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的贵族化倾向,是现代文学思潮演进中的重要问题。所谓文学的贵族化倾向,也就是文学的审美化倾向。“纯正”性、“人性”、创造性和纠偏性是其基本原则。贵族化是提升文学的审美价值、进行艺术探索的强大动力。非主潮地位、自身理论的偏颇以及过多的政治化色彩,是其受冷落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我们坚持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感觉教育。而审美意识的培养一直是一个难题。本文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来强调坚持审美教育为中心的极其重要性,并对如何培养学生形成一种感觉的审美意识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蒋光慈与中国现代文学——兼论中国现代文学的审美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光慈作为中国革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和小说家,其诗的总体特征是激越昂扬,奔放有力,深沉而富于政治鼓动性。而他的小说则更紧密地配合革命斗争,具有革命文学的时代感和战斗性,既把握住了无产阶级文学的审美特性,又体现了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创作精神。  相似文献   

4.
《甘肃高师学报》2022,(4):72-75
蒋光慈作为中国革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和小说家,其诗的总体特征是激越昂扬,奔放有力,深沉而富于政治鼓动性。而他的小说则更紧密地配合革命斗争,具有革命文学的时代感和战斗性,既把握住了无产阶级文学的审美特性,又体现了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创作精神。  相似文献   

5.
《文学审美超越论》是一本卓有创见、富有个性的文艺理论专著。其个性与创见主要表现在选用极其边缘化的文本,在全新阐述了文学的基本特性是审美超越性的同时,提出和阐发了一些独具特色、内涵丰富、很有创造性的学术概念。  相似文献   

6.
审美意识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体现人的精神价值,愉悦人的感官,诱发人的想象。本文通过对音乐审美意识的阐述,论证了音乐审美意识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研究中国传统审美意识有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审美意识,有利于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现实美和艺术美,有助于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有助于拯救西方的精神危机。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汉民族的舞蹈艺术——秧歌舞蹈的审美特征的分析,可以看出汉民族的审美意识发展变化的轨迹。只有与异域文化进行沟通与交流,走向世界,拥有现代审美意识,才能最好地保持具有深层文化底蕴的中华传统。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汉民族的舞蹈艺术--秧歌舞蹈的审美特征的分析,可以看出汉民族的审美意识发展变化的轨迹.只有与异域文化进行沟通与交流,走向世界,拥有现代审美意识,才能最好地保持具有深层文化底蕴的中华传统.  相似文献   

10.
王素娟 《文教资料》2011,(29):42-43
作者联系教学实践谈谈在中小学诗歌教学中如何渗透审美意识:观古今于须臾——调动审美感观:云想衣裳花想容——进入审美意境。  相似文献   

11.
钱中文"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思想,以"审美反映"的提出为时间起点,以"审美意识"的发现为逻辑起点。其中,"审美反映"提出的初衷,是为着反对"机械反映"的文学观;把"审美意识"认定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逻辑起点,其主要目的在于改变以集体意志为出发点的思维模式,同时基于对个体生存境遇的反思和本真生存方式的关怀。钱中文"审美意识形态"的文学观,坚持了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但强调的是文学的审美特性;文学如果丢掉了审美特性,不足以言文学;人丢掉了审美本性,则不能称为健全的人。钱中文"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理论建构过程,始终以人文精神贯穿。  相似文献   

12.
高师视唱练耳课教学中审美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师的视唱狭练耳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学生进行音准、节奏、旋律、和弦等听唱方面的纯技能训练上,而应当转变教学思维,转换到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提升学生音乐审美修养为目的的教学形式上,这才是高师视唱练耳教学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3.
钱中文"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思想,以"审美反映"的提出为时间起点,以"审美意识"的发现为逻辑起点。其中,"审美反映"提出的初衷,是为着反对"机械反映"的文学观;把"审美意识"认定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逻辑起点,其主要目的在于改变以集体意志为出发点的思维模式,同时基于对个体生存境遇的反思和本真生存方式的关怀。钱中文"审美意识形态"的文学观,坚持了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但强调的是文学的审美特性;文学如果丢掉了审美特性,不足以言文学;人丢掉了审美本性,则不能称为健全的人。钱中文"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理论建构过程,始终以人文精神贯穿。  相似文献   

14.
论傣族的生态审美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傣族的生态审美意识在各民族中独树帜.它在傣族的村寨营造、居家生活、艺术趣味等方面都得到了鲜明的表现.它对当前的生态保护工作和美学、美育都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我们把 1917- 192 4年间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定格为初生态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它是泛功利型的文学批评形态。它的受益对象 ,不是具体的政党、政治阶层、政治势力和集团 ,而是整个社会、民族和国家。功利的实现 ,不是凭借政治搏击、权力话语 ,而是文学群体的自运作。初生态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开创者们 ,清醒地认识到文学的泛功效用 ,只有通过文学的审美作用才可获得  相似文献   

16.
"喻人词语"在本文中指现代汉语中通过隐喻或转喻方式而具有表"人"语义指向的词语。审美意识指在审美中意识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种表现形态。本文引入了认知语言学的隐喻与转喻理论,采用广义的文化定义,通过对汉民族审美意识的分析,探讨了现代汉语喻人词语所折射的汉民族的社会心理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7.
藏族祖先对美的创造来源于他们对石器工具的造型,陶器的造型和纹饰以及对自身有实际利益的动物的感性关照,旧石器时代的石器以实用为主,尚未表现出对美的感性认识,新石器时代的石器、陶器及其纹饰则在物以用为先原则的前提下,表现出了有目的的审美意识,其审美特性从“技术为美”过渡到形式美。  相似文献   

18.
人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是在与客观世界发生审美关系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也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审美意识具有直觉感悟性、时代阶级性、民族差异性和发展变异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铁凝是以《哦,香雪》为标志正式登上中国新时期文坛的。小说在作家主体审美心理与审美意识的追求上,表现出“五四”时期以冰心、丁玲等为代表的女性作家群体在女性审美意识追求上所具有的典型特点。然而,铁凝的这一审美追求在时代文化语境的制约和作家主体审美意识自觉追求的互动作用下,最终实现了从对“少女时代”审美风格的向往到逐步走向女性文学个性化追求的审美嬗变。  相似文献   

20.
学报审美价值与学报编辑的审美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报编辑注重所刊载论文的质量,但往往忽视了学报外在的整体设计,这不仅使学报的知识性传播受到一定的影响,也削弱了学报的审美价值。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学报编辑在学报整体设计方面存在着审美误区,另一方面是学报编辑的审美意识不够。要改变这种局面,增强学报的审美价值,就需要学报编辑走出这些审美误区,加强学报编辑的审美意识,努力提高学报的整体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