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爱华 《知识窗》2011,(1):17-17
人在纽约.为了省钱.我和年轻的美国人迈克尔合租了一套公寓。迈克尔刚刚大学毕业.按理说找工作是一件很头疼的事儿。可是他每天照样乐呵呵的.一点也不为钱发愁.  相似文献   

2.
汪去 《知识窗》2014,(11):28-28
1884年,正在纽约忙于工作的爱迪生收到一封老友查尔斯·巴奇勒的来信,信中说:“亲爱的托马斯·爱迪生先生,我不得不为你推荐一名年轻人。因为在当今世上,我知道有两个伟大的人,你是其中之一.另一个就是你面前的这位年轻人了。”  相似文献   

3.
当我进入联合国大厦2号楼16层的一间租借的办公室时,Jeffrey D.Sachs正在打电话。尽管他于8周前才开始在纽约城工作,但他似乎已经熟悉了这里的环境。他称纽约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工作基地。他说:“我认为,纽约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个能让人们充分利用丰富的专业知识、施展才华以解决重大问题的地方之一。”他所说的“重大问题”是指可持续发展以及如何运用科学和技术解决全球面临的贫困、艾滋病、热带病、气候变化以及其它影响地球自然环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叶志勇 《知识窗》2013,(11):15-15
小时候.黄豆豆心中有个偶像,名叫巴列辛尼科夫。凭着对偶像的崇拜.他刻苦练习.12岁那年.考入了上海舞蹈学院。 然后.他脱颖而出.小有成就。于是。他远渡重洋.来到纽约,继续深造。在纽约街头.他看到有巴列辛尼科夫的一场演出.于是.他毫不犹豫地买下了最后的两张票.坐在大剧院最高一层靠边的位置上.居高临下.观看偶像的演出。  相似文献   

5.
大学毕业后.汉娜·布伦切尔来到纽约打拼。刚到纽约时.她很不快乐。非常孤单。有一天,她实在寂寞极了。很想与人交谈.但又没有人可以找.于是她拿出笔和纸.开始写信——给完全陌生的人写信。  相似文献   

6.
盲人的眼睛     
在从纽约到波士顿的火车上,我发现我隔壁座位的老先生是位盲人。我的博士论文指导教授是位盲人,因此我和盲人谈起话来,一点困难也没有,我还弄了杯热腾腾的咖啡给他喝。  相似文献   

7.
798模式戕害创意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明 《世界发明》2007,(1):94-95
"798"真的成为模式了吗?写下这个题目后,我觉得,也许叫"SOHO模式"更贴切。毕竟798和纽约SOHO十分相似,而纽约的SOHO出现更早,也更成熟。但798离我们更近,我们也更熟悉它,所以姑且称之为"798模式"吧。我的问题就是:当一种行为成为模式之后,它还有没有活力?创意  相似文献   

8.
那天(2006年9月7日)上午在纽交所上市,下午我就跑到纽约的哈德森河边上坐了好几个小时,我开始迷茫。一个是新东方未来怎么做?我知道上市以后,每年要求大量的增长,不管是利润、收入还是学生人数。可我在新东方做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一种教学质  相似文献   

9.
别在我沉睡时提“9.11”,别以为我睡着了什么都听不进去!告诉你,在我沉睡时,即便你在我耳旁小声说“9.11”,第二天醒来时,我也很容易想起电视里播放的纽约世贸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被飞机撞毁的画面,我会感到非常恐怖——如果你的同屋同学跟你这么说,你会不会觉得这是瞎掰?他说的事情真的会发生吗?  相似文献   

10.
刘治琳 《知识窗》2007,(7):16-16
1995年12月我出差纽约,遭遇了纽约40多年未见的暴风雪。1月6日黑云压城,鹅毛大雪从天而降。我住在中国驻纽约总领馆。领馆大楼位于12大道上,与哈特逊河仅一路之隔。当时室外能见度很低,站在窗前竟然看不到哈特逊河河面,空气中的湿度几乎达到100%。  相似文献   

11.
苏珊·桑塔格系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批评家、女权主义者,著名的“纽约文人集群”中的一员。她的写作领域广泛,以其卓越的才华、敏锐的洞察力和广博的知识著称。《论摄影》(中译见《一个战时的审美主义者——<纽约书评>论文选1963—1993》,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拙文引文均见此书。)于1973年10月18日首次发表于《纽约书评》。后来,苏珊·桑塔格又将《论摄影》一文扩展为一册专著,湖南美术出版社有同名中译本。第一次读苏珊·桑塔格《论摄影》,我觉得这篇文章虽妙语连珠但却杂乱无章。认真地作两次重读之后,我逐步体验到作者语义纷披的论述中所蕴涵的丰富活跃的感觉和深刻独特的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上首个艾滋病疫苗研究独立实验室11月12日在纽约布鲁克林区开启使用.这意味着美国新一轮的艾滋病疫苗研究项目拉开序幕。国际艾滋病疫苗启动计划艾滋病疫苗设计与研发实验室将是首个进驻纽约科学中心或是BioBAT的实验室.纽约科学中心是布鲁克林军方延伸的科学研究中心。该实验室约38,000平方英尺大,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BSL3)。实验室首先研究的项目将集中在复制型艾滋病疫苗载体上.将对现有的载体进行全面的筛选.从中选出安全、稳定、特异的复制型载体,用于运载艾滋病疫苗的抗原。将有2千万美金注入实验室,在未来的4年时间,实验室将招聘40名科学家,并建立一个实验动物中心。  相似文献   

13.
《科学生活》2013,(11):44-44
美国一个名为精灵科学的纽约初创公司发明了一种尿布。公司称,这种尿布可以察觉潜在的尿路感染、肾功能障碍和脱水等疾病状况,而且,配合一款智能手机应用,可将相关信息传达给医生。精灵公司的创始人雅罗斯拉夫·菲比申科说:“有一天,我开车载着妻子和女儿的时候,妻子问我宝宝是不是尿裤子了。我突然意识到,孩子的屁股下面就是数据啊。”  相似文献   

14.
我的美国生活 3月的纽约,风仍凛冽,路上不时有积雪,俨然严冬季节.  相似文献   

15.
侯成成 《知识窗》2013,(21):34-34
纽约,一个街球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斯万森,这座城市中一个普通的男孩。从小,斯万森就混迹纽约街球场,与比他高大强壮很多的人一起打球。可是,随着年岁的增长,让斯万森一家担忧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只有1.35米身高的斯万森停止了长高。斯万森真的会和他的母亲一样,永远身材矮小吗?如果真是那样,简直太可怕了。  相似文献   

16.
<正>怪物登陆纽约的那一天,我们拿到了妈妈的诊断书。我们本不应该感到吃惊的,妈妈已经咳了好一阵子了。前天晚上吃晚饭时还吐了血,她用餐巾捂住嘴,以为我没看见。她总说她不需要去看医生,更不需要住院治疗。医生给妈妈做检查时,我就在候诊室里看电视。几千里外的纽约城里燃起了大火,整个城市烈焰熊熊。博物馆和  相似文献   

17.
《科技新时代》2009,(12):35-35
ROCKPORT乐步皮鞋国际马拉松队于美国时间2009年11月1日上午精神奕奕地出征2009纽约马拉松赛事。7名来自美、法、中、韩及瑞典的队员在ABC的真人秀节目“单真汉”中前任男主角的美国海军上尉“安迫&#183;鲍德温”(Andy Baldwin)的带领下,穿着乐步DresSports2.0皮鞋,在一片热闹欢呼声中顺利跑完全程42公里的纽约市马拉松比赛。  相似文献   

18.
地铁第三层     
纽约中心铁路公司以及纽黑文和哈特福德铁路公司的总经理们对着一大堆火车时刻表发誓:地铁只有两层。但我坚定地说有三层,因为我曾经到过中心站的第三层。  相似文献   

19.
2004年10月某一天,当我乘坐的飞机在美国俄亥俄州的阿克伦-坎顿机场着陆时,我正在考虑小便的问题。是的,在从纽约出发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旅程中,我喝了两杯咖啡。但我之所以想到尿,是因为在旅途中我读到一篇关于生产合成尿的新闻报道。人工去生产在自然界中到处都有的东西,在我看来就像克隆羊一样愚蠢。但是,作为用于尿测试校准设备的一种标准,  相似文献   

20.
俞敏洪 《金秋科苑》2008,(1):119-119
那天(2006年9月7日)上午在纽交所上市,下午我就跑到纽约的哈德森河边上坐了好几个小时,我开始迷茫。一个是新东方未来怎么做?我知道上市以后,每年要求大量的增长,不管是利润、收入还是学生人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