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状况和背景为了加大西藏各类人才的培养力度,促进西藏的稳定与发展,充分利用和发挥内地优质教育资源,党中央、国务院于1984年作出了"在内地创建西藏学校和开办西藏班"的战略决策。我校是2002年秋季接受教育援藏任务,开始招收西藏学生在高中部插班就读,自此每年都有大量的西藏插班生来我校就读。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的西藏女性发展课程,研究者对43名西藏女生开展了三轮健康发展与阅读写作的行动研究,研究包括"认识自己"和"树立理想"两部分内容,通过活动达到了女孩认识自己,提高自信,树立理想,激发学习动机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把"中国梦"有效地融入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课题组选取西藏高校部分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分析研究。调查显示,西藏高校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识不够深刻、信念不够坚定。因此,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积极发挥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灵活性优势,牢牢扭住专业课教学的关键性环节,紧紧抓住校园文化重要的育人功能,在社会实践中将"中国梦"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日本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加快了全面侵华的脚步.为了实现其"大陆政策",尽快解决"中国事变",从事了一系列染指我国西藏的阴谋活动,并且在其拉拢上层僧俗贵族的同时,还向西藏派遣了大量的特务进行活动.  相似文献   

5.
西藏法治建设依赖于发达的法学教育,因此,既具渊博的法学理论知识,又具良好的法律实务能力的"双师型"法学教师是西藏高校法学教育良性发展的需求。为了更好地增强法学教师法律实务能力,探讨提升能力的路径和保障措施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6.
"双一流"建设战略的实施,推动了高校发展战略的新定位。对西藏高校而言,"双一流"战略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成为西藏高校发展的重要时期。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西藏教育工委教育厅积极推动高等教育援藏升级,提出了高校组团式对口支援的重要举措,把握"双一流"建设的有利契机,全面提升西藏地区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双一流"建设赋予了高校组团式援藏新的内容,也对西藏高校和西藏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西藏高校要深刻把握"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组团式援藏的核心内容,突出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的中心,积极创新高校组团式对口支援工作,全面加强"一流学科、一流大学"建设,服务西藏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了把握当前西藏农牧区小学汉语教师的培训需求,笔者对2016年参加"送教下乡"(小学语文教师)培训项目的西藏农牧区小学汉语教师进行了培训需求调查,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西藏民主改革以来,西藏的高等教育取得了飞速发展,西藏高校的稳定问题变得极为重要,其功能不仅是推动西藏现代化发展的"加速器",而且是西藏地区政治稳定的"引导器"和西藏地区社会稳定的"支撑器"。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促进西藏高中骨干教师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提升,推动西藏基础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根据《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和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要求,中国教育学会和西藏自治区教育厅联合于2013年8月3~8日在拉萨市举办了西藏高中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四门学科共计200名骨干教师为期一周的培训.参加高中数学学科培训的骨干教师共有50位,他们来自拉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美国有关西藏的影视作品,共同特点是虚构了一个"乌托邦"化的西藏,强调了中国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之间的冲突,进而为西方社会"救赎"西藏寻求依据和创造社会舆论环境。从史学角度出发,对《小活佛》、《旅藏七年》、《昆顿》三部较有影响力的美国好莱坞西藏题材影视作品进行分析解读,可以发现,三部好莱坞影片刻意虚构情节,严重误读历史,曲解了中国中央政府对西藏的主权关系,影片的主题思想传递了美国社会对西藏长期持有的错误认知和自身价值诉求,这类影视作品明显受到美国政治环境的影响,是冷战后美国积极以"西藏人权"为由向中国政府施压的外交政策的延伸。  相似文献   

11.
"中国梦"是当今时代的最强音和主旋律,西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西藏社会对西藏高校培养人才的必然要求。"中国梦"与西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当前形势下加强对"中国梦"视阈下西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势在必行,意义重大。通过在"中国梦"视阈下对西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展开调查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西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世纪一些西方旅行家以猎奇心理介绍了西藏的习俗和民族特征,他们并未亲自进入西藏,有关西藏的记载既是东西方社会各种传言的糅合,也注入了旅行家想象的成分。在文化差异的观看背景下,西藏与西方异质的社会类型使其最终被建构得极富"异国情调"。有关西藏的记载既可以反映旅行家的心理和经历,也影响了此后西方对西藏的认识,甚至还成为近代西方人进入西藏的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13.
西藏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宗教文化、历史背景和风土人情,历来受到西方国家的热烈追捧,近几年来到西藏旅游的外国游客数量也越来越多。本文将就法国人与西藏的不解之缘进行层层剖析,发现法国对西藏的关注由来已久,并且这种深厚的"感情"错综复杂,导致了法国对西藏的误读和对西藏问题的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14.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其现代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信息化建设亦大大加快了其教育现代化步伐。在挖掘西藏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历史背景下,提出了其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并给出了相应对策与措施。当中,通过文献综述与数据整理,对西藏"十一五"期间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进行了概括与分析,并从"十二五"西藏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规划对西藏教育信息化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总之,西藏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对于从根本上促进西藏教育的改革以及加快西藏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与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5.
"凉州会谈"作为蒙藏关系正式开始的起点,蒙藏关系也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蒙古统治者对西藏施行的正确策略使得西藏与中央之间的关系得到了稳定和巩固,对西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以后西藏与历代中央政治关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太原大学学报》2021,(5):67-77
"她经济"的发展促使女性旅游发展不断升温,而西藏作为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吸引了众多女性游客到来,鉴于此,在"推-拉"理论视角下,应用因子分析法对进藏女性游客的旅游动机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推力因子"对西藏的好奇与向往"和拉力因子"西藏是国内独一无二的小众旅游目的地"是女性游客进藏旅游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应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4个推力公因子和3个拉力公因子,在此之中,推力公因子"探新求异与精神满足"和拉力公因子"西藏的独特性"两项是女性游客进藏旅游最重要的影响因子。根据结果进而提出相应建议,希望能够对西藏旅游目的地的开发和营销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4月29日下午3时,应我院的邀请,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秘书长、《中华儿女》杂志社社长、总编辑李而亮先生在我院大礼堂作了题为"关于西藏问题的由来及现状"的学术报告。学术报告会由陈洛书记主持。李而亮先生深入地分析了古代西藏与中原的关系、帝国主义对西藏事务的插手与西藏问题的产生、西藏和平解放与达赖的公开分裂、西藏进入社会主义与治藏方略的改变、西藏问题国际化与"藏独"势  相似文献   

18.
弹指一挥间,湖南省岳阳市一中举办西藏班已整整二十年了。作为一名教师,我全过程见证和参与了岳阳一中西藏班走过的风风雨雨,特别是各级领导、学校教师们为增强汉藏民族团结,为了西藏的明天的发展献出浓浓的爱,使我终生难忘。为了加快西藏人才的培养,1984年,中央决定在内地举办西藏班。在湖南,省政府将举办西藏班的任务交给了岳阳市一中。1985年2月,岳阳市一中正式接到举办西藏班的通知。记得是在1985年一个春寒料峭的夜晚,学校领导班子围炉向火,对举办西藏班的意义,所面临的困难和解决办法进行讨论。与会者积极发言,会议开得异常热烈,一直…  相似文献   

19.
<正>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阐明了西藏工作的战略定位,给西藏职业教育发展注入了了强大动力,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将推进西藏职业教育实现新的跨越。"十三五"期间,西藏职业教育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及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  相似文献   

20.
康区乃中原进入西藏的战略要地,该地区社会结构的重要特点在于政教合一,致使在当地设置的土司也必然具有双重的政治身份。清前期,朝廷曾在此实施过局部的"改土归流",然因其环境恶劣等诸多因素,始终无法在此大规模建构直接统治机构,为此只能继续沿用土司制度略加羁縻。1840年后,特别是20世纪初赵尔丰主持的康区"改土归流"时,英俄等列强觊觎西藏,诱使西藏上层统治集团与清王朝为敌,分裂祖国倾向日趋明显。清廷在西藏的经略决策不得不为之一改,必须凭借军事势力以对抗英俄的入侵。要军事卫藏,又不得不取道于康区,然该区土司割据,中梗于川、藏之间,致使西藏局势岌岌可危。如何经营西藏,以固川、滇、青屏障,成了当时国防之急务。为了巩固西南内陆边防,朝廷别无选择,只能在康区大力推行"改土归流",此政策的推行为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做出了卓越贡献,进而也为民国时期西康省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