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孟航宇 《新闻窗》2015,(3):71-72
网上博物馆(Online Museum)又称虚拟博物馆,是近年来兴起并广泛建设的博物馆新形态。2009年6月,贵州民族文化网上博物馆依托"多彩贵州网"(原合作方为金黔在线)开通运行,5年多来,该馆运行正常并展现诸多传播优势。在此基础上,笔者倡议"网上生态博物馆(Online-Ecological Museum)的建设理念。一、生态博物馆和网上博物馆的含义及特点生态博物馆(Eco-Museum)概念于1971年诞生于法国,倡导者是  相似文献   

2.
生态博物馆理论在贵州的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博物馆对于我们来说是一张白纸,只是到了1995年初经中国博物馆学会常务理事苏东海先生的引见,才使得国际著名的生态博物馆学家约翰·杰斯特龙先生不远万里来到贵州。在以苏东海先生和杰斯特龙先生为首的中挪博物馆学家组成的课题组,经过实地的考察,制定了在中国贵州建立生态博物馆的可行性报告,国家文物局和贵州省政府决定,在贵州六枝梭戛苗族社区建立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在筹划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的第一阶段中,对在苗族地区建生态博物馆的问题在贵州也有争论,甚至有持否定意见者,对于一种新的理论和概念的引进,有争论、有否定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贵州生态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朝相 《中国博物馆》2002,(4):62-63,79
贵州生态博物馆群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本情况。自1998年10月31日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贵州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建馆以来,十分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遗产抢救采取了文物行政、文博专家和生态博物馆社区村民相结合的组织形式。文物行政的任务是组织和制定遗产保护的工作计划以及相关的后勤服务。  相似文献   

4.
无形文化遗产与贵州生态博物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分析了贵州生态博物馆群所在社区的化特性,认为它产生于最初始的一种社会、经济、行政以及宗教需要,并能过与默默自然环境的相联系或相适应而发展到目前的形式,它在当今与传统生活方式相联系的社会中,保持一种积极的社会作用,而且其自身演变过程仍在进行之中,同时又展示了历史上的演变发展,是典型的无形化遗产。贵州生态博物馆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无形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贵州生态博物馆也只有从根本上意识到无形化遗产对于它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才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堂安的父老乡亲们:远道而来的挪威客人们: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是个好日子,堂安生态博物馆正式建成开馆了! 今天是个好日子,由中挪合作共建的贵州生态博物馆群因堂安生态博物馆开馆典礼而胜利建成,中挪双方在博物馆领域长达十年的友好合作项目也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6.
生态博物馆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语“生态博物馆”已经被应用于保护和诠释某特定范围的有形遗产和无形遗产项目的广泛范围。生态博物馆理论家已经指出生态博物馆的几个特点,包括原地保护、分区诠释和扎根于社区居民。然而,现在有一种泛用此术语的趋势——有的完全是一种行销方式——由于缺乏生态博物馆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印度生态博物馆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有丰富的人类化多样性和自然多样性遗产,为了确保可持续性和发展,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印度开始了生态博物馆理论研究。其核心内容是关于化和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问题,探讨社区、遗产和发展的关系。一些博物馆学家选择了一些适宜建立生态博物馆的社区进行了研究。1999年1月,在毕德卡(Bedekar)教授的领导下,在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建成了考莱社区博物馆(Korlai Community Museum)。此生态博物馆得到国内外公认,也是至今印度仅有的一个生态博物馆。今天,有一些生态博物馆项目正在策划和创建之中,特别是在印度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8.
贵州生态博物馆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贵州生态博物馆的诞生如果从1995年中挪博专家到贵州考察算起的话,那么,到了2005年已经整整十年了。回顾十年来走过的历程,对于总结过去,开拓未来,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9.
生态博物馆与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的文化遗产界和博物馆界对生态博物馆的讨论日渐深入,这种新的博物馆理念和类型也被逐渐运用于不同的学科领域和遗产类型中。随着国际社会对农业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日益重视,作为亚洲第一个引进生态博物馆,同时又是世界农业遗产大国的中国,对生态博物馆在农业遗产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方面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也倍加关注。目前我国已建成的生态博物馆无一例外是以传统农业社区为基础的。本文从生态博物馆与农业遗产保护事业的共同关注、生态博物馆在农业遗产保护事业中的价值,以及农业社区生态博物馆建设的规划与运行三个方面,对二者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引言二十世纪是西方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众多博物馆学理念与思想迸发的时代。1971年,法国博物馆学家雨果·德·瓦兰(Hugues De Varine)率先提出了"生态博物馆"这一名词。时至今日,生态博物馆概念的提出已经历了近五十年,并在英国、瑞典、加拿大和中国等地生根发展。作为新博物馆运动的产物,生态博物馆不仅是一种博物馆新形式,更是不同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