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谈到对人或事物的某种属性作比较时,我们常常会使用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其实,英语中表示比较意义的句子也可不用比较句式。现将其特殊表达法简要归纳如下:一、介词作比较介词在英语中用得很多,同一介词在不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中有一类表示“谁(什么人或什么事物)是怎么样”的句子。这类句子对一定的“人”或“事物”进行描述,表达描述者对所要描述的“人”或“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行为,存在或不存在某种后果的认定。我们把这类句子叫做“是”字认定句。长期以来,由于“是”字被认作判断词,使“是”字认定句淹没在“是”字判断句之中。  相似文献   

3.
词按照语法功能的区别,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虚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种.为数很少的虚词,其中有不少却是使用频率很高的,许多虚词几乎是组成句子时越不可少的.词的色彩意义通常是指词在表示某一理性或概念意义的同时所表现出来的某种倾向或情调意义.通过事实可证,汉语虚词具有浓厚的色彩义.  相似文献   

4.
形容词是一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特性或属性的词类。学习形容词时,我们应注意以下四点。一、形容词的作用形容词可以在句子中充当定语、表语和宾语补足语等。例如:  相似文献   

5.
“了”是助词,在汉语中它常附着于词、短语或句子后面,表示某种附加意义或语气。《火烧云》一文中,“了”竟出现了22处之多,给课文增色不少。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汉语里,“所以”仅仅放在表结果分句的开头,是结果连词。在古代汉语(从广义来说,从先秦到清代)中,“所以”的意义和用法则比较复杂。通过分析它与其他词的搭配关系和句子结构,其用法和意义主要有五种,从中可以大略看到它的发展演变过程。一、表示某种动作、行为的凭借。这种凭借,有自然物、工具、人,是由“以”  相似文献   

7.
一、从词的意义和作用的不同来多角度地指导和训练。如「好像」一词在意义和作用上主要就有两种:一表示比喻;二表示比较。在用这个词造句时就应该从这两方面来双重角度地指导和训练,即不但要求学生练习造表示比喻的句子,还要指导学生造表示比较的句子。  相似文献   

8.
句子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据我所知,在沈开本教授的《句子的性质和句法分析》一文发表之前(载于1987年《汉语学习》第二期),不少人是没有解决的。那未句子本质是什么呢?沈开本先生指出:“句子的本质就是混合物而不是化合物。”句子由词+语调或短语+语调构成,因此,可以对句子各组成部分拆开来分析。换言之,句子由两个部分组成:词或词组部分和语调所表示的语气部分(语气词是语气的辅助工具,属于语气部分)。词或词组部分提供认知意义,语气提供主观感情和语用内容。例如:①他写小说②他写小说!①是词组提供认知意义;②是句子在词组所提供的认知意义基础上,用!表示特定的感情并表示这个句子用以表达对词组(短语)认知意义所表达的事的一种感叹。这两部分合起来成为句子的认知意义。可见句子的认知意义乃是以词或词组(短语,以下均同)的认知意义为基础的。沈先生这一发现,对汉语语法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他的话语语法(大语法)奠定了基础,也为我们语文工作者进行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法教学指明了方向,开拓了新领域、新天地,对更好地、生动、活泼、深层次地进行语法教学提供了理论的武器。  相似文献   

9.
汉语的句子分为单句和复句,单句又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两类.在主谓句中,有几种比较特殊的句式,这就是:把字句、被字句、连动句、兼语句和紧缩句。这几种句式使用频率很高,它们在结构上和表达功能上又各有各的特点,因此值得重视.一、把字句把字句是动词谓语句中的一种特殊句式。把字句的特点是:它的谓语中的动词表示对受动对象作出某种处置,或者有处置影响的意味,动词后边一般要带补语,表示处置的结果或影响的程度:受动对象是有定的事物,它在动词前头,和介词“把”组成介宾短语作动词的状语。  相似文献   

10.
初中语文课本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恶,是何言,是何言!”中的“恶”注释为:“恶(wū):表示感叹的助词,有反对的意思。”把“恶(wū)”说成助词,这是不正确的。初中语文《汉语知识》在讲到助词时说:“助词是附着在实词、短语或句子上面,表示某种附加意义,或在造句中起辅助作用的词。助词  相似文献   

11.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由于汉语和英语非亲属语言,一属汉藏语系,一属印欧语系,两种语言的差异给英语国家来华学习汉语的留学生在学习上造成了很大的障碍,突出的表现在对汉语词义的理解、词的搭配以及词序等方面,学习困难较大.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入门阶段,针对性地注意对汉英词汇语义的对比,注重和强化措词能力的培养是很必要的.一、分析比较对应词的意义词是造句材料,是句子的最小单位.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对于词的意义,必须从汉英两种语言的词义上作对应的分析比较.首先,汉英两种语言中某些看似对应的词,其实只是在其外延或内涵部分重叠.例如,表示人与亲属关系的词汇.由于中国人重伦理,宗族观念强,汉语词汇中表示亲属关系的词汇也很多.而英语表示亲属关系的词汇中,在词义上就比较笼统,其数量也不多.如:  相似文献   

12.
英语中有大量句子在形式上是肯定的,但意义上却是否定的。肯定句的否定意义是通过词、词组、或整个句子表现出来的。这样的句子汉语译文常常是否定句。本文从以下几方面作以阐述。A.有些词(如:形容词、介词、动词、分词等)或者短语在肯定句子中含有否定的意义,翻译时应当注意汉语用否定句来表达。B.某些固定结构、句式以其肯定形式表达否定意义,如Anything but,But that(what),Butfor,Too…to等。C.某些肯定的句子,可以通过上下文、说话语气表达出否定的意义。D.有些习惯用语及惯用法常常以肯定形式表示否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英汉翻译讲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学翻译的人在把英语动词译成汉语时,往往容易忽视动词的一些语法特征,如时态、虚拟语气、动词非谓语形式等等。或者没有掌握把这些语法特征译成汉语时所常用的一些方法,以致在理解和表达上产生了问题。下面分类举例加以说明。一、时态英语的时间概念主要通过动词的词形变化来表示,而汉语动词没有词形的变化,时间概念主要靠副词表示。因此,在把英语句子中的动词译成汉语时,有时应增加有关的副词。例如:  相似文献   

14.
在日语教学中经常出现使役句,也就是表示强制命令、允许、放任、接受恩惠等的使役表达。这种使役表达对于日语教学工作者来说是教学重点,而对于学习者来说是学习难点。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从运用大量的例句对比研究日语使役句的构成及所表示的不同意义入手,探讨使役句在翻译中带倾向性的问题。在翻译时,日语的使役句不能千篇一律地全都译成汉语的使令句。相反,日语中含有使役意义句子并不都具有使役句子的形式。对于形式上不是使役句,但具有使役意义的句子,也要根据汉语表达习惯译成汉语的使令句。  相似文献   

15.
“最”的实际运用——《语言漫说》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常说哪座山最高 ,哪条河最长 ,哪个国家人口最多 ,哪位先生年纪最大。“最”这个词 ,是个经常使用的词。什么是“最”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 :“表示某种属性超过所有同类的人或事物”。作为词典中的一个词 ,“最”的基本意义表现为两个方面 :第一 ,所说的人或事物在排列上位居第一 ;第二 ,所说的人或事物在数量上独一无二 ,即唯一。然而 ,实际的语言运用灵活多变 ,语词一旦进入具体句子 ,其含义并不总是那么单纯死板。让我们就从“第一”和“唯一”两个侧面 ,来考究考究实际语言运用中的“最”。(一 )是否一定是“第一” ?不一定…  相似文献   

16.
一."好"与"坏"在意义上的不对称 (一)意义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好"解释为:1.优点多;使人满意的,2.合宜;妥当,3.友爱;和睦,4.(身体)健康;(疾病)痊愈,5.用于套语,6.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成或到达到完善的地步,7.表示赞许、同意或结束等语气,8.反话,表示不满,9.容易(限于动词前)<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对"坏"解释为:1.缺点多,使人不满意的(跟"好"相对),2.品质恶劣的,3.不健全的,无用的,有害的,4.表示身体或精神受到某种影响而达到极不舒服的程度,有时只表程度深.  相似文献   

17.
as…as…引导的比较状语从句常用来表示两事物间相等程度的对比,句子中的第一个as是指示副词,之后接形容词或副词;第二个as为从属连词,引导比较状语从句。这种句子最常见的形式是:as 形容词(或副词) as引导的从句。这种比较状语从句往往省略与主句相同的成份,如。 (1)She's as bad-tempered as her mother(is).她和她母亲的脾气一  相似文献   

18.
"不"在现代汉语中除了作为重要的否定副词,其表示非否定作用的功能不能忽视。在日常交际与文学创作中,"不"使用一些特定的具体格式可以起到加强语气、表达某种主观意义、表达某种语用意义的作用。本文通过采用具体语料分析,就"不"在表示非否定含义时的三种语法功能及其具体格式应用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19.
汉语属于孤立语,缺乏词形变化,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主要由虚词和语序来表示.汉语虚词中的动态助词“着”放在动词后可以表示动作正在进行、状态的持续,以及用于存在句表示某事物以某种方式存在.英语有丰富的词形变化,主要通过词语内部屈折变化来表示“性、数、格、时、体、态”的语法范畴.通过分析,得出“着”在汉语中的表达不同语法意义时可以与英语中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四种时态相对应.  相似文献   

20.
在英汉语中,某些数词存在某种虚指语言现象。从形式和语义上看,英汉数词可虚指人或事物数量之多少,可表示事物的性质、程度达到极限,也可引申为某种约定俗成的比喻,还可表示吉祥和凶兆,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