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今天都是‘好课’!"当我课间穿行在学校的楼道中经常会听见学生私下议论。什么是"好课"呢?"好课"往往是同"好老师"联系在一起。"老师带我们一起边玩边学,老师给我们带来‘新东西’,老师有绝活,老师很幽默……"这些都可以成为"好课"的理由。于永正老师的语文课就是这样的"好课"。第一次听于老师讲课是在我16岁的时候,那时我刚刚考进徐州师范学校。一天,班主  相似文献   

2.
好课无标准     
常有老师问:“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叶澜教授曾提出好课应该符合五个标准,即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我认为,所渭好课的标准问题,这本是一个伪问题。就某节具体的课而言,好课的标准是不确定的,古人说“文无定法”,其实教学也无定法。好课要依教学目的、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主体的不同而不同,这也符合本课中陈怡老师所讲的一个哲学原理:具体分析和解决不同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好课无标准     
常有老师问:“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叶澜教授曾提出好课应该符合五个标准,即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我认为,所渭好课的标准问题,这本是一个伪问题。就某节具体的课而言,好课的标准是不确定的,古人说“文无定法”,其实教学也无定法。好课要依教学目的、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主体的不同而不同,这也符合本课中陈怡老师所讲的一个哲学原理:具体分析和解决不同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2014年8月26、27日.我校请了两位专家对我校老师进行有关教好课.提高教学质量的培训。两天的学习,让我想到了一些问题:什么是好课?好课由谁说了算?是不是在各种课堂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的课就是好课?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好课就是由评委说了算。评委是根据什么来判断一堂课是好课呢?根据新课程理念确定的评课标准。这就有一个问题了。  相似文献   

5.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关于好课的标准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很多老师感到自己越来越不懂得该怎么上了。在很多老师的心目中,好课的标准成了“高、大、全”:目标达成面面俱到,教学构思新颖别致,教学手段出奇制胜,教学流程行云流水,教学效果尽如人意。俗话说,  相似文献   

6.
张立华 《江苏教育》2004,(12B):16-16
拜读了两位老师发表在《江苏教育》(9B)“争鸣”栏目中的章《好课拒绝“彩排”》,我也就“好课”生发出了一些思考,既是“争鸣”,就理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所以,我想说就说了。  相似文献   

7.
徐燕 《江苏教育》2005,(2B):31-31
读完《江苏教育》(2004.9B)“争鸣”栏目中的《好课拒绝“彩排”》一后,颇有感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对“彩排”的耗时耗力深恶痛绝。如今,我想说的是“好课需要‘彩排’”。  相似文献   

8.
总是热切地盼望《江苏教育》的到来,刚拿到《江苏教育》(2004.12B)就迫不及待地阅读起来,待看到张立华老师的《好课需要“多磨”》时,内心竟有一种说不清的感觉——我曾猜测的果然没错。其实刚一看到我的《好课拒绝“彩排”》(以下简称《“彩排”》)发表在《江苏教育》(2004.9B)时,即想到会有诸多同行会愤愤然指责《“彩排”》的“偏激”,  相似文献   

9.
刘爱霞 《课外阅读》2011,(7):219-219
学生喜欢听好课,老师喜欢听好课,校长希望老师上的全是好课,家长更希望自己的孩子上的全是好课,老师,尤其是新课改背景下的老师,该怎样上好自己的课?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呢?结合进行实践,我谈一谈我的想法和认识。  相似文献   

10.
《教育》2015,(1):8
《中小学管理》2014年第10期刊登刘长铭的文章指出:好课的标准不是唯一的。老师讲得少的课是好课,讲得多的是不是好课?学生练得多的是好课,练得少的是不是好课?课堂提问多的是好课,提问少的是不是好课?有讨论的课是好课,没有讨论的课是不是好课?没有简单的答案。也许评价标准主要是原则性的,不必过于细化和量化。好课是有共性的。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是全面关心他们成长的老师。除知识和方法外,学生从这些老师那里还能学到生活智慧、人生态度和人生哲学,感受到人格的魅力。所以笔者认为,学校教育就是师生相处的一段生活,教育就存在于生活细节之中。可以把好课的共性可以概括为"四有":有知识、有方法、  相似文献   

11.
好课如塔     
<正>听了上千堂语文课,我一直想找到一个恰切的比喻,用以形容我心中"好课"的样态。今年春天,邀请熊芳芳老师来我校讲了《珍贵的尘土》一课,我才终于找到这个比喻——好课如塔。一座令人赏心悦目的玲珑宝塔,大致需具备以下五个特点:塔基广大、塔身坚固、塔层分明、塔饰精美、塔刹峻拔。然而,这些特点基本都是属于"形而下"的;如果有  相似文献   

12.
问:实施新课改以来,老师“一言堂”现象确实少了,课堂热闹很多。但在评课时,大家把“热闹”作为一个硬指标,难道热闹的课就是好课吗?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名医一把刀,名角一台戏,名师一堂课”,教师的功底在课堂上得以凸显,教师的价值在课堂上得以实现。教师之于课堂,犹如演员之于舞台,苍鹰之于蓝天,将军之于沙场。那么,怎样的课算是“好课”,虽说一堂好课难以设定绝对的标准,但总还有些基本的特征。好课实惠教育对象的“发展”是教育的价值所在。“发展”说到底就是“变化”,但应该是积极的变化。因而,“上你的课之前与上你的课之后学生是不是有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也就成了衡量你的课是否称得上“好课”的重要尺度。好课就应是让学生得到实惠的课,是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教…  相似文献   

14.
江苏教育2005年第3期争鸣栏目刊登了《好课,怎一个“试上”了得!》一文。在作者看来好课不应多磨,磨课在课前,反对教者“试上”。读后颇受启发,也引起了一些思考。我们也反对“彩排”课、作假课,但对于教者“试上”,我的想法书录于后,仅作一孔之见——课堂,无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好课,理应是教师和学校永恒的追求。关于好课标准的界定、表述尽可见  相似文献   

15.
好课是一种追求,好课是一个美梦。能够上出一堂公认的好课,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精神享受。只是说到“好课”,说到“公认”,就很不容易了。因为这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课堂教学的即时性、开放性和不确定性,使“好课”的界定标准呈现开放、多元势态,不同学科、不同内容、不同类型的课,评价标准也各不相同。对于什么是“好课”,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专家、学者、教师都有各自的一番见解,但是,也有例外。那就是各个学科处于全国领跑者地位的老师,大家对他们的课,好评如潮,如余映潮先生。他既是一线老师,又是资深教研员,还是著作等身的学者,是名符其实的语文教学专家。余老师在对课堂教学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基础上,对“好课”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形成了一套先进的教学设计理念。他认为“好课”是有较高的教学效率的课,“好课”是学生能够充分地占有时间,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语言、习得技能、发展智能与训练思维的课。在对好课研究热情持续高涨的情况下,由他来谈谈什么是好课,那是再合适不过了。从本期起,我们将连续刊载余先生的“好课系列”,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6.
好课实惠教育对象的“发展”是教育的价值所在。“发展”说到底就是“变化”,但应该是积极的变化。因而,“上你的课之前与上你的课之后学生是不是有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也就成了衡量你的课是否称得上“好课”的重要尺度。好课就应是让学生得到实惠的课,是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教学”,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怡情广识,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7.
从“好课”成长的角度探讨了教师应具备的好课观念,即:好课是教师对于自身课堂的反思与重建;好课是源自课堂主体的深度认同;好课需要认知层面、情感层面以及行为层面的立体建构;好课需要长时期的有效规划。  相似文献   

18.
什么样的语文课算是好课?这是新课改中语文教师最关注的问题,也是语文课改理念落实于教学实际的关键所在。现实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促使我们不能不反思,那些打着课改旗号的所谓“好课”真的符合课改理念吗?“好课”一定是“反传统”的吗?那些刻意运作的语文课到底离新课标还有多远?近几年,笔者研究了上百节语文教改课,发现“好课”的评价标准存在着诸多误区。本文仅就评课中的—些标准问题进行追问。  相似文献   

19.
刘业俭 《今日教育》2008,(10):42-43
广大教师需要一种言简意赅、“过目不忘”或“过耳不忘”的好课标准,这个标准是什么呢?笔者以为,“实…‘事”“求”“是”四个字便是老师们急需的好课标准。 实,就是朴实、扎实、真实的意思。朴实就是纯朴无华,要走出过分追求形式与“方法”的误区,用科学与文化本身的魅力去照耀课堂,去吸引学生;扎实就是结实有分量的意思,就是要挤干水分,要尽可能地提供“干货”(有价值的东西)。  相似文献   

20.
我的好课观     
好课是教师与学生智慧的相互牖启。心走向神,不能安放,心走向物,也不能安放,一如鲁滨逊漂流到荒岛,孤零零一颗心,面向异物,何以安放?心走向心,才能找到安顿,找到归宿。教师节,李老师收到一份特别的礼物———在一张硬纸板上画着一双鞋。下面写着:“老师,这双皮鞋送给您穿。”批改作文的时候,李老师读到了送“鞋”的理由:“别人都穿着皮鞋,老师穿的是布鞋,老师肯定很穷。我做了一双很漂亮的鞋子给他。不过那鞋不能穿,是画以纸上的,我希望将来老师能穿上真正的皮鞋。现在我没有钱,因为爸爸下岗了,妈妈出走了。我穿着布鞋,同学们都说我家里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