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朱自清在现代散领域占有显的地位,他的散是现代美的典范,有着极高的审美品位。朱自清散之所以风格独异,正是源于他的审美理想。正因为他的“温柔敦厚”的审美理想,创造了他自己独特的散世界,形成自己的美风格。  相似文献   

2.
李利红  刘竞进 《海外英语》2013,(23):143-144
连贯是语篇的基本特征之一。要取得语篇的连贯就会涉及一定的衔接方式和手段。这些手段的运用就是要达到语篇连贯的效果。连贯不是单维的,而是多层次的。该文以刘士聪英译的夏衍的散文《野草》为例,主要从语法层、语义层、文体层和篇章结构层来考察连贯在刘译的《野草》中的重构,并以此来说明衔接与连贯在散文翻译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审美制度问题研究》反思了两种美学传统,提出了新的美学命题,尝试新的美学形态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重新思考现有的美学形态和美学问题,整合现有的研究资源,对于人们重新思考美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推进了审美人类学理论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散文语言精练,音韵优美,意象丰富,意境深远。在散文翻译过程中,如何再现散文的美学效果是译者的一大挑战。基于翻译美学理论,本文分析了散文《白马湖之冬》的译文如何在语音、词汇、句段三方面再现了原文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散文,作为文学的一部分,鉴于其自身的特点,翻译难度相对较大。散文翻译需要译者尽可能在译文中最大限度的再现出原文的审美价值。该文以《异国秋思》为例,从翻译美学角度对张培基的译文进行分析,看其是怎样再现原文的韵味和美感的。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这是语文大纲中强调的重点.在当前的语文学习中,审美情趣和能力却被忽视.本文就试从散文自身的审美特征来浅谈散文审美视野的拓展.  相似文献   

7.
谢意 《考试周刊》2012,(29):26-27
本文运用刘宓庆提出的翻译美学理论对张培基英译散文中的审美再现进行研究,从语音、字词、句法三个层次对张培基的译文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再现原文的美学价值,为散文翻译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冰心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最杰出的女性作家之一,其散文语言的艺术成就获得了评论界的高度赞誉,在读者中间更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冰心散文语言率真质朴,柔婉典雅,极富图画美及音乐美,有着很高的审美价值,本文拟对这些审美因素进行一些探析。  相似文献   

9.
翻译是文化沟通与交流的媒介,而翻译与美学的结合则是提高中国文化英译质量的一种途径,所以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最高境界就是追求美。刘宓庆的翻译美学理论已建立完善的翻译美学体系,以其理论中关于审美主体与客体的观点,进行《唐诗三百首》古诗不同译法的比较,可得出以下结论:中国古典诗歌翻译质量的保证必须基于其自有形式美与非形式美,再辅以译者主观能动性,否则将引起读者对中华文化的误解。  相似文献   

10.
冰心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最杰出的女性作家之一,其散文语言的艺术成就获得了评论界的高度赞誉,在读者中间更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冰心散文语言率真质朴,柔婉典雅,极富图画美及音乐美,有着很高的审美价值。本文拟对这些审美因素进行一些探析。  相似文献   

11.
苏军锋 《培训与研究》2007,24(3):118-119,122
英语学习的困难,除了没有掌握正确的、系统的学习方法外,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缺乏语言的审美能力,以致陷入兴趣缺失——学习吃力——效果不佳的囹圄。本文从英汉互译中的美学因素入手,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各自具有的音韵美、形式美及意境美。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及美学审美自古以来就有着较大的差异,而且英语和汉语在表达方式上又各有其独特的风格。因此,想要实现翻译之"美"十分困难。本文强调的重点是译者在翻译散文的过程中应该要把"读者审美感受"的重要性、原文本、译者、目标文本和读者这四个部分紧密结合在一起。本文运用了接受美学原则和和谐理论,探索了其在文学翻译当中的适用性,通过分析《散文108篇》中的散文名篇,笔者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当充分运用和谐原则指导翻译并且考虑到读者的审美需求,才能实现"美"的译文。  相似文献   

13.
通感是散创作中常见的一种修辞现象。在散创作中作家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把通感这颗看不见的种子,经过加工、培养,使之与视觉、味觉、听觉、触觉、意觉等相碰撞,蹦射出美丽的通感之“花”,进而铸成一个和谐的、自成一体的“世界”,以此来渲染并深化散的意境,勾起人们美好的联想,表现着散深邃幽远的通感美,展示着散创作的永恒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清初吴楚材、吴调侯选编的《古文观止》是我国古代散文的精华,其中论说抒情、写景咏物各体兼备.罗经国先生从《古文观止》中选译32篇,译文将原文之美表达得淋漓尽致.从罗先生之译文,可以看出汉语散文的美是可以再现于译文的.但是,由于汉语散文独到的修辞手法和文字形态,翻译会受到种种限制,难以尽现原文之美.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翻译美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翻译这个特殊的审美过程,发现影响原文审美价值在译文读者那里实现的因素主要有三个:译者、翻译规范和读者;并分别从这三个因素入手,详细分析了每个因素对读者审美活动的具体影响,同时提出了一些有利于审美价值传递的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彭俊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27(4):135-137,14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广告业蓬勃发展起来,广告翻译也越来越频繁。本文从美学的角度对广告翻译进行研究,主要分析和总结了广告翻译中审美经验的概念、特征以及审美经验得以再现的翻译手段。  相似文献   

17.
从美学意义上来分析英语广告语篇,探讨它们的美学特征及其翻译,人们注意得还不够。本文通过实例归纳出英语广告语篇的美学特征,如简洁美、修辞美、意象美、创意美等。同时提出,在翻译过程中,为了保存英语广告语篇的美学特征,既能让汉语读者广泛接受,达到商业目的,又能不破坏汉语的纯净,那么从美学的角度对这些问题加以思考,有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庄子》是我国古代极其伟大的一部哲学著作 ,同时也是一部极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文章从七个方面阐述了庄子散文艺术的审美构成及其核心 ,同时也指出了它作为文学著作和美学著作所存在的一些局限  相似文献   

19.
张军历 《海外英语》2011,(9):262-264
文学翻译作为艺术化的翻译,要求译者不仅要艺术化地再现原作,还要再现原作的美感要素。审美对象只存在于审美主体的审美经验中,原文中的美只有被翻译审美主体审美地把握,才能激起审美感受,进入审美再现过程。译文能否取得与原文对应的审美效果只是一种理想,即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对等,这取决于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和原文可译性限度。该文以翻译美学为视角,通过分析翻译审美主体与翻译审美客体的基本属性探讨译者主体性与文学翻译审美再现的关系和审美再现的等值阈,以期进一步理解审美再现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