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叔本华和尼采以来,西方思想界就从未停止过对主体的批判,到了后现代,主体被明确地宣告死亡。当代新马克思主义和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便是这一理论的两支重要力量,新马克思主义将主体变成了没有思想的身体(肉体),后结构主义则侧重对主体神话进行解构和还原。但是,和很多理论一样,主体死亡只是西方后现代语境下的产物,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中国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现代性才是我们理论话语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2.
刘爽 《河南教育》2011,(2):63-64
西方女性主义翻译思想是女性主义与翻译相结合的产物,也是继西方各种后结构主义理论引入翻译研究后翻译的又一次重大突破。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颠覆传统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然而,目前它在中国境内还处于介绍阶段,发展缓慢,影响较小,对其理论的批判性研究成果更是缺乏,处于比较边缘化的地位。可见,由于中西方在文化传统、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差异,在引进、吸收西方女性主义思想的同时,要根据我国翻译界的实际,与具体情况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巴赫金对话理论的修辞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赫金(M.M.Bakhtin)学术思想的核心和精髓是对话理论,其主旨在于强调一种积极的、崇尚个性、注重平等参与的人文精神,对话思想贯穿于他的语言学和符号学思想。虽然巴赫金不是修辞学家,但他有关修辞学的陈述都倡导将修辞学解释为对话,从而确认了话语的各种形式。巴赫金的对话概念极大地发展和丰富了修辞学传统,由此而形成的对话修辞学将巴赫金作品中和现代文化理论中所形成的新的概念应用于修辞学传统,给传统修辞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巴赫金的对话修辞学是一种检测我们与他人的观点以及检测我们自身的手段,尤其是对我们个体的和文化的差异的一种检测。从修辞学的视角来探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有助于对其理论能进一步加以审视和理解。  相似文献   

4.
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教育观的演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作为当代西方世界中影响巨大的思潮流派 ,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以其独特的方法论思想和要求 ,对语言学、文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教育学等研究领域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本文在揭示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主要特征的基础上 ,探讨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的知识观、课程观、教学观等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法国的后结构主义哲学是时代的产物,其批判地吸收了尼采、马克思、弗洛伊德、现象学及结构主义的思想。后结构主义哲学思潮包括解构主义哲学、后尼采主义权力理论、后结构主义精神分析理论、后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后现代社会理论,在挑战权威和追求多元化的思维方式方面提出了富有价值的思想,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巴赫金文化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非常复杂。其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现在成为“难解之谜”,而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之间则存在既相互影响又彼此平行的复杂关系。本文从“巴赫金的民间文化与西马的大众文化是何关系”、“狂欢化理论何以成为‘肯定性的大众文化理论’”、“狂欢与日常生活之间是何关系”等几方面对巴赫金狂欢化理论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进行了比较和辨析。  相似文献   

7.
《作者之死》是巴特从结构主义思想向后结构主义思想过渡的产物,其背后蕴含着复杂的矛盾。"作者之死"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西方文艺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不仅预示着一场思想的革命,一种理论的转向,一种新的视野与方法的诞生,同时也宣告了一个"写作"时代的来临;它早已超逸出文学的狭小疆域,而成了后时代的一种文化"症候"。  相似文献   

8.
在当代文化理论与批评中,既极具争议又极富活力的理论可能非“狂欢”和“民间”莫属了。在西方学术界,一方面,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不断被各种新潮文化理论所重新阐释,引之为强有力的理论资源,如约翰&;#183;多克甚至直接用“狂欢”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化”的代名词;但另一方面,围绕巴赫金狂欢理论的史学依据之争又成为对其理论合法性最具要害性的质疑。与之有关的争论,近年来随着巴赫金在中国学界中的持续升温也不绝于耳,视狂欢理论为巴赫金理论想象的神话的批判和反批判一直持续到现在。  相似文献   

9.
巴赫金文化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非常复杂。其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现在成为“难解之谜”,而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之间则存在既相互影响又彼此平行的复杂关系。本文从“巴赫金的民间文化与西马的大众文化是何关系”、“狂欢化理论何以成为‘肯定性的大众文化理论’”、“狂欢与日常生活之间是何关系”等几方面对巴赫金狂欢化理论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进行了比较和辨析。  相似文献   

10.
在介绍后结构主义之前,研究者必定无法绕开结构主义。结构主义于20世纪50年代产生于法国,随后在俄罗斯、美国等地发展成熟。结构主义凭借其独特的结构思想和方法论,广泛应用于哲学、语言学、历史学、社会学、精神分析等领域,对西方思潮的发展产  相似文献   

11.
<作者之死>是巴特从结构主义思想向后结构主义思想过渡的产物,其背后蕴含着复杂的矛盾."作者之死"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西方文艺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不仅预示着一场思想的革命,一种理论的转向,一种新的视野与方法的诞生,同时也宣告了一个"写作"时代的来临;它早已超逸出文学的狭小疆域,而成了后时代的一种文化"症候".  相似文献   

12.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是建立在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误读的基础上的。阿尔都塞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代表,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在很多方面进行了丰富和发展,这一建树在其思想建构中尤为重要,但是他最终背离了捍卫马克思主义的初衷。文章试图从四个方面把马克思与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进行比较,从而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更好地指导当前中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从形式主义到现在:意识形态叙事的谱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识形态叙事的理论探徽要求把叙事学的开端追溯到俄国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叙事学把形式结构与意识形态对立起来,后经典叙事学对两者的关联性给以足够重视,在这一转变中巴赫金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巴赫金不仅对叙事的意识形态研究提供方法论基础,还提供直接的工具和切入点,其"话语"理论以"声音"为指称或直接或修正的进入后经典叙事学,显示出巨大的意识形态阐释能力.  相似文献   

14.
弗莱处于诸多文化因素构成的文化"场"中,这促使他成为了文化批评家。弗莱批评理论与荣格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新历史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同中有异,有着独特的整体性文化批评倾向。弗莱批评理论兼具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双重性质。  相似文献   

15.
意识形态理论是美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命题。电影作为一门短史艺术样式,100多年来得到飞速发展。电影的意识形态性阐释在现代西方理论视域中是建立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后精神分析学说的基础上的,这些理论家通过“根据征候阅读”、“神话模型”、“逻各斯中心”解构、无意识“镜像”等概念的创造性运用,从理论上阐发和解剖了影像艺术背后深潜的文化政策谋略对现当代西方社会秩序的监控。  相似文献   

16.
薛凌 《考试周刊》2012,(19):10-12
从普罗普到热奈特,西方的经典叙事学从发端、发展走向全面繁盛,涌现出包括布雷蒙、格雷玛斯与托多洛夫在内的一批经典结构主义叙事学家,他们在不同层面,从不同角度丰富着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存在纬度。本文以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为主要分析文本,试图在同一文本的比较中发现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发展脉络与范式的演进轨道,探讨其主要成就与局限.  相似文献   

17.
叙事学和文本的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构主义叙事学于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结构主义发展比较强劲的法国,迅速扩展到其他国家,成为国际性的文学研究潮流。80年代后,由于文化——社会批评的崛起,叙事学研究受到冷落。90年代以来,西方又兴起了“新叙事理论”,从西方诗学领域和社会学哲学领域大量吸收新的理论,形成了叙事学的复兴。对叙事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它和相关理论的交叉和借鉴进行整体观照,有助于正确把握“新叙事理论”。  相似文献   

18.
巴赫金,一个传奇性的人物,其多舛的命运似乎更加重了他作为思想家的理论地位。西方艺界曾为他先知般的理论敏感而轰动、争议。随着西方艺思想的不断引进,中国语境之中,巴赫金的一系列思想如“对话”、“狂欢化”理论逐渐得到系统阐述。“对话”理论频繁出现于理论家的口端笔际,学刊物中更是数见不鲜。面对诸种矛盾、分歧及权力运作,“对话”因采取一种心平气和、严肃公允的理论态度。承诺一种充满弹性、皆大欢喜的结局,而似乎成了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但任何一种理论的过度征用必然导致它自身的萎缩,“对话”理论正面临着本体化的危险。不仅如此。巴赫金语境下的“对话”理论自身,也并非无懈可击的自足体,细考之下,  相似文献   

19.
巴赫金与昆德拉的小说理论,形式上虽有体系严整与随笔散论的差异,但其精神实质、思想内涵、价值理念却极为相似相通。他们的小说理论都建构在对存在本质的思考和对西方文化批判的基础上,具有文化诗学的特殊价值。他们都以维护人的自由、重建和高扬人的主体性为理论核心,深入揭示了西方小说的文化特质,强调小说的文化批判和文化建构功能,赋予小说以文化拯救的严肃使命。本文通过对二者理论的相互阐发、比较印证,以期达到对其理论价值的发掘整合。  相似文献   

20.
李晓光 《柳州师专学报》2006,21(1):58-59,77
巴赫金是西方20世纪怪诞风格研究的理论大师,他从怪诞与民间诙谐文化、狂欢化这一整体出发,对怪诞做出了独特的阐释。在对怪诞现实主义的理论阐释和分析的过程中,巴赫金在很多方面都论述到怪诞现实主义肯定和否定共在,颠覆性和再生性并存这一双重性。这种双重性认识是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颠覆和解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