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兴趣在杜威教育哲学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杜威认为,兴趣在本质上是活动的和发展的,是个体与活动的有机统一。兴趣具有推动、客观、情绪、发展等特征。在类型上,有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教育兴趣分为身体活动的兴趣、运用工具的兴趣、理智的兴趣和社会兴趣4种类型。兴趣的教育价值体现在,兴趣是教育的起点,兴趣是课程的关键要素,兴趣是教育活动统一的标志。  相似文献   

2.
李涛 《考试周刊》2007,(31):67-68
兴趣分为直接兴趣、间接兴趣和稳定兴趣。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并使之巩固、升华,形成稳定兴趣。通过对这三种兴趣的分析,该研究探讨了学生这三方面兴趣培养的几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兴趣是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兴趣萌生于情感。通过教育和教学,可激发学生包括智力兴趣、伦理心情、审美兴趣、同情心兴趣在内的多方面的兴趣。仅有智力兴趣是不够的,知识仅是兴趣的必要条件之一。各科教学必须考虑学生的能力和健康,正确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兴趣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学生清晰地理解在学校中所教的和所学的东西,它直接决定着作者称...  相似文献   

4.
杜威认为,兴趣标志着自我与对象的有机统一。以此出发,杜威对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兴趣与努力以及训练的关系进行了重新界定,并依照活动的类型将具有教育意义的兴趣划分为身体本能活动的兴趣、制造的兴趣、纯粹理智的兴趣和社会的兴趣。在我国目前以关注学生兴趣和需要为重心的教育改革中,杜威的兴趣理论既给我们提供了开展兴趣教学的思路,又有利于我们反省正在进行的兴趣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兴趣不只是对事物的表面的关心,而且是由于获得某方面的知识或参与某种活动而使人体验到情绪上的满足。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过程的兴趣。间接兴趣主要指对活动过程所产生的结果的兴趣。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只有把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兴趣是学生从事化学实验活动的内部动力之一。学习兴趣如何,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因此,初中化学试验教学要重…  相似文献   

6.
兴趣发展四阶段模型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兴趣发展四阶段模型(The Four-Phase Model of Interest Development)从兴趣发展过程的角度整合了情境兴趣与个体兴趣的研究,指出兴趣发展的四个主要阶段:激发的情境兴趣、维持的情境兴趣、最初的个体兴趣和稳定的个体兴趣。对兴趣发展四阶段模型的理论基础、基本观点和假设,以及围绕四阶段模型开展的大量实证研究进行了介绍和整理,并提出兴趣发展四阶段模型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7.
郭戈 《教育研究》2012,(3):119-124
兴趣原则是近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原则,为诸多著名教育家所提倡。其依据是对兴趣教育价值的肯定、兴趣教育目标的确认和兴趣学说的兴盛,反映了教学过程规律和提高教学成效的要求。历史经验表明,兴趣的多样性和兴趣形成的复杂性决定了多方面兴趣的培养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兴趣原则的实施需要考量它的运用标准和条件、实现形式和方法、一般规则和要求。继承和发展兴趣教学原则,有助于兴趣教育理论的构建,推进教育研究工作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8.
三、兴趣指向 一位青年数学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兴趣?我以为,主要有五种:读书的兴趣,解题的兴趣,对问题的兴趣,对课赏析、优化、设计的兴趣和参与教研活动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兴趣被描述为个体与其周围环境的互动关系,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种倾向,是认知、情感和行为等多种成分的复合体。兴趣可分为个体兴趣和情境兴趣,在一定条件下情境兴趣可以转化为个体兴趣,在职业、学习教育、体育教育和心理健康等具体领域的测量应用研究比较丰富。最后提出兴趣研究的局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一位青年数学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兴趣?我以为,主要有五种:读书的兴趣,解题的兴趣,对问题的兴趣,对课赏析、优化、设计的兴趣和参与教研活动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兴趣是人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必然投射于一定的对象,从而产生喜欢和趋向、厌恶和逃避等态度和行为。兴趣经历着从自然兴趣到文化兴趣发展的过程。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应根据兴趣的不同而分别起抑制、发扬、疏导、顺应等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叶长德 《教育与职业》2008,(18):174-175
学习兴趣是在学习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教好高校"概论"课的前提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兴趣必须建立相应的机制,激发兴趣、培养兴趣和稳定兴趣是三个主要环节,目的在于使其兴趣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  相似文献   

13.
陈荣荣 《家教世界》2013,(4):121-12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决定课堂质量的好坏。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的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作者总结了六个方面的经验来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一、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设疑置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利用直观教学创设产生兴趣的教学情境。四、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和成功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五、运用语言艺术和知识口诀化,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六、按照心理相容论,培养师生情感、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学生的写作兴趣可分为短期兴趣和长期兴趣,或者说即时兴趣和稳定兴趣。“快乐作文”和“兴趣作文”的作文教学法都是培养学生即时的、短期的作文兴趣,即写作文时的写作兴趣,这只是写作动力的一个方面。稳定的、长期的写作兴趣就是对写作的热爱,它是一种写作意志,这种写作意志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写作动力。  相似文献   

15.
兴趣测评是对兴趣的测量和评价,学习兴趣测评和职业兴趣测评是其两大构成。兴趣测评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在测量技术不成熟时,以定性评价为主,侧重论述兴趣在教育目标和课程教学计划中的价值;受心理测量技术的影响,兴趣量表随之出现,并广泛应用于教育、培训、组织与人事管理等领域。职业兴趣测评是在继承、借鉴、融合的基础上发展的,在兴趣测评历史中占主体地位;学习兴趣测评的发展却经历了波折,尤其是从行为主义心理学兴起到认知心理学革命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学习兴趣测评都被排除在心理学研究的大门之外,曾一度被动机、情感、态度等相关研究所取代,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才又复苏。学习兴趣测评的发展水平不及职业兴趣测评,至今仍存在研究理论分散和研究结果孤立等问题。未来兴趣测评有着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空间,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现代测量技术、统计学、脑科学及交叉学科的技术突破而发展,并有可能在情绪评价框架下发展出整合较好的兴趣测评理论,推动兴趣研究到达新高度。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智能素质。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抓住以下几方面:利用兴趣点、激发兴趣点、挖掘兴趣点、迁移兴趣点。学习兴趣不是固定不变的,培养学生兴趣不能单一化、简单化。总之,要各种方法相配合,使学生在愉快、趣味和活泼中自觉地学习,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智能素质。  相似文献   

17.
从导入新课时激发学习兴趣、教学中创设探索性情境,引发学习兴趣、游戏性和趣味性的巩固练习,调动学习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增添学习兴趣、利用数学课外活动,发展学习兴趣五个方面,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西方视域中兴趣内涵研究的源起,着重探讨了不同时期西方兴趣内涵研究成果中形成的生物遗传说、个人兴趣之说、兴趣的发展阶段说、兴趣的情境之说、兴趣的感情之说和职业兴趣等不同的兴趣内涵解读。其价值体现就在于促进个人学习、个性发展、心理健康和创造力提升,并成为个人择业就业或创业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教学调查中发现,多数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往往局限于兴趣的初级阶段——兴趣的激发,忽视了对兴趣的巩固和发展。兴趣的培养应该包括兴趣的激发、兴趣的巩固和兴趣的发展三个层次。本文就这三个层次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以求共识。  相似文献   

20.
兴趣曾是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有关兴趣基本理论问题得到过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关注。特别是关于兴趣的概念、特性、分类、发生机制、影响要素,以及兴趣与利益、责任、努力、注意的关系,都有诸多研究,也有较大争议,对构建兴趣教育理论和兴趣心理学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