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美国外交史中,“自决”观念与“非殖民”原则有着紧密的联系。门罗主义、门户开放政策、威尔逊的委任统治制度、罗斯福的国际托管制度等政策中所包含的“非殖民”原则都可追溯到美国外交传统中的民族“自决”思想。美国外交中的“自决”观念和“非殖民”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世界的非殖民化进程.但其政策的制定往往取决于美国国家现实利益的需要,而非仅仅考虑到民主和自决,美国反对殖民主义的背后隐藏着对世界霸权地位的追求。  相似文献   

2.
实用主义作为美国的本土哲学,对美国的内政、外交具有持久而深刻的影响。它塑造了美国外交决策者的文化价值观,因而美国的对外政策总是带有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美国对华的“门户开放”政策是为了谋求其在华的利益而制定、提出的,“实用主义”的哲学理念对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19世纪后半期是整个国际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半个世纪。在这动荡变幻的世界格局中,各国的对外政策在中国问题上表现得淋漓尽致,美国作为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对华政策则具有典型性。美国在规年代初倡导的“合作政策”和90年代末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正反映了此点。从本质上说,“门户开放”政策是“合作政策”的继续和发展。1851年,中国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它仿佛预示着19世纪后半期的动荡与不安。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随着《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订立,西方列强在华取得了更大…  相似文献   

4.
美国是一个注重现实、崇尚实力的国家。它制订对外政策、卷入国际冲突,都是以实力地位为倚仗,或者说,基于当权者对本国实力地位的认识而提出的。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美国,正处于“经济上的巨人、军事上的矮子”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发展阶段,其“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即是此阶段实力地位的真实反映。本文试图从实力地位的角度,对“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作一探讨。美国的历史是一部扩张的历史,在“暴风雨般的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里,产生了“天定命运”思潮,认为美国“命中注定要扩张到西半球的整个北部”。有一位民主党人公开宣…  相似文献   

5.
19世纪中后期,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虽然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但也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危机,美国政府为了摆脱危机,通过宣扬“新定天命运”论,为其对外侵略扩进行辨护,在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妄图以其经济实力在华占据较大的市场,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为其门户开放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6.
均势与美国门户开放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户开放政策是中美关系史上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对门户开放政策的研究,中外学者写出了不少有份量的论著,从多方面予以探讨。然而,从“均势”角度对其加以专题研究却一直为学者们所忽视。本文不揣鄙陋,拟就此加以探讨,祈望方家教正。一扩张是美国外交史上的一根主线。在整个19世纪,大陆扩张是美国外交的主要目标。到19世纪末,大陆扩张接近尾声,走向海外扩张。大陆扩张的策略口号是孤立主义和门罗主义。那么美国向海外扩张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口号和政策呢?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史学界对美国“门户开放”政策开展了讨论。有的同志认为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在客观上起过抑制或延缓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作用。对于这个问题,略谈些个人不成熟的意见。一、为何“抑制或延缓”说不能成立 (一) 关于“门户开放”政策的“抑制或延缓”作用,有的同志认为并不存在,因为这项政策宣布之时距“瓜分”危机最严重的时刻已一年多了,因而后来的政策不可能对先前发生的事情起作  相似文献   

8.
“门户开放”政策(1899~1949年),是美国为分享侵略权益,争夺中国市场而提出的侵华政策. 19世纪末,美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美国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向海外扩张,中国潜在的市场令他们垂涎欲滴.但在西方列强和日本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之际,美国正忙于同西班牙争夺古巴和菲律宾,一时无力兼顾对中国的争夺.打败西班牙、占领菲律宾后,美国立即把其注意力转向中国,此时中国几乎被其他列强瓜分殆尽.美国军事力量相对薄弱,也无力同欧洲列强争夺中国.在这种形势下,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向其他列强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相似文献   

9.
"门罗主义"自1823年被美国政府提出,它是美国孤立主义对外政策传统在拉美的具体体现。美国提出"门罗主义"是想置美洲为"美洲为美国人的美洲",变拉美为其后院的扩张主义战略,力图实现从美国的"一国孤立"到美洲的"集体孤立"。美国在十九世纪不同阶段上的对拉美的外交实践是植根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等条件因素。美国与欧洲列强的争夺是导致拉美的独立与存在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十多年来,国内学术界对“门户开放”问题不断进行研究,对“门户开放”政策的成因、历史背景、政治目的等展开讨论,也曾有过激烈的争论,发表过不同的见解。从已有的学术成果来看,学者们所持的观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种观点认为,“‘门户开放’政策从本质上说是美国保障和扩大其在华经济和政治利益的政策,但在客观上对抑制或延缓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起过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反殖民主义是美国理想主义外交传统的一部分,美国的反殖传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世界的非殖民化进程,但其反殖政策往往取决于国家利益的需要,而非仅仅考虑到自由、民主或自决。门罗主义中的“不再殖民”原则,隐含着美国扩张商业利益和建立美洲霸权的企图;门户开放政策、威尔逊主义中的“民族自决”原则及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反殖理想,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打破殖民制度造成的经济壁垒和改造欧洲垄断了四百余年的世界体系,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自由帝国主义体系。  相似文献   

12.
对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的争论,史学界经过一度沉寂之后,近两年又活跃起来。1979年《世界历史》杂志第三期,发表了汪熙《略论中美关系史的几个问题》,该文认为,“‘门户开放’政策包括两个主要内容:一是承认帝国主义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并在此前提下,要求美国贸易的机会均  相似文献   

13.
1915年1月18日,日本向中国提出了旨在独占中国的“二十一条”要求,对美国在中国实行的门户开放政策形成了严峻的挑战。面对这一形势,美国做出了一系列反应。但由于它在这一地区实力和利益有限,这些反应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由此看出,美国对日行动的底线是不突破和平的、外交的框架,美国对华实行的是不诉诸武力的门户开放政策。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5,(73):34-35
"门罗主义"是美国政府的一项重大外交战略。在19世纪初期,美国面临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拉美殖民地革命不断,欧洲列强的武力干涉及当时美国自身实力不足和扩张野心的膨胀催生出了"门罗主义"。同时,正是这种自身实力与扩张野心膨胀的矛盾性使得这一时期美国的对外政策既具有孤立主义和扩张主义又具有进步性和扩张性的双重性质。  相似文献   

15.
姚霖 《考试周刊》2011,(39):41-42
门罗主义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一条重要准则,它的运用、发展和演变直接影响美国外交政策达一百多年之久。尽管百年来门罗主义的内涵不断在发生变化,但其中的霸权主义倾向却一直不变。本文拟从门罗主义作为美国外交政策基石的角度,论述其霸权主义萌芽对日后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门户开放》是一份专门介绍美国对外教育交流及全球国际学生流动情况的专业性报告,自1954年起由美国国际教育协会每年发布。该报告的产生基于美国对外教育交流领域中“政府资助、专业执行、民间合作”的运作机制,在内容上以数据表现形式直观、整体性强、维度丰富为特点,反映了美国对外教育交流事业的繁荣以及相关研究的高度专业化。在对外教育交流日益活跃的今天,我国也应加强对有关数据统计与分析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课本第24页指出: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同时又提出‘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其实,这个原则美国早在1899年就提出来了。因此,应把“提出”改为“重申”二字(《教学参考书》上也指出:《九国公约》的核心是再次确认了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提出”应为“重申”$广东省新会市第三中学@邹泽恩  相似文献   

18.
作为“美国精神”的实用主义,是美国政府制定各项对外政策的哲学指导思想。从对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倡导和全面参与,到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美国经济刺激计划中的“购买美国货”条款.都是实用主义哲学思想指导下美国的行动选择。不论是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推行贸易自由化,还是在当下开贸易保护主义之先河,无不说明实用主义的效用原则和政策行为的相对主义深刻影响着美国的对外经济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9.
威廉二世时期,德国抛弃俾斯麦的“大陆政策”,推行旨在夺取全球霸权的“世界政策”。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它利用各种手段在拉美推行经济扩张和军事渗透,为国内垄断资产阶级谋取暴利。而这时的美国已发展为“北方巨人”,对德国在自己“后院”的所作所为不可能视而不见,于是挥舞着门罗主义这面大旗,俨然以美洲主人身份,登上了与德国争夺的擂台。  相似文献   

20.
十九世纪末美国雄踞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的宝座,具有向海外扩张的经济实力,但军事力量却相形见绌,尤其是海军力量更为薄弱,难以与军事强国匹敌。作者认为,经济实力与军事实力的不平衡矛盾制导着美国提出“门户开放”的对华政策,希望因其强大的经济力量在华获得优厚的商业利益,弥补其军力之不足,抵销对手军事实力的优势。“门户开放”政策是当时美国实力地位的精确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