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清代民国时期,广西私盐活动频繁。广西私盐产生的原因包括广西的地理位置特殊、地形结构复杂、商人经济实力不济以及私盐所具备的优势等。从私盐所产生的影响来看,虽然私盐的泛滥对广西的地方财政和社会秩序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在促使盐法制度的调整和缓解食盐缺乏方面,亦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清代两淮食盐运销体制的演变与私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有关资料记载,清代两淮食盐运销体制的演变经历了纲盐制、票盐制和循环转运法三个阶段。而食盐运销体制的演变与私盐的盛行是密切相关的,食盐运销体制的不合理性为私盐的泛滥培植了土壤,而私盐的泛滥则加速了食盐运销体制的败坏与演变,并最终促使食盐运销体制随着清政府的日渐衰败而走向崩溃。  相似文献   

3.
清代,两淮盐区内私盐泛滥,对社会有着广泛而又非同一般的影响,这一时期的百姓、盐商、官府都与之有着紧密的联系。两淮私盐对于这三大阶层有着双重的影响——客观上给每一阶层中的人既带来了实际上的利益,也有其不利的一面。  相似文献   

4.
明朝,国家财赋一半取之于盐业,而盐税的一半又来自于两淮,但是两淮盐区的官盐销售一直受淮区私盐和其他盐区涌入的私盐冲击,并在与私盐的对抗中长期处于下风,私盐在官府严厉压制之下反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本文以《明实录》为主要资料,对明朝中后期特别是正统之后两淮盐区的私盐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清代盐政问题的实质是专卖与市场调节之间的矛盾,专卖制度将食盐贸易截然两分为官、私盐市场,但定额化的盐税征收体系难以根据市场状况及时做出调整,造成的结果是专卖制的崩溃与私盐市场的逐渐发育。"私盐"这一标签,成为盐商、士绅等既得利益者攻击商业对手的有力工具,而因时因势变革的地方盐法制度只不过是各市场主体之间博弈平衡后的结果。作为清代川盐外销集散中心的巴县,保存着十分丰富的档案材料,为深入探讨这一地区较长时间内食盐贸易与盐法制度变迁的互动过程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6.
明代凤阳地区屯田受到明朝政府的特别重视,不论民屯还是军屯规模都相当大,但到明代中后期逐渐衰落。凤阳屯田处在明代中后期诸多危机的历史环境中,其衰落只是明代屯田一个缩影,既表明了明代屯田的衰败,又反映了大明王朝的没落。  相似文献   

7.
从清末开始,云南的私盐活动日益增多,到民国时期更有进一步泛滥的趋势.由于食盐上关国课,下系民食,故私盐的出现对民国时期云南社会的各方面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影响了地方的财政税收,也对原有的盐业生产和销售市场产生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但是与此同时,也有一些积极方面的意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认真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流民问题存在于古今各个时期,尤其是明代最为严重,这与明代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息息相关。明代流民泛滥,尤其是河南等地,流民的出现给社会带来了各种影响。通过探讨明代初期经济、政治、自然环境、政府措施等方面的历史,结合河南流民出现的原因、规模、影响,对流民问题进行整体概括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了流民问题对明代政治以及后代的影响,以期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滁州学院学报》2018,(3):36-42
荒政是中国古代政府因应灾荒而采取的救灾政策。明代中后期的统治日趋腐朽,社会矛盾激化,各地灾荒频仍。滁州从地域上介于长江与淮河之间,最常见的是水灾、旱灾、蝗灾和疫疠,其中尤以水旱灾害的交互发生为最。本文基于《叩阍书》《请免津粮疏》视角,分析了明代中后期滁州灾难深重的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搜集了地方官员和郡绅民众抵御自然灾害、安定人民生活、恢复社会生产、稳定统治秩序的救荒安民之策。通过探究明代中后期滁州荒政,对当代江淮分水岭地区综合治理提出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0.
鄂西北地处于淮盐边缘地带,与川盐产区、潞盐等引地为邻,出现了严重的私盐问题,特别在清代。私盐为了在鄂西北销售开辟了众多的走私孔道,同时表现出自己的特征,并给当地的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政府虽然花了很大气力,却无法解决,其原因是不了解经济规律。这也为解决现在的私盐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明朝中晚期,私人海上贸易冲破封建政府的阻碍,迅建发展起来。在国际市场上。中国海商凭借质优价康的商品。击败西欧商人,取得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并推动了世界经济交流。在国内,私人海上贸另通过商税的形式支持地方财政,弥补军费的不足,成为明代经济领域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相似文献   

12.
重评“大明宝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明宝钞”从洪武八年(1375)发行起,其购买力一直下跌,加上纸币流通不广,且认受性低,故在15世纪初期已经完全被市场淘汰,只有官府仍然有限度地使用。传统史家一般把明代纸币失败的原因,归咎于政府滥发钞票所致,这似乎把问题过于简单化,而忽略货币制度的设计与推行的问题。“大明宝钞”失败的原因除了因为发钞过多外,其致命伤更在于制度上的设计不足,特别是明政府在未建立公众信心以前,没有效法宋、元为纸币设立准备金制度,以稳固“大明宝钞”的币值。  相似文献   

13.
商籍设立于明末,清承明制,并普及到全国各大盐场。明清商籍设立之初衷为方便远在他乡的盐商子弟参加科举应试,确保他们的科举权利。但因商籍设立与盐业资本之间的密切关系,商籍管理事实上赋予了盐商子弟一种科举特权。这样,商籍制度从设立伊始便具有二重属性:一为科举公平,一为政治交易。商籍管理的特权性质造成清代不断有人假冒商籍参加科举考试。为此,清政府逐步完善了商籍管理的各项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科举考试的正常秩序。  相似文献   

14.
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在义务教育阶段,公立的免费教育应当占主体地位,但在义务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民办学校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而在普及义务教育后,如何确立民办教育的地位、性质和功能,已经成为我国义务教育政策实施过程中一项有关民生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公平和发展的两个纬度,论述在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的角色与定位问题,从而提出加强义务教育中政府责任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明初政府垄断性质的"茶马互市"政策到中后期发生较大变化,民间贸易盛行,商营冲击官营,且越来越多地体现出商品贸易的经济属性。究其原因,不仅与明初制定的"以茶驭番"的政治策略有关,而且与政府推行的茶马交易比价、政府本身的经营和管理及官员自身素质等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6.
温州自唐代作为浙东重要的海洋贸易口岸以来,在对外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明前期,政府并未沿袭宋、元在温州设置市舶司,但温州在明前期的朝贡贸易中依然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明中后期,尤其是嘉靖以后,随着朝贡贸易的衰落和私商势力的崛起,温州海上走私贸易盛极一时。  相似文献   

17.
山西商帮是明清时期重要的商人集团,其经营的商品以盐、茶规模最大,两者均为官府严格控制的专卖商品,均能获得垄断利润,因而有许多相似之处。同时,盐商与茶商在兴起的时代背景、经营活动的地域范围、衰落的原因等方面又有明显的相异处。本文就山西盐商和茶商之间的异同作一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8.
王峥嵘 《培训与研究》2009,26(1):54-55,61
近几十年来,民办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民办学校教师的合法权益却得不到切实保障,突出表现在福利待遇、社会保障问题上。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将有利于民办学校教师合法权益的保障。同时,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大众、民办学校及其教师都要尽最大的努力使我国的民办教育事业逐步正规化、完善化,从而确保民办学校教师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