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问题与解答     
我是一名非常热爱科学的学生,经同学推荐,想订阅《大科技&;#183;科学之谜》,但是我不知道该如何去做,不知怎么办才好!  相似文献   

2.
读者说     
<正>我是一名普通的读者,《大科技·科学之谜》伴随着我成长。很开心多年之后还能看到《大科技·科学之谜》。我在初中时遇到了《大科技·科学之谜》,今年已经要从北大物理学院硕士毕业了。正是《大科技·科学之谜》让我这么多年一直喜欢物理,这么多年学习物理的美好时光都是因为中学受到《大科技·科学之谜》的鼓励。《大科技·科学之谜》让我对这么多年的学习生涯非常满足。想起来真是又喜又悲,我读初中时候根本买不起,都是在书店蹭书看,农村里连书都看不到,只能进城好不容易看  相似文献   

3.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国家的希望,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科技普及教育和科学技能的训练,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思想、科学态度,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科学教育的新理念探索科学教育和科技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把科学课作为科学教育活动的主阵地,拓展教学内容搞好科学活动,努力营造科学文化氛围,挖掘科技资源,以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科技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科技日益发展的时代,我们如何更好地在模型制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已成为了当今的一个热门话题,笔者从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科学意识、科学思维方法以及动手实践能力这几方面对学生进行模型制作培训,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  相似文献   

5.
一百年来,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走过了她辉煌的历程,作为江苏省模范中学,国家级示范高中,省锡中一直走在教育的前列,科技创新教育则是该校的特色教育。省锡中人十分重视学生的科学启蒙教育,珍视学生的探索精神,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引入最新科学信息,激发学生对现代科技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鼓励他们关注科学的发展和进步。每个学生每个学期必须读满两本科技杂志,类似于《科学大众》、《奥秘》、《我们爱科学》等,学生的兴  相似文献   

6.
锡山市荡口镇中心小学坚持把“科学育人,育科学人”作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对学生进行科技知识启蒙教育和科技素质培养上做了许多工作,形成了学校特色。组织健全,制度保证为了尽早给学生打好“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基础,学校成立了由校长挂帅,部门领导和科技辅导员参加的科技领导小组,让各学科老师按不同的要求和职责分头进行  相似文献   

7.
<正>现在的学生接触到的玩具大多是通过购买或简单组装获得。如果学生能通过动手制作玩具、学习其中的科学知识,势必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科技课教学中融入设计、制作、分享、推介科学玩具,为学生讲解科学玩具背后的科学原理,再引导学生通过创意设计,利用常见的材料"化腐朽为神奇"。这种形式不失为一种开展创客教学  相似文献   

8.
罗伟彬 《科协论坛》2010,(10):10-11
21世纪,人类迈入了科技创新的时代,创新已经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命脉,科技创新教育也已成为当代教育孜孜以求的一种价值理念。近年来,福建省清流县第一中学以科技创新教育为特色,结合学科特点,采用“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融科技创新教育于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现有各类科技兴趣小组16个,向青少年学生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组织参加各种科技竞赛活动,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开展生物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的高度科技化要求公民普遍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观点、科学价值观、科学品质、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等.在参加农作物、蔬菜、花卉栽培、食用菌培育、小动物的饲养等科技活动,学生直接观察动植物和食用菌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可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五、开展生物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科学能力是科学素养教育的核心,生物课外科技活动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生物科技活动不受教学计划的限制,为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能否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是当今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呢?结合我对科学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读者说     
正《大科技·科学之谜》我从2009年就开始看了,记得刚开始还是黑白的,后来一直看到高中毕业。当时主要是觉得内容新颖,介绍了很多我当时想了解的知识,比如宇宙、弦论、粒子物理方面的,和我以前买的科普杂志区别太大了。我后来还买过《Newton科学世界》和《环球科学》,内容也不错,但更倾向于学术性一点,相比来说,《大科技》趣味性更强,并且其他杂志与《大科技》比起来价格贵几倍。大科技读者明亮  相似文献   

12.
○李红在科技创新课的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科学求知和创造,我着重设计了以下的内容:注重创造性人格的塑造。由于正规教材忽略了人们发现或创造知识的艰难探索而真实曲折的过程,我便结合物理学史把知识创造过程中人的活动,人的创造精神,人的挫折、失败和智慧讲给学生,使学生认识到任何知识的形成都是科学先人和普通民众的实践积累和不懈努力的结果。从而培养了学生勇于创造的信心,不怕困难和失败的毅力,进而内化为自己的创造性行动。注重观念转变,加强创新思维的培养。由于现行教材重逻辑、条理,轻跳跃、猜想,因而在上科技课时,…  相似文献   

13.
编读往来     
[问题与解答] 我是一名非常热爱科学的学生,经同学推荐想订阅《大科技·科学之谜》,但是我不知道该如何去做,不知怎么办才好!    ——四川省成都实验中学  管中流 非常感谢你对我刊的厚爱与支持,如需订阅我刊,目前有以下几种途径: 1、可以到当地邮局订阅,你告诉邮局工  相似文献   

14.
正广东省顺德区大良实验小学非常重视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工作。学校于2010年成立了"启明星"少年科学院,聚集了一批具有科学潜质的青少年,鼓励他们从小立志投身科学事业。学校树立"以点带面、以面促点"的思想,开展科学实践活动,将科技创新贯穿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以点带面"就是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发掘一些热爱科技、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利用选修课和课余时间着重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同时鼓励他们参加科学实践与发明创造竞赛活动,把他们打造成"科技明星",为其他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吸引更多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提高全校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5.
目前初中生社会活动少、科学素养淡薄、科学精神欠缺,不了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现象和人们受动植物的启迪研发的科技产品等。四川大地震让学生知道了科技的力量:地震灾害预报,降低损失。近几年我校围绕着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开展了一系列的科技辅导活动:"借鉴和质疑"、"生物的启迪"、"科技改变生活"、组织学生参加青少年科技大赛,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们以国家教育部、国家科技部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幼现代科技教育研究”为抓手,通过科学教育和技术教育的协同组合,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以及科学实践能力,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我们是从以下四个层面进行思考的:第一,科技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旨在通过教育活动让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必需的科技素养;第二,科技教育的目标应该定  相似文献   

17.
着教育观念的转变,“应试教育”逐步转向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教师在认真高效地组织课堂教学的同时,组织学生开展物理科技创新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认识到物理知识与身边事物息息相关,这样能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发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下面就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谈谈我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正确处理好科技创新与教育的关系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科学实验活动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技能,另一方面可以激发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从而深化科技教育。科技竞赛活动是激发学校开展科技教育和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的动力。科技社团活动及科普知识的讲座,对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丰富科技知识等都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家长同志:您好!欢迎您的孩子参加第一届“《科学大众》·小诺贝尔”科技创新夏令营活动。“小诺贝尔”是我社面向全国推出的科技创新教育夏令营品牌。我们遵循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科学”“知行合一”的思想,夏令营倡导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实践中进取”。我们将帮助同学们充分享受南京丰富的科技资源、文化教育资源以及博物馆资源,让学生在各种科技活动中获得知识、开阔视野、锻炼能力,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不再将学习视为负担,激发出“我要学”的愿望,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作为夏令营的组织者,我们珍视…  相似文献   

20.
科技教育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科技创新实践激发学生热爱科技。在学校浓厚的科技氛围中,构建学生完善的人生观及严谨的科学观。充分运用合作及自主探究,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学中渗透地方科技特色,并传递科技正能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