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郁达夫作品感伤基调的表达艺术从四个方面展现 :内心独白、借景抒情、题目显“情”、酒中人语  相似文献   

2.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奠基人,郁达夫的小说创作始于"五四"初期,从他的第一篇小说《银灰色的死》问世,到后来的《沉沦》等,无不都属于这方面的题材。这些小说或直抒胸臆,抒发内心孤独、忧郁的感情,或借助某个背景痛快淋漓地抒发一个现代青年对国家对自身的悲哀,在沉重的压抑之下他渴望美、渴求爱,同时无情地暴露了社会的黑暗与腐朽。浓郁的抒情色彩,饱满的感伤情怀是他的小说比较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十八世纪后期,在欧洲文坛上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学样式,这便是感伤主义文学,其鼻祖为英国的作家斯泰恩。1768年他出版了《法国和意大利的感伤的旅行》(也叫《感伤的旅行》),“感伤主义”一词便来源于此。当时古典主义正在消亡,许多作家,诸如英国的汤姆生、法国的卢梭、德国的歌德等竞相仿效,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运用感伤主义的手法。自此,在欧洲文坛上形成了一股潮流。  相似文献   

4.
十八世纪后期,在欧洲文坛上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学样式,这便是感伤主义文学,其鼻祖为英国的作家斯泰恩。1768年他出版了《法国和意大利的感伤的旅行》(也叫《感伤的旅行》),感伤主义一词便来源于此。  相似文献   

5.
小说的现代化关键在于对时代和艺术内在发展规律的双重把握。郁达夫独具意蕴的感伤小说在现代化进程上应该得到重视并赋予合适的价值评估。。小说创作的社会背景、现实意义,以及文本中所蕴含的人生类型等等,基本实现了对时代层面的全方位透视。小说艺术上表现出超越与重塑,由传统向现代过渡的特点,标志着“自叙传”伤情小说的诞生。  相似文献   

6.
感伤作为人类情感的一种特殊形态,它自然也是文学中的一种情感要素。郭沫若的小说无不体现着感伤的情绪,不管是对人生行路难的感慨,还是男女之爱的呓语,甚至是天伦之乐的诉说,都夹杂着伤感的旋律。感伤,是郭沫若小说的基调,也是理解郭沫若小说的钥匙和门径。本文通过对郭沫若小说主题的剖析,展示郭沫若在穷愁与幻美之间流注的感伤情绪.进而揭示其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忧郁、感伤情怀几乎贯穿在他的整个小说创作过程中,其具体体现在生活中真"我"的忧郁、感伤和人生的自我忧郁、感伤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小说的现代化关键在于对时代和艺术内在发展规律的双重把握。郁达夫独具意蕴的小说在现代化进程上应该得到重视并赋予合适的价值评估。小说创作的社会背景、现实意义,以及文本中所蕴含的人生类型等等,基本实现了对时代层面的全方位透视。小说艺术上表现出超越与重塑,由传统向现代过渡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郁达夫的小说带有浓郁的感伤、悒郁的基调。在作品中,常常赋予他的主人公以感伤、悒郁的性格,竭力表现他们的情欲和性的苦闷,以及由此而生的变态的心理言行。因此,有人认为他的作品颓废、淫秽,表现了作者悲观厌世的情绪。细读全篇并非如此。本文略陈己见。《沉沦》是郁达夫早年的一篇代表性作品,该文写于一九二一年五月,小说借写一个中国留学生的忧郁性格和变态心理,真实刻划了一个在异国受歧视被迫害的弱国子民的复杂内心世界,塑造了一个“时代病”的典型体现者。那么,作品的主人公为什么会患这种“忧郁  相似文献   

10.
郁达夫的小说多以失意的青年知识分子为描写对象,常进行大胆的自我暴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五四”以后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黑暗现实,如实地写出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其他下层人民的痛苦,抒情性强,富于浪漫主义的感伤气息,在“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曾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小说流派。  相似文献   

11.
试论秦观词的感伤基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
北宋新旧党争的倾轧,迁谪、流放的命运,穷困潦倒的生活,生性的多愁善感,佛道出世思想的影响,促使秦观的词作流露出浓深复杂的感伤之情;同时,也使得其词感情真挚,更易打动人心。  相似文献   

13.
秦观,字太虚,后改字少游,号淮海居士,是北宋后期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词、文在当时文坛均负盛名,尤以词显,为宋代婉约词大家,有《淮海居士长短句》行世。秦观现存的八十多首词中绝大部分都或多或少地流露出悲哀、感伤的情调。历代的词评家都指出了秦词这一鲜明的特征。冯煦甚至把他和晏小山并称为“古之伤心人”。(《守六十一家词选例言》)虽然同时代的许多词人也难免徘徊感伤,但却绝少像秦观那样沉浸在悲观的情绪中而不能自拔。一不容否认,北宋后期的社会现实对秦观词的感伤基调有一定的影响。虽然宋人不自觉地将诗词分工,而秦观又接受了…  相似文献   

14.
并非每个人的早年生活都会对其一生产生影响,但对于一个作家,尤其是郁达夫来说,离开了其早年生活经历去谈其作品,正如离开其作品谈作家一样,是危险的。  相似文献   

15.
郁达夫独特的创作风格为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世人对其小说中所流露的感伤颓废情调,总是颇有微词,认为是其人生消极堕落的表现,缺乏反抗意识。"感伤颓废"作为郁达夫小说创作中最醒目的精神特征之一,有其时代、个性和审美等多种因素。实际上,郁达夫小说中的颓废消沉是表象,反抗才是实质。  相似文献   

16.
郁达夫的小说创作,显示出独特的美学风格,其特征就是忧郁哀怨的感伤情调,具体表现在悲剧形象的塑造、自然流畅的抒情结构、内心纷争苦闷的抒写和自然景物的描绘上。这种风格的形成,是接受外国文学影响的结果。其中,俄国作家屠格涅夫不仅深得他的偏爱,而且对他影响最深。他们在人生经历、个性气质和时代、社会环境方面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郁达夫以忧郁、感伤的士子姿态登上中国文坛,为中国感伤文学构筑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文章主要从作家人生经历,小说创作,情感取向等方面深入阐释郁达夫复杂的个性气质:忧郁的感伤,孤冷的哀怨,从而进一步探索作家深层心理中斑驳而迷人、凄切而悲苦的生命本真意识。  相似文献   

18.
郁达夫的小说,几乎每一篇都流露出忧郁、苦闷、感伤的情调.形成郁达夫小说的感伤情调固然有客观原因,诸如社会、民族、政治、经济、爱情等等.但除此之外,还有其特有的一些主观原因.主要从思想方面和艺术方面揭示其主观原因,并对一些错误评价进行再评价.  相似文献   

19.
郁达夫感伤诗学的核心思想是对中国古典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通过对郁达夫早期大量文献资料的阅读与研究,整理并确认郁达夫关于感伤诗学的理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将他的感伤诗学理论与中国古典诗学比照,从艺术创作的源头来自作者的内在感情、最具有艺术价值的内在感情是感伤之情、感伤之情必须来自作者的真实情感等三个方面探讨其相互之间的化合关系。  相似文献   

20.
郁达夫小说创作中的自卑情结来源于其自身的自卑心理,自卑心理的产生有两方面原因:个人先天气质和社会后天影响。投射到作品中,形成了充满感伤基调和悲情情绪的独特的艺术风格。自卑心理影响着作家艺术选择和人物塑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