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敦煌社邑文书辑校》仍旧存在着诸如错录、错校及该出校而未校的诸多问题,文章参照原卷复印件,校正了原释文的一些阙误,以资学界进一步研究利用。  相似文献   

2.
唐宋时期的邑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邑社为中国古代广传之民间组织。唐宋时期的邑社既受限于前代结社风气,又受到历史环境限定,自成体系、别具一格。其社规、社约式的结社方式、繁多的种类、丰富的组织活动、组织的世袭性、社众的平等性、女人社的大量涌现,以及与寺院的微妙关系无不印刻着历史烙印,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3.
赵州陀罗尼经幢基本保存完整,建筑构件形制明确、刻经文字内容清晰。根据幢身所刻《大宋赵州南关厢邑人等重特建幢子相轮记》,现存经幢应建于宋景祐五年(1038),而城楼式宝盖、栌斗出正心枋并隐刻泥道栱等具有唐、五代特征的做法表明,该建筑很可能存在一个旧有的原型。题记中的题名包括邑社成员、军人军属、地方官员等,反应了北宋佛教活动的社会化、世俗化倾向。  相似文献   

4.
"色物"常见于敦煌社邑文书,指社人在丧葬互助中赠送或借给丧家的布帛绸缎等纺织品。由丧家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决定,丧葬中"色物"的具体内涵有高低贵贱不同。丧葬中社人缴纳"色物"的数量很大,这些"色物"主要用于购置棺木、支付薪酬等方面的丧葬开支。敦煌文献中又有"色布"、"色绢"、"色緤"等词,这些词中的"色"不强调颜色义,可能是受"色物"一词的影响而产生。  相似文献   

5.
于李丽  卢金 《文教资料》2009,(35):33-34
敦煌社邑文书是敦煌书中内容最杂、名目最繁的部分,也是最有研究价值的部分.它对于我们了解敦煌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具有重大的史料价值。许多学者已经对此作过释录.但是对同一卷子的录文又各有不妥之处。今选取几卷.参照各卷录文和原卷进行比较校勘,以期使录文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敦煌社邑文书中的"枝罗、枝萝、亲罗"、"坛会"、"坛戒"、"垂慈"、"邑仪"等词语作了训释.  相似文献   

7.
《敦煌社邑文书辑校》交付出版以后,又陆续新公布了不少敦煌文献,本文对新公布的敦煌文献中的社邑文书按照《敦煌社邑文书辑校》的体例进行了整理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9.
敦煌社邑的丧葬互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主要依据敦煌文献中保存的材料,对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社邑的丧葬互助活动作了具体考察。指出丧葬互助不仅是敦煌社邑经济和生活互助的最重要内容,也是敦煌社邑盛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宁可、郝春文等整理的《敦煌社邑文书辑校》校勘精当,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但由于敦煌卷子本身并不很清晰,况该书汇集的写本众多,且亦存在多个副本,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本文提出17例略加考辨,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1.
《敦煌社邑文书辑校》补遗(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6 .北图周字 1 9号《纳赠历》(前缺 )1 又三尺2 □归头 油饼粟柴 炎碧褐一丈六尺 白粗褐二丈3 张怀满 油粟并 (饼 )柴 白斜褐一丈六尺 又白斜褐一丈二尺4 张胡儿 油粟并 (饼 )柴 白粗褐二丈5 张再盈 粟油并 (饼 )柴 白粗褐二丈一尺 付张盈荣6 张再住 油粟并 (饼 )柴 故破碧褐白褐内一接三丈7 并 (饼 )柴 白斜〔褐〕故破一丈三尺  非斜褐一丈三尺8 十七尺9 官布一丈八尺说明 :本件从残存的内容看是《纳赠历》 ,但不能确定是否《社司纳赠历》 ,姑附于《社司纳赠历》类 ,以供参考。2 7.北图周字 40号《纳赠历》(前缺…  相似文献   

12.
辽朝的祭祀活动是番汉因素融合的产物,也是基于辽朝政治统治这一实用性立场下的精神总结。辽朝祭祀分为国家与地方两个层面,一方面祭祀活动为实现皇权中心服务,另一方面由于统治者的提倡祭祀也成为民众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息息相关,并以宗教为纽带紧密结合,在现实政治生活中不断被实践。辽朝所定之礼仪与法令制度结合为本朝上至皇帝下至民众提供政治准则与精神依托,亦标志着辽朝国家制度与社会发展的成熟。  相似文献   

13.
敦煌社邑文书中保存了许多唐宋时期的口语词汇,前人曾撰文对敦煌社邑文书的一些词语作过解释。但“恩泰”“祗食”“荣勾”“捉二人后到”“夜壑俄迁”“迁故“痛烈”等七个词语未作解释或释义错误,很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在考释这七个词语的过程中,有的订正了前人释义的错误,有的补充了辞书在词条或义项上的空白。  相似文献   

14.
有唐一代的社会救济活动已比较成熟,出现了一些专门的法令法规和救济行政机构。1985年以来,学者仓储制度、救荒措施、慈善事业以及社邑这一民间互助组织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运用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强化社会史的色彩,将是今后社会救济史研究的新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5.
金陵邑城是金陵邑之治所,系周显王三十六年(前333年)楚威王败越后所筑,至汉高帝六年(前201年)城废。金陵邑辖域主要包括今南京主城区及周围的江宁区,旧说金陵邑隶属楚设江东郡并无确证。六朝之前的金陵有二,一为江东之金陵,一为茅山之金陵,金陵邑实得名于金陵山(即后谓之钟山)。金陵邑城规模不大,孙吴在其基础上起建了石头仓城,所谓"周七里一百步"乃属石头大城。金陵邑城位于南京城西之石头山,其故址推测在今清凉寺及其南侧一带。  相似文献   

16.
陵市是陵邑制度的产物.本文就西汉时期的陵市情况作了探讨,并对其出现的原因作了剖析.  相似文献   

17.
社神信仰发端于原始先民对土地的自然崇拜。先秦时期,社神地位很高,社祭是最隆重的祭祀典礼。秦汉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自然依赖程度有所减弱,认识水平也不断上升,社神的神圣色彩开始适渐消退。社神在百姓心目中不再是敬畏崇高而是亲切自然,地位呈适步下降之趋势。社神从神坛适渐步入民间,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变得日益人格化、世俗化和大众化。秦汉时期的民间之社有乡社、里社及人们自发组织的私社。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图从邑、国及早期城市这三者关系的分析中.去把握中国早期城市的形态、结构与层次,进而说明中国城市的起源.认为,邑为人们聚居之所,实际上是上古村落的通称.邑群中都邑与鄙的区分及其两者在军事、政治、经济中相互依赖,实际上就是将原已存在的社会分工固定化.这一进程伴随以“国”的形式出现,并将社会分工进一步扩大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对立.  相似文献   

19.
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有两个词语,即“落英”和“邑人”,(《教师教学用书》译“落英”为“落花”,译“邑人”为“乡邻人”,对“落英”的解释,我持有异议,对“邑人”译为“乡邻人”,我认为妥帖。  相似文献   

20.
修订本重排版《辞源》在注音释义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然存在若干问题。论文以邑部字为例,从五个方面梳理了其在注音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分析,以期有助于《辞源》的再次修订和更好地发挥《辞源》作为工具书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