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过去常听到这样一句话,“甘做一块砖,东西南北任党搬”。说者和听者都无不安心工作的企图,但却共有一种被“搬”来“搬”去的无奈。机关里的组织部、人事处是“非请莫入”的办公重地。领导若没想“搬”你,而你自己想动一动,就会落个“不安心工作”,“患得患失”等评语.一旦留下个坏印象.  相似文献   

2.
桂新根 《知识窗》2010,(7X):64-64
<正>大部分学生都怕写作文,原因有很多,有的说没东西可写,有的说不懂怎样写,有的说达不到要求的字数,但主要原因是很多学生提不起写作文的兴趣。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  相似文献   

3.
写检讨总被认为是“坏孩子”的专利,可这些孩子有多“坏”呢?写检讨的原因有大有小,最常见的不外乎这么几种:上课迟到、作业没完成、考试没考好、不遵守课堂纪律……通常老师还会要求检讨书字数不得少于300字,不符合要求就得重写,于是被罚学生不得不绞尽脑汁、搜肠刮肚……  相似文献   

4.
由樊哙的一句话引出的“等号”因为樊哙在鸿门宴上说了一句:“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于是俎和肉案子之间便被划上了等号。眼下通用的各种字辞典,乃至专业性辞书,皆有一解:俎是“切肉用的砧板”、“切肉用的小案子”、“切肉或菜时垫在下面的砧板”,视之为“切器”、“杂器”。古文献中未尝见有俎作“肉案”、“砧板”解的记载。倒是清代乾隆年间有位进士,名桂馥,精于训诂,多有著述,他在《说文解字义证》中说:“切肉之荐亦曰俎,《史记·项羽本纪》:‘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说者以俎为砧板是也。”这一新解  相似文献   

5.
最后我想就“中国古代有无科学”的论辩谈一点个人看法。我过去之所以不愿意介入这一争论,是因为看到论辩双方往往在辩题界定不清的情况下各讲一套,时而还有些伤感情的话冒出来。  第一种说“无”者说的是“无近代科学”,这当然是千真万确的;实际上“李约瑟问题”就是要追究这一事实的原因。我只想补充一点,仅就时间的限定而言,不独中国古代“无近代科学”,古希腊也无,中世纪阿拉伯也无。说者或云“希腊虽无但其文化中蕴含着近代科学的要素”,此话有道理;但李约瑟的下述论断也应得到赞同,“绝不可认为中国对欧洲文艺复兴后期出…  相似文献   

6.
前阵子有朋友说,鉴于食品安全状况的忧虑,想租个大棚,自己种无化肥蔬菜,在大棚边盖栋小屋,守着那么一方庭院,累了就呆那儿,过上一种自由自在、没有什么压力的田园生活。想的是挺好。说者浮想联翩,听者无不动容。但是,我替她做了个理性的分析,最后她改变了主意。  相似文献   

7.
车子开进高密市,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哪幢房顶和屋面是用他们公司的防水材料处理过的,哪块地面和地下室是用他们公司的防水材料处理过的,处理前是什么样的,处理后又是什么样的。说者如数家珍,听者似吮晨露。这不,说着说着就来到防水材料家族新秀——高密市银星新型建材公司。  相似文献   

8.
缪艳北 《科学中国人》2014,(1S):109-109
说课是一名教师日常教研活动的常见形式,但在实践中操作起来却不容易,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含义,“说课”是一种新兴的教研形式,它是指教师在特定的场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评委、同行或教研人员系统地口头表述自己对某节课(或某单元)的教材、教法、学法、授课程序等方面的思路、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议,说者答辩,达到相互交流、相互切磋,从而使教学设计不断趋于完善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狭义的说课是指教师以口头表达的方式,以教育科学理论和教材为依据,针对某节课的具体特点,以教师为对象,在备课和上课之间进行的教学研究活动。说课,是当今教学改革的新课题,是教学研究工作的新形式,说课活动的开展,引起了广大领导和教师的广泛重视与关注,为教学研究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说课”时应该“说”什么,怎么“说”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下面浅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学生作文训练的重点是记叙文,而适当写一点议论文也很有必要,因为这样可以锻炼他们“摆事实、讲道理”的本领。学生如何写议论文?有人说,“文无定法”,怎么想就怎么写。其实“文无定法”的本身就说明文章是有“法”可循的!对于一个初学写议论文的学生来说,还是应该先遵循一些法则。笔者长期从事语文教学,总结出了指导学生写议论文的“三十二字法则”。  相似文献   

10.
多变班主任     
胡柳全 《科教文汇》2008,(31):19-19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一直都被认为是贬性,通常形容一个人太阴险、太奸诈、太虚伪。但在现实生活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我们也有必要学下这一“阴”招。尤其是现代的学生心理是很复杂,很微妙,也很善变的,这一招在班主任工作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11.
“读”、“说”、“写”是语文教学中的基本形式,是培养学生读书看报能力、讲话能力和写作能力的主要训练方式,是学生获取新知识,并由新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途经。语文教学中既要考虑“读”、“说”、“写”三者的特殊作用,又要考虑三者的整合功能。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完成语文教学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提起作文,不少学生一听就害怕,许多教师也很头痛。反思作文教学,我认为这是传统习作教学远离学生生活禁锢学生个性,忽视习作教学中人文性使然。当然有一部分也是因为教师忽视了作文起步的教学。因此只有扎实进行作文起步教学,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才能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骆春丽 《科学中国人》2014,(2S):175-175
英语听力是学生从事语言交际的一项基本能力,在听、说、读、写、译各项能力中,听始终排在第一位,没有听,就不可能有说,而听的能力是各项能力中最难掌握的,它需要听者对信息在瞬间反应,并作出判断。长期以来,听力一直是学生学习英语的薄弱环节,在英语考试中,听力理解是学生最没有把握的考题之一,因此,英语听力课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尚无一套完整的、系统的、行之有效的听力教学法。十几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我在如何进行听力训练、培养学生的听力技巧和问答题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探索,下面是几点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使学生能听、会说、善读、擅写,更应该是语文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而作为职高学生,毕业后更多的是直接进入社会,求职中的自我推介,工作中的人际交往等,都要用到“说”。因此,在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口语表达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在多年的教学实验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以下几点做法和体会。一、鼓励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引发其大胆地说在初中阶段,大多数学校偏重于抓学生的学习成绩,而衡量学生成绩的好坏,全在一纸试卷的分数上。学生只须…  相似文献   

15.
有哲人说:“我思故我在。”学生是课堂的主角,要让学生在学习中认识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这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劳。”这就告诉我们,教师要勇于打破传统作业单一、机械枯燥乏味的练习形式,使作业形式不拘于写,而是听、说、读、写有机融合,将演、评、画、游戏、参观。访问等形式与听、说、读、写巧妙结合,从而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使其主动练习。以“动”为主线把知识的训练。技能的培养和智能的…  相似文献   

16.
周雁翎 《科教文汇》2009,(28):87-87
读写结合是我国语文教学中的一条传统经验:“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读与写甚有关系,读之得法,所知广博,跟光提高,大有助于写作练习。”在今天,我们认为读写结合是多方位和多角度的,既有在课内指导下显性的、即时的读写结合;又有在课外浸润中隐性的、长效的读写结合。课内与课外相互作用,结合得当,才能使学生的语文读写能力螺旋上升。  相似文献   

17.
李秀兰 《知识窗》2011,(8X):35-35
<正>在小学低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说、写的兴趣和基本能力,进行作文前的准备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将为小学中段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避免以后学生因接触作文而产生害怕的心理。但对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写作文是一件难事。一般来说,小学生认为写作文难的原因主要有:  相似文献   

18.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过这样一种神秘现象,当一些飞机静止在跑道上,或者缓慢地行驶在跑道上时,发动机前有时会产生一道类似龙卷风的神秘气流。一直以来,这些神秘气流形成的原因,都被藏匿于写满无数公式的论文中,所以很多人虽然对这种现象啧啧称奇,但对其背后的原因却不是很了解。有人开玩笑说,这是发动机在“尿尿”;还有人没有认真思考,就拍脑袋说这是飞机在放油。  相似文献   

19.
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中学英语教学生活化,我认为“在做中学,在学中用”是这一观念最好的体现.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在学习了知识后及时运用,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背景中深入学习.同时,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周海宏 《科学中国》2006,(12):23-25
1000多年前一个叫伯牙的人在山中弹琴,心中想着表现高山,一个叫钟子期的打柴人听到后就说“巍巍乎若太山”;伯牙想着表现流水,钟子期马上领悟说“汤汤乎若流水”。后来钟子期故去,就再也没人听得出伯牙弹琴表现的是什么了。伯牙痛失知音,伤心之至,摔了自己的琴从此不再弹琴。这就是“高山流水,知音难觅”的故事。其中的潜台词是:音乐中本来有着明确的表现内容,听不出来是因为听者“听不懂”,是因为听者“不通音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