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如果说兴趣是语文教学的敲门砖,那么,情感则是语文教学的命根子。把握了文章之情,又与学生之情相融,就把握了语文教学的脉搏。惟此,方能把学生真正带入语文审美的殿堂。  一、纵情  纵情乃尽情之意,如人们常说纵情歌唱、纵情欢乐等。如果用它与教学搭配起来可以说是纵情教学,在特定的语言教学环境中,这种说法未尝不可。要达到纵情的要求,教师首先应该深入钻研教材,正确把握文中的情,努力去开掘,去发现情,撷取情,积累情。然后则可以转入把教材中的情恰如其份地传达出来。’97国庆期间,笔者应武汉华中师大《语文教学与研究…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不仅是认知活动 ,也是情感活动 ,这已是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事实上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 ,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情感的交融。正如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所说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可是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却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惑 :为什么同样注重了情感教学 ,可教学效果却各不相同呢 ?为什么一篇文质兼备、包含名家深情厚意的佳作 ,学生在阅读时毫无情感 ,而对那些文法不通、矫揉造作的流行歌词如痴如醉 ?为什么教师在讲台上声情并茂 ,讲台下的学生却无动于衷 ?要弄清和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首先来考察一下阅读教学中…  相似文献   

3.
为学生而教     
如果问教学为的是什么?绝大部分教师都会说,教学为的是学生的发展。按照课程改革的理念,就是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与态度三维目标的达成。确实,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视学生为“上帝”。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对待学生这个“上帝”呢?用最简单、最通俗的话来回答,就是想学生之所想,听学生之所言,观学生之变化,与学生同  相似文献   

4.
刘晓华 《学语文》2004,(5):22-22,29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感教法”的意义特别显著。一方面,教学者面对的是有情感的教学对象;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活动正是在以情感丰富的课文为载体、以师生情感互动交流为基础的过程中完成的。没有情感的教学,是空洞的教学;没有情感的语文教学,更是如嚼蜡般乏味,毫无意义。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实施“情感教法”,让“情感教法”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发挥作用呢?下面,我谈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教师节到了,似乎又应该说点什么了。然而说什么呢?豪言也罢,牢骚也罢,该说的早已说尽。不对,所谓“早已说尽”是对那些拥有“话语权”(在这里,这个词是中性)的教师而言,比如笔者——当然,与那些成就卓著的杰出教师相比,我仍然不过是一个普通教师  相似文献   

6.
黄源镜 《文教资料》2005,(17):134-135
写小说有高潮,演戏有高潮,教学呢?也应抓住时机,组织高潮,创造生动活拨的教学气氛。教师通过一个话题,一个故事,一段情景,把牵一发而动全局的“课眼”挑明,把学生学习上的疑点扩大,把那些存在异议的问题展开,挑起并扩大矛盾,“挑逗”起学生去思考、去争辩、去探求……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怎样说呢?  相似文献   

7.
《考试》2008,(7)
所谓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它对非智力因素的形成起着一定的作用。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说:"一个带着积极隋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情感、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那些对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情感态度和语言学习确实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如何使英语课堂教学生动有趣,使学生达到乐学、会学呢?笔者认为:教学中教师如果正确把握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8.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显然教学活动既是知识、信息的交流过程,又是教师、教材、学生的情感交流过程,教学中如能把情感因素与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必能大大激发学生对智力活动的兴趣。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之情,并使其体验文章之情呢?本文就此谈点个人的看法。一、以声传情朱自清在论语文教育时曾说过“对于写在纸上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变成活的语气……”,大文学家苏轼也有“三分诗,七分读”的说…  相似文献   

9.
情感注入与语文教学陈宁语文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情感的注入。如何使情感注入到语文教学中去呢?我认为必须根据语文课的特点进行。一、情感注入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基础教师上课应该是富有感情的,这是上好课的前提。有人说,一堂成功的语文课,课堂上应该有“四声...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的基础上,还应该针对儿童不同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以及接受能力,进行“有情教学”,所谓“有情教学”,即要求教师深入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并把情感因素与理性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有效的富有感情的教学形式,把思想教育、知识传授、智能培养、审美陶冶等教学内容,渗透在情感教育的动态过程,使之始终沐浴在情感的春风春雨中,从而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果一个教师,忽略了学生接受过程中的心理特征,只是纯粹地进行知识传授,进行干巴巴的说教,使课堂教学始终处于环闷的“无情”的课堂环境之中,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怎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呢?笔者认为,许多有经验的教师的教学实践,之所以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除其它种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现行小语教材中把以往的“听话、说话”换成了“口语交际”。这是否只是一种提法上的标新立异呢?抑或是老师们说的“换汤不换药”呢?答案应该是否定的。笔者认为,新的提法应该赋予了口语交际教学“新”的涵义。作为语文教师理应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过程中,着力打造一个口语交际教学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12.
情感教育就是从教学实际出发,营造与教学内容相应的具体场景氛围,以触动唤醒学生的某种情感。《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指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学过程中的三维目标。这里说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就是我们说的情感教育。由此可见情感教育在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历史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将情感教育的目标落在实处呢?  相似文献   

13.
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的命运!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什么样的生活!”不错,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作为一个语文课改实验教师,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呢?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怎能调动学生的情感?怎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课文的情感要靠教师传递给学生,无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了多么大的痛苦与挫折,课堂上都必须调整好自己的…  相似文献   

14.
<正>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因此,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激起共鸣,才能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高度关注,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让学生主动、快乐地参与课堂活动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给出以下三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离不开情感,可以说是作品感情、教师感情、学生感情的“情”的融会体,那么,课堂上如何营造浓郁的“情”气氛,去引导学生感悟文中之“情”,发掘教材中蕴藏的形象美、自然美、语文美呢?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在堂上讲得津津有味,声情并茂;而学生却死气沉沉,神情淡漠。那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情感教育被抛弃的缘故。由此可见,寓情感教育于语文教学中是多么重要。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呢?一、披文入情,以情传情情感教育本是语文教学中所固有的,是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语文教学要完成的重要任务之一。教育家赞可夫说:“学生积极的情感、欢快的情绪,能使他们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容易形成新的联系。而消极的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力。”语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有感情的朗读是一种最基本的激情方…  相似文献   

17.
教学过程是一种情感活动过程,即由教师的情感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参与”其中。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与兴味呢?  相似文献   

18.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学习绝对是“智力方面的工作”,它的动力和能源就是兴趣。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呢?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宁鸿彬在《学习兴趣与教学魅力》一文中提出;“激发兴趣应凭借教学的魅力。教学的魅力从何而来?来自教师发掘教材的魅力,来自教师开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设想学生不善读说明文,特别是文中那些准确用语,总难被他们注意到。像“绿色开花的植物有庞大得惊人的根系”这句话,学生读后,还以为是说绿色开花的植物根“大”。其实,它是说绿色开花植物的根“多、杂”。如此,怎样才能让学生在阅读时注意到这些用语并把它准确读出来呢?变朗读为评读可以一试。评,就是指学生对教师事先设计好的一个或一组问题板画、问题板书或问题语进行评说,目的是借以发现教师有意漏画错画、漏书错书或漏说错说的文中准确语。这样一来,文中的准确语是注意到了,可文中的典范句就可能学习不到。这就使我想到要用一…  相似文献   

20.
回顾人类发展的历史 ,可以看到 ,创新在人类进步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 ,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离不开发明与创新。这就要求必须有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在创新思维萌发的最佳时期———幼儿阶段 ,要想有益于幼儿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型幼儿教师队伍必不可少。何为“创新型教师” ?就是指那些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 ,将其积极应用于教育教学中 ,并且有独特见解 ,能够发现行之有效教育教学方法的教师。首先 ,让我们来看看“创新型教师”与“传统型教师”相比 ,有什么不同呢 ?“创新型教师”的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