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音是历史悠久、奇葩独秀的一个乐种。它的音乐组成有指、谱、曲三大部分,在具体的表演中则由器乐(南音琵琶、三弦、二弦、南音洞萧、拍板等)演奏和声乐演唱相互组合而成,二者相互陪衬,相得益彰。其中,声乐演唱所占的分量相当大,那些清幽典雅、缠绵悱恻、感人至深的唱词,经由演唱者的艺术传达,表现了多方面的情感寄寓,是南音艺术的精萃所在。 南音演唱艺术作为古老的传统丰厚的声乐艺术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也面临着如何在保留、继承其特点的基础上,利用科学发声法和现代技巧使之发扬光大,并适应培养一代新人的需要。笔者在长期的演唱实践和教学实践中,曾就这方面问题作过一定的尝试。现将一些心得体会整理成文,希能得到同行的指教。 一、南音演唱的一般特征 以下这首《短相思》的片断,在南音唱腔中是具有较为广泛代表性的旋律  相似文献   

2.
南音是一种以曲牌为主要音乐表现形式的乐种,与中国传统曲牌有紧密的联系,但其强大的填词性特征和功能在南音曲牌中被逐渐弱化,从相同曲牌不同乐曲歌词篇幅的巨大差异,就可感受南音曲牌的非填词性特征.而笔者以为,南音曲牌体本质已经内化为一种曲牌性思想和规律,南音腔韵的存在即为证明.  相似文献   

3.
南音曲是中华民族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闽南人民的生产生活中。南音分为指、曲、谱三种类别,其中曲在南音中占据着90%以上的比重,是南音艺术的核心和灵魂。南音曲腔韵的音乐形态呈现出对比、变奏、重复、交融综合的特征,南音曲旋律的音乐形态在曲直、长短、有序无序、疏密、高低、级进跳进中极尽变化之能,南音曲声调的音乐形态表现出对装饰音、鼻化韵以及调值搭配的重视。南音曲的腔韵、旋律、声调,共同演绎了丰富多彩的音乐形态,使之成为我国传统民族音乐艺术领域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4.
福建南音的乐律学研究是南音形态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通过民族音乐学的实证方法,进而从调、谱、器三个角度分别切入,意欲对已有文献中福建南音的音律关系及乐律思维方式进行整合。希望为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纷繁复杂音律现象的研究工作增添一些有用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南音特色音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五方面探究南音的特色:第一,#4与#l在南音各管门中的位置,探究其特色基础。第二,#4与#l在南音乐器中的位置,探究其演奏基础。第三,#4与#l在南音旋法中的韵味规律,探究其旋法特色。第四,#4与#l在南音“润腔”中的韵味及装饰规律,探究其特点。第五,南音#4与#l在调性变换上的艺术价值,探究其美的传承。  相似文献   

6.
南音演唱具有千年历史,它用泉州方言来演唱;在泉州民间音乐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发展、融合而形成,有着独特的韵味。但随着南音进高校以及当代受众音乐听觉的变化,也面临着如何在保留、继承其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改进。以口传心授的方式流传下来的南音演唱理应得到更大的挖掘与提高,因为探索南音演唱艺术特点,不但有助于南音艺术自身的传承和发展,还有助于在挖掘古曲的演唱方法上,进一步提高演唱技巧;改革传统唱法,挖掘南音的内在神韵。  相似文献   

7.
南音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一种古老的音乐形式,在中国、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国家、地区都较为流行,但是它在其他地区的国际影响力还有待于提高.南音的国际传播有赖于其外宣策略及外宣话语效果,而专事于话语策略和话语效果的西方修辞学能为南音的国际传播及南音翻译提供相应的理论性建议.提高南音的国际影响力,应充分重视受众因素,精心策划宣传文案及选择话语平台,构建修辞人格.提升话语效果和影响力,逐渐培养海外人士对南音的了解和喜好,使南音真正"走出去".  相似文献   

8.
南音和许多传统的民间文化一样,也曾一度面临生存的困境,清、雅、淡、慢的节奏很难适应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形态,加上受现代音乐文化市场的冲击,观众日渐减少,尤其年轻一辈,多半不爱好南音,面对这样的生存状况,从中小学开始学习南音,南音走进课堂成为当今的趋势!因此南音的传承,任务重大、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9.
吴宝雅 《考试周刊》2014,(93):180-181
南音,因其"古朴、典雅"的特点,享有"中国活的音乐历史"、"中国古代音乐活化石"之誉,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和许多传统的民间文化一样,南音也曾一度面临生存困境,因此南音的传承,任务重大、意义深远。作者在教学工作中把南音引进课堂,将南音融入音乐教学中,尽己所能做好南音的传承工作。但是在教学中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南音晦涩难学,尤其是节奏缓慢和缺乏舞台动作,他们不感兴趣,这是南音进入课堂的瓶颈。因此,南音要真正意义上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推广,除了要让学生了解南音的文化内涵,更要通过学习,培养他们的兴趣,实现潜移默化的德育教化功能。教师作为南音的传承者,需要好好运用南音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喜爱并学唱。作者对几年在南音实践教学中的收获和思考进行论述,希望能够通过学校的南音教学推广,为南音的传承作出贡献,并唤起大众对优秀民间文化的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福建南音的价值和意义;分析了该乐种的主要传承形式;探讨了南音在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民歌唱词中的衬词在翻译中通常被忽略。南音衬词是其唱词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衬词对于南音具有重要的文本信息功能和艺术价值。翻译者在南音唱词的英译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南音衬词的翻译方法,在译文中体现出南音衬词的对等信息和对应形式,尽可能做到等值翻译。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指出南音文化融入高中音乐教学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将南音文化融入高中音乐教学的路径:加强整合音乐课程资源,发挥南音教学应有的教育价值;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提高学生对南音文化的理解能力;增强学生情感认知体验,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感知和鉴赏能力;创新开展南音艺术活动,大力促进南音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三方面研究南音“郎君”的文化价值:1、南音“郎君大仙”的源说及文化现象。2、南音“郎君”在海内外传播的主要方式。3、南音与“郎君”是整体的“活化石”现象。研究目的意在补充南音的“世遗”价值。  相似文献   

14.
南音唱词中的"鹧鸪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泛流行于闽南一带的南音,由于严格师承的缘故,其唱词保留了许多古代泉州音。而“鹧鸪音”则是南音唱词中一种独具特色的语音现象。章主要探讨了“鹧鸪音”名称的由来以及“鹧鸪音”的作用——区分洪细、开合、异韵、等第、重韵、重纽、声母等,指出南音唱词中的这种语音现象不仅对于构拟明代泉州方音系统及《彚音妙悟》的声韵系统、研究400年来闽南方音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近代、中古的汉语音韵研究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素有音乐“活化石”之称的福建南音,是海内外享有盛誉的古老乐种。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南音、弘扬传统音乐、继承家乡文化,福建省泉州市不仅把南音纳入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同时还做了诸如师资培训、组织比赛等与之相应的大量工作。此外福建省音像出版社将《走近南音》录制成光盘发行全省,泉州电视台摄制的艺术教育专题片《古乐飞扬中的校园》也先后在福建省教育电视台、  相似文献   

16.
南音指套的形成历史悠久,其中《我只心头》指套是迄今发现最早有相关记载的南音古曲。该古蓝传承衍进,历经明代、清代、民国、新中国四个历史时期的南音(南戏)文献记载,从小领域真实映照出南音传承历史大背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依据历史资料,通过插图举证,从明刊指套萌芽、清代指套衍进、民国时期指套记载、新中国时期指套记谱诸方面分析研究,旨在探索南音传承的历史奥秘。  相似文献   

17.
现代的"南音"是流布在闽、台、港、澳以及东南亚区域的一种传统乐种。但在古代文献的《二十五史》和《十三经》中,它却有另外的意义表述。历史资料显示现代"南音"与历史上淮河流域的"南音"有着一种渊源关系。历史"南音"的方位性通过江浙一带"清商乐"逐步表现出它的乐种性,为现代"南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最终实现了现代"南音"对历史"南音"的继承。  相似文献   

18.
现代的“南音”是流布在闽、台、港、澳以及东南亚区域的一种传统乐种。但在古代文献的《二十五史》和《十三经》中,它却有另外的意义表述。历史资料显示现代“南音”与历史上淮河流域的“南音”有着一种渊源关系。历史“南音”的方位性通过江浙一带“清商乐”逐步表现出它的乐种性,为现代“南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最终实现了现代“南音”对历史“南音”的继承。  相似文献   

19.
2009年南音(泉州弦管)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 作名录>,在长期以来南音曲谱等相关历史文献严重缺失的情况下,目前发掘并公开的<明 刊三种>、<道光指谱>、<文焕堂指谱>和<泉南指谱重编>等明、清南音传本就显得十 分珍贵,为"申遗"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在介绍以上明、清南音传本的基础上着 重论述了它们对我们了解、认识明清时期的南音发展状况等方面所具有的重要历史文化价值 .  相似文献   

20.
"2016南音国际学术研讨会"是海内外南音研究的一次阶段性检阅,反映了当前南音艺术在学术研究、传承发展及创新方面的新面貌,从会议提交的论文及参会者的学科背景来看,南音研究已开始呈现多学科、全方位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