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在户外活动时,幼儿很喜欢玩转椅,浪船等大型玩具,玩得高兴时会情不自禁地扬起小手跟老师说“再——见——”一次,我问他们:“你们上哪儿去呀?”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告诉我自己想去的地方,近至余姚、上海,远至北京、台湾、日本。此时,我进一步问:“你去干什么哪?”让幼儿练习说完整句,如:“我到上海动物园看熊猫。”“我到西安看爸爸。”  相似文献   

2.
案例实录:下午,小朋友都在区角内自由活动,有的在玩插塑,有的在玩娃娃家,有的坐在聊天角聊天。这时,孙老师走到离自己最近的结构角对玩插塑的小朋友说:“谁能帮我把这本书送到小四班去?”话音刚落,玩插塑的五个小朋友顾不上放下玩具,一拥而上抢着说:“我!”“我!”“我!”看着拥上来的小朋友,孙老  相似文献   

3.
常常听到有的家长问老师:“我的孩子性格太‘热情’了,这样好不好?”或者问:“我家的孩子对什么事都很冷淡,将来会有出息吗?”这些家长实质上是问:”幼儿不同的情绪状态对其智力和品德的发展有什么影响?”这的确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我们不妨先观察一下某些幼儿对事物的态度;对一粒掉在地上的、不是自己的钮扣,采取什么态度?对—个正在玩皮球的小同伴,忽然要小便了,怎么对待? 常见的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看到不是自己的钮扣,就随它去了;看到玩皮球的同伴要小便。也不去管他。另一种是看到地上的钮扣虽然不是自己的。也会赶快拾起,然后到小伙伴那里一个一个去问:“这是你掉的钮扣吗?”问到了  相似文献   

4.
龚定红 《教育文汇》2013,(16):44-44
这是幼儿小班的一次科学探究活动,题目叫《玩色》。我一出示调色盘,孩子们便议论起来。有的说:“红颜色和绿颜色在一起摇一摇会变成黑颜色”;有的说:“黄颜色和蓝颜色在一起搅一搅,就变成草一样的绿颜色”。他们都认为自己说得在理。那么,两种不同的颜料组合后到底会是什么颜色呢?我教孩子们第一次尝试作记录:先将自己的猜想用彩笔画上记号,  相似文献   

5.
玩,能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根据这一原理,我针对幼儿各自的兴趣爱好等特点,抓住机遇,发挥导向作用,组织幼儿开展了一些融趣味性、艺术性、创造性于一体的游戏活动。玩碎布一天,我班的骆崴同学把自己用碎布剪贴成的《小狗玩球》带到班上来,小朋友们高兴极了,有的说:“这只小狗真漂亮,还穿了一件花衣服呢!”有的说:“老师,明天我把家里最漂亮的布带来,你教我们玩‘剪布贴画’,好吗?”面对幼儿的这种强烈愿望,我因势利导,在全班掀起了“剪布贴画”的热潮。在  相似文献   

6.
一天,幼儿园刚开过晚饭,我便拿着好多块大小不等的磁铁和铁块、铁钉、螺帽、回形针等去大一班替班,我把这些东西交给了小明友,让他们随意地玩,目的是让幼儿自己去感受一下磁力。玩着玩着,于敬瑶小明友把回形针掉到地板缝里了,她急切地对我说:“老师,我把回形针掉进地板缝里,拿不出来了。”我问她:“你刚才是怎样玩的?”她说:“吸着玩。”我启  相似文献   

7.
今天下午,我们班开展区域活动。小朋友都在各活动区玩,只有杨秀靖在那儿趴着。我问她,为什么不去参加活动?她说不愿意玩。我对她说:“小朋友都要参加活动。”她却说:“老师,我趴着行吗?”我想她是不是病了?用手摸摸她的头,不发烧。如果硬把她推到活动区,似乎违反了“尊重幼儿意愿”的原则,我该怎么办呢?想来想去,我决定,在不违反“活动区规则”的情况下,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使杨秀靖以大家都能接受的理由进入到“别人的区域”。这样,既能有效地保护幼儿游戏热情,又可以发挥集体的作用,让大家来想办法帮助她…  相似文献   

8.
我班有个幼儿叫丰丰,有一阵子,几乎每天都有小朋友来告他的状,说丰丰打人。开始几天我还不在意,小朋友说得多了,我觉得有必要了解一下。我问丰丰:“是不是小朋友先碰了你?”他摇头否认。“那么是不是丰丰想和小朋友玩,做好朋友摸摸他,打个招呼?”丰丰连忙点头。这下我才明白,差点错怪了丰丰。原来丰丰是想引起小朋友的注意,和他们一起玩。  相似文献   

9.
早饭后,几个幼儿围在我身边说:“王老师,咱们出去玩会儿吧!”我问:“玩什么呢?”有的说拍皮球,有的说跳绳。突然,心怡指着窗外被风吹起的塑料袋和碎纸片说:“老师,外面刮大风啦,咱们去放风筝吧,我在家跟舅舅放风筝可好玩啦。”听她这么一说,活动室里马上热闹起来,孩子们都嚷着要去放风筝,大家越说越兴奋。“用什么做风筝呢?”我装出为难的样子问  相似文献   

10.
活动室的每张桌上摆着苹果、梨、香蕉、西红柿等水果及一盆水,桌上还放着幼儿记录用的卡片和水果小图片。随着老师一声亲切的招呼,孩子们活跃起来了,情不自禁地指点着、议论着各种水果。有的描述它们的形状;有的在回忆吃这些水果时的情景……大约过了5分钟,老师请孩子们安静下来,问他们有什么要求,孩子们有的说“我想吃”,有的说“我想把它们放在水里玩玩”……老师同意了孩子们的要求,先把水果放在水里玩一玩,然后再吃。孩子们高兴极了。接着,老师请孩子们思考一个问题:这些水果放到水里后会怎么样呢?孩子们议论开了,有的说会沉到水的下面…  相似文献   

11.
孟荷  孟荷  孟荷 《山东教育》2004,(5):69-70
最近,我班有一幼儿带来一个手转塑料陀螺,引起了很多幼儿的好奇,他们争先恐后地抢着玩。在玩的过程中,有的幼儿发出疑问:“为什么我转得慢,你转得快?”“我怎么转不起来呢?”“呀,转快了,陀螺上的四个角变成一个圆啦!”……为了满足幼儿探究的欲望,培养幼儿对转动这一科学现象的兴趣,生成了此次活动。  相似文献   

12.
一天,幼儿园中班正在区域活动,一幼儿跑来对他们年轻的老师说:“老师, 我想画画。”老师说:“画去吧。”“画什么呢?”幼儿自言自语又好象是在问老师。老师说:“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这话正好让园长听见了,园长狠狠地批评了这位老师:“你怎么能这么不负责任呢?”年轻老师感到很茫然,“我怎么不负责任?”一上午,这位年轻教师都因此而闷闷不乐。一会儿,那位幼儿拿着自己的画欣喜地跑到老师跟前说:“老师,你看我画的好吗?”老师看后故意问幼儿说:“小猪钓鱼? 故事里明明是小猫钓鱼你怎么画的是小猪  相似文献   

13.
最近,我怀着浓厚的兴趣,采用个别询问法调查了某幼儿园小、中、大班120名幼儿(每班随机抽取40名幼儿,男女各半),问他们:“你最害怕什么?”“你为什么怕×××?”最后将材料统计整理,结果与分析如下: 一、幼儿最害怕的是伤人的动物,占75%。小、中、大班之间,男女之间无明显差异。这些动物主要是老虎、狼、蛇、狮子。问其原因,口径一致:“会吃我。”“会咬我。”问他们在哪儿见过这些动物的,有的说在图片上见过,有的说在公园看过,有的说在电  相似文献   

14.
一天,幼儿园中班正在区域活动,一幼儿跑来对他们年轻的老师说:“老师, 我想画画。”老师说:“画去吧。”“画什么呢?”幼儿自言自语又好象是在问老师。老师说:“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这话正好让园长听见了,园长狠狠地批评了这位老师:“你怎么能这么不负责任呢?”年轻老师感到很茫然,“我怎么不负责任?”一上午,这位年轻教师都因此而闷闷不乐。一会儿,那位幼儿拿着自己的画欣喜地跑到老师跟前说:“老师,你看我画的好吗?”老师看后故意问幼儿说:“小猪钓鱼? 故事里明明是小猫钓鱼你怎么画的是小猪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两周,我们大班正在开展"合作真快乐"的主题活动。我们设计了很多合作的游戏,让幼儿体验合作带来的成功和快乐。在主题活动结束前,我问幼儿:"合作快乐吗?"幼儿齐声说:"快乐!"这时,媛媛大声地说:"老师,滔滔说不快乐!"一句话让大家炸开了锅。有的说:"滔滔说得不对!"有的说:"滔滔瞎讲。"看到孩子们群情激愤的样子,我示意大家安静下来,然后问滔滔:"为什么不快乐啊?"滔滔说:"玩‘活板桥’的时候,我自己一个人玩速度  相似文献   

16.
“娃娃家”的活动场地从室内搬到了室外 ,吸引了大量的幼儿。齐齐爱动脑筋但年龄偏小 ,他非常想加入“娃娃家”游戏 ,我对他进行了近一个星期的观察。第一天 ,齐齐哭着对我说 :“他们不让我玩 ,我好好地对他们说 ,他们还是不让我玩。”齐齐无奈 ,只好选择别的游戏。第二天 ,齐齐玩到了“娃娃家”游戏 ,他对我说 :“真好玩 ,明天我还要玩。”第三天 ,齐齐不肯出去玩。他说 :“他们不让我到‘娃娃家’。”我问 :“你能不能想想办法呢 ?”过了一会儿 ,我看见齐齐高兴地在“娃娃家”玩着 ,他一看到我就得意地说 :“我送了他们家一个水池 (用纸盒…  相似文献   

17.
逛超市设计意图:让幼儿了解超市的环境、商品的摆放、购物的过程,培养幼儿了解、认识社会及与人交往的能力,增加社会生活经验。我带着孩子们走进超市购物。他们每人拿着5元钱从一个货架走到另一个货架,兴奋地谈论着自己看到的商品。有的孩子还去请教售货员,但是笑笑和高高就是不敢去问。我走过去,问:“你们俩挑选了什么东西?”笑笑说:“我想买饼干和汽水,可是我不知道5元钱够不够。”“那我们一起来算一算吧。”我指着饼干问,“这个多少钱?”笑笑说:“2元4角。”“这瓶汽水多少钱?”“2元5角。”“那么加起来是多少钱?”笑笑犹豫了一会儿说:…  相似文献   

18.
我信心十足地来到幼儿园工作,想不到在第一次组织小班幼儿游戏时,就“碰壁”了。我原认为“丢手绢”这个游戏简单易学,又综合了音乐、体育两方面的内容,孩子们一定喜欢。到班上一问,果然,大多数小朋友都会唱《丢手绢》,有的还说自己“玩过”。于是,我先领着小朋友唱了一遍,然后讲解和示范了玩法及规则,接着,开始游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大多数幼儿似乎并没有理解游戏规则,坐在圈上的小朋友只管拍手,无论怎么  相似文献   

19.
大班下学期,幼儿即将进入小学,在一日生活中教师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幼儿留意各个活动环节的时间安排。比如,每天12点进餐时提醒幼儿:“到午餐时间了,你们知道几点了吗?”最近,有的幼儿会主动问:“老师,现在几点了,我妈妈怎么还没来接我?”有的幼儿问得令人忍俊不禁:“老师,她玩那个布娃娃好久了,是不是有1个小时了?”实际上,“她”只玩了10分钟。  相似文献   

20.
活动背景最近,我班有一幼儿带来一个手转塑料陀螺,引起了很多幼儿的好奇,他们争先恐后地抢着玩。在玩的过程中,有的幼儿发出疑问:“为什么我转得慢,你转得快?”“我怎么转不起来呢?”“呀,转快了,陀螺上的四个角变成一个圆啦!”……为了满足幼儿探究的欲望,培养幼儿对转动这一科学现象的兴趣,生成了此次活动。我尝试让幼儿使用记录的方式,从预测———观察———记录———讨论———进一步发现,整个过程由浅入深,步步紧扣,从而激发幼儿对“转动”这一科学现象的兴趣,同时,充分发挥幼儿的想像力。活动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让幼儿获得物体转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