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师生互动性课堂教学模式是在新课改理念中诞生的一种教学模式,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参与度,还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改变以往的教师单方面地讲解与传授导致的历史课枯燥乏味的状况。本文就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师生互动性作些探讨,希望师生互动这一新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初中历史教学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素养。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国对学校的教育进行了新的课程改革,新课改的实行,使得我国的教育不断发展,小学数学的课堂教育也随之出现了新的面貌。课堂教学的变化主要是师生的课堂互动增多,师生在课堂上进行对话交流,而不是以前的教师主讲学生听讲,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课堂上的师生对话交流,有助于发现学生的学习上的潜力,让学生在与教师的互动交流中反思和感悟,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是一种民主的课堂教育模式,值得推广。本文将会对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师生对话特征进行研究,以找出更好的师生课堂对话模式,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6,(18)
参与式教学主张的观点是:"师生参与——研究探索"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参与式教学,提倡师生共同参与教学,师生在参与中积极研究探索,最终解决问题,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主动参与性学习和主动探索研究性学习的习惯,从而活跃课堂氛围,创新课堂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李燕 《知识窗》2011,(9X):53-53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切实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打造历史高效课堂,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下面就历史高效课堂的打造,谈谈笔者的认识。一、加深理解,明确方向高效课堂应该是由师生共同构建的。课堂上,教师适时点拨、恰当引领,学生主动学习、努力思考,从而营造出和谐健康、  相似文献   

5.
本真课堂教学旨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进行交流对话活动的过程。明确学生的主人翁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热烈如火的课堂;内省教师的教育教学,形成教学智慧,使课堂流光溢彩;强化教学中的交流互动意识,提高学习效率,让课堂熠熠生辉;以师生为对象,探讨课堂教学活动,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激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焕发课堂教学的本真色彩。  相似文献   

6.
江小斌 《知识窗》2014,(8):44-44
课堂问题行为会对课堂教学产生消极影响,美国教育家琼斯分析了课堂问题行为的危害,它包括影响自己和其他同学的正常学习;使教师忙于处理问题,而失去大量本应用于教学的时间;消耗师生的精力,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形成不良的学习态度;使师生之间失去信任,阻碍了师生合作关系的发展。作为课堂教学的管理者,教师应积极预防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降低其发生的频率;应妥善处理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最大限度地降低它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黄健 《内江科技》2007,28(3):157-157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更注重师生互动、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兴趣的培养;注重学习的过程,教会学生能把生活中的感知转变成系统知识,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教学中努力营造出创新课堂、活力课堂、人文课堂,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对此进行了一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严民生 《科教文汇》2008,(6):82-82,85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培养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教师的教学过程大部分都倾注在课堂教学中,因此,教师只有谋划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堂管理策略,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笔者在本文中提出以下课堂管理策略:建立异曲同工的课堂规则,保障课堂管理;通过师生角色反串,“柔”化课堂管理;巧用奖励手段,淡化课堂管理;善用教学机智,“幽”化课堂管理。  相似文献   

9.
所谓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态。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教学课堂的主体,实现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将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并以机电专业为主体,着重对翻转课堂在机电专业教学的应用过程和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0.
课堂互动实质就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交往,就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各要素之间产生一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体现学生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它强调在人的交往中学习,强调在教学活动中让课堂真正有效“动”起来。这个“动”不是教师或学生单方面的“动”,而是一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所有教学资源之间的一种有效。  相似文献   

11.
施久富 《知识窗》2011,(9X):24-24
<正>教师应从关注学生的观点来认识课堂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组织课堂教学,使师生双方真正沉浸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从而有效地推动学生的物理探究活动,创造性地驾驭动态的物理课堂。一、"活动单导学"让学生学  相似文献   

12.
新课改让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新课改,让语文教学更精彩。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既要师生互动起来,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高课堂的实效,就是在课堂45分钟内获得最大的效益,达成教学目标。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收益,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课堂理念。  相似文献   

13.
数学合作学习是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数学课堂学习任务,按照明确的责任分工进行的互助性学习的一种社会型学习模式。当今课堂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然而,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若要想较为全面地实现教学目标,课堂应出现互助互动、协同合作、师生共融的场景,方可将学生引入到学习情境之中去,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自身的探究获得数学过程和结果的感受、体会与理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师生共同求得能力的提升与综合素质的增强。  相似文献   

14.
地理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环节,本文就课堂提问的一些观点从几个方面做简单的阐述:课堂提问内容要紧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课堂提问过程须按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发展规律层层推进,课堂提问要有助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增进师生交流,课堂提问要体现现代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提问目的要激励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5.
翻转课堂教学是最近几年在中职学校备受关注的教学方式,也被称之为颠倒课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植入信息技术和多媒体元素,充分利用三维动画与小视频模块,通过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提前观摩学习,形成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良好习惯。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小组探究和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为平台,发挥互助学习和教学相长的优势效应,更有助于中职学生课堂学习的完成。  相似文献   

16.
周殷 《科教文汇》2014,(5):117-120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传递信息,师生交流的一个重要渠道。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提问作为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活跃课堂气氛、促进教学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深受广大教师的喜爱。本文通过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现状的研究,分析当前英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优化课堂提问的策略:1)紧扣教学重点、把握关键点设问;2)抓住学生学习的兴趣点设问;3)抓住学生思维的发散点设问;4)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问;5)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问;6)及时反馈,正确评价。以期创建高效课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7.
课堂情感教学是指教师在每堂课的教学中,关心、体贴、尊重每一个学生,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情感交流,不随意批评、指责学生的过失,一直保持好师生间建立在教与学基础上的友谊.这种友谊能促使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所以说,课堂上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是维系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纽带,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其理由有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相关研究成果表明:情境教学能够让师生得到情感和认知的共同发展,使学生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爱好,能够诱发学生无意识学习心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改善课堂教学效益,并提高师生之间的合作精神等等。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践行情境教学法展开论述,希望能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刘正改 《科学中国人》2014,(4S):153-153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现,小学数学教学也被要求和定义为应该是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互动性课堂是一种新型的创新课堂,不仅提供了让教师和学生相互了解和沟通的渠道,而且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知识和科学的原理,同时在以后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的小学数学的学习经历就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何构建这样的互动性课堂呢?以下谈谈我的教学看法。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理念对课堂角色进行了新定位,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教学设计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发挥学生课堂主体的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问题和团结合作的能力。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课堂设计时要发挥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指导作用。师生互动是实现师生各负其责的最主要方式,是高效教学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