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完课文《秋天》,像以往一样,我把听写本发给学生,说:“老师先给大家一分钟复习生字新词。”学生很快翻开了书,但是大多数学生只是把生字新词读了一遍,有的甚至只是看了一遍,便胸有成竹地拿着笔等老师来报生字新词。可我却说:“今天请同学们自己把这些生字新词默写在听写本上。”话音刚落,学生先是楞了一下,随即便写了起来,  相似文献   

2.
目前小学生抄写作业过多。如抄写生字、新词、句子、中心思想、课文等,一抄就是好几遍。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一般要抄十遍,多的几十遍。这种“大运动量”的抄写训练,对小学生的学习到底有益还是有害?这里,我想根据调查结果,谈点看法。一、过多的抄写无益于字词的巩固。我作过这样的实验:将全班(二年级)70名学生按学习能力均匀分成甲乙两组,用不同的遍数抄写一至四课的生字,然后进行听写检查。结果是:第一课,听写10个生字,甲组抄写十遍,听写正确率为92%;乙组抄写五遍,正确率为92.57%。第二课,听写十个生字,甲组抄写五遍,正确率为92.85%;乙组抄写十遍,正确率为94.57%。第三课,听写11个生字,  相似文献   

3.
课已经上了二十分钟。王老师在“讲故事”以後,照例要“解释生字新词”了。“先听我讲一遍。”王老师把生字抄上黑板以後,招呼着孩子们:“照明弹——晚上用来照亮的子弹。你们该还记得去年国庆节的晚上,天空中那圆圆的很亮的东西,就是照明弹。”  相似文献   

4.
记一次听写     
“同学们,下节课听写生字。”说完,老师大步流星地离开了教室。“又要‘杀伤’我们的脑细胞了!”“调皮大王”蔡志高哀叹一声,惹得大家哄堂大笑。但又有什么办法呢?“听写”已经是家常便饭了,还是临时抱抱佛脚吧,我打开书默记起生字新词来。“丁零零——”上课铃声很无情地响了。同学们收起书本,等待严峻的“考验”。“绚丽。”老师像是要故意为难我似的,专往我没有记熟的、特别难写的生字那里报。我的脑袋瓜平时还蛮好使的,此刻怎么这么不争气?居然让这个词“卡”住了。我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同桌身上了,我相信,只要看到那么一个大致轮廓,这该…  相似文献   

5.
<正>学完五年级下册第二篇课文《暖流》,像以往一样,我把听写本发给学生,说:"老师先给大家一分钟复习生字新词。"学生很快翻开了书,但是大多数学生只是把生字新词读了一遍,有的甚至只是看了一遍,便胸有成竹地拿着笔等老师来报生字新词。可我却说:"今天请同学们自己把这些生字新词默写在听写本上。"话音刚落,同学们先是愣了一下,随即便写了起来,但很快就陷入了思考中,因为他们明明知道还有好几个生字新词没写,却又想不出是哪几个。默写  相似文献   

6.
一天下午放学,我和往常一样走进教室,学生正在等着我布置作业。一个学生说话了:“每个生字写两遍,后面组个词,再让好朋友听写一遍。是吗?魏老师?”我发现学生的脸上都没有一丝高兴之意。看来,我日复一日固定不变的作业布置模式已经让孩子们厌倦了。一丝愧疚涌上心头,我话锋一转:“同学们,那你们想怎么写呢?”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我回家读读课文就行了,因为我已经会写生字了。”  相似文献   

7.
我的儿子从上学开始,就害怕生字,一听要写生字,特别是听写,就犯愁。老师第一次听写22个生字,儿子错了8个。当老师把听写本放在我面前时,我心里难受极了,也失望极了。一怒之下,我狠狠地打了他。但是没有任何效果,儿子更惧怕听写了。反思后,我改变了做法。我用一张4K的图画纸画了一只大袋鼠,挺着个大肚子,伸着手好像向主人要什么东西似的。我告诉儿子:“大袋鼠饿了,让你喂喂它。”我让孩子把生字、词写在一张张小长方形的纸上,然后贴在大袋鼠的肚子上,孩子的兴趣可大了。有时工作忙,我忘了给孩子听写,儿子会提醒我说:“妈…  相似文献   

8.
昨天,你要我帮你复习语文,我却没当一回事,自以为只要平时用功就可以了,无须考前抱“佛脚”。于是十二万分的不愿意!在你那热切的目光中,我才极不情愿地翻开了你的语文书!天真烂漫的你,是多么希望我这个多年教高中语文的父亲传给你几招绝活呀,可是,我却鸡蛋里挑骨头,让你听写课本下面的生字生词!第一课,你顺利地过关了,可接下来的几个生词,你却因为大意,一时写不出来!这本是十分正常的事,可是,我却小题大做,满以为自己的儿子那么优秀,怎么连生字词也听写不出来呢?于是,我发疯了,像一头暴怒的河东狮子,怒吼一声,接着抓起课本,恶狠狠地朝你砸…  相似文献   

9.
阮定标 《家长》2014,(2):37-37
早晨,我陪着儿子坐在餐桌前吃早餐,他忽然仰起头对我说:“爸爸,电视的‘视’字我会写了。”说完,他挥着小手,书空写着这个字的每一笔笔画。听着这样的话语,我不由一阵心酸。儿子的话.让我回想起前一天晚上的一幕。我照例陪着他温习当天的功课,在听写课本的生字时,我发现,很多生字他虽然认识却不会默写,我顿时焦急起来。在听写生字“视”时,他写了三四遍,仍不能记住。  相似文献   

10.
一想起堆积成山的作业本,我就从“兴奋的高峰”一下子变到“苦闷的低谷”。唉,无聊啊!语文作业本,试卷、抄生字、扩词、听写,写得我头都大了,手都麻了。数学、英语作业更是没头没脑砸向我们。老师似乎一点儿也没觉得。  相似文献   

11.
一、复习检查、夯实基础(一)听写生字新词。师 :上一节课 ,同学们自学了《春联》这一课 ,还记得老师提出的三个要求吗?说说看。生 :(1)学会生字 ;(2)熟读课文 ;(3)想想每一自然段的意思。(评析 :积累学法 ,学会学习。)师 :谁想上来在黑板上写生字词呢?我们只请四位同学在黑板上写 ,自己来吧 ,不用举手。师 :没有上来的同学也有展示的机会 ,请打开你们的听写本。师 :请记住 ,提笔即是练字时 ,字一要写得———(正确) ,二要写得———(漂亮)。师 :准备好了吗?开始!(描绘、祥和、展览、奥妙、春回大地)师 :请同学们对照书后的田字格自我评价 ,…  相似文献   

12.
学习目标1.认识“区、尤”等14个生字,会写的“尤、其”等8个字。2.能用会写的8个字分别组词语,在组词中理解字义。3.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4.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前准备1.学生自读课文,收集有关黄山奇石的图片或黄山有关资料。2.教师准备黄山风光录像资料片或图片,自制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新词同桌之间用生字卡片互相听读、听写会写的生字、词语。二、复习课文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黄山的哪几种怪石?三、朗读课文,认真领悟朗读全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文中的插图,说一说黄山石头的…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堂低级复式阅读课。一年级的教材是“我爱妈妈”,这节课是第一教时,要求是使儿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会“纱厂”。车间”“红旗”“夜校”“识字”“功课”等几个生字新词;二年级的教材是“红军到了杨家窪”,这节课是第二教时,要求是复习鞏固全课的生字新词,并能初步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14.
近日 ,我参加了南京市小学语文课程改革观摩研讨活动 ,听了一位青年教师执教的五年级观摩课《黄河的主人》。执教者上的是第一课时 ,在这节课中 ,教者对文中的生字新词教学作了独具匠心的设计 ,给听课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现将这节课中生字新词的教学片断实录如下。: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的生字新词 ,下面让我们比一比 ,看谁的预习最充分。请读读这些生字新词。(课件出示 :羊皮筏· 子艄·公竹篙· 波浪滔滔·· 惊涛骇· 浪如履· 平地)(指名读 ,齐读)师 :这些新词的意思你们理解了吗?请先在自己的学习小组里互相交流。(四人小…  相似文献   

15.
一天下午,放学前我到教室布置语文作业:“今天的语文作业是……”“抄写第六课生字三遍。”“老师,黄林已经写完了。”我的话还没说完,几个平时喜欢插嘴的学生抢着说。我一愣:“他们怎么知道作业的?难道上午上完课我已经布置了作业?没有啊!”仔细一想,疑团顿开。因为以前我们每次学习新课文后,家庭作业的第一题我总是布置写三遍生字,没想到这些小家伙竟摸出了规律。  相似文献   

16.
有不少朋友向我抱怨:现在的老师都跟约好了似的,常常布置家长给孩子听写生字词或课文背诵,这都是老师在学校应做的事呀! 我是一名老师,深知老师的苦衷。一个老师要负责全班四五十个孩子的学习,哪能个个都手把手地教。因此,为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放学后让家长协助做一些工作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毕竟督促孩子学习是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完成的。当然,家长也有难处。每天忙完了工作,做完了家务,还要检查孩子作业,让孩子听写生字词,背诵课文等,也够忙的。有的家长文化水平低,发音又不准,就更难办了。而如果不按老师的要求去做,轻的挨孩子埋怨,重的则要被请到学校接受老师‘教育’。当家长不易啊! 怎么办?不妨试着让孩子自己完成听写。我的孩子上小学一年级时,老师布置让听写一课生字,每个字读三遍,再组一个词。当时家里正有客人,没办法就让孩子对着录音机把要听写的生字词录下来,再听录音写生字词,孩子兴致很高。如听  相似文献   

17.
王铫弘 《青海教育》2006,(11):28-28
有人说,一堂课好的开头应似写章,“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这些话可谓内行。许多优秀教师的经验表明,设计好一堂课的开头,讲好导语,对于整堂课确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某教师讲《草船借箭》一课,她一进教室便兴冲冲地问:“小朋友,你们爱听故事吗?”“爱听。”“好,现在我就给大家讲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接着就绘声绘色地讲了起来。孩子们都瞪大眼睛凝神聆听,可故事还未过半,教师却戛然而止。“老师快讲!”孩子们高声叫嚷。此刻,教师抓住学生对故事发展和结果产生浓厚兴趣,形成强烈求知欲之契机,说道:“你们一定都在为诸葛亮的生命担忧吧!那么诸葛亮有没有完成造箭任务?周瑜图谋陷害诸葛亮的阴谋得逞与否?请看书自学。”  相似文献   

18.
一天晚上,铅笔盒里传出了一些声音,仔细听,原来是文具们在讨论谁的作用大。铅笔最先发言:“我的作用最大,小主人今天的作业是我写的,还拿了五颗星呢!”钢笔说:“我写的钢笔字也得了五颗星呢,我的作用也很大呀!”画笔又说道:“你们只能写一种颜色,而我可以写十几种颜色呢!我的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19.
吴丽珍 《广西教育》2008,(25):29-29
这一天,我正在讲二年级课文《开天辟地》的生字,有一个女同学用“丈”字组了一个词“丈夫”,引得不少同学窃笑,我也笑了:“小迎同学说得没错,你们的爸爸就是你们妈妈的‘丈夫’!”学生听了会意地笑了起来:“老师,你也有丈夫!”这时,那个叫小迎的女同学又站了起来,一脸认真地说:“我们长大了也会有丈夫!”话音刚落,教室里“哄”的一下子笑开了花,女孩子们低头捂嘴,  相似文献   

20.
曹洪玲 《山东教育》2003,(25):17-18
像往常一样,我又给同学们布置家庭作业。“同学们,今天我们的作业是把第十课的生字生词……”“带拼音写两遍。”我的话还没说完,同学们便齐声高喊。接下来就是一片吵嚷声:“又是这样,我早就会写了,还写!”聪明的班长张杰并不介意我的存在:“会写了,不会再写一写,巩固巩固嘛,显能!”嘴快的陈岩,耳朵也灵,接着话茬就来了一句:“就是,写两遍怎么了!”一向为老师利益着想的徐立强不失时机地补充着:“写就写,这不简单,抄抄就万事大吉了。”真有的同学已经动笔写了。“老师怎么总布置这样的作业!”班里不太喜欢说话的张琳琳和耿艺菲也在小声地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