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西祁县小韩村戴氏心意拳,为著名的形意拳的前代拳法,形意拳的历史比较清晰,且已经颇有研究成果,然而戴氏心意拳的拳史、拳谱却迷雾重重,多年来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所以有必要做一个初步的总结,来解析一些观点,提出一些质疑。因为戴氏家谱没有彻底公开,加上戴氏心意拳谱版本不一,各家说法有异,且多遮遮掩掩,让人摸不清头脑,所以现在的研究也只能局限在一定程度之上。  相似文献   

2.
关于山西祁县戴氏心意拳谱的真貌,多年来一直是神龙见首不见尾,虽然有称老谱、少谱之别,也有人自称怀玉握璧,藏有秘谱,但从未将其完整的章节内容及拳谱的来龙去脉公布于世,我们看到的往往只是片语只字的间接引用。另外也有一些杂糅了形意拳谱内容的被认为是戴家拳谱,真是鱼龙混杂,难以分辨,这给研究戴氏心意  相似文献   

3.
形意拳是我国传统武术中的主要拳种之一,它与太极拳、少林拳、八卦掌一样在中华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形意拳的由来 关于形意拳的起源,众说纷纭。据现有资料记载,形意拳的创始人当属明朝末年山西蒲州人姬龙凤(有的拳谱记做姬隆风或姬隆丰)。据清雍正年间拳谱《心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自成体系的传统武德,它的生成与发展遵循着儒家人性论的内在逻辑。以习武者人性善恶的可能、实然与应然为预设的道德行为规范,分别向着仁爱情怀的社会伦理观念与道德自律的个人道德品质两个维度发展,使习武者的内在和社会活动趋向"致中和"道德境界。  相似文献   

5.
当代社会各方面发展迅速,在武术多元化发展的情况下,习武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在发生着不同的改变,那么,习武者的人生价值取向受到影响的程度与受到的思想教育是否存在着关系呢武德作为武术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怎样才能让习武者了解到武术的真正内涵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等,以蔡龙云先生在多年对武术的研究,并构成其特有的武术思想体系作为研究根本,深入了解蔡龙云武德思想对当代习武者的人生价值取向有什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辅导答疑     
许多习武者喜欢在天不亮时到树林中锻炼,认为这时的氛围很有意境,空气也好,这也是过去习武者的习俗。“二、五更练武”也是过去习武  相似文献   

7.
李紫剑 《精武》2008,(1):60-60
文字比较艰深的古拳谱,由于语言文字的发展,加之口授和传抄的错误等原因,若无注解参看,一般人根本就无法读懂。李紫剑先生注释的古拳谱释文优美,语言朴素,简单明了,平易可通,对照原文,读来极易理解,能使难读的古拳谱发挥了应有的效用,李先生的贡献着实不小。  相似文献   

8.
习武者无不渴望学有所成,练有所果。然有不少武林朋友苦来少吃,汗未少流,师没少投,忙忙碌碌,奔波了数年、数十年、甚至终生,结果蓦然回首,竟是落得两手空空、心灰意冷。究其因,无志乎?否!非恒乎?否!那何以如此?笔者认为,多由学而不专所致。 众所周知,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即便高寿者,满打满算也不过三万天。除了成长期,减了衰老期,再扣去吃、睡及养病的时间,“黄金”高效期也不过万八天罢了。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当今习武者况且多属业余爱好,究竟能有多少时间可投入到练功上是可想而知的。  相似文献   

9.
《精武》2007,(1):5-5
王海(四川省广安市):我认为武术段位制,总体来说是合理的。因为武术是一项特殊运动,如何衡量习武者武技和理论水平的高低.的确需要有一个判定方法。有了判定的方法,习武者心中就有了前进的目标。故而段位制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文字比较艰深的古拳谱,由于语言文字的发展,加之口授和传抄的错误等原因,若无注解参看,一般人根本就无法读懂。李紫剑先生注释的古拳谱释文优美,语言朴素,简单明了,平易可通,对照原文,读来极易理解,能使难读的古拳谱发挥了应有的效用,李先生的贡献着实不小。  相似文献   

11.
李紫剑 《精武》2007,(12):50-52
文字比较艰深的古拳谱,由于语言文字的发展,加之口授和传抄的错误等原因,若无注解参看,一般人根本就无法读懂、李紫剑先生注释的古拳谱释文优美,语言朴素,简单明了,平易可通,对照原文,读来极易理解,能使难读的古拳谱发挥了应有的效用,李先生的贡献着实不小。  相似文献   

12.
李师融 《武当》2000,(10):33-35
1925年,杨式太极拳正宗传人陈微明,首次代表杨氏著作《太极拳术》,公开向社会发行,影响甚广。该书是杨澄甫宗师口授,微明代笔,故书中有杨澄甫拳照(杨氏家传)的正宗拳谱。该书经澄甫公审定首肯,拳谱的真实性是有保证的,是一本价值很高的古籍。  相似文献   

13.
武兵 《武当》2006,(2):26-27
1、林中晨练许多习武者有“闻鸡起舞”的习惯,尤其喜欢在公园、广场的树林中晨练。从医学角度而言,这是不可取的。因为植物在夜间吸收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清晨太阳尚未升起,树林中会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此时的空气是一天当中最不洁净的,这与习武者希望在晨练中吸收新鲜空气的愿望是相违背的。长期在这种环境中晨练对人体健康是十分不利的,易使习武者出现胸闷、气短、心律失常、头晕眼花、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相似文献   

14.
    
《精武》2006,(11):I0004-I0004
闪、展、腾、挪、蹿、蹦、跳、跃、单操、对练……武术不仅锻炼着习武者的体格,更修炼着习武者的心性。习武者不仅学会了防身健体的技能,更创造着完美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5.
李昌  张云龙 《精武》2009,(4):38-41
拳谱鉴真 笔者从朋友处得到一本《通臂拳谱》,细读之下颇有收获.发现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拳学史料。此《通臂拳谱》乃明末周全所作。周全,字淮颖.怀庆府人氏。周在《通臂拳自叙》中写到:“大明崇祯岁次甲申仲春上浣之吉,大梁后学周全淮颖甫书于育英斋;至今二十余载,稿换数次,创为此谱,大清康熙岁次乙巳孟秋之吉重书。”即说拳谱初稿于崇祯甲申年(1644年),数易其稿,完稿于康熙乙巳即康熙四年(1665年),前后跨度二十二年,时值明末清初,初创于明代,定稿于清初。周全谱中交待通臂拳乃始师董成得自于山中通臂老猿仙,故取拳名为“通臂”,至周全已是六传。  相似文献   

16.
武兵 《中华武术》2002,(6):36-37
人生在世,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健康长寿,习武者也不例外。古往今来,有关养生的宝贵经验值得习武者学习与运用。  相似文献   

17.
言良 《武当》2005,(7):32-34
明清古代《通臂拳谱》中所载的拿法共计六路,称之为六把总扣,每路又分六手,合计三十六手拿法。拿法,即反筋背骨,擒拿捉捕之术。而古传通臂拳拿法中实际上又暗含擒跌技巧,即拿中有跌,擒可变摔。拳谱中称之为“智巧之法”。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传统习武者的人生价值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一个传统习武者的人生价值观是通过对待自我、他人、民族和国家以及自然的关系而实现的。现实是传统的延续和超越,习武者学习和继承我国传统体育中优秀合理的思想与方法,弘扬民族精神,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周军 《精武》2005,(10):1-1
我与郭玉杰先生相识于上世纪90年代初,那时听一位朋友说,有一位武者创编了一种拳法很厉害,有时间可以见识见识。当时我很不以为然,以为不过是传说。创拳者多为大智大勇,且坚忍不拔者,现在习武者多为健身、防身,谁会在这上面下多少功夫。后来和郭先生接触多了,才发现郭玉杰先生真的痴迷于武术之中而不能自拔,而且功夫的确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武术教育理论中武德是其核心内容,主要表现为道德规范、武术行为和方法;把道德观念视为习武者的基本准则,武德以尊师重道、重义守信、立身正直、仁爱谦和为基本内容。高校习武者是武术爱好者中的高素质人才,他们的进步和发展对于武术运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文化底蕴,武德教育对于习武者具有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