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2005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火遍了全中国,人们周五晚上看“超女”,茶余饭后评“超女”。传播学学者从中看到了中国娱乐节目的民主化,商家盯上了“超女”运作模式产生的无限商机,社会学家则认为李宇春、周笔畅们的脱颖而出是“跨性别主义”的胜利……你家的孩子是哪位“超女”的“粉丝”?她自己想当“超女”吗?为人父母,面对孩子闪烁着兴奋和羡慕光芒的眼睛,该说些什么,该做些什么呢?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为人父母者们的不同声音  相似文献   

2.
“超级女声”一词,大家肯定不会陌生。2005年的“超级女声”,是一个音乐梦想之花盛开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青春和美丽,浪漫和执著,与歌声一起飞扬。“超级女声”、“超女”及随之带出的好几个新词,在一夜之间传遍大江南北。镜头一翻开一份晚报,“PK”一词竟用在了政要论文中去了,一眼看去还以为说的是大热的“超级女声”呢!镜头二“超女巡回演出,看了吗?”不觉间,“超女”的新闻时不时地占据了媒体娱乐的版面乃至不少青少年的生活。镜头三2005年的“超级女声”李宇春上了《时代》周刊封面,一时风头无二。“神舟六号”成功返航回家,网上的论坛还登有李宇春的题词祝贺!……  相似文献   

3.
于骥  杨晗 《文教资料》2006,(32):181-182
05年,一场全民偶像的造星运动“超级女声”席卷了整个中国,它不是知识分子津津乐道的“精英文化”,而是实实在在的邻家女孩似的“草根阶层”的狂欢。05年它风靡全国,蒙牛、湖南卫视、天娱公司以及电信运营商都从中尝到甜头,可谓皆大欢喜。06年“超级女声”在万众关注之下已经拉开序幕。06年,它有什么变化?从05年的超级女声中可以得到一些怎样的启示?怎样让超女的营销战略制定得更好?  相似文献   

4.
那一场排山倒海的秀终于落下了帷幕。但曲终人不散,“超女”情未了,疏胡在编 辑这期稿子的时候,“2005超级女声唱游中国巡回演唱会”正在广州如火如荼地进 行,“超女”“粉丝”们的热情丝毫不逊于以前,李宇春、张靓颖也先后签约娱乐豪门。 “超级女声”从大众音乐秀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誉者众,毁者也不少。但不管怎样,在 这个2005年的夏天,曾经有一个叫“超级女声”的节目让那么多的人疯狂过、感动 过、梦想过、思考过,也许,这已经足够。我们关注她们的同时祝她们一路走好! 超女“想唱就唱”,我们“想说就说”。毕文等同学将获得由中信出版社赞助的图 书《我为“超女”狂》(销售热线:010-85323366转8032),感谢你们的参与!  相似文献   

5.
2005年暑期,湖南卫视主办的“超级女声”席卷全国。这场比赛产生了好几个颇有意思的新词:“凉粉”“盒饭”“玉米”“p k”等。这些词的具体含义,且听我细细道来:“凉粉”,“靓”与英语单词“f a n”的结合音译。“fan”的意思是:对某事物的狂热者,迷。“凉粉”,意思就是“超女”季军张靓颖的歌迷。其实早在“超级女声”之前,就有了“粉丝”这个词。这个“粉丝”同“凉粉”一样,可不是饮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国人喜爱的某种食物,而是英语单词“fan”的复数形式“fans”。“盒饭”,“何”与“f a n”结合音译,就是“超女”何洁的歌迷。而“超女…  相似文献   

6.
热热闹闹的2006“超级女声”终于结束了,但是一场关于“超女”的PK大战,却在同学们和他们的爸爸妈妈之间“打”得如火如荼。“维生素”、“飞碟”、“雪梨”……你可千万不要小看这些稀奇古怪的名字,他们背后站着的可是一大帮忠心耿耿、执着无比的级粉丝哦!许多同学也成为了其中的生力军!看超女的比赛、为喜欢的超女投票,成为了他们的“心修课”;“超女”的喜、“超女”的忧,成为了测量他们心情的晴雨表。但是,这些“超女”的小粉丝们却不得不面临一个令他们关疼的大难题——怎么爸妈老和“超女”过不去呢?限制自己看电视,不准自己买“超女”的海报,更反对自己为“超女”投票……难道喜欢“超女”就这么罪大恶极吗?  相似文献   

7.
超女既出,万人空巷。2005年的夏天,“超级女声”无疑成为中国最热的娱乐节目,而且其热力至今不减。据主办者称,“超级女声”是由湖南传媒打造的选秀节目,其决赛期间的平均收视率超过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栏目的短信和各类广告收入以亿计。我在百度网输入“超级女声”,找到相关网页约600余万篇。在8月26日超女冠军决赛中,全国观众短信票数总量达到了8000余万票,也就是说,那天fans们为了这场娱乐盛宴抛出去了800多万元人民币。在比赛期间各大城市的街头都有很多粉丝们为各自的超女宣传,拉票,在长沙,有人为了给李宇春投票竟然花费50万元,…  相似文献   

8.
狂热数月的“超级女声”使得炎热夏季热浪滚滚,持续到年底仍余温不减:“超女演唱”会从国庆开始横扫全国几大城市;冠军李宇春上了美国一周刊的封面;又有消息说“超女”要上春节晚会……“超级女声”已经不只是一个娱乐节目,它侵入了生活,唤醒了参与,影响了社会,我们之所以避过了评论“超女”现象的高峰期,远距离看“超女”,是想让冷静后的你增添一份理智与成熟。  相似文献   

9.
从去年到今年,湖南电视台的“超级女声”活动从初出茅庐的“小字辈”一跃成为家喻户晓的“大明星”,从参与到旁观无处不是人潮汹涌,激情澎湃。“超女”李宇春在万众瞩目的拥戴声中,终于不负众望摘得了冠军的头衔,从此“李宇春”这个名字也被牢牢地刻在了广大“粉丝”的心中。比赛中,“超女”们的表现可谓各具特色——深沉恬静的周笔畅、韵味十足的张靓颍、热情似火的何洁、从容大气的纪敏佳……但最终趿引了大多数观众视线的竟是那个高高帅帅、嘴上永远都挂着浅浅的笑意、服饰另类还有些男孩子气的女孩——李宇春。浑厚低沉的嗓音和潇洒自然的台风,让这个魅力四射的女孩成为“超女”舞台上最耀眼的精灵。 李宇春到底是凭借什么吸引了那么多观众的眼球,上百万观众的关注和支持难道就因为她身上的那种特别的男孩子气吗?如果你是女生,你希望自己和李宇春一样吗?如果你是男生,你欣赏李宇春那样的女生吗?你们眼中的完美女生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大家不妨探讨一下。  相似文献   

10.
去年署假掀起的“超级女声”的热潮已尘埃落定。但“超级女声”的话题仍在继续,赞扬者有之、叹气者有之、愤怒者有之。许多教育工作者也从超女现象中对教育进行了反思。从“超级女声”现象反思语文教学,我们应该如何创造让学生喜欢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1.
2005年参加湖南卫视“超级女声”节目并成为当年“超女”总冠军后,李宇春的人气可以用“如日中天”来形容,她的“粉丝”从小朋友到老奶奶,人数之多,年龄跨度之大,让人不得不佩服她的魅力。粉丝妹就收到了好多“玉米”的来信,强烈要求在本俱乐部里介绍一下他们的偶像李宇春。没办法,粉丝妹只好照办啦,希望广大“玉米”能满意哦。  相似文献   

12.
[引言]2005年,“超级女声”(以下有时简称“超女”)异军突起,从一个地方电视台的娱乐节目逐渐升温,成为一种众多人关注的社会现象。这一年夏天,快乐中国超级女声,以其群众性、互动性和娱乐性,在中国娱乐界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8月26日,历时半年、在社会引起轰动效应的“超级女声”终于落下了帷幕,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分获冠亚季军。超级女声曾经让那么多人疯狂过、感动过、梦想过,不管人们褒贬如何,它都已经成为这一年最值得人们记取和思索的历史文化事件……如果评选2005年最热门事件,“超女”现象恐怕是当之无愧“第一”。其火爆程度有…  相似文献   

13.
在2005年的超级女声比赛中,一把吉他、一袭黑衣的韩真真凭着出色的唱功征服了无数"粉丝",却在杭州赛区20进10淘汰赛中以一票之差输给纪敏佳。但在2006年超女广州赛区的比赛中,韩真真复出江湖,沉寂了一年后一路闯进了超女全国总决赛的8强!第一次超女比赛——出局2005年6月12日,在超级女声杭州赛区20进  相似文献   

14.
钟武伟 《班主任》2010,(2):20-21
“超级女声”选秀活动热播以来,引起了青少年的高度关注和热烈追捧,我们班也诞生了一大批铁杆“粉丝”。许多学生晚上坐在电视机前密切关注评选活动的进展情况,“超女”评选成了教室里谈论的主要话题,有的学生甚至花高价买票到现场为自己的偶像加油助威,有的女生还去机场给偶像献花。  相似文献   

15.
2005年湖南卫视“超级女声”(以下简称“超女”)的成功运作,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而今炎夏将至,2006年“超女”赛事正酣。统计显示,2005年“超女”的参报人数达10余万,而参与投票的人数达数百万,收视人群更是高达几亿。其波及面之广,社会影响之深,作为一个电视娱乐节目,前所未有。事实上,“超女”已经超越了一档娱乐节目本身,成了当前一种社会热点现象,人们也试图从多个角度来解读它,本文想从教育角度,透过“超女”现象,分析青少年热衷于此类节目的原因以及对策思路。一、危害学生——社会热批“超女”现象“超女”狂潮对青少年的影响是空…  相似文献   

16.
胡彬 《广东教育》2005,(11):62-63
说“超级女声”引得万“生”空“校”,似乎有些夸张,但这个电视娱乐节目声势浩大,人气旺盛,女生趋之若鹜,引发了全国性的“超级女声”狂潮却一点不为过。纵看“超女”以及她们“Fans”的身份,大多是在校学生。在“超级女声”面前,教育者该反思什么……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对“超女语言”和“超女言语社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超女语言”指的是与“超级女声”节目相关的流行语,“超女语言”的使用群体有着普遍的心理认同,并保持着长期的言语互动,他们构成了“超女言语社区”。而“超女言语社区”的形成又进一步推动了“超级女声”节目的传播。对“超女言语社区”这一特殊言语社区案例的讨论有助于言语社区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对“超级女声”节目传播和运作模式的全面了解。  相似文献   

18.
说“超级女声”引得万“生”空“校”,似乎有些夸张,但这个电视娱乐节目声势浩大,人气旺盛,女生趋之若鹜,引发了全国性的“超级女声”狂潮却一点不为过。纵看“超女”以及她们“Fans”的身份,大多是在校学生。在“超级女声”面前,教育者该反思什么……程远平:“超女”带来的思考“超女”节目目标明确,是梦想迅即实现的舞台。不能成为总冠军,成为区域冠军也不错,不能成为区域冠军,成为县市王者也光荣。这个短时间内就能实践“努力就能成功”真理的舞台,符合年轻人的心理。这就提示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把一个大的教学目标分解成一个个清…  相似文献   

19.
无论从哪个层面上说,“超级女声”选拔赛都算得上是2005年中国的社会热点事件。同时,舆论对此的纷争也一直没有停息。教育者如果能从教育的视角关注并思考“超女现象”,或许能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启示之一——长期注意也可尽显风采“超级女声”魅力何在,竟使几亿国人为此狂热。也许有人会说:既然大赛的目的是选拔“超级女声”,观众关注的当然是音乐了。其实并不尽然。音乐虽然魅力无穷,但还没有到让国人如此痴迷的地步。“超女”的唱功虽然不俗,但与明星大腕相比还稍显稚嫩。事实上,观众的热情并不是一开始就如此高涨的。观众的热情是被比…  相似文献   

20.
虽然2005年度的“超级女声”已经画上了圆满的“休止符”。但“超女”的热度却依然存在,人气丝毫末减。为填补“超迷”们因比赛结束而形成的失落情绪,适时迎合大众的需要,天娱传媒隆重推出“超级女声”首张合唱专辑——《超级女声终极PK》,其中收录了由网络票选出来的2005年前十名人气“超女”的精彩演唱,使这场全民娱乐活动延续下去,为大家展示“超女”魅力的另一个舞台。我们“好歌当听”栏目这就为同学们解开关于《超级女生终极PK》的种种疑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