再学习、行为上的不足,甚至不乏违法犯罪的事例,并且建议在学校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活动,教育、帮助这些孩子,让他们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9.
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缺陷与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父母离异给子女的心理造成极其严重的消极影响.这种影响既表现在子女的认知、情绪和行为方面,又表现在性格和社会适应方面.家庭、学校和社会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维护和促进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离异家庭的增多,离异家庭中孩子的教育问题和心理保健越来越受到关注。离异家庭不同于一般家庭,只具有"部分家庭功能",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在家庭离异的过程中都深刻体验到分离的煎熬。离异家庭是由于父母婚姻破裂而导致解体的家庭。其不良后果是多方面的,例如子女的生活问题、发展问题、教育问题,特别是心理健康问题等。  相似文献   

11.
刘志芳 《成才之路》2020,(6):142-143
离异家庭的日渐增多使得离异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已经上升到重要的社会问题,关爱和疏导离异家庭的孩子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必须用真心、爱心、耐心和细心引导、鼓励、帮助这些离异家庭的孩子,并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问题合理施教,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学生更好地成长。文章对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疏导方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父母离异后,其子女首先起变化的是情绪情感。他们既有愤怒、失望、焦虑,也有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离异家庭子女情绪情感的变化有着相似的趋势,大致要经历六个过程: 1.愤怒、痛苦。父母离异初期,孩子心理上受到极大伤害,极易产生恐惧、愤怒、羞愧及攻击性行为。这种行为一般要持续3~6个月,有的可能达一两年之久。 2.精神亢进状态。在强烈悲痛  相似文献   

13.
单亲、离异家庭给子女的心理、品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心理自卑、行为孤独、情绪郁闷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单亲、离异家庭爱的缺失,社会的世俗观念和学校工作的忽略。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的离婚率悄然上升,家庭离异学生的教育问题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与关注。家庭离异学生较正常家庭学生更容易出现性格孤僻、自卑、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无论是父母、教育者还是社会都应该关注家庭离异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帮助他们获得健康的心理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离婚率的上升,离婚家庭子女的教养问题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心理学家调查发现,父母离异会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多方面的消极影响。这些孩子的行为问题和情绪困扰明显多于正常家庭的孩子。一些夫妻离异届即反目成仇,各自在孩子面前数说对方的不是,搞得孩子痛苦不堪。7岁的小奥本来是个健康活泼的孩子,可近半年来他深沉得像个思想家。原来爸爸妈  相似文献   

16.
随着离婚率的上升 ,单亲子女越来越多。单亲子女由于缺乏健全的父母之爱 ,在心理上受到一定的影响 ,常常导致他们行为的偏失和性格缺陷 ,所以 ,对单亲子女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单亲子女的特殊情况表现在以下几点 :①父母离异后 ,子女随父亲。孩子失去了与母亲朝夕相处的机会 ,得不到母亲无微不至的关怀。父亲一般忙于工作和赚钱 ,很少问津孩子的心理需求和日常生活。在孩子尚未具备独立思考、明辨是非能力的时候 ,得不到家长适时正确的指点 ,孩子的行为易发生偏失 ,加重了孩子内心的挫折感 ,相当程度扼杀了孩子的进取心。②父母离异后…  相似文献   

17.
父母离异对孩子造成的心理伤害显而易见.如果在学生心理急剧变化时期没有得到较好的辅导和干预,他们就可能长期沉溺于这种阴影.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帮助离异家庭的孩子走出心理阴影的重任,从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进行有效干预,并建立起家庭、学校、社会三方联动的干预机制,更好地进行帮助,让他们拥有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  相似文献   

18.
<正>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是学校教育中一个很值得关注的问题。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因父母离异而苦恼的孩子,在情绪和情感方面存在问题,他们通常表现为抑郁寡欢、心事重重,容易激怒,与同龄孩子关系紧张,甚至自暴自弃,产生心理和行为的偏差,学习成绩显著下降……他们缺乏安全感,心理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扭曲。如果在这个期间不抓紧教育和指导,掉以轻心,放任自流,未来发展很难预料,普通儿童如此,聋哑孩子更是如此。我们班级  相似文献   

19.
离异家庭子女性格研究及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离婚率的上升,离婚家庭子女的教养问题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心理学家调查发现,父母离异会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多方面的消极影响。我们应该针对离异家庭子女的特点,为他们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采用积极有效的教育方法,使他们同所有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詹群燕 《教书育人》2012,(14):63-64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子女健康成长的摇篮。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离婚率逐步提高,离异家庭日趋增多,势必会导致离异孩子的增多。每次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总有四五个孩子的父母离异,以后逐年增多,曾经带过一个班级到小学毕业时竟达到十多个单亲孩子。这些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有的变得孤僻内向,不愿与人交流;有的变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