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特南一生曾提出过多种实在论。我们认为,他最近的观点实际上仍是一种在实在论和反实在论之间的联合,即他先前所谓的"内在实在论"。要准确把握普特南内在实在论,就必须澄清他是如何克服形而上学实在论:即破除关于真理和理性的客观性和主观性的二分和破除事实和价值的二分。我们主要讨论"常识实在论"和"实用主义实在论"与"内在实在论"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许多生物学家和生物哲学家基于进化论,认为生物的特性是不断变化的,种特异性不是普遍的,物种界限也不是明确的,由此物种的本质不存在。事实上,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进化论与物种之具有本质并不矛盾,它只与绝对的本质主义相违背。"物种个体论"和"多元实在论"否认物种是类的存在,并进而否认物种本质的存在,是错误的。"混杂实在论"虽然承认物种是类的存在,但是是在"多元"的意义上而言的,它的反本质主义也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3.
科学实在论至今仍是世界科学哲学界热烈争论的一个主题。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所争论的焦点之一是,科学理论对不可观察的理论实体的描述是真实的或者只是一种为“拯救现象”而做的虚设。面对反实在论的非难,科学实在论者提出一些辩护策略,其中之一就是成功论证。基于对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各自的立场的分析,我们提出确认科学理论真理性的进步评价法观点,认为当我们拥有的假说为真时,这种方法会让我们渐渐确认这点;当我们拥有的假说为似真时,这种方法会让我们改进这假说,使之向真理的方向进步;当我们拥有的假说为假时,这种方法会让我们将它排除。运用这种方法,能够使我们的科学探究活动朝着越来越趋真的方向迈进和发展,从而让我们逐步揭示未知的知识,由此而对科学实在论进行方法辩护。  相似文献   

4.
语义外在主义并不像标准看法"普特南善变"所认为的那样是科学本质主义和形而上学实在论意义上的科学实在论,而是对语词意义基于经验的温和的理性重构,本身并不预设任何形而上学方面的哲学立场。1976年普特南转向内在实在论之后,乃至在所谓自然实在论或实用主义实在论时期也并没有放弃被称为科学实在论的语义外在主义,而是一直居于普特南实在论哲学的核心,是普特南处理意义、指称、真理、知觉和心灵等问题的基本立场和哲学方法,并在语言哲学、科学哲学、心灵哲学和形而上学等领域对当代英美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围绕心理因果性问题的还原主义和非还原主义之争是当代心灵哲学中最重要的学术焦点之一。以金在权为代表的还原主义者试图从因果解释、层级世界模型、物理实在论的角度回应非还原主义者的质疑,并为其立场提供形而上学的辩护。然而,我们的分析认为,近半个世纪来金在权对心理因果性的论述反映出他不断弱化的物理主义承诺以及不断退守的还原论纲领,也揭示出当代还原论旨趣的心灵哲学难以突破的限度和问题。  相似文献   

6.
普特南强调在后期维特根斯坦甚至康德的思想中发现了与实用主义相似的因素:既强调可错论又反对怀疑主义。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影响了普特南对实在论的构想。其中康德的影响集中于内在实在论中世界依赖于心灵对它的表征的观点,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影响在于普特南长久以来对功能和用法的重视,而经典实用主义直接启发普特南用多元主义与一种朴素的直观对抗形而上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  相似文献   

7.
模态虚构主义作为一种关于可能世界的虚构主义,是罗森(Gideon Rosen)对模态实在论的缺陷进行修正时提出的一个理论构想.这一理论的主要优势在于可以在不涉及本体论承诺的情况下谈论一些关于可能世界的命题.但是这一理论在提出后就遭受到了各种各样的批判,认为它并没有完成排除本体论承诺的目标,同时还带有人为性、不完整性和嵌入性等问题.有学者对此进行了反驳,认为模态虚构主义经过一定的修正可以克服其缺陷,并使其应用范围更为广泛.然而,经过综合比较之后可以发现,这一方案的应用代价似乎并不比模态实在论少.因此,一种更为可行的关于模态实在论的替代方案依旧值得进一步探索,如吸收各种模态立场的优点的温和模态实在论等.  相似文献   

8.
为了从根本上化解数学真理困境中提出的认识论难题,菲尔德提出了"没有数的科学"这一虚构主义求解进路。文章首先阐释该进路的主要动机及其应对数学真理困境的基本策略,继而分析其本质缺陷,指出菲尔德对科学所持的实体实在论态度与其数学反实在论的立场从根本上割裂了数学与科学的整体性,回避了数学真理困境的本质问题,文章最后探讨他对实在论在认识论解释上的进一步挑战及其对求解困境所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海德格尔和戴维森思想所引发的关于压缩实在论问题的探讨是实在论争论中的重要动向。压缩实在论力图取消科学研究对象的实在性与日常实践对象的实在性之间的差别,主张世界向我们的显现就是世界的本来面目。麦克道威尔的实在论思想坚持压缩实在论的基本内涵,在具体形式上表现为概念实在论。概念实在论以"第二自然"学说为基础,由于第二自然学说是对先验哲学和实用主义的双重改造,由此麦克道威尔的压缩实在论更根本地建基于"先验实用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0.
永恒主义有着明确的哲学基础,即古典实在论。它认为世界是由先验的"实在"所组成,因而世上存在着由"实在"构成的永恒不变的真理。尽管人类在不断地变化,但其基本原理和主要观念却是永恒的。  相似文献   

11.
《数学原则》于1903年付梓印刷。奎因、艾耶尔等学者认为,罗素在此书中表达了一种极端的实在论观点。但近年来有研究者如格里芬等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罗素不应该被认定为极端实在论者。从文本和历史两个角度上分析,后一种观点更为准确。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罗素在《数学原则》中并没有论及实在论问题,更不可能做出任何"本体论预设"。  相似文献   

12.
罗蒂将斯诺问题,即文学文化与科学文化之争,视为诗哲之争的现代形态。对斯诺问题有三种主要解决方案:科学主义,新康德主义-诠释学和后经验主义。罗蒂重新描述孔德理智发展阶段说,提出自己的"文学文化"观,批评科学实在论,把"科学"文学化,将后经验主义方案推向极致,丰富了斯诺问题解决方案的整体图景。罗蒂难以说明因果实在、陷入语言唯心论困境,混淆"世界通过语言来呈现"与"世界就是语言",因而难以成立。如若保留实在论直觉,我们将走向一种语言化的实在论。  相似文献   

13.
儿童的心理理解已逐渐被认为是认知发展的基础领域之一.皮亚杰进行的开创性研究对当今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影响.实在论、泛灵论和自我中心主义三个重要的概念构成了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理解的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14.
有幸在一次小学数学特级教师论坛上听到孙晓天教授作了一场题为《关于数学课程走向的思考》的精彩报告,报告中阐述了对课程改革所面临的目标价值取向的思考,提出数学教学的目标有两个,即"精神实体"和"实体"。这个观点来自弗赖登塔尔的学说,认为"精神实体"比"实体"更加重要。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进一步审视数学课程的目标价值,就会发现数学课程内容对于儿童来说只是一个实体,我们更要引导儿童去触摸、感受  相似文献   

15.
科学实在论与工具主义的争论已久。科学实在论认为事物本质是真实存在,科学就是揭示这种存在;工具主义者认为所谓的科学规律和科学理论都不是客观实在的反映而是人的认识,科学在人手中只是适应环境的工具。科学实在论与工具主义各有其存在的理由,前者指明了科学研究的方向,后者则始终强调科学理论只不过是人造的概念体系,是人所进行的科学实践的结果。表面上看二者截然对立,实际上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让步的空间,二者的发展方向必将是相互渗透、结合。  相似文献   

16.
在关于科学实在论的争论中,有两个最引人注目的 论点是"无奇迹论证"和"悲观元归纳",这两种理论背道而驰,最终分别指向实在论和反实在论.为了打破这一僵局,沃勒尔引入了结构实在论,沃勒尔的结构实在论是认识论版本的结构实在论,在沃拉尔的基础上,雷迪曼引入了本体论版本的结构实在论,这两个版本都是依据物理学的发展提出的.文章基于规范场论的对称群讨论结构实在论,并指出量子场论的幺正不等价表示和结构实在论的辩护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是在对形而上学或柏拉图主义实在论批判的基础上,尼采的视角主义形成了。根据这个思想,任何对实在或存在的解释都关联生命的视角主义条件,我们不可能在人类的视角和解释之外寻找和认清这个世界及其价值,所有一切都是围绕着我们的利益、兴趣以及生活方式进行的。尼采的视角主义既避免了实在论预设,也没有走向相对主义;仅仅将视角主义看成一种认识论思想,肯定会错失这个思想的精髓。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实践本体论终结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二元对立的局面,在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感性世界"理论彻底与简单的实在论与怀疑论划清了界线。马克思的"感性世界"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康德的"感性世界"理论的继承与超越,同时与卡西尔的符号形式哲学对世界的属人的文化特性的观点也有内在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9.
在生态学尺度研究中,有些研究者持有反实在论的观点,或者认为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尺度不存在,或者认为其可能存在,但不能完全确定或认识不能彻底,而只能采取工具论的策略.这种策略有其不足之处,应该坚 持实在论的立场.当然,在对象尺度自身的复杂性,统计理论本身的初步性,分析方法的局限性以及技术工具本身的有限性等等状况下,这种对实在论的坚守应该是原则上的,在具体实施上还是应该允许部分实在论或弱实在论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像费耶阿本德等后逻辑实证主义者一样,纽拉特在对波普证伪主义的批评中反对科学有单一的方法。纽拉特对实在论问题的讨论亦构成了对波普基于证伪主义的形而上学实在论的批评。尽管如此,文章论证了纽拉特的基于科学实践的正面的、语境主义的哲学中仍然存在规范性的资源回答科学合理性问题,从而避免相对主义。纽拉特用以取代形而上学实在论的,则是他的"在科学中讨论实在"的自然化的实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